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192年)秋,征北將軍陸誠護送大漢天子劉協重返洛陽,還於舊都。
天子盛讚征北將軍乃社稷之臣,冊封陸誠為大將軍,襄平侯。
同時,陸誠上表天子,封戲誌才為侍中,尚書令,郭嘉為軍師,田豐為司馬祭酒,劉曄為司空倉掾曹,滿寵為洛陽令,魯肅為長安令……
武將方麵,最早追隨陸誠的周倉、趙雲、黃忠、張遼、太史慈等,皆封為將軍,李典、許褚、典韋、周泰、蔣欽、張合、廖化等,皆為校尉,徐晃、高順等皆為都尉。
至於呂布,因為早有封爵,此次並未被封賞。
至於賈詡,則是留在陸誠身邊候用。
當然,天子身邊也還跟著一些所謂的大漢忠臣,比如董承、種輯、王子服等。
對於這些所謂的大漢忠臣,陸誠一直讓飛鷹衛暗中監視。這些可都是原著中與漢獻帝搞什麽衣帶詔的家夥。
陸誠雖然並未完全限製劉協的自由,但卻會限製劉協所能接觸到的人和事,平常盡量不讓這些人與劉協單獨相處,而是多帶劉協在外走動。
這一路從長安走到洛陽的過程中,陸誠大多數時間都把劉協帶在身邊,有時帶他去看士兵操練,有時帶他去體驗民間疾苦,有時給他講講大道理,忽悠忽悠。
一路走到洛陽之時,劉協已經開始將陸誠敬為師長,基本上達到了言聽計從。
以前在深宮中之時,劉協從那些臣子身上學到的都是什麽忍辱負重,光複漢室,帝王心術。
可出了長安城這一路上,劉協學到了更多有用的知識,什麽季節該耕種,什麽季節該收獲,如何修建農田水利設施,如何讓百姓吃飽飯等等。
雖然這些知識劉協都學的一知半解,但卻讓他深刻的認識到,想要當好一個皇帝,並沒有那麽容易。
甚至,想起自己父親當年的所作所為,劉協感覺大漢朝之所以淪落至此,有很大的原因要怨他的父親。
如果不是他的父親寵信宦官,賣官鬻爵,荒淫無度,驕奢淫逸,又怎會官逼民反?
一開始,劉協還不敢質疑自己的父親。畢竟這是一個以孝治天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時代,做兒子的怎麽敢懷疑自己的父親?
但經過陸誠不間斷的引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劉協的思想已經開始轉變,甚至有時候開始想,自己真的能夠做好天子?真的能夠使百姓安康,天下太平嗎?
尤其是長時間和陸誠待在一起,劉協發現陸誠幾乎什麽都會,上馬能統軍,下馬能安民,可以與朝中群臣坐而論道,可以與鄉野農夫閑話家常,琴棋書畫,醫卜星象,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隨著與陸誠接觸的越多,學習的越多,劉協對自己的懷疑就越深,三觀也在逐漸的重塑。
當然,陸誠也並不是用一些虛假的東西去忽悠劉協,而是用一些不同於這個時代的觀點、理念,去影響劉協。讓他知道,想要做好皇帝,並沒有那麽簡單。
而且,陸誠每次教導劉協之時,都會特意把簡單的問題搞得複雜一些,讓劉協不斷的陷入自我懷疑,再挑選一個合適的方向,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培養劉協某個特定的興趣愛好,轉移他的注意力。
有些皇帝可能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卻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書法家、畫家,又或者是木匠。
劉協也才不滿十二歲,放在後世還是一個小學生,即便是之前受到了一些儒家教育影響,思想也還未完全定型。未來可以有很多可能。
如果劉協真的有治理一方,當個好君主的能力,陸誠不介意未來給他分配一塊地盤,讓他嚐試創業。
