11
1628年春,陸誠在燕京正式稱帝,建國華夏。
雖然底下的大臣們對此很不滿意,認為應該秉承傳統,取個單字,像什麽秦漢唐宋元明之類的,或者叫“大華”。 但都被陸誠直接否定了。
作為一路從北打到南的開國帝王,陸誠擁有絕對的說一不二的話語權,別人可以提建議,但聽不聽就看陸誠的心情了。
至於年號,陸誠也是直接定的“永昌”,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至於這個年號曆史上曾被別的皇帝用過,甚至李自成也用過,陸誠也並未在意。
決定一個王朝氣運長短的,從來不是看國號和年號。
後金又是“天命”,又是“天聰”的,還不都被陸誠給滅了?
稱帝說起來簡單,可流程卻是相當繁瑣,單單是準備工作就做了一兩個月。
陸誠雖然想要一切從簡,但下麵的文武大臣確實不同意,據理力爭,引經據典,說了一大堆。
陸城這一次倒是沒有反駁,畢竟這一輩子也隻有一次,儀式感莊重一些,也能忍受。
至於將來還有沒有機會再稱帝,陸誠自己也不確定。
經過一係列繁瑣的流程,又是祭告遠祖、先祖,又是祭天封禪,各種儀式走完,陸誠總算是實現了黃袍加身,走上了權利的巔峰。
之後,自然是喜聞樂見的封賞有功之臣,封賞後宮妃嬪,製定各項國策等等。
在給群臣封爵這一塊,陸誠參考曆朝曆代的標準,製定了公、侯、伯、子,外加一二三等將軍,一共七級爵位。
但封爵不封地,隻給優厚的待遇,允許子孫後代承襲爵位,隻是每隔一代會降一等爵位,隻有立下軍功,才能夠保住或者繼續往上提升爵位。
如今,陸誠麾下的將領有不少,但卻並沒有人封為國公,最高的也隻是封侯。
畢竟,現在仗還沒打完,以後還有更多的仗要打,這要是提前把爵位都封到頂了,將來再立下功勞怎麽封?
不過,跟隨陸誠從遼東出來的,最高也就是總兵,之前並沒有爵位,能夠被封為開國侯,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了。
而且,隻要他們以後繼續立下功勞,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丁白纓的幾個徒弟中,丁修一直帶領騎兵東征西討,為陸誠的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開國勇毅侯。
丁顯身為特戰大隊統領,也一直帶人奮戰在第一線,立下的功勞一點都不比丁修少,同樣被封為忠勇侯。
丁翀和丁泰是後來者,在南方遠征之中,也是屢立戰功,被封為征南伯、平南伯。
其餘被封侯的,還有各路總兵。
有許多被封爵的將領還正在外麵領兵作戰,封爵的聖旨也是直接送到前線。
一時之間,倒是更加激起了前線將領們的奮戰之心,加快了收複各地的速度。
封賞群臣的同時,自然也少不了封賞後宮。
後宮的女人當中,對陸誠事業幫助最大的,自然是丁白纓,這皇後的位置,自然也是非她莫屬。
除了皇後之外,張嫣也協助丁白纓,把後宅的一切事務都處理的妥妥當當,讓陸誠可以安心的在外打拚。
因此,張嫣被封為皇貴妃,僅次於皇後丁白纓。
並且,皇後和皇貴妃都是專屬稱號,隻有一人。
其實,華夏古代的後宮也是有嚴格的等級製度的。
從周朝開始,君王後宮一般有正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一共121名後妃。
但實際上,曆朝曆代都會有所改動,明朝的後宮嬪妃,倒是並沒有按照所謂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的製度。
陸誠的後宮,也不想整那麽多講究,隻是設置了皇後、皇貴妃、妃、嬪、美人五個等級。
皇後與皇貴妃都是一人,其他的並沒有嚴格的數量限製,全憑陸誠的喜好。
目前,被定為妃的隻有周妙玄一人,封為淑妃。
周妙玄的妹妹周妙彤,也剛剛被納入宮中,暫定為嬪。
至於海蘭珠和大玉兒,則是被定為了美人。
這幾位都加起來,陸誠的後宮之中也僅有六個女人。
