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應治就不一樣了。”老夫人接著說道,“那孩子從小就愛跟人計較,寸土不讓。就因為你玩了一下了他一個木馬,他能用刀把那木馬剁成碎片。小小年紀,何其心毒。孫兒你還是不會識人啊。要跟孫兒媳婦好好學。”
“奶奶您英明睿智。我們都要跟奶奶好好學。”皇妃馬上道。
“這都多少年了,老夫人還記得這些。”皇子笑道,心裏又是溫暖,又有些煩躁。以為老夫人是記著舊事偏袒於他,故對四皇子抱有成見。急於想為四皇子辯白,可又知道他說不過老夫人。何況還有皇妃這個跟屁蟲。
“那個老三雖然板著一張臉,好像很不好接近的樣子,其實這種人是最好打交道的。麵上凶的人一般心裏無毒。倒是麵善嘴甜的人,需要加倍小心,他不是有所圖,就是善於隱藏,是典型的分裂型人格。”皇妃被老夫人誇獎,又進一步表現道。
“那你肯定是後一種了?”皇子不由嘲諷道。說完又覺得不該用這樣的語氣跟皇妃說話,不禁抿住了嘴唇。
換做以前,他會認同皇妃所說的。因為,他也覺得三皇子隻是不善於交際。可聽過四皇子一席話,讓他對三皇子和四皇子的看法均大為改觀。
“你怎麽能把我跟他比嘛!”皇妃情急之下倒是沒聽出有什麽異樣,隻是辯白道,“你看人要看人的眼睛,眼睛是哄不了人的。”
“孫兒媳婦這話說對了。”老夫人讚許的看了一眼皇妃道,“人可能會偽裝,眼睛卻是裝不來的。不小心就會流露出真實心意。應兒你要學會看人先看他的眼睛。”
皇子雙拳難敵老夫人跟皇妃祖孫二人的四手,隻得不再言語,心裏卻依舊不以為然。心想自己一天的跟各色人等打交道,豈能不如她們這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婦道人家會識人?真真笑話。
萬壽節過後,熱鬧一時的朝歌又恢複了往日的秩序。老百姓忙著為過年做最後的準備,收拾打掃,螞蟻搬家似的往回搬著吃喝雜物。用他們的話來說,不到年三十兒那一天,什麽時候都齊備不了。到那天爆竹一響,這就算萬事俱備了。百官們看起來也平靜如常,隻是私底下卻議論紛紛。都在說太子不是已經好了嗎?怎麽聖上的千秋聖誕竟也不露麵?而且聽聖上那意思,這一時半會兒都是不會出現的。——難不成這段時間這太子……又有什麽異常?話說上一次太子在朝堂短暫亮相,很多人心裏都是將信將疑,都在等著太子的新動向,以作進一步的觀察。可誰料那以後卻再無下文。聖上對此也不做任何解釋說明,倒讓人一時無從猜測。
聖上仍是一如既往的勤政,萬壽節一過便照常早朝。早朝過後,又要批閱奏折,又要和法師們同修,又要親自教習幾位小皇子的功課,每日隻有午後才能有些許閑暇。
這一日,天陰了一日,像是又要下雪。可到了下午時分,太陽卻穿過雲層,透射出萬丈光芒。聖上看著透進窗來的暖陽,不由得放下手中的筆,移步窗前,活動著僵硬的腰身。
榮喜跟隨了過去,離開聖上幾步站著。像一隻溫順又警覺的貓一般,不發出一點聲響。
“你對東府的應皇妃有何看法?”聖上隻看著窗外,並不回頭,嘴裏問道。
榮喜對女人不感興趣。哪怕再長的美若天仙,對榮喜來說都是白費。他感興趣的隻是這個人對聖上有利還是有害。因此便道:“奴才在萬壽節上,並沒有對應皇妃多加留意。不過,據東府的人來報,似乎應皇妃和以前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依舊是瘋瘋癲癲,花錢如流水。”
聖上點點頭,回身走到案前坐下。這倒是跟法師們的看法一致。他對於這位應皇妃還是耿耿於懷,這次借著萬壽節,特意讓法師們隱藏在大殿之後,偷偷為應皇妃一觀麵相。法師們也說皇妃的瘋癲不是偽裝。隻是因為當日人多,未能測其氣象。
榮喜看聖上並沒有立時拿起奏折,便又小聲說道:“不過,奴才倒是在席間看到了一個不該出現的人。”
“哦?是誰啊?”聖上很感興趣的抬起眼來,看著榮喜問。
“刑部司官徐子義。”榮喜說著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請聖上恕罪,奴才把差事辦砸了。”
聖上不知所以,看著榮喜,“一個刑部的司官,怎麽能來得了朕的萬壽節?”
