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那個人叫秦憨
翻手混沌,從獲得無雙神體開始 作者:四月劍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海亦被他說得神思魂往,既而慚愧道:“之前……是屬下的錯!是我有眼無珠,還請少主莫要怪罪!”
秦大公子落落大方道:“無事,不知者無罪。”
他喝了口果汁,“其實我一直有一個想法。”
“少主請明言。”
秦然道:“你之名字,與我父親之名,實在太過相似。”
他道:“其實以前,幾次我都想叫你改名,隻是沒有開口。”
他笑道:“不過現在想想,卻是有點可笑了。”
“名字,不過一個代號罷了,如此而已。”
“若是太過執意,反倒落了下乘。”
秦海聽後也是一臉尷尬。
他叫秦海,而城主叫秦如海。
他也覺得有點不是味。
他也有點想改個名字。
隻不過那名字,卻不是他取的。
他想:“一個人一出生,恐怕第一件不能左右之事,便是自己的名字。”
秦海道:“多謝少主深明大義,其實我也問過我父親,他說我出生時,是因為測字取的名,倒也並非出於效仿,還請……少主莫要見怪。”
秦大公子擺擺手,“若是完全相同之名,本公子當然會叫你改,不過既是不同,又是代表著兩個完全不同之人,卻是無需在意了。”
他道:“佛說:一切外相,皆為虛妄,想來我之前是境界不夠,是以著相了!”
現在從煉體晉升為金丹,境界提升了!
因此不在意了!
“少主還信佛?”秦海略表驚訝。
秦大公子搖頭,“那倒算不上,隻是借鑒一下罷了,正所謂萬道自有共通之處,他家之金玉良言,雖不能邯鄲學步,但也自有可取之處,是以不妨拿來一用。”
“邯鄲學步?”秦海迷糊地問道。
那四個字,若是拆將開來,他都一一認識。
但是組在一起的話,他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隻是心想,既是少主說了出來,那就肯定有其存在之理了。
如此不禁懷疑起來,“難道我的學識,真就如此寡薄?”
秦大公子眨了眨眼睛……他好像又說了一個出圈的詞!
在這個世界,可沒什麽邯鄲存在!
如此,那與之相關的成語寓言,那是自然也不會有!
秦大公子想了想,說道:“就是照本宣科之意,至於邯鄲學步,那是我在古籍上所見,其內收錄的一則寓言故事,方才一時不察,就順口說了出來,你沒有聽過,那很正常。”
照本宣科?
秦海勉強可懂。
心道:“那可能就是模仿之意。”
隻是聽到後來,他又忍不住叫了出來,“寓言故事?”
秦大公子撫額,這是越說越迷糊了?!
他興致不佳地硬硬道:“就是寓意深刻的故事咯。”
喝了口果汁,秦大公子索性科普起來:“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名為邯鄲的地方……”
“原來邯鄲是一個地名?”秦海一副“裂開了額滴神”之表情包,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秦大公子翻了個白眼,“你以為是什麽?”
“屬下以為……是一個人……”秦海訥訥道。
畢竟後麵是連著一個“學”字嘛。
一個人學東西,那太正常。
是個人都會那麽想。
也不怪他想錯!
“不怪我會想錯,這個‘寓言故事’的題目,起得也太模棱兩可了!起得也太混淆視聽了!好像生怕別個不會弄錯一樣!”秦海如此重拾信心。
“好了好了,不要再打岔了。”
秦大公子埋怨一句,接著道:“然後呢,有一個人前來邯鄲看風景……”
“這個人叫什麽?”
秦大公子發出死亡凝視。
秦海不禁低頭,邯鄲學步邯鄲學步,但這學步的人,卻不叫邯鄲!
他太想知道,這個人叫什麽了!
秦大公子盯著他,幽幽道:“那個人叫秦憨。”
那意思,就差在說,秦憨就是你!
秦海“哦”了一聲,“原來那個人也姓秦。”
撲!
秦大公子幹嗆了一口,差點嗆得岔氣!
他終於領略到“鋼鐵直男”的無上魅力!