朝中的大臣們建議要舉行一場選秀,為陸誠挑選全國的美女,以充實後宮,卻被陸誠拒絕了。
不是陸誠不想要更多的美女,隻是眼下剛剛建國,天下未定,諸事繁雜,還不是享樂的時候。
相比於選秀充實後宮,陸誠更傾向於重開科舉,選拔人才,盡快把各地的官員空缺補上去。
於是,陸誠剛剛登基稱帝不到一個月,就讓工部與禮部開辦華夏報刊,隨後通過報紙的形式,把重開科舉的消息宣傳出去,並定下了科考日期。
當然,這科舉的製度也要改一改,肯定不能再像之前那樣以四書五經、詩詞歌賦之類的為主題。
在科舉考試開始之前,陸成也下令讓各地的官員統計各州縣的讀書人數量,重建學堂,推行新式教育等等。
當然,新式教育的推行,同樣免不了遇到各種阻力,也需要一個過程。
總之一句話,建國之後,陸誠還是很忙,但卻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為他辦事,可以調動的力量也更大了。
畢竟有皇位在身,是真正的名正言順,號令天下。
由於大明朝的貪汙腐敗、天災人禍、兵荒馬亂,導致人口數量也降低不少。
為了盡快的恢複人口,為華夏大發展儲備人力基礎,陸誠還製定了新的婚嫁政策,並鼓勵生育。
首先,陸誠頒布了新的婚姻法,規定女子滿16周歲方可嫁人生子。
在古代,很多時候女子十三四歲就開始嫁人,甚至有些十一二歲就成婚。
那麽小的女子,自己都還是個孩子,身體都還沒有發育成熟就要生孩子,生下的孩子自然不可能太過健康,嬰幼兒的夭折率極高。
因此,陸誠讓戶部對全國進行了人口普查,製定了居民戶籍,規定了新的婚嫁年齡。
同時,為了保證新生兒的存活率,也為了延長華夏居民的平均壽命,陸誠又召集了一幫子醫師,把赤腳醫生手冊給搞了出來,並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廣泛推廣,同時在各地建立醫師培訓學院,把醫療教育放到了極高的位置。
就在後方大搞發展的時候,前線也傳來了戰報,西南方的雲、貴、川等地相繼被收複,西北方也成功進軍西域,長江兩岸地區也基本平定。
華夏帝國永昌元年年底,整個華夏已經初步實現了大一統。
緊接著,陸誠製定了三年恢複,五年發展,十年擴張的大戰略方針,整個華夏大地開始恢複生機,蓬勃發展起來……
1628年春,陸誠在燕京正式稱帝,建國華夏。
雖然底下的大臣們對此很不滿意,認為應該秉承傳統,取個單字,像什麽秦漢唐宋元明之類的,或者叫“大華”。 但都被陸誠直接否定了。
作為一路從北打到南的開國帝王,陸誠擁有絕對的說一不二的話語權,別人可以提建議,但聽不聽就看陸誠的心情了。
至於年號,陸誠也是直接定的“永昌”,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至於這個年號曆史上曾被別的皇帝用過,甚至李自成也用過,陸誠也並未在意。
決定一個王朝氣運長短的,從來不是看國號和年號。
後金又是“天命”,又是“天聰”的,還不都被陸誠給滅了?
稱帝說起來簡單,可流程卻是相當繁瑣,單單是準備工作就做了一兩個月。
陸誠雖然想要一切從簡,但下麵的文武大臣確實不同意,據理力爭,引經據典,說了一大堆。
陸城這一次倒是沒有反駁,畢竟這一輩子也隻有一次,儀式感莊重一些,也能忍受。
至於將來還有沒有機會再稱帝,陸誠自己也不確定。
經過一係列繁瑣的流程,又是祭告遠祖、先祖,又是祭天封禪,各種儀式走完,陸誠總算是實現了黃袍加身,走上了權利的巔峰。
之後,自然是喜聞樂見的封賞有功之臣,封賞後宮妃嬪,製定各項國策等等。
在給群臣封爵這一塊,陸誠參考曆朝曆代的標準,製定了公、侯、伯、子,外加一二三等將軍,一共七級爵位。
但封爵不封地,隻給優厚的待遇,允許子孫後代承襲爵位,隻是每隔一代會降一等爵位,隻有立下軍功,才能夠保住或者繼續往上提升爵位。
如今,陸誠麾下的將領有不少,但卻並沒有人封為國公,最高的也隻是封侯。
畢竟,現在仗還沒打完,以後還有更多的仗要打,這要是提前把爵位都封到頂了,將來再立下功勞怎麽封?