“奴婢調查過了,刑部要來的本是侍郎王大人。可王大人臨來前突發疾病,腹痛難忍,正好那徐子義就在身邊,王大人恐遲來失敬,便讓他代為前來。”
“這其中可是有什麽……”聖上馬上問道。他從不相信什麽奇遇啊,巧合之類的,所謂的巧合隻不過是處心積慮的結果。
“哦,這倒沒有。那王大人說他素有此疾,每遇緊張之時,便腹痛難忍。”榮喜道。
聖上輕蔑的一笑。隨手拿起了手邊的奏折。榮喜見此,隻得加緊說道:“那徐子義便是仁泰茶樓案發之日,負責前往勘察之人。奴才去時,他正好在場。”
聖上此時已知事情的嚴重性,因此一言不發,讓榮喜把經過說清楚。
“……,昨日在萬壽節上,他必然是認出奴才了。後來遇到了應皇子,兩個人朝著奴才這邊說著什麽,想來是知道了奴才的身份。那徐子義當時就囉囉嗦嗦說了許多,說仁泰茶樓不是毛賊所為。奴才怕他跟應皇子這麽一對榫,這仁泰茶樓隻怕就瞞不住了,若是傳揚出去……”
聖上手上拿著的奏折一下跌落在書案上。
榮喜忙叩頭說道:“那徐子義是個孝子,其母年邁,一向是在義王的藥鋪裏為其母醫治,跟應皇子相識也不足為奇。而且奴才一被發現就趕緊躲在了暗處,留神觀察二人的表情,看應皇子好像是一無所知,隻顧說笑。而且徐子義沒多時就離席而去了。想來當時是沒說什麽。”
“這樣危險的一個人,你竟然能留他到今日!”聖上隱忍著說道,緊握的拳頭重重敲擊在書案上。
“奴才以為……”榮喜沒有說下去。
聖上明白他的意思。一個小小的刑部司官,跟榮喜這樣一個大內總管,交集的機會幾乎為零。可事情偏偏就這樣湊巧,讓兩人又遇到了,還又加上了一個應皇子。
“那徐子義現在何處?”聖上問。
“奴才一早就去到了徐子義家,可那徐子義並不在家裏。奴才已將那一條巷子的人都拘押了起來,包括徐母,以防走漏消息。隻等著徐子義一回來,就可將其拿下。”榮喜忙道。
“拿住了徐子義便將其他人放了罷。”聖上擺手道。
“那,應皇子……”榮喜看著聖上的臉色問道。
聖上已經埋頭看著奏折,此時頭也不抬的說道:“朕自有安排。”
爆竹聲聲除舊歲,鑼鼓陣陣迎新年。
在鋪天蓋地的爆竹聲中,新的一年又如約而至。新年新氣象,就在這一年春節,聖上大開方便之門,放開了對皇子們的禁令,不再限製皇子們出宮。這一下,除了五皇子和瑞皇子年紀還小,其餘二三四皇子都如同出籠的野馬一般,日日流連宮外,與一幫世子飲酒作樂。因此,這一年的春節過的格外熱鬧。
應皇子和皇妃幾乎日日都會外出飲宴。府裏的下人們也落得清閑。每日吃罷飯,不是歇息,就是三五成群,鬥牌取樂。隨意吃喝笑鬧,瓜籽果皮散落一地。紫玉看不過,便隻得自己收拾了。還得不時去往皇妃屋裏看著爐子,怕皇妃不定什麽時候回來,屋子裏冷。
正又要過去看爐子,卻見撒子急匆匆從外麵進來,便站住了,問他可是皇妃有什麽要的。
“哦,”撒子也停住腳說道,“晚間四皇子在畫船上宴客,皇子怕河邊風大,讓回來給皇妃取一件衣服。”
撒子說著略一躬身,“有勞姑娘了。”
