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技》一文,講述的是明代一位名叫李超的人。


    他是淄川西部邊陲之地的豪傑人物,性格豪爽,樂於助人,深受鄰裏愛戴。


    一日,一位雲遊僧人不期而至,手持缽盂,沿途化緣。


    李超見狀,心生慈悲,不僅慷慨解囊,還邀請僧人至家中飽餐一頓。


    僧人深感其恩,便自報家門,言稱自己乃少林弟子,身懷絕技,願將所學傳授於李超。


    李超一聽,喜出望外,立刻將僧人奉為上賓,安排於客舍之中,每日好酒好菜款待,自己則日夜跟隨學習武藝。


    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李超的武藝已大有長進,他自感得意,以為已將師父的本領盡數掌握。


    一日,僧人問他:


    “你覺得自己的武藝可有長進?”


    李超自信滿滿地回答:


    “當然有,師父所會的,我皆已學會。”


    僧人聽後,隻是微微一笑,隨即提議讓李超展示一番所學。


    李超欣然應允,他解衣挽袖,猶如猿猴般靈活,又似飛鳥般輕盈,在場中騰躍翻飛,動作矯健,引得圍觀之人陣陣喝彩。展示完畢,他得意洋洋地立於場中,等待著師父的誇讚。


    僧人卻再次笑道:


    “你已有所成,但尚未盡得吾能。這樣吧,我們來比試一番,看看你是否真的掌握了我的全部技藝。”


    李超一聽要比試,心中更是興奮不已,他立即擺開架勢,準備與師父一較高下。


    真正交手之後,李超才發現自己的差距。


    盡管他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每次攻擊都被僧人巧妙地化解,而僧人隻是偶爾露出破綻,便足以讓李超措手不及。


    最終,僧人一腳飛出,李超竟被踢出丈餘之外,狼狽不堪。


    僧人見狀,撫掌大笑,說道:


    “你尚未盡得吾能也。”


    李超羞愧難當,以掌擊地,向師父誠懇求教。


    接下來,他更加勤奮地練習,終於又有所悟。


    數日後,僧人辭別而去,李超則因武藝高強而聲名遠播,遊曆四方,鮮有敵手。


    某年某月,李超遊曆至曆下之地,恰逢一場武藝表演。


    場中,一位年輕的尼姑正在展示她的武藝,觀眾圍得水泄不通。


    尼姑表演完畢,環顧四周,見無人應戰,便笑道:


    “我這一身武藝,竟無人敢來一試嗎?”


    “若有膽識之士,不妨下場一較高下。”


    她連說了三遍,但眾人皆麵麵相覷,無人敢應。


    李超在一旁觀看,心中不禁技癢難耐。


    他見尼姑年紀雖小,但武藝高強,便決定下場一試。


    尼姑見他前來挑戰,微微一笑,合掌為禮。


    兩人剛一交手,尼姑便驚訝地發現李超的招式出自少林一派,於是她停下攻勢,詢問李超的師承。


    李超初時不願透露,但在尼姑的一再追問下,還是將師父的名字說了出來。


    尼姑一聽,立刻拱手說道:


    “原來是憨和尚的弟子啊!”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必再交手了,我願甘拜下風。”


    李超見狀,一再請求比試,但尼姑始終不肯答應。


    在眾人的慫恿下,尼姑終於鬆口:


    “既然你是憨師的弟子,那我們便是同道中人,不妨切磋一二。”


    “但請點到即止,切勿傷了和氣。”


    李超滿口答應,但他心中卻因尼姑看起來文弱,而輕視了她。


    加之他年輕氣盛,求勝心切,便想在這場比試中一舉成名。


    真正交手之後,李超才發現尼姑的武藝,遠在他之上。


    他剛一抬腳欲攻,尼姑便迅速出手,五指並攏如刀,直削他的大腿。


    李超隻覺膝下一陣劇痛,仿佛被刀斧劈中一般,頓時跌倒在地無法起身。


    尼姑見狀,連忙上前扶起李超,笑道:


    “我出手魯莽了,還望施主不要見怪。”


    李超羞愧難當,隻得默默離去。


    回到家中後,他養傷月餘方愈。


    此後一年有餘,那位傳授他武藝的僧人再次來訪。


    李超向他講述了與尼姑比試的經過後,僧人驚道:


    “你真是太魯莽了!為何要惹她?”


    “幸好你先告訴了她我的名字,否則你的腿早就斷了!”


    這個故事,不僅展現了李超從初出茅廬到技藝精進的成長曆程,也深刻揭示了武學之道的博大精深、謙遜謹慎的重要性。


    它告訴我們,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應自滿自足、輕視他人;


    在追求技藝的同時,更要注重品德修養和武德培養。


    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武學大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