天下這麽大,除了華夏,還有許多地方,歐洲、非洲、澳洲、南北美洲,又或者櫻花國,還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去征服,去鎮守。
說不定,到時候還真有一些人願意追隨劉協,誓死效忠。
這不,陸誠剛剛護送著劉協返回洛陽,就有不少附近的士子,官員前來洛陽,覲見天子。
當然,也有人來拜見陸誠這個新晉的大漢王朝大將軍。
“濟陰定陶人,董昭,拜見大將軍。”
“原來是濟陰董公仁,陸某亦久聞大名。”
董昭此人年輕時被舉孝廉,就任癭陶縣長,陸誠揮師南下,奪取冀州之時,董昭辭官外出訪友。
如今,見陸誠迎回天子,大勢已成,便來投效。
說起來,這位也是後來曹魏的重臣,算是曹魏的三朝元老,最後做到了司徒。
陸誠如今攻占了這麽多地盤,手底下免不了又出現文官缺口,這董昭前來投效,陸誠很自然的表現出了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與對方親切交談。
董昭見陸誠如此,也當場開始獻策:“明公,興義兵,除暴亂,護天子,還舊都。此乃五霸之功也。然則,朝中諸臣未必皆服於明公,久留洛陽,恐有不便。不若遷都他處……”
聽聞此言,陸誠倒是想了起來,演義中好像就是此人奉勸曹操遷都許昌。
不過,眼下的情況又有所不同。洛陽並未被焚毀,且洛陽交通便利,聯通八方,周圍更有諸多關隘,再加上陸誠已經基本占據北方,是否遷都,影響並不大。
至於朝中那些舊臣,手中無兵無權,又時刻在飛鷹衛的監視下,也翻不出什麽浪花來。
“公仁此言有理,但眼下尚不是遷都之時。公仁初到洛陽,尚不熟悉情況,可先熟悉一番,或許會有別的看法。”
董昭見陸誠並未采納自己的建議,也隻是躬身一禮:“既然明公已有打算,是昭妄言了。”
“公仁此言,也是為了陸某著想,陸某豈能不知?還請靜觀其變,一切待日後自有分曉。”
給董昭安排了一個新官職之後,陸誠就忙其他的去了。
今年,青冀幽並四州的玉米、紅薯、土豆等農作物,盡皆喜獲豐收,極大的充盈了糧倉。
這些後世培育的高產農作物,對比這個時代種植的粟米等農作物,畝產量增加了數倍,甚至十倍之上,一年豐收帶來的糧食,至少足夠治下所有百姓吃上兩三年。
糧食充足之後,就能做很多事了。
搞發展,練新兵,攻城掠地,征戰四方,都可以。
天子盛讚征北將軍乃社稷之臣,冊封陸誠為大將軍,襄平侯。
同時,陸誠上表天子,封戲誌才為侍中,尚書令,郭嘉為軍師,田豐為司馬祭酒,劉曄為司空倉掾曹,滿寵為洛陽令,魯肅為長安令……
武將方麵,最早追隨陸誠的周倉、趙雲、黃忠、張遼、太史慈等,皆封為將軍,李典、許褚、典韋、周泰、蔣欽、張合、廖化等,皆為校尉,徐晃、高順等皆為都尉。
至於呂布,因為早有封爵,此次並未被封賞。
至於賈詡,則是留在陸誠身邊候用。
當然,天子身邊也還跟著一些所謂的大漢忠臣,比如董承、種輯、王子服等。
對於這些所謂的大漢忠臣,陸誠一直讓飛鷹衛暗中監視。這些可都是原著中與漢獻帝搞什麽衣帶詔的家夥。
陸誠雖然並未完全限製劉協的自由,但卻會限製劉協所能接觸到的人和事,平常盡量不讓這些人與劉協單獨相處,而是多帶劉協在外走動。
這一路從長安走到洛陽的過程中,陸誠大多數時間都把劉協帶在身邊,有時帶他去看士兵操練,有時帶他去體驗民間疾苦,有時給他講講大道理,忽悠忽悠。
一路走到洛陽之時,劉協已經開始將陸誠敬為師長,基本上達到了言聽計從。
以前在深宮中之時,劉協從那些臣子身上學到的都是什麽忍辱負重,光複漢室,帝王心術。
可出了長安城這一路上,劉協學到了更多有用的知識,什麽季節該耕種,什麽季節該收獲,如何修建農田水利設施,如何讓百姓吃飽飯等等。
雖然這些知識劉協都學的一知半解,但卻讓他深刻的認識到,想要當好一個皇帝,並沒有那麽容易。
甚至,想起自己父親當年的所作所為,劉協感覺大漢朝之所以淪落至此,有很大的原因要怨他的父親。
如果不是他的父親寵信宦官,賣官鬻爵,荒淫無度,驕奢淫逸,又怎會官逼民反?