紫玉不由抿嘴一笑。這撒子看著粗野,其實是最古板的一個人,不像大麻花大大咧咧的,什麽都不講究。這幾日皇子皇妃外出,都是他給駕車,因此渾身上下也煥然一新。丫頭們這才看清這撒子原來還很年輕,並不是她們以為的小老頭。
“你且稍等。”紫玉說著,回屋拿了一件披風。想了想皇妃穿的衣裙顏色,又換過一件乳白色的鴕鳥毛,這才出來。皇妃穿衣服講究配色,不能亂拿,要不她寧可凍著也不會穿。
撒子接過衣服,卻沒有立時走開,而是遲疑著說道:“我前些時在園子裏撿到一條絲巾,……不知道是哪位姑娘丟的,也不好相問,就一直放在身上。”
撒子說著,一隻手掏出那絲巾來,抖開了,讓紫玉看。紫玉先一看那顏色,就知道是自己的,細一看樣子,怎麽不是呢。可這塊絲巾遺失好久了,怎麽現在才被撒子撿到?所以一時沒有說話,隻等著撒子的下文。
“隻因這絲巾不是別物,故此不敢貿然處置。”撒子說著,把絲巾塞到了紫玉手上,“就把它交給姑娘吧。”
“哎,……”紫玉想要拒絕,可撒子已經回身走遠了。
紫玉回到屋裏。一想到這絲巾曾被撒子裝在身上,上麵有著他身上的味道,她就恨不得趕緊把絲巾丟掉,丟的遠遠的。可撒子說的對,這是絲巾,萬一被什麽登徒浪子撿到了,說她是私相授受,她可就跳進河裏也洗不清了。可不丟掉怎麽辦?她才不會用臭男人拿過的東西呢。紫玉想著,拿起剪刀就剪。
“哎?姐姐,怎麽大過年的動起剪子來了?”雀兒嘴裏吃著蜜餞,過來說道,“這好好的絲巾,怎麽就剪掉了?”
“繡壞了。”紫玉說道,拿起剪子又剪了一刀。
“那也不能這時候剪啊!這大節下的,人家都不動針線,你倒好,動起剪刀來了。小心不吉利!”雀兒說著又走開,看靈兒她們鬥牌去了。
被雀兒這麽一說,紫玉隻得放下剪刀,把那絲巾胡亂用一塊布包起,塞進自己的箱籠裏麵。
撒子心裏卻像是卸下了一塊大石頭。匆匆趕到酒家,趕上皇子和皇妃剛出來。冬日天黑得早,皇子和皇妃雖是一臉倦容,卻顧不上歇息,就趕著去赴四皇子的夜宴。
今年是應皇子接任行首的第一年,一過初一,商會的,行會的,宴請就不斷。這又加上四皇子和三皇子兩位皇子。四皇子久居深宮,這乍一出來,麵對這花花世界,恨不得夜夜笙歌。沒有幾天,便和這朝歌的世子和富家子弟打成一片。大家你方請罷我登場,把個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今天是四皇子做東,四皇子別出心裁租了一艘畫船。畫船停在河邊的淺灘上,現在雖是天寒地凍,可文人雅士仍是喜歡來此吟風弄月。
“皇兄。”
“應皇子。”
見應皇子和皇妃進來,舉坐都起立,紛紛招呼道。
“慚愧!慚愧!姍姍來遲,還請各位見諒!”皇子忙拱手和眾人一一見禮。
“誒!皇兄今日能來,已是給足小弟麵子了。”四皇子笑著說道,“諸位有所不知,我這皇兄是從商會黃會長的宴席上直接來此。有此番心意,就當免酒三大白!”
“還未開席,四皇子就要為應皇子免酒,這也未免太不公平了罷?”
