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離別空棺槨


    《西湖主》十二~完~


    那日黃昏,天邊最後一抹夕陽如同熔金般灑落在湖麵上,波光粼粼,美得令人心醉。


    我與梁子俊並肩立於湖畔,氣氛卻因即將到來的離別而顯得有些沉重。


    我輕咳一聲,以家中有急事為由,匆匆結束了我們的對話,眼神中卻不經意地流露出一絲難以言喻的深意。


    我親自引領他至早已備好的小舟旁,幫他穩穩坐下,手輕輕搭在纜繩上,仿佛是在進行一場儀式般的告別。


    隨著一聲低沉的“保重”,我猛地一拉纜繩,小舟便緩緩離岸,梁子俊的身影逐漸模糊在波光與暮色之中,隻留下他一臉錯愕,似乎還想從我這裏尋得什麽答案。


    梁子俊歸家後,心中那份疑惑如同被夜色籠罩的湖麵,愈發顯得深邃而不可捉摸。


    他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最終決定在第二日的宴席上,向我及在座的賓客們提及昨夜洞庭湖畔的奇遇。他繪聲繪色地描述了那段神秘的經曆:


    月光下,湖麵突然泛起奇異的光芒,仿佛有千百條銀魚躍出水麵,又似有無形的力量在湖麵上編織著夢幻般的圖案。


    而就在這不可思議的景象中,他隱約見到了一位身著古裝的身影,於光影交錯間飄然而過,留下一縷淡淡的幽香,讓人難以忘懷。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


    賓客們麵麵相覷,有的驚歎不已,有的則半信半疑,紛紛詢問起細節來。


    我則故作鎮定,嘴角掛著一抹淡然的笑,輕輕搖了搖頭,聲稱自己昨夜並未離開家門半步,更別提什麽洞庭奇遇了。


    這番回答,無疑在眾人心中又添了一層迷霧,使得整個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歲月悠悠,如白駒過隙。


    轉眼間,我已步入耄耋之年,生命的燭火漸漸微弱。


    八十一歲那年,我在一個寧靜的清晨安然離世,仿佛完成了人世間最後一場無聲的告別。


    及至下葬之日,天空陰沉,細雨綿綿,仿佛連上天也在為這位老者的離去而哀傷。


    就在家人準備將棺槨緩緩放入墓穴之時,卻驚訝地發現,那平日裏沉重的棺槨此刻竟異常輕盈,仿佛裏麵空無一物。


    這一發現,無疑在家族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眾人麵麵相覷,心中充滿了不解與恐懼。


    最終,在一位長輩的主持下,棺槨被小心翼翼地打開,隻見裏麵果然空蕩蕩的,連一絲衣物或陪葬品都未留下。這一奇異的現象,使得我離世之事更加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有人猜測,或許是我生前便已參透了某種超脫世俗的秘法,得以在死後肉身化羽而去;


    也有人認為,這不過是自然界中的一種巧合,或是人們心中的錯覺罷了。


    但無論如何,我的離世,以及那具空棺槨的傳說,都在後人口中流傳開來,成為了一段難以解釋的奇談。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總有人會在洞庭湖畔駐足,試圖尋找那些年我與梁子俊之間未了的秘密,以及那些隱藏在歲月深處的神秘真相。


    而我,則已化作一縷輕煙,飄向了那未知的遠方,留下了一段段讓人遐想連篇的故事,在世間流傳不息。


    異史氏有雲:


    “竹籃亦可漂浮不沉,紅巾題句亦顯神跡,此皆因一念之善,鬼神相通。”


    “至於宮室妻妾,一人卻能同時享受兩份恩澤,則更為難解。”


    “昔人常願兼得嬌妻美妾、貴子賢孫與長生不老,然往往隻能得償所願之半。”


    “莫非仙人之中,亦有如郭子儀、石崇那般既能享盡人間富貴,又能超脫世俗之輩?”


    這段故事,雖帶有奇幻色彩,卻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於友情、富貴與生死的超脫思考,以及對於人生種種不可解之謎的無限遐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