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團聚淚滿腔


    《張誠》之四


    按照他們的年歲序列:


    別駕,那位資深的官員,年已四十一,自然是這群人中的長者;


    張誠,年僅十六,則是最年幼的;


    張訥,年方二十二,自然位列其間,不是首也不是尾。


    他們三人的年齡構成了一個和諧的序列。


    別駕深感欣喜,因為得知自己有兩個如此年輕的弟弟——訥與誠。


    他毫不猶豫地與他們同榻而眠,傾聽他們訴說各自失散後的辛酸曆程,同時籌劃著,攜同弟弟們共返故鄉的打算。


    對於這個計劃,他們的母親,那位被尊稱為太夫人的女性,卻持有疑慮,她擔憂他們回歸後,可能麵臨的接納問題。


    麵對母親的憂慮,別駕卻顯得堅定而從容。


    他溫和地安慰道:


    “倘若故鄉的親人能接納我們,我們自當與他們共享天倫之樂;”


    “若不然,我們也可分頭生活,各自安好。”


    “但請記住,這世間哪有子女可以舍棄父母的呢?”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會記掛著故鄉和親人。”


    於是,張別駕毅然決然地賣掉了宅子,籌措起回家的行囊。


    一路上,他們跋山涉水,曆經艱辛,終於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


    張誠和張訥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去,想要給父親一個驚喜。


    自從張訥離開後,張翁便一直孤苦伶仃地生活著。


    突然見到張訥歸來,他驚喜交加,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再看到張誠時,他更是激動得無法用言語表達,隻是默默地流淚。


    當張訥告訴父親,別駕母子也將到來時,張翁愣住了,他的表情複雜難明,既無法流露出喜悅之情,也無法掩飾內心的忐忑不安。


    不久,張別駕母子走進家門,他們一見麵便抱頭痛哭起來。


    看著滿屋子的仆人和婢女,他們感到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坐還是該站。


    張誠因為沒有見到母親,心生疑惑,詢問後才得知母親已經離世的消息。


    他悲痛欲絕,嚎啕大哭起來,幾乎昏倒在地。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漸漸緩過神來,失聲痛哭。


    為了安頓好家人,張別架出資建起了樓閣,聘請了學識淵博的老師,教導兩個弟弟。


    家裏馬匹嘶鳴、人聲鼎沸,張家儼然成為了一個大戶人家。


    他們一家人,在這裏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異史氏在聽到這個故事後,不禁感慨萬分。


    他說:


    “我每每聽到這個故事時,都會忍不住落淚。”


    “當聽到張誠還是個孩子時便幫哥哥砍柴時,我便想到了古代以孝行著稱的王覽。”


    “我感歎地說:‘王覽的孝行難道在今天又重現了嗎?’這時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老虎將張誠叼走時,我心中憤懣難平,忍不住大聲呼喊:‘天道怎麽會如此不公!’這時我又流下了憤怒的淚水。”


    “兄弟三人意外重逢時,我為他們感到高興,我又流下了喜悅的淚水。”


    “當我知道他們多了一個哥哥,但同時也多了一份悲傷時,我為張訥感到惋惜,於是我再次流下了同情的淚水。”


    “當整個家庭團聚在一起時,那種突如其來的喜悅和幸福,讓我無法控製自己的情感,我為張翁流下了欣慰的淚水。”


    “不知後世,是否還有如我這般容易落淚的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