“是啊,不公,不公。”
席上眾人哄然笑道。
這樣的場合,皇妃隻跟在應皇子身後,垂首斂目,保持微笑,做一個好花瓶。聽著說話的人耳生,抬頭掃了一眼,赫然發現封氏夫婦也在座中。看來今天新客不少啊。
“應皇妃如此光彩照人,想必應皇子是等著嬌妻梳妝,故而才來遲了吧?”封氏瞥著皇妃,拿腔捏調的說道,“依我看不該免酒,倒應該罰酒才對。”
皇妃聽出封氏不懷好意,可座中人多,不好跟她爭執。故甜甜的一笑說道:“謝謝姐姐誇獎。”
把封氏的譏嘲當作是誇讚領受下來。倒讓封氏一時不便再說什麽。
“奶奶您英明睿智。我們都要跟奶奶好好學。”皇妃馬上道。
“這都多少年了,老夫人還記得這些。”皇子笑道,心裏又是溫暖,又有些煩躁。以為老夫人是記著舊事偏袒於他,故對四皇子抱有成見。急於想為四皇子辯白,可又知道他說不過老夫人。何況還有皇妃這個跟屁蟲。
“那個老三雖然板著一張臉,好像很不好接近的樣子,其實這種人是最好打交道的。麵上凶的人一般心裏無毒。倒是麵善嘴甜的人,需要加倍小心,他不是有所圖,就是善於隱藏,是典型的分裂型人格。”皇妃被老夫人誇獎,又進一步表現道。
“那你肯定是後一種了?”皇子不由嘲諷道。說完又覺得不該用這樣的語氣跟皇妃說話,不禁抿住了嘴唇。
換做以前,他會認同皇妃所說的。因為,他也覺得三皇子隻是不善於交際。可聽過四皇子一席話,讓他對三皇子和四皇子的看法均大為改觀。
“你怎麽能把我跟他比嘛!”皇妃情急之下倒是沒聽出有什麽異樣,隻是辯白道,“你看人要看人的眼睛,眼睛是哄不了人的。”
“孫兒媳婦這話說對了。”老夫人讚許的看了一眼皇妃道,“人可能會偽裝,眼睛卻是裝不來的。不小心就會流露出真實心意。應兒你要學會看人先看他的眼睛。”
皇子雙拳難敵老夫人跟皇妃祖孫二人的四手,隻得不再言語,心裏卻依舊不以為然。心想自己一天的跟各色人等打交道,豈能不如她們這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婦道人家會識人?真真笑話。
萬壽節過後,熱鬧一時的朝歌又恢複了往日的秩序。老百姓忙著為過年做最後的準備,收拾打掃,螞蟻搬家似的往回搬著吃喝雜物。用他們的話來說,不到年三十兒那一天,什麽時候都齊備不了。到那天爆竹一響,這就算萬事俱備了。百官們看起來也平靜如常,隻是私底下卻議論紛紛。都在說太子不是已經好了嗎?怎麽聖上的千秋聖誕竟也不露麵?而且聽聖上那意思,這一時半會兒都是不會出現的。——難不成這段時間這太子……又有什麽異常?話說上一次太子在朝堂短暫亮相,很多人心裏都是將信將疑,都在等著太子的新動向,以作進一步的觀察。可誰料那以後卻再無下文。聖上對此也不做任何解釋說明,倒讓人一時無從猜測。
聖上仍是一如既往的勤政,萬壽節一過便照常早朝。早朝過後,又要批閱奏折,又要和法師們同修,又要親自教習幾位小皇子的功課,每日隻有午後才能有些許閑暇。
這一日,天陰了一日,像是又要下雪。可到了下午時分,太陽卻穿過雲層,透射出萬丈光芒。聖上看著透進窗來的暖陽,不由得放下手中的筆,移步窗前,活動著僵硬的腰身。
榮喜跟隨了過去,離開聖上幾步站著。像一隻溫順又警覺的貓一般,不發出一點聲響。
“你對東府的應皇妃有何看法?”聖上隻看著窗外,並不回頭,嘴裏問道。
榮喜對女人不感興趣。哪怕再長的美若天仙,對榮喜來說都是白費。他感興趣的隻是這個人對聖上有利還是有害。因此便道:“奴才在萬壽節上,並沒有對應皇妃多加留意。不過,據東府的人來報,似乎應皇妃和以前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依舊是瘋瘋癲癲,花錢如流水。”
聖上點點頭,回身走到案前坐下。這倒是跟法師們的看法一致。他對於這位應皇妃還是耿耿於懷,這次借著萬壽節,特意讓法師們隱藏在大殿之後,偷偷為應皇妃一觀麵相。法師們也說皇妃的瘋癲不是偽裝。隻是因為當日人多,未能測其氣象。
榮喜看聖上並沒有立時拿起奏折,便又小聲說道:“不過,奴才倒是在席間看到了一個不該出現的人。”
“哦?是誰啊?”聖上很感興趣的抬起眼來,看著榮喜問。
“刑部司官徐子義。”榮喜說著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請聖上恕罪,奴才把差事辦砸了。”
聖上不知所以,看著榮喜,“一個刑部的司官,怎麽能來得了朕的萬壽節?”
