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兒媳婦預產期近了。


    作為婆家,馬巧玲得考慮兒媳婦坐月子的事情了。寶媽和兩個寶寶吃的用的,好解決,但兒媳在自家,還是在娘家坐月子,還未定下來。


    提著葷菜從市場出來,馬巧玲覺得該給親家何田香打個電話通通氣了。


    兒媳在哪坐月子,直接問不是不可以,但馬巧玲覺得不大妥,兒媳正處在生娃之前的焦慮,能讓她少一事,不能多一事。如果要問,讓她的親媽問好一些。


    “田香姐,我是巧玲啊,有空接電話嗎?”馬巧玲站在人來車往的路邊,撥通親家母的電話。


    “說吧,我聽著呢。”何田香正準備煮午餐,接個電話的時間還是有的。


    “我是說,我快要當奶奶,你快要當外婆了,到時讓方當在自家,還是在娘家坐月子呢,要定下來,好做準備啊。”


    “是的,不要到時忙不過來。”為什麽要到娘家坐月子呢?方當有家,有家公、家婆。何田香說:“方當有家,冷天熱天家裏有空調,對寶媽和寶寶好。”


    “方當如在自家坐月子,我作為家婆,隻好到兒子兒媳家坐上一段時間了。隻是辛苦了賴東。他到龍榕村電商店上班,得來回跑。”


    就知道疼自己的仔,方當懷胎十月,生寶寶,哄吃哄睡,難道不更辛苦,嶽母娘這兩年來為女婿女兒做了這麽多,難道不辛苦?


    “那你的意思是——”何田香想知道對方的想法。


    “我想啊,要是方當在娘家坐月子,更方便我們照顧寶媽和兩個寶寶。你們不用往縣城跑,我呢回龍榕村。賴東不來回跑了,有時間可陪方當和寶寶,也可幫做點家務事。”


    不愧是當老師,她說有她的道理。


    何田香卻不是這樣想。她覺得馬巧玲好鬼馬,巴不得兒媳不在自家坐月子,這樣她就省事多了。到時,寶媽寶寶照顧得周不周到,想怪也怪不到她頭上。


    說到女婿幫做家務事,何田香覺得馬巧玲在開玩笑。賴東,方當除了讀書,還是讀書,有知識,但從小到大,沒到田地幹過農活,在家裏沒煮過飯,炒過菜,連碗筷也沒洗過幾次,也不主動幫做家務事。怪他們不懂事?懶?看來大半是父母寵出來的。父母負有大半責任。好在兩個年輕人知書識理,嘴巴甜,好也能遮醜。


    何田香不出聲,馬巧玲接著說:“方當住的房間沒空調,我買一台裝上,這樣就不用擔心天氣冷熱了。”


    我家的住房,你親家拿錢來裝空調?豈不是讓人笑話!何田香是不會答應的:“謝謝,如要裝空調,我家會自己裝上的。隻是房間裏衛生間太小,放個澡盆人就難轉動了。這樣吧,方當在哪坐月子,還是讓她來定吧!親家,你說呢?”


    “好,好。我也是這樣想的。”馬巧玲說:“田香姐,我是在街上給你電話的,很吵,掛了。”


    “掛了,我也要備午餐了。”


    方當散步回來,捧著大肚子,顯得有點累。問:“老媽咪,和誰通話呢?”


    “你家婆。她想知道你坐月子,在你縣城的家,還是在娘家?”


    “在哪都行啊!”


    “要確定下來,我們好做準備呀!”


    “在娘家吧,省得你往縣城跑辛苦。”


    女兒這麽說,何田香眉頭一皺:“你真的這樣想,那我就更加辛苦!”


    “老媽咪別急,我在我家坐月子吧,在自家方便、踏實、舒服。但到回電商店做工時,我和寶寶得回到你的身邊。”


    “先說坐月子的事。以後的事,到時再說吧。”女兒不在娘家坐月子,何田香心情放鬆了許多。為女兒女婿,尤其是女兒懷孕期間自己做的事太多了,累。照顧女兒坐月子,護理寶寶的事,理應讓家婆多承擔。


    兒媳打定主意在縣城家坐月子後,馬巧玲坐不住了。她回龍榕村問兒子、兒媳,需要當媽的準備些什麽東西,最好是寫在紙上。


    看到馬巧玲從包包裏取出筆和紙來,兩個年輕人都抿著嘴笑。


    “媽,我生寶寶和寶寶0—3個月需要的用品,我和賴東都準備得差不多了。”


    “哦。”馬巧玲望著賴東,責怪道:“你呀,真不懂事,怎能讓我兒媳挺著個大肚子和你進商場購物呢?和我說一聲啊!”


