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之二。(本篇2章完)


    李常久從旋風大神那兒歸來之後,便將大王的那些諄諄教誨深深地烙印在了心底。


    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尋找一個合適的契機去開導那位嫂嫂,幫助她盡早擺脫內心的苦楚。


    話說這李常久的家裏頭啊,成員構成倒也簡單明了。


    除開他跟自己的妻子外,就剩下哥哥以及哥哥納的小妾了。而其中最為特別的,還得數那位性情剛猛、嫉妒心極重的大嫂。


    這位大嫂呢,平素裏對於家中大小事宜都有著頗為獨到的見解,可以說是個很有主意的人。


    與此同時,她對待李常久的妻子——也就是她那弟媳的時候,卻總是充滿了各種不滿與苛刻的挑剔。


    就在某一天,僅僅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瑣事,這位大嫂竟然又一次對著弟媳怒不可遏地發起火來。


    隻見她口中不斷冒出粗俗不堪的咒罵之詞,字裏行間充斥著滿滿的怨憤與惱怒之情。


    李常久見狀,連忙上前勸阻,他溫和地對嫂子說:


    “嫂子,您別再這樣了。”


    “今日所受的苦楚與不快,皆是平日裏您心中忌妒累積所致啊。”


    嫂子一聽,更是怒火中燒,反駁道:


    “你這小郎君,若真是個有擔當的好男兒,且房中娘子又賢惠得像那傳說中的孟姑一般,我便是任由你東家宿西家眠,也絕不敢有半句怨言。”


    “本應是你這做弟弟的在家中主持大局,怎麽反倒替你那哥哥來管教我這老媼了!”


    言語間,盡顯其強勢與不甘。


    李常久聞言,隻是微微一笑,帶著幾分無奈與理解,輕聲說道:


    “嫂子,您先別動怒。若真要說起這其中的緣由,隻怕您聽了會忍不住痛哭流涕呢。”


    嫂子一聽,更是不屑一顧,反駁道:


    “我行事光明磊落,未曾偷過王母娘娘的絲線,也未曾與玉皇大帝座前的仙吏有過絲毫曖昧,心中坦蕩蕩,何須為莫須有的罪名哭泣!”


    李常久見狀,低聲細語,道出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嫂子可知,有時候,言語如針,能刺人腸心。”


    “您那些尖銳的言辭,對弟媳而言,就如同那無形的針,深深紮入她的心中。”


    此言一出,嫂子頓時臉色大變,驚恐萬分,急忙追問緣由。


    李常久便將兄長小妾因長期遭受精神折磨,導致身體出現異狀,腸墮而需以針固定之事和盤托出。


    嫂子聽後,震驚之餘,更多的是悔恨與自責。


    她顫抖不已,淚水如泉湧般滑落,發出陣陣哀鳴:


    “我錯了,我真的不敢再這樣了!”


    隨著她的懺悔,原本讓小妾痛苦不堪的腹痛,竟奇跡般地逐漸減輕,直至完全消失。


    不過旬日,弟媳的身體便完全康複了。


    從此以後,嫂子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態度與行為,變得溫柔賢淑,家中氛圍也因此變得和諧融洽。


    後來,當小妾再次生產,遭遇腸墮之症時,那枚曾經用於固定的針依然留在原處,被小心翼翼地拔出後,小妾的痛苦也隨之徹底消散。


    異史氏聽聞此事,感慨萬分,他說:


    “世間像嫂子這樣悍妒之人,或許並不少見,人們常感歎陰間報應之網漏網之魚太多。但我卻認為不然。”


    “冥界的懲罰,或許有更甚於釘門扉之痛者,隻是我們往往無法親眼見證罷了。”


    “每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會在無形中種下因果,最終收獲的,也必將是自己種下的果實。”


    這個故事,不僅是對古代家庭倫理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對人性善惡、因果報應的生動詮釋。


    文章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應保持一顆善良與寬容的心,因為我們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可能成為影響他人乃至自己命運的關鍵。


    最終,我們也將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為,承擔應有的責任與後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