“奴婢調查過了,刑部要來的本是侍郎王大人。可王大人臨來前突發疾病,腹痛難忍,正好那徐子義就在身邊,王大人恐遲來失敬,便讓他代為前來。”
“這其中可是有什麽……”聖上馬上問道。他從不相信什麽奇遇啊,巧合之類的,所謂的巧合隻不過是處心積慮的結果。
“哦,這倒沒有。那王大人說他素有此疾,每遇緊張之時,便腹痛難忍。”榮喜道。
聖上輕蔑的一笑。隨手拿起了手邊的奏折。榮喜見此,隻得加緊說道:“那徐子義便是仁泰茶樓案發之日,負責前往勘察之人。奴才去時,他正好在場。”
聖上此時已知事情的嚴重性,因此一言不發,讓榮喜把經過說清楚。
“……,昨日在萬壽節上,他必然是認出奴才了。後來遇到了應皇子,兩個人朝著奴才這邊說著什麽,想來是知道了奴才的身份。那徐子義當時就囉囉嗦嗦說了許多,說仁泰茶樓不是毛賊所為。奴才怕他跟應皇子這麽一對榫,這仁泰茶樓隻怕就瞞不住了,若是傳揚出去……”
聖上手上拿著的奏折一下跌落在書案上。
榮喜忙叩頭說道:“那徐子義是個孝子,其母年邁,一向是在義王的藥鋪裏為其母醫治,跟應皇子相識也不足為奇。而且奴才一被發現就趕緊躲在了暗處,留神觀察二人的表情,看應皇子好像是一無所知,隻顧說笑。而且徐子義沒多時就離席而去了。想來當時是沒說什麽。”
“這樣危險的一個人,你竟然能留他到今日!”聖上隱忍著說道,緊握的拳頭重重敲擊在書案上。
“奴才以為……”榮喜沒有說下去。
聖上明白他的意思。一個小小的刑部司官,跟榮喜這樣一個大內總管,交集的機會幾乎為零。可事情偏偏就這樣湊巧,讓兩人又遇到了,還又加上了一個應皇子。
“那徐子義現在何處?”聖上問。
“奴才一早就去到了徐子義家,可那徐子義並不在家裏。奴才已將那一條巷子的人都拘押了起來,包括徐母,以防走漏消息。隻等著徐子義一回來,就可將其拿下。”榮喜忙道。
“拿住了徐子義便將其他人放了罷。”聖上擺手道。
“那,應皇子……”榮喜看著聖上的臉色問道。
聖上已經埋頭看著奏折,此時頭也不抬的說道:“朕自有安排。”
爆竹聲聲除舊歲,鑼鼓陣陣迎新年。
在鋪天蓋地的爆竹聲中,新的一年又如約而至。新年新氣象,就在這一年春節,聖上大開方便之門,放開了對皇子們的禁令,不再限製皇子們出宮。這一下,除了五皇子和瑞皇子年紀還小,其餘二三四皇子都如同出籠的野馬一般,日日流連宮外,與一幫世子飲酒作樂。因此,這一年的春節過的格外熱鬧。
應皇子和皇妃幾乎日日都會外出飲宴。府裏的下人們也落得清閑。每日吃罷飯,不是歇息,就是三五成群,鬥牌取樂。隨意吃喝笑鬧,瓜籽果皮散落一地。紫玉看不過,便隻得自己收拾了。還得不時去往皇妃屋裏看著爐子,怕皇妃不定什麽時候回來,屋子裏冷。
正又要過去看爐子,卻見撒子急匆匆從外麵進來,便站住了,問他可是皇妃有什麽要的。
“哦,”撒子也停住腳說道,“晚間四皇子在畫船上宴客,皇子怕河邊風大,讓回來給皇妃取一件衣服。”
撒子說著略一躬身,“有勞姑娘了。”
紫玉不由抿嘴一笑。這撒子看著粗野,其實是最古板的一個人,不像大麻花大大咧咧的,什麽都不講究。這幾日皇子皇妃外出,都是他給駕車,因此渾身上下也煥然一新。丫頭們這才看清這撒子原來還很年輕,並不是她們以為的小老頭。
