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生》


    淮陽有個姓葉的讀書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


    他的文章詞賦,在當時無人能比,但命運不佳,科舉考試很不順利。


    當時,關東的丁乘鶴來到淮陽擔任縣令,他看到了葉生的文章,大為讚賞,於是召見葉生與他交談,對他非常滿意。


    丁縣令讓葉生住在官署中,供給他燈火,還經常給他錢和糧食來照顧他的家人。


    正逢科試,丁縣令向學使大力推薦葉生,葉生終於考中了第一名。


    丁縣令對葉生的期望更加殷切,科舉考試後,他索要葉生的試卷閱讀,拍案叫絕,大加稱讚。


    但令人遺憾的是,時運不濟,命運多舛,盡管文章寫得再好,卻總是得不到命運的眷顧。到了放榜的時候,葉生依然名落孫山。


    葉生沮喪地回到家,深感辜負了丁縣令的知遇之恩,他形容枯槁,精神恍惚,如同木偶一般。


    丁縣令聽聞後,召見葉生並安慰他。


    葉生淚流滿麵,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


    丁縣令非常同情他,約定等自己任期滿了,一起進京,帶他一同北上。


    葉生非常感激,辭別丁縣令後,閉門不出。


    沒過多久,葉生病倒了。


    丁縣令不斷派人問候,送來各種藥物,但葉生的病情卻毫無起色。


    這時,丁縣令因為得罪了上司,被免去了官職,準備離開淮陽。


    他寫信給葉生,信中寫道:


    “我即將東歸,之所以遲遲沒有動身,是因為等待你。”


    “你如果能早點來,我就可以早點出發了。”


    這封信被送到了葉生的病榻前。


    葉生拿著信淚流滿麵,他托人告訴丁縣令:


    “我的病情嚴重,難以迅速康複,請縣令先動身吧。”


    使者返回稟報丁縣令。


    丁縣令不忍心拋下葉生獨自離開,於是決定慢慢等待他。


    過了幾天,守門的人忽然通報葉生到了。


    丁縣令非常高興,親自出門迎接並詢問他的病情。


    葉生說:


    “我因為生病,讓您久等了,內心非常不安。”


    “現在我的病情已經好轉,可以跟隨您一起上路了。”


    丁縣令整理行裝,準備出發。


    他們抵達京城後,丁縣令讓自己的兒子拜葉生為師,日夜與他在一起學習。


    丁縣令的兒子名叫再昌,當時隻有十六歲,還不能寫文章。


    但他非常聰明,凡是學過的文章,兩三遍就能記住,從不遺忘。


    在葉生的教導下,他很快就能提筆成文。


    再加上丁縣令的鼎力支持,再昌終於考入了縣學。


    葉生把自己生平所擬的科舉考試文章全部拿出來教授再昌。


    考試時,七道題目都沒有遺漏,最終再昌考中了第二名。


    有一天,丁縣令對葉生說:


    “你的才華和學問通過再昌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使他成名。”


    “但你自己卻長期被埋沒,這怎麽行呢?”


    葉生說:


    “這大概是命中注定吧。我借再昌的福分來抒發自己的才華和學問,讓天下人知道我一生的淪落並非因為缺乏才華和學問,而是命運的安排。”


    “我已經很滿足了。況且讀書人隻要有一個知己就足夠了,何必非要追求功名利祿呢?”


    丁縣令擔心葉生長期客居在外會耽誤科舉考試,於是勸他回家鄉省親。


    葉生雖然有些不情願,但也不好意思勉強。


    丁縣令囑咐再昌到京城後為葉生謀取官職。


    再昌又考中了進士,被授予部中主政的官職。


    他帶著葉生赴任,與他共同生活。過了一年,葉生參加北闈考試,竟然考中了舉人。


    當時,再昌被派到南河負責某項事務。


    他對葉生說:


    “這次去的地方離你的家鄉不遠。你如今已經功成名就,衣錦還鄉一定很高興。”


    葉生也很高興。


    他們選了個吉日出發,抵達淮陽地界時,再昌讓仆人騎馬送葉生回家。


    葉生看到家中門戶蕭條,心中非常悲傷。


    他徘徊到庭院中,看到妻子拿著簸箕出來,一見到他,就扔下簸箕驚恐地逃走了。


    葉生淒涼地說:


    “我現在已經是舉人了!三四年沒見麵,你怎麽一下子就認不出我來了呢?”


    妻子遠遠地對他說:


    “你已經死了很久了,還說什麽舉人?”


    “我之所以一直把你的靈柩留在家中,是因為家裏貧窮,孩子還小。”


    “現在孩子已經長大了,我們準備安葬你,你不要嚇唬活人了。”


    葉生聽到這些話,心中悵然若失,非常沮喪。


    他徘徊著進入屋內,看到靈柩擺放得整整齊齊,不禁撲倒在地。


    妻子驚訝地看著他,隻見他的衣冠鞋履如同蛻下的皮一樣留在了地上。


    妻子大聲痛哭,抱著葉生的衣服悲傷地哭泣。


    這時,葉生的兒子從學校回來,看到門口停著幾輛車馬,詢問原因後才知道是父親回來了。


    他驚駭地跑去告訴母親。


    母親流著淚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他。


    兒子又仔細詢問了跟隨葉生回來的人,才得知了事情的始末。


    跟隨的人返回後,再昌聽說了這件事,悲痛得淚水沾濕了衣襟。


    他立即命令車馬趕到葉生的家中吊唁,並拿出錢財為葉生辦理喪事,按照舉人的禮節將他安葬。


    再昌又厚贈葉生的兒子錢財,為他請來老師教他讀書。


    他還向學使報告了這件事,使


    葉生的兒子第二年就考入了縣學。


    ………………


    異史氏說:


    葉生的魂魄竟然因為遇到了知己而忘記了死亡嗎?


    聽到這個故事的人可能會懷疑它的真實性,但我卻深信不疑。


    那些心心相印的情侶,即使死後也能在夢中相會;


    千裏之外的好朋友,即使在夢中也能找到通往對方的路。


    更何況葉生那字字珠璣、句句錦繡的文章,吐露的是他心中的才華和學問;


    他那如流水般優美、如高山般崇高的詩篇,寄托的是我們共同的情感和命運啊!


    唉!


    人生中遇到合適的機會和知己是如此之難,而遭遇不幸和失敗卻是如此之多。


    我們在世上漂泊無依,隻能聽天由命。


    像葉生這樣才華橫溢卻一生淪落的人還有很多,哪裏能再遇到一個丁乘鶴這樣的人來讓他死而複生呢?


    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