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小倩》之四。完


    寧采臣在寂靜的夜晚,獨自坐在昏黃的燭光下,沉浸在書卷中。


    這時,門外傳來輕盈的步伐聲,一位女子款步而入。


    她就是聶小情,眼神帶著一絲憂鬱,輕聲道:


    “這房間裏彌漫著劍的寒氣,讓人感到畏懼。”


    “之前未敢在途中與您相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寧采臣頓時明白過來,原來她害怕的是,自己懸掛於壁的革囊中的寶劍。


    他迅速取下劍囊,轉移到另一個房間。


    聶小倩這才放心地走進屋,靜靜地坐到蠟燭旁。


    時光悄然流逝,她卻始終沉默不語。


    良久,聶小倩終於開口,詢問寧采臣是否還在夜讀。


    她透露自己曾背誦《楞嚴經》,但如今大多已經遺忘,希望寧能借她一卷,好讓她在空閑時溫習修正。


    寧采臣欣然答應。


    聶小倩依舊保持著沉默,直到深夜二更將盡,仍舊沒有告辭的意思。


    寧采臣不得不催促她離開。


    聶小倩麵帶愁容地說:


    “我隻是一個異鄉的孤魂,對於荒郊野外的墓穴深感恐懼。”


    寧采臣表示理解,但也提醒道:


    “我家中並無多餘的床鋪供你休息,而且我們雖為兄妹,也應保持適當的距離。”


    聶小情聽後起身,眉頭緊蹙,似要哭泣,緩緩走向門口,消失在台階之下。


    寧采臣心中湧起一股憐憫之情,想要為她安排一個住處,但又擔心母親的責備。


    第二天,聶小倩早早地來到母親房前,幫忙洗漱、料理家務,盡力滿足母親的每一個願望。


    黃昏時分,她會回到書房,借著燭光誦讀佛經。


    每當感覺到寧采臣準備就寢時,她便會帶著悲傷,淚流滿麵的離開。


    自從聶小倩來到家中,原本病弱的母親,得到了極大的慰藉和幫助,對女子充滿了感激和愛護。


    日子一天天過去,母親對聶小倩的親昵和關懷,仿佛對待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以至於忘記了她是一個鬼魂的存在。


    漸漸地,母親甚至不願意讓聶小倩晚上離開,希望她能留宿同住。


    初來時聶小倩並未有飲食的需求,但隨著時間推移,她開始逐漸嚐試一些稀粥。


    母子倆對她的溺愛日深,刻意回避提及她的鬼魂身份,周圍的人也漸漸忘記了這一事實。


    不久後,寧采臣的妻子去世了,母親內心有了接納聶小倩為兒媳的念頭,但同時擔憂這對兒子可能不利。


    盡管如此,聶小情的溫柔與體貼早已深深打動了他們,使得這個曾經的顧慮也逐漸消融於無形。


    聶小倩微微透露了她的秘密,她抓住機會告訴寧采臣:


    “我在這裏住了一年多了,你應該了解我的心。”


    “我之所以跟隨你來到這裏,是因為我不想傷害過路的行人。”


    “我沒有任何壞心思,隻是因為公子你的光明磊落,受到了天神和世人的欽佩和關注。”


    “我真的很想依附於你三到五年,借此獲得封誥,讓我的魂魄在黃泉之下也能光彩照人。”


    寧采臣的母親也明白聶小倩並無惡意,但她仍擔心這會影響家族的延續。


    聶小倩安慰道:


    “孩子的降臨是上天的恩賜。”


    “您已經注定有福,會有三個出色的兒子,不會因為我這個鬼妻就失去這些。”


    母親聽了她的話後深信不疑,於是與兒子商量此事。


    寧采臣非常高興,於是擺下筵席,向親朋好友們宣布這個喜訊。


    有人請求見一見這位新媳婦,聶小倩毫不猶豫地化上華麗的妝容走了出來,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驚訝得瞪大了眼睛。


    他們不再懷疑她是鬼魂,反而覺得她像是仙女。


    從此,遠近的親戚們都拿著禮物來祝賀,爭相拜見聶小倩。


    聶小倩擅長畫蘭花和梅花,常常用畫作為答禮。


    得到她畫作的人都會小心翼翼地珍藏起來,以此為榮。


    有一天,她站在窗前,神情有些憂鬱。


    突然問道:


    “那個皮囊放在哪裏了?”


    寧采臣回答說:


    “因為你害怕它,所以我把它封存到了別的地方。”


    聶小倩說:


    “我已經接受了陽氣很長時間了,應該不再感到害怕。”


    “你最好把它掛在床頭。”


    寧采臣詢問她這樣做的原因,聶小倩解釋說:


    “這幾天來,我一直心神不寧,感覺金華的那個妖怪對我逃離的事情懷恨在心,恐怕不久就會找上門來。”


    於是,寧采臣真的把皮囊帶了過來。


    聶小倩仔細端詳著皮囊,說道:


    “這是劍仙用來盛放人頭的袋子。”


    “破舊成這樣,不知道已經害了多少人的性命!”


    “我今天看著它,仍然感到渾身發抖。”


    原來,這隻革囊中盛有一柄劍,曾是一位劍仙斬妖除魔的利器。


    聶小倩受陽間生氣已久,不再畏懼此物,反而希望借助其力量,守護自己和寧采臣的安寧。


    有一天,聶小倩將這個神秘的囊子懸掛在屋中。


    第二日,她又吩咐將其移到門戶之上。


    夜幕降臨,寧采臣坐在燭光下,靜靜地等待。


    突然間,仿佛有什麽東西從黑暗中飛來,那物體形如飛鳥,速度極快。


    聶小倩被這突如其來的事物嚇得藏在簾幕後麵,而寧采臣則勇敢地注視著它。


    隻見那物形狀如同夜叉,雙眼閃爍著電光,舌頭殷紅如血。


    張牙舞爪地向寧采臣撲去,但到了門前卻突然停下,徘徊不前。


    夜叉在屋內徘徊了許久,漸漸接近了那個懸掛在門上的囊子。


    它伸出利爪,試圖將囊子撕裂。


    但就在這時,囊子突然發出一聲巨響,如同有巨大的力量從中迸發出來,囊子瞬間變得碩大無比,似乎可以容納數人。


    緊接著,一個模糊的鬼影從囊中伸出,將夜叉一把揪了進去。


    夜叉的咆哮聲隨之消失,囊子也恢複了原來的大小,靜靜地掛在門上。


    寧采臣被眼前的景象嚇得目瞪口呆。


    聶小倩則從簾幕後從容走出,臉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她高興地說:


    “沒事了,一切都結束了!”


    兩人一起查看囊中的情況,發現裏麵隻有幾鬥清水而已。


    歲月如梭,幾年後,寧采臣果然考中了進士,成為一名官員。


    他和聶小倩生下了一個男孩,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後來,寧采臣又納了一位妾室,兩位妻子又各自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


    這三個孩子長大後,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成為朝廷中的棟梁之才。


    聶小倩和寧采臣的故事傳遍了整個小鎮,成為了一段佳話。


    人們都說,這是因為他們得到了神秘囊子的庇佑,才能夠擁有如此美好的命運。


    那個神秘的囊子,也被寧家後人視為祥瑞之物,代代相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