一開始,劉協還不敢質疑自己的父親。畢竟這是一個以孝治天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時代,做兒子的怎麽敢懷疑自己的父親?
但經過陸誠不間斷的引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劉協的思想已經開始轉變,甚至有時候開始想,自己真的能夠做好天子?真的能夠使百姓安康,天下太平嗎?
尤其是長時間和陸誠待在一起,劉協發現陸誠幾乎什麽都會,上馬能統軍,下馬能安民,可以與朝中群臣坐而論道,可以與鄉野農夫閑話家常,琴棋書畫,醫卜星象,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隨著與陸誠接觸的越多,學習的越多,劉協對自己的懷疑就越深,三觀也在逐漸的重塑。
當然,陸誠也並不是用一些虛假的東西去忽悠劉協,而是用一些不同於這個時代的觀點、理念,去影響劉協。讓他知道,想要做好皇帝,並沒有那麽簡單。
而且,陸誠每次教導劉協之時,都會特意把簡單的問題搞得複雜一些,讓劉協不斷的陷入自我懷疑,再挑選一個合適的方向,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培養劉協某個特定的興趣愛好,轉移他的注意力。
有些皇帝可能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卻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書法家、畫家,又或者是木匠。
劉協也才不滿十二歲,放在後世還是一個小學生,即便是之前受到了一些儒家教育影響,思想也還未完全定型。未來可以有很多可能。
如果劉協真的有治理一方,當個好君主的能力,陸誠不介意未來給他分配一塊地盤,讓他嚐試創業。
天下這麽大,除了華夏,還有許多地方,歐洲、非洲、澳洲、南北美洲,又或者櫻花國,還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去征服,去鎮守。
說不定,到時候還真有一些人願意追隨劉協,誓死效忠。
這不,陸誠剛剛護送著劉協返回洛陽,就有不少附近的士子,官員前來洛陽,覲見天子。
當然,也有人來拜見陸誠這個新晉的大漢王朝大將軍。
“濟陰定陶人,董昭,拜見大將軍。”
“原來是濟陰董公仁,陸某亦久聞大名。”
董昭此人年輕時被舉孝廉,就任癭陶縣長,陸誠揮師南下,奪取冀州之時,董昭辭官外出訪友。
如今,見陸誠迎回天子,大勢已成,便來投效。
說起來,這位也是後來曹魏的重臣,算是曹魏的三朝元老,最後做到了司徒。
陸誠如今攻占了這麽多地盤,手底下免不了又出現文官缺口,這董昭前來投效,陸誠很自然的表現出了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與對方親切交談。
董昭見陸誠如此,也當場開始獻策:“明公,興義兵,除暴亂,護天子,還舊都。此乃五霸之功也。然則,朝中諸臣未必皆服於明公,久留洛陽,恐有不便。不若遷都他處……”
聽聞此言,陸誠倒是想了起來,演義中好像就是此人奉勸曹操遷都許昌。
不過,眼下的情況又有所不同。洛陽並未被焚毀,且洛陽交通便利,聯通八方,周圍更有諸多關隘,再加上陸誠已經基本占據北方,是否遷都,影響並不大。
至於朝中那些舊臣,手中無兵無權,又時刻在飛鷹衛的監視下,也翻不出什麽浪花來。
“公仁此言有理,但眼下尚不是遷都之時。公仁初到洛陽,尚不熟悉情況,可先熟悉一番,或許會有別的看法。”
董昭見陸誠並未采納自己的建議,也隻是躬身一禮:“既然明公已有打算,是昭妄言了。”
“公仁此言,也是為了陸某著想,陸某豈能不知?還請靜觀其變,一切待日後自有分曉。”
給董昭安排了一個新官職之後,陸誠就忙其他的去了。
今年,青冀幽並四州的玉米、紅薯、土豆等農作物,盡皆喜獲豐收,極大的充盈了糧倉。
這些後世培育的高產農作物,對比這個時代種植的粟米等農作物,畝產量增加了數倍,甚至十倍之上,一年豐收帶來的糧食,至少足夠治下所有百姓吃上兩三年。
糧食充足之後,就能做很多事了。
搞發展,練新兵,攻城掠地,征戰四方,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