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郵,住著一位名叫王鼎的青年才俊,字仙湖。


    他性格豪爽,力大無窮,且為人慷慨大方,因此結交了許多朋友。


    盡管年方十八,正值青春年華,王鼎卻還未娶妻,這其中緣由,是他早年失去了未婚妻,這份傷痛,讓他對婚姻之事暫時失去了興趣。


    王鼎熱愛遊曆,常常一走就是一年甚至更久,足跡遍布四方。


    他的兄長王鼐,是江北地區有名的士人,兄弟二人感情深厚。


    王鼐見弟弟總是漂泊在外,心中不免擔憂,多次勸說他放棄遠遊,留在家中,並承諾會為他挑選一位賢良淑德的妻子。


    王鼎對哥哥的勸說並不以為意,他依然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著遊曆帶來的自由與快樂。


    某日,王鼎決定前往鎮江拜訪一位友人。


    他乘舟而行,抵達鎮江後卻發現友人恰好外出未歸。


    於是,他在鎮上找了一家客棧,暫時安頓在客棧的閣樓上。


    這間閣樓臨江而建,窗外便是波光粼粼的江水,和遠處金山寺的輪廓,景色宜人,讓王鼎的心情格外舒暢。


    在客棧居住了半個多月後,一個奇異的夜晚降臨了。


    王鼎在夢中遇見了一位十四五歲的少女,她容顏絕美,氣質脫俗,仿佛仙子下凡一般。


    在夢中,她與王鼎纏綿悱惻,共度良宵。


    當王鼎從夢中醒來時,卻發現自己竟然有遺精之狀,心中雖感詫異,但也隻當是偶然現象,並未過多在意。


    接下來的幾個夜晚,同樣的夢境反複出現。


    每當夜幕降臨之時,那位少女便會悄然出現在王鼎的夢中,與他共度良宵。


    王鼎開始感到不安和困惑,他不敢再熄燈就寢,生怕再次陷入那不可思議的夢境之中。


    無論他如何防備,少女總是能在他即將入睡之際悄然降臨。


    終於,在一個靜謐的夜晚,王鼎從一場噩夢中猛然驚醒。


    當他睜開雙眼時,卻驚愕地看到,那位曾多次出現在夢境中的少女,此刻正靜靜地躺在他的懷中,一切都宛如夢中那般真實而清晰。


    少女察覺到王鼎已經蘇醒,瞬間雙頰緋紅如霞,眼神中流露出無盡的羞澀和惶恐。


    她低垂著頭,不敢正視王鼎那熾熱的目光。


    過了好一會兒,少女才鼓起勇氣輕聲說道:


    “公子莫怪,小女子名叫伍秋月,乃是已逝之人……”


    聲音輕若蚊蠅,卻帶著深深的哀愁。


    接著,伍秋月向王鼎講述起了自己的身世。


    原來,她的父親是一位對《易經》有著極深造詣的博學之士。


    老人家憑借著精湛的易學技藝,早已洞悉到愛女命中注定壽數不長。


    正因如此,盡管伍秋月生得花容月貌、溫婉可人,但父親始終未曾為其尋覓良人婚配。


    轉眼間伍秋月已至及笄之年,然而命運的齒輪無情轉動,就在這一年,她不幸夭折離世。


    悲痛欲絕的家人將她安葬在了客棧閣樓的東側。


    為了能讓寶貝女兒得以安寧長眠,父親特意囑咐工匠將墳墓修築得與地麵齊平,並刻意抹去了所有可能引人注目的痕跡,甚至連墓碑也未豎立。


    唯有在棺槨之側,孤零零地矗立著一塊小小的石碑,其上鐫刻著短短一行字:


    “女秋月,葬無塚,三十年,嫁王鼎。”


    如今,三十年已過,王鼎恰好來到此地,伍秋月心中歡喜,便決定自薦枕席,以了卻前緣。


    她畢竟是一縷幽魂,需要借助陽氣才能複生,因此無法承受王鼎的過度熱情。


    王鼎聽後既驚又喜,他明白了伍秋月的苦衷,也感受到了她對自己的深情厚意。


    他不再強求與伍秋月共度良宵,而是與她相約來日方長。


    此後,每當夜幕降臨之時,伍秋月便會悄然來到王鼎的身邊,與他談笑風生,共度歡樂時光。


    雖然他們無法像常人那樣,長相廝守,但在這短暫的相聚中,他們卻找到了彼此心靈的慰藉和依靠。


    同時,王鼎也開始為伍秋月尋找複生的方法,希望能有朝一日讓她重獲新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