不過,跟隨陸誠從遼東出來的,最高也就是總兵,之前並沒有爵位,能夠被封為開國侯,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了。
而且,隻要他們以後繼續立下功勞,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丁白纓的幾個徒弟中,丁修一直帶領騎兵東征西討,為陸誠的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開國勇毅侯。
丁顯身為特戰大隊統領,也一直帶人奮戰在第一線,立下的功勞一點都不比丁修少,同樣被封為忠勇侯。
丁翀和丁泰是後來者,在南方遠征之中,也是屢立戰功,被封為征南伯、平南伯。
其餘被封侯的,還有各路總兵。
有許多被封爵的將領還正在外麵領兵作戰,封爵的聖旨也是直接送到前線。
一時之間,倒是更加激起了前線將領們的奮戰之心,加快了收複各地的速度。
封賞群臣的同時,自然也少不了封賞後宮。
後宮的女人當中,對陸誠事業幫助最大的,自然是丁白纓,這皇後的位置,自然也是非她莫屬。
除了皇後之外,張嫣也協助丁白纓,把後宅的一切事務都處理的妥妥當當,讓陸誠可以安心的在外打拚。
因此,張嫣被封為皇貴妃,僅次於皇後丁白纓。
並且,皇後和皇貴妃都是專屬稱號,隻有一人。
其實,華夏古代的後宮也是有嚴格的等級製度的。
從周朝開始,君王後宮一般有正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一共121名後妃。
但實際上,曆朝曆代都會有所改動,明朝的後宮嬪妃,倒是並沒有按照所謂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的製度。
陸誠的後宮,也不想整那麽多講究,隻是設置了皇後、皇貴妃、妃、嬪、美人五個等級。
皇後與皇貴妃都是一人,其他的並沒有嚴格的數量限製,全憑陸誠的喜好。
目前,被定為妃的隻有周妙玄一人,封為淑妃。
周妙玄的妹妹周妙彤,也剛剛被納入宮中,暫定為嬪。
至於海蘭珠和大玉兒,則是被定為了美人。
這幾位都加起來,陸誠的後宮之中也僅有六個女人。
朝中的大臣們建議要舉行一場選秀,為陸誠挑選全國的美女,以充實後宮,卻被陸誠拒絕了。
不是陸誠不想要更多的美女,隻是眼下剛剛建國,天下未定,諸事繁雜,還不是享樂的時候。
相比於選秀充實後宮,陸誠更傾向於重開科舉,選拔人才,盡快把各地的官員空缺補上去。
於是,陸誠剛剛登基稱帝不到一個月,就讓工部與禮部開辦華夏報刊,隨後通過報紙的形式,把重開科舉的消息宣傳出去,並定下了科考日期。
當然,這科舉的製度也要改一改,肯定不能再像之前那樣以四書五經、詩詞歌賦之類的為主題。
在科舉考試開始之前,陸成也下令讓各地的官員統計各州縣的讀書人數量,重建學堂,推行新式教育等等。
當然,新式教育的推行,同樣免不了遇到各種阻力,也需要一個過程。
總之一句話,建國之後,陸誠還是很忙,但卻有了越來越多的人為他辦事,可以調動的力量也更大了。
畢竟有皇位在身,是真正的名正言順,號令天下。
由於大明朝的貪汙腐敗、天災人禍、兵荒馬亂,導致人口數量也降低不少。
為了盡快的恢複人口,為華夏大發展儲備人力基礎,陸誠還製定了新的婚嫁政策,並鼓勵生育。
首先,陸誠頒布了新的婚姻法,規定女子滿16周歲方可嫁人生子。
在古代,很多時候女子十三四歲就開始嫁人,甚至有些十一二歲就成婚。
那麽小的女子,自己都還是個孩子,身體都還沒有發育成熟就要生孩子,生下的孩子自然不可能太過健康,嬰幼兒的夭折率極高。
因此,陸誠讓戶部對全國進行了人口普查,製定了居民戶籍,規定了新的婚嫁年齡。
同時,為了保證新生兒的存活率,也為了延長華夏居民的平均壽命,陸誠又召集了一幫子醫師,把赤腳醫生手冊給搞了出來,並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廣泛推廣,同時在各地建立醫師培訓學院,把醫療教育放到了極高的位置。
就在後方大搞發展的時候,前線也傳來了戰報,西南方的雲、貴、川等地相繼被收複,西北方也成功進軍西域,長江兩岸地區也基本平定。
華夏帝國永昌元年年底,整個華夏已經初步實現了大一統。
緊接著,陸誠製定了三年恢複,五年發展,十年擴張的大戰略方針,整個華夏大地開始恢複生機,蓬勃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