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境修行:情欲與解脫的心路曆程


    江西,有一個叫孟龍潭的書生,他與他的朋友朱孝廉一同來到京城遊學。


    某日,兩人偶然間來到了一處寺廟,這座寺廟並不大,但充滿了寧靜與莊重。


    寺廟裏隻有一位老僧,他見兩人到來,便整理了一下衣物,出來迎接他們,並引導他們遊覽寺廟。


    寺廟的殿堂裏塑著誌公的像,兩側的壁畫則畫得精妙絕倫,仿佛畫中人物都躍然於紙上,栩栩如生。


    東邊的壁畫上,畫著一些散花的天女,其中有一位年紀較小的垂髫少女,她拈花微笑,那櫻唇似乎正要啟動,眼波流轉,仿佛要流出水來。


    朱孝廉被這少女深深吸引,他凝視了許久,不知不覺間神魂被奪,仿佛被某種力量牽引,飄飄然就來到了壁畫之上。


    他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完全不同於人世的地方,這裏殿閣重重,宛如仙境。


    一個講法台上,一位老僧正在講法,周圍圍繞著眾多虔誠的信徒,朱孝廉也混在其中。


    過了一會兒,他仿佛感覺到,有人在暗地裏輕輕拉著他的衣襟。


    他回頭一看,原來是那位壁畫上的垂髫少女,她正向他露出燦爛的微笑,然後轉身就走。


    朱孝廉毫不猶豫地跟了上去,他們穿過了曲折的欄杆,來到了一間小屋。


    朱孝廉有些猶豫,不敢上前,但少女卻回過頭來,輕輕搖動著手中的花,像是在遙遙向他招手。


    見此,他鼓起勇氣跟了進去。


    屋內空無一人,少女突然擁了上來,朱孝廉雖然有些驚訝,但也沒有太過抗拒。


    兩人就這樣開始了親密的接觸。


    不久後,少女便離開了,她囑咐朱孝廉不要咳嗽,以免被人發現。


    到了夜晚,她又回到了這裏。


    過了兩天,其他的少女們似乎發現了他們的秘密,她們找到了朱孝廉,並戲謔地對那位少女說:


    “你肚子裏的小郎君都已經這麽大了,怎麽還像個處子一樣,頭發蓬鬆亂糟糟的?”


    她們一起捧著發簪和耳環,催促少女把頭發梳上去。


    少女害羞地低下頭,沒有說話。


    其中一位少女又說:


    “姐妹們,我們不要在這裏久留,以免讓人家不高興。”


    她們笑著離開了。


    朱孝廉仔細端詳著少女,隻見她發髻高聳,鳳釵低垂,比起之前垂髫的模樣更加嬌豔動人。


    四下無人之際,兩人開始有了更加親密的舉動。


    馥鬱的蘭麝香氣,令人心曠神怡,兩人沉浸在歡樂之中,無法自拔。


    這時,突然傳來一陣急促而沉重的靴子聲,伴隨著鎖鏈的鏗鏘聲,接著是紛亂的喧囂和爭辯聲。


    少女驚慌地站起來,與朱孝廉一同窺視外麵的情況,隻見一位身著金甲、麵目黝黑的使者,手握鎖鏈和鐵錘,被眾多女子環繞。


    使者大聲問道:


    “都找到了嗎?”


    眾人齊聲回答:


    “已經全找到了。”


    使者又說:


    “如果有藏匿下界的人,就一起站出來自首,不要給別人帶來麻煩。”


    眾人再次齊聲回答:


    “沒有。”


    使者轉過身來,用銳利的目光四處掃視,似乎要進行搜查。


    少女嚇得麵色慘白,驚慌失措地對朱孝廉說:


    “你快點躲到床下去!”