    “老媽,你有所不知。”賴東解釋說:“用品,我們都是網購的。”


    “老媽落伍了!購物,喜歡走商場,就是沒想到網購啊。”


    聽說寶媽和寶寶的用品,已買了不少,馬巧玲想眼見為實。“網購的用品放在哪呢,能讓我看看嗎?”馬巧玲小聲問兒媳。


    “媽,就放在賴東住的房間,賴東看門麵,我陪你去看吧!”


    離開電商店時,馬巧玲交代兒子:“賴東,你這兩天要記得把網購的東西拉回縣城的家,免得到時手忙腳亂的。記住沒?”


    “寶媽寶寶用品,早準備早好。這事,賴東你不能再拖了。”馬巧玲又說。


    “老媽,我記住了。方當正等著你呢!”賴東正整理貨櫃上的大包小包快遞,他不想讓母親說個不完。門麵可是村民進出的地方,家事最好不讓外人知道。


    兒媳確實網購了不少用品,兒子住的房子成了母嬰店。寶寶吃的罐裝奶粉,寶寶專用的尿褲、盆、台、椅、凳、童車、背帶,還有寶寶的各種讀物,蠻齊全。馬巧玲張嘴想說什麽,但還是把話咽回去了。


    兒媳為迎接寶寶的到來,想的做的,都走在家婆的前麵了,想不到啊!


    走進房間,馬巧玲聞到打開包裝的寶寶專用餐台、坐凳等物品,散發著的淡淡的木頭味道,趕緊對兒媳說:“小方,你在門外就行,房間悶。我把窗口打開,通通氣。”


    婆媳離開存放寶寶用品的房間後,方當回娘家休息了。馬巧玲想,得跟親家母說一聲,在把寶寶的用品搬回縣城家前,也讓親家母見識一下。


    親家來電話,正在洗衣服的何田香,兩隻濕漉漉的手顧不上擦,就拿起手機接聽了。


    “田香姐,有空嗎?”馬巧玲說:“兩個年輕人網購了蠻多寶寶用品。你要不要過我家來看看?”


    “看過了。有的東西,我還是頭次見的呢!”何田香沒有閑空,洗了衣服,又要洗菜做飯了。


    “現在養育一個娃仔,寶媽、寶寶多方麵都得投入啊!想起父母生育我,我生育賴東那年代……”


    “舊時的事,能拿來與現時比嗎?那時手頭沒錢,就是有錢,很多東西憑票,有點東西根本就沒有。”


    “是啊是啊!我娘生我,我自己能吃東西之前,都是老媽喂奶喂食的。喂粥喂飯,都要過老媽的嘴,把米咬爛才喂我。”馬巧玲歎了口氣繼續說:“現在想起來,有點反胃,多不衛生呀!”


    “那時,我娘也是這樣喂養我的。”


    “後來,我喂養賴東時,就不這樣做了。當時沒有奶粉賣,吃米糊、吃粥、吃飯。不管吃什麽,從不經過我的嘴巴。”


    “我生養仔女做法和你一樣,還一再交代家婆,絕對不能用嘴喂食娃仔。”何田香說:“為這事,家婆還生過我的氣呢!說,我是三歲娃仔呀,說了一次又一次,信不過我?娃,你自己帶好了!”


    “我懂得你家婆,她刀子口,豆腐心。其實她對孫仔孫女疼得不得了。有次方丁小跑,跌了一跤。我看見你家婆很著急,上前把方丁抱起,嘴裏一直在說,寶貝,讓阿婆看看你的臉,你的膝蓋,你的手出血沒有?哎哎,你把阿婆嚇死了!”


    “嗯,我也承認,我家婆的心是好的。”


    “對仔女,對孫,當媽的,做家婆的,都是同樣的,都是疼愛!田香姐,我說的不錯吧?哦,有個事我順便問你。”


    馬巧玲囉嗦,何田香心裏不爽。“什麽事,說吧。”


    “聽我仔說,縣人民醫院最近要辦一個《新生兒護理培訓班》,方當想讓我和你一起去參加培訓。你答應去吧?”


    “我對方當說,沒有這個必要吧,生你哥和你不都是我護理的麽?我女說,你是從前輩學來的老套的護理,現在講得是科學護理。一天的培訓,老師上午講理論,下午指導護理操作。老媽咪,為了你的雙胞胎外孫,你就去吧。”


    “田香姐,我們一起去聽課吧。聽,總好過不聽。我打聽過培訓內容,主要是講新生娃居住的環境、穿衣物的要求,皮膚和臍帶的護理,以及娃的一些生理現象的處理做法……。”


    護理過兩個娃仔,但做法符合不符合要求,自己心沒個底。何田香想:為了子孫後代,看來得去聽聽老師講課了。再說,馬巧玲去聽課,自己不去,到時候帶外孫,做法對與不對,都得聽她馬巧玲那把嘴說的了。


    “不說了,培訓也算上我一個吧。”何田香對馬巧玲說:“電話掛了,我要做事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哥們姐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樹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樹蔸並收藏哥們姐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