“你且稍等。”紫玉說著,回屋拿了一件披風。想了想皇妃穿的衣裙顏色,又換過一件乳白色的鴕鳥毛,這才出來。皇妃穿衣服講究配色,不能亂拿,要不她寧可凍著也不會穿。
撒子接過衣服,卻沒有立時走開,而是遲疑著說道:“我前些時在園子裏撿到一條絲巾,……不知道是哪位姑娘丟的,也不好相問,就一直放在身上。”
撒子說著,一隻手掏出那絲巾來,抖開了,讓紫玉看。紫玉先一看那顏色,就知道是自己的,細一看樣子,怎麽不是呢。可這塊絲巾遺失好久了,怎麽現在才被撒子撿到?所以一時沒有說話,隻等著撒子的下文。
“隻因這絲巾不是別物,故此不敢貿然處置。”撒子說著,把絲巾塞到了紫玉手上,“就把它交給姑娘吧。”
“哎,……”紫玉想要拒絕,可撒子已經回身走遠了。
紫玉回到屋裏。一想到這絲巾曾被撒子裝在身上,上麵有著他身上的味道,她就恨不得趕緊把絲巾丟掉,丟的遠遠的。可撒子說的對,這是絲巾,萬一被什麽登徒浪子撿到了,說她是私相授受,她可就跳進河裏也洗不清了。可不丟掉怎麽辦?她才不會用臭男人拿過的東西呢。紫玉想著,拿起剪刀就剪。
“哎?姐姐,怎麽大過年的動起剪子來了?”雀兒嘴裏吃著蜜餞,過來說道,“這好好的絲巾,怎麽就剪掉了?”
“繡壞了。”紫玉說道,拿起剪子又剪了一刀。
“那也不能這時候剪啊!這大節下的,人家都不動針線,你倒好,動起剪刀來了。小心不吉利!”雀兒說著又走開,看靈兒她們鬥牌去了。
被雀兒這麽一說,紫玉隻得放下剪刀,把那絲巾胡亂用一塊布包起,塞進自己的箱籠裏麵。
撒子心裏卻像是卸下了一塊大石頭。匆匆趕到酒家,趕上皇子和皇妃剛出來。冬日天黑得早,皇子和皇妃雖是一臉倦容,卻顧不上歇息,就趕著去赴四皇子的夜宴。
今年是應皇子接任行首的第一年,一過初一,商會的,行會的,宴請就不斷。這又加上四皇子和三皇子兩位皇子。四皇子久居深宮,這乍一出來,麵對這花花世界,恨不得夜夜笙歌。沒有幾天,便和這朝歌的世子和富家子弟打成一片。大家你方請罷我登場,把個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今天是四皇子做東,四皇子別出心裁租了一艘畫船。畫船停在河邊的淺灘上,現在雖是天寒地凍,可文人雅士仍是喜歡來此吟風弄月。
“皇兄。”
“應皇子。”
見應皇子和皇妃進來,舉坐都起立,紛紛招呼道。
“慚愧!慚愧!姍姍來遲,還請各位見諒!”皇子忙拱手和眾人一一見禮。
“誒!皇兄今日能來,已是給足小弟麵子了。”四皇子笑著說道,“諸位有所不知,我這皇兄是從商會黃會長的宴席上直接來此。有此番心意,就當免酒三大白!”
“還未開席,四皇子就要為應皇子免酒,這也未免太不公平了罷?”
“是啊,不公,不公。”
席上眾人哄然笑道。
這樣的場合,皇妃隻跟在應皇子身後,垂首斂目,保持微笑,做一個好花瓶。聽著說話的人耳生,抬頭掃了一眼,赫然發現封氏夫婦也在座中。看來今天新客不少啊。
“應皇妃如此光彩照人,想必應皇子是等著嬌妻梳妝,故而才來遲了吧?”封氏瞥著皇妃,拿腔捏調的說道,“依我看不該免酒,倒應該罰酒才對。”
皇妃聽出封氏不懷好意,可座中人多,不好跟她爭執。故甜甜的一笑說道:“謝謝姐姐誇獎。”
把封氏的譏嘲當作是誇讚領受下來。倒讓封氏一時不便再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