    說完她迅速打開牆上的小門,逃走了。


    朱孝廉則趴在床下,大氣都不敢出。


    過了一會兒靴子聲來到了房間裏,然後又離開了。


    漸漸地外麵的喧囂聲越來越遠,朱孝廉的心也稍微安定了一些。


    門外仍然有往來的人,語聲不斷。


    朱孝廉躲在床下,時間久了,覺得耳邊仿佛有蟬鳴,吵得他頭昏腦脹,眼睛裏似乎有火光冒出,這種情形簡直無法忍受。


    他隻能靜靜地聽著,等待少女回來,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是怎麽來到這裏的。


    此時孟龍潭還在寺廟的殿堂裏,一轉眼就不見了朱孝廉,他疑惑地問老僧,老僧笑著說:


    “他去聽法去了。”


    孟龍潭問:


    “在哪裏聽法?”


    老僧說:


    “不遠。”


    過了一會兒,老僧用手指彈了彈牆壁,然後喊道:


    “朱檀越!怎麽這麽久還不回來?”


    說完他轉身看到牆壁上,畫著一幅朱孝廉的畫像,他傾耳細聽的樣子,仿佛在聽什麽聲音。


    老僧又喊道:


    “你的遊伴已經等很久了!”


    話音剛落,隻見朱孝廉突然從牆壁上飄落下來,麵如死灰,目光呆滯,雙腿發軟,幾乎站不住腳。


    孟龍潭大吃一驚,連忙走過去詢問他,發生了什麽事情。


    朱孝廉告訴他,剛才發生的事情,說自己一直躲在床下,聽到外麵有人叩門,聲音如同雷鳴,所以才出來看看。


    他們一起看向那位拈花的少女,發現她已經不再是垂髫的模樣,而是變成了一個螺髻高聳的女子。


    朱孝廉驚訝地拜謝老僧,並詢問他這是怎麽回事。


    老僧笑著說:


    “幻境都是由人心而生的,我又怎麽能解釋得清楚呢?”


    朱孝廉雖然心中有些不滿,但也沒有發作,孟龍潭則被這一幕深深震撼,無法言語。


    兩人沉默片刻,孟龍潭才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敬畏與驚歎:


    “老僧所言極是,人心即是魔障,也是解脫之道。”


    “朱兄此次奇遇,恐怕也是一場修行吧。”


    朱孝廉點點頭,回想起剛剛的經曆,心中仍覺恍若隔世。


    望著壁畫上那位女子,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這一切不過是一場幻境,在這幻境之中,他卻體驗到了真實的情感波動,那種愛、欲、懼、喜交織的複雜感受,讓他不禁對人性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老僧見狀,微微一笑,說:


    “朱檀越,人之所以為人,皆因心中有情。”


    “情是修行的絆腳石,也是修行的助力。”


    “隻有當你能夠看清自己的內心,不被情感所左右,才能真正地達到解脫之境。”


    朱孝廉默然,心中對老僧的話深以為然。


    他向老僧鞠躬致謝,然後拉起孟龍潭的手,轉身離開了寺廟。


    兩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夜色已深,月色朦朧。


    朱孝廉望著遠方的星空,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這次的經曆將成為他人生中一段難忘的回憶,也讓他對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孟龍潭則默默地陪在他身邊,心中也在思索著老僧的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修行之路,修行並不僅僅是追求超凡脫俗的境界,更重要的是在生活的點滴中,學會如何麵對自己的內心,如何理解和接受人性的複雜與美好。


    兩人相視一笑,繼續向前走去。


    前方的路還很長,但隻要有信念和勇氣,就一定能夠走得更遠、更寬廣。


    寺廟中的那位老僧,靜靜地坐在蒲團上,閉上眼睛,仿佛與世隔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和際遇,而他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所能,去點化那些有緣之人,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修行之路。


    老僧已經坐化多年,但寺廟中的壁畫仍然保存完好,那位拈花的少女依然笑得如此燦爛。


    朱孝廉和孟龍潭的故事,也在人們口中傳頌,成為了一段佳話。


    他們用自己的經曆告訴世人:


    修行並非遙不可及,隻要心中有情、有愛、有勇氣,就能夠在生活中找到修行的真諦。


    真正的修行,就是在這漫漫人生路上,不斷探尋、不斷超越自我,最終達到心靈的自由與解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