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喪黃泉因一笑。


    《諸城某甲》是一篇出自清代著名小說家蒲鬆齡的《聊齋誌異》中的故事,原文雖簡短卻寓意深刻,蘊含了命運的無常與人世的複雜。


    清朝時期的諸城縣,有一位名叫孫景夏的學者,他講述了一則發生在他們縣城裏的奇異事件。


    話說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由於流寇四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故事的主角,我們姑且稱之為某甲,便是這場災難中的受害者之一。


    某日,流寇突襲了諸城縣,一時間,縣城內外火光衝天,哭聲震天動地。


    在這場浩劫中,某甲不幸遭遇不測,被流寇所殺,頭顱因強大的衝擊力而墜落,恰好卡在了胸前,場麵觸目驚心。


    待流寇退去,家人冒險返回,在一片廢墟中找到了某甲的遺體,心中悲痛欲絕。


    盡管某甲的屍身已冷,但細心的家人卻發現了一絲微弱的生命跡象——他的喉嚨處似乎還有一絲氣息在斷斷續續地遊走,而那條維係生命的細線,正是那未被完全割斷的咽喉。


    家人見狀,既驚又喜,連忙小心翼翼地將某甲的頭顱扶起,用擔架抬回家中,期待著奇跡的發生。


    接下來的日子裏,家人對某甲進行了無微不至的照料。


    經過一晝夜的細心嗬護,某甲竟然奇跡般地恢複了意識,能夠發出微弱的呻吟聲。


    家人趕緊用勺子和小刀,一點一點地喂他吃下流食,逐漸地,某甲的身體狀況有了明顯的好轉。


    半年之後,某甲竟然完全康複,重新站了起來,仿佛從死神手中奪回了自己的生命。


    歲月如梭,轉眼間過去了十餘年。


    某甲已經完全恢複了往日的活力,與親朋好友相聚時,談笑風生,樂不可支。


    某日,他與二三位友人圍坐一起,暢談古今,笑聲連連。


    某甲不經意間說了一個極為逗趣的笑話,引得眾人捧腹大笑,他自己也忍不住鼓掌助興。


    就在這歡樂的氛圍達到頂點之時,意外發生了——某甲的頭顱突然之間裂開了一道血痕,鮮血噴湧而出,緊接著,頭顱竟然從身體上脫落下來,摔落在地,場麵恐怖至極。


    眾人驚愕之餘,連忙上前查看,隻見某甲已然氣絕身亡,再也無法挽回。


    此事一出,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某甲的父親悲痛之餘,認定是那些逗笑某甲的友人害死了自己的兒子,於是將他們告上了官府。


    友人們為了平息此事,隻好集資賠償給某甲的家人,這才得以安葬某甲的遺體。


    蒲鬆齡在《聊齋誌異》中點評道:


    “一笑而頭落,此真乃千古第一大笑也!”


    “某甲的頭顱雖連一線而未死,卻偏要等到十年後才因一笑而引發這場悲劇,這難道不是那幾位鄰人前世欠下的債嗎?”


    “命運弄人,莫過於此。”


    這個故事以荒誕不經的情節,揭示了人生的無常與命運的殘酷。


    一方麵,它展現了人性中的善良與堅韌——某甲的家人不離不棄,終於盼來了他的康複;


    另一方麵,它也反映了人世間的複雜與無奈——一個無心的笑話,竟能成為奪人性命的導火索。


    同時,蒲鬆齡通過“異史氏曰”的方式,表達了對命運無常的深刻感慨,和對人性弱點的微妙諷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