不僅沒有領悟他的諷刺之言,反而還將他的揶揄之言當作耳旁風。
自己零傷害、不動如山。
那也就罷了。
居然還反將了他一軍!
“這也是個人才雅!”秦大公子由衷一歎。
秦海迷糊+1,這說著說著,怎麽扯到他身上去了?
正所謂無功不受祿。
秦海於是道:“少主謬讚了,屬下擔當不起。”
你還當真了!
秦大公子十分無語,他沒想到這秦海耿直,居然還耿直出了這種屬性。
懶得再繼續糾纏,於是道:“別人說故事的時候,最好不要插嘴,這與觀棋不語是一樣之理。”
“少主見諒,屬下……非是有意。”
秦海終於意識到自身的錯誤,不由出聲致歉。
秦然擺擺手,繼續道:“這個人呢,來到邯鄲之後,別的風景沒有看到。”
“但是他卻看到,邯鄲這裏的人呢,走路的姿勢卻是極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這個秦憨呢,雖然是有點憨,但也不是很憨。”
“於是他就學了起來。”
秦然挑了挑眉,給了秦海一句台詞的機會,“想不想知道結果如何?”
得到良機,秦海於是開口,順著秦大公子的話問道:“結果如何?”
秦大公子笑道:“結果呢,他不但沒有學會,就連自己原來的東西也丟了。”
說完之後,又接著道:“這個故事,算不算是簡單、卻又寓意深刻的故事呢?這就是‘寓言故事’咯!”
秦海聽後,若有所思,道:“確實,屬下受教了!”
秦然道:“邯鄲學步這個故事呢,想表達的意思就是,一味地模仿別人,結果呢,不但沒有學到什麽,反而還把屬於自己的也忘掉。”
一番科普下來,秦大公子不僅沒什麽得意感,反而暗自汗顏。
因為他發現,他這個成語故事呢,好像也用得不是如何準確!
他想表達的是照貓畫虎之意,用個依葫蘆畫瓢正好。
但是邯鄲學步呢,不僅有那意思,卻是還多了個丟掉自身所學、舍本逐末之意。
多了層意思,那不就是不準確嗎?
不準確,那不就是用錯了嗎?
秦大公子落落大方道:“無事,不知者無罪。”
他喝了口果汁,“其實我一直有一個想法。”
“少主請明言。”
秦然道:“你之名字,與我父親之名,實在太過相似。”
他道:“其實以前,幾次我都想叫你改名,隻是沒有開口。”
他笑道:“不過現在想想,卻是有點可笑了。”
“名字,不過一個代號罷了,如此而已。”
“若是太過執意,反倒落了下乘。”
秦海聽後也是一臉尷尬。
他叫秦海,而城主叫秦如海。
他也覺得有點不是味。
他也有點想改個名字。
隻不過那名字,卻不是他取的。
他想:“一個人一出生,恐怕第一件不能左右之事,便是自己的名字。”
秦海道:“多謝少主深明大義,其實我也問過我父親,他說我出生時,是因為測字取的名,倒也並非出於效仿,還請……少主莫要見怪。”
秦大公子擺擺手,“若是完全相同之名,本公子當然會叫你改,不過既是不同,又是代表著兩個完全不同之人,卻是無需在意了。”
他道:“佛說:一切外相,皆為虛妄,想來我之前是境界不夠,是以著相了!”
現在從煉體晉升為金丹,境界提升了!
因此不在意了!
“少主還信佛?”秦海略表驚訝。
秦大公子搖頭,“那倒算不上,隻是借鑒一下罷了,正所謂萬道自有共通之處,他家之金玉良言,雖不能邯鄲學步,但也自有可取之處,是以不妨拿來一用。”
“邯鄲學步?”秦海迷糊地問道。
那四個字,若是拆將開來,他都一一認識。
但是組在一起的話,他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隻是心想,既是少主說了出來,那就肯定有其存在之理了。
如此不禁懷疑起來,“難道我的學識,真就如此寡薄?”
秦大公子眨了眨眼睛……他好像又說了一個出圈的詞!
在這個世界,可沒什麽邯鄲存在!
