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之一。


    明朝宣德年間,宮廷之中盛行起一種特殊的娛樂活動——鬥蟋蟀。


    這項遊戲不僅風靡於皇族貴胄之間,更成了一種年度慣例,每年都要從民間大量征收品質上乘的蟋蟀以供玩樂。


    這珍貴的蟋蟀並非西方所產,而是中原及以南地區特有的小生物,其中尤以某些地區的品種最為優異。


    在華陰縣,有這樣一位縣令,他深諳官場之道,為了巴結上司,博取歡心,便下令尋找並獻上一隻上等蟋蟀。


    經過一番挑選與比試,果然找到了一隻驍勇善戰的蟋蟀,並成功地在鬥蟋蟀的比賽中脫穎而出,贏得了上司的青睞。


    於是,這位縣令便借此機會,要求地方上定期進貢這樣的蟋蟀,以滿足宮廷的需求。


    這一命令最終落到了裏正(即地方基層官員)的肩上。


    裏正深知,要在民間搜羅到足夠數量且品質優良的蟋蟀,絕非易事,但他又不敢違抗縣令的命令,隻好將這份沉重的負擔轉嫁到了百姓身上。


    在繁華的市集上,一些遊手好閑的年輕人發現了商機,他們四處捕捉品質上乘的蟋蟀,用精美的籠子精心飼養,然後高價出售,將這些小蟲子當成了奇貨可居的寶貝。


    而那些狡猾的裏胥(地方上的小吏),更是借此機會大肆盤剝百姓。


    他們假借征收蟋蟀之名,對百姓進行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每當需要上交一隻蟋蟀時,往往就能讓好幾戶人家傾家蕩產。


    整個縣城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百姓們苦不堪言。


    在這個背景下,有一個名叫成名的人,他本是一個以讀書為業的讀書人,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命運似乎並不眷顧他,多年的科舉之路屢試不第,讓他倍感挫敗。


    再加上他性格迂腐木訥,不善交際,更是遭到了周圍人的排擠和嘲笑。


    最終,他竟被那些狡猾的裏胥陷害,被迫擔任了裏正的職務,從此陷入了無盡的煩惱之中。


    為了擺脫這個職務,成名絞盡腦汁,想盡了一切辦法,但都無濟於事。


    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因為征收蟋蟀而耗盡了家中微薄的財產。


    當又一年的蟋蟀征收令下達時,成名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


    他不敢再向百姓征收蟋蟀,因為他知道那將意味著更多的家庭將陷入困境;


    同時,他也無法向上司交代,因為他根本就拿不出足夠的蟋蟀來。


    在這種兩難的境地下,成名幾乎要崩潰了。


    就在這時,他的妻子站了出來,她鼓勵成名說:


    “死又能解決什麽問題呢?”


    “不如我們自己去尋找蟋蟀吧,或許還能有一線希望。”


    成名聽了妻子的話,仿佛看到了一絲曙光。


    於是,他每天早出晚歸,手提竹筒和銅絲籠,穿梭在破敗的牆壁和雜草叢生的地方,用盡了各種方法去尋找蟋蟀。


    盡管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始終沒有找到一隻符合要求的蟋蟀。


    那些偶爾捕獲的幾隻蟋蟀,不是品質低劣就是太過弱小,根本無法在鬥蟋蟀的比賽中取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