如此,那與之相關的成語寓言,那是自然也不會有!
秦大公子想了想,說道:“就是照本宣科之意,至於邯鄲學步,那是我在古籍上所見,其內收錄的一則寓言故事,方才一時不察,就順口說了出來,你沒有聽過,那很正常。”
照本宣科?
秦海勉強可懂。
心道:“那可能就是模仿之意。”
隻是聽到後來,他又忍不住叫了出來,“寓言故事?”
秦大公子撫額,這是越說越迷糊了?!
他興致不佳地硬硬道:“就是寓意深刻的故事咯。”
喝了口果汁,秦大公子索性科普起來:“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名為邯鄲的地方……”
“原來邯鄲是一個地名?”秦海一副“裂開了額滴神”之表情包,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秦大公子翻了個白眼,“你以為是什麽?”
“屬下以為……是一個人……”秦海訥訥道。
畢竟後麵是連著一個“學”字嘛。
一個人學東西,那太正常。
是個人都會那麽想。
也不怪他想錯!
“不怪我會想錯,這個‘寓言故事’的題目,起得也太模棱兩可了!起得也太混淆視聽了!好像生怕別個不會弄錯一樣!”秦海如此重拾信心。
“好了好了,不要再打岔了。”
秦大公子埋怨一句,接著道:“然後呢,有一個人前來邯鄲看風景……”
“這個人叫什麽?”
秦大公子發出死亡凝視。
秦海不禁低頭,邯鄲學步邯鄲學步,但這學步的人,卻不叫邯鄲!
他太想知道,這個人叫什麽了!
秦大公子盯著他,幽幽道:“那個人叫秦憨。”
那意思,就差在說,秦憨就是你!
秦海“哦”了一聲,“原來那個人也姓秦。”
撲!
秦大公子幹嗆了一口,差點嗆得岔氣!
他終於領略到“鋼鐵直男”的無上魅力!
不僅沒有領悟他的諷刺之言,反而還將他的揶揄之言當作耳旁風。
自己零傷害、不動如山。
那也就罷了。
居然還反將了他一軍!
“這也是個人才雅!”秦大公子由衷一歎。
秦海迷糊+1,這說著說著,怎麽扯到他身上去了?
正所謂無功不受祿。
秦海於是道:“少主謬讚了,屬下擔當不起。”
你還當真了!
秦大公子十分無語,他沒想到這秦海耿直,居然還耿直出了這種屬性。
懶得再繼續糾纏,於是道:“別人說故事的時候,最好不要插嘴,這與觀棋不語是一樣之理。”
“少主見諒,屬下……非是有意。”
秦海終於意識到自身的錯誤,不由出聲致歉。
秦然擺擺手,繼續道:“這個人呢,來到邯鄲之後,別的風景沒有看到。”
“但是他卻看到,邯鄲這裏的人呢,走路的姿勢卻是極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這個秦憨呢,雖然是有點憨,但也不是很憨。”
“於是他就學了起來。”
秦然挑了挑眉,給了秦海一句台詞的機會,“想不想知道結果如何?”
得到良機,秦海於是開口,順著秦大公子的話問道:“結果如何?”
秦大公子笑道:“結果呢,他不但沒有學會,就連自己原來的東西也丟了。”
說完之後,又接著道:“這個故事,算不算是簡單、卻又寓意深刻的故事呢?這就是‘寓言故事’咯!”
秦海聽後,若有所思,道:“確實,屬下受教了!”
秦然道:“邯鄲學步這個故事呢,想表達的意思就是,一味地模仿別人,結果呢,不但沒有學到什麽,反而還把屬於自己的也忘掉。”
一番科普下來,秦大公子不僅沒什麽得意感,反而暗自汗顏。
因為他發現,他這個成語故事呢,好像也用得不是如何準確!
他想表達的是照貓畫虎之意,用個依葫蘆畫瓢正好。
但是邯鄲學步呢,不僅有那意思,卻是還多了個丟掉自身所學、舍本逐末之意。
多了層意思,那不就是不準確嗎?
不準確,那不就是用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