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將軍救棋鬼。


    揚州城,有一位昔日馳騁沙場的督同將軍,他就是梁公。


    歲月流轉,他卸下戎裝,歸隱田園,每日裏攜一壺好酒,一盤好棋,漫步於青山綠水之間,享受著那份難得的寧靜與自在。


    正值重陽佳節,秋高氣爽,梁公邀集了幾位好友,一同登高望遠,以棋會友,暢談人生。


    就在他們沉浸於棋盤上的黑白世界時,一位不速之客悄然出現在棋局旁,他衣衫襤褸,麵容清臒,卻難掩其溫文爾雅的氣質,仿佛是一位落魄的書生。


    梁公見狀,心生憐憫,禮貌地邀請他加入對弈。


    書生初時謙遜推辭,幾番盛情難卻之下,終於坐定棋盤前。然而,棋局一開,便見書生神情專注,每落一子都似是與命運博弈。


    遺憾的是,幾局下來,書生皆是敗北,他臉上的懊惱與不甘愈發明顯,仿佛這不僅僅是一場遊戲,而是關乎他命運的決戰。


    梁公見狀,便以酒相慰,試圖緩解其情緒,豈料書生竟滴酒不沾,隻一心求戰,從晨光初照直至夕陽西下,連解手的時間都無暇顧及。


    正當雙方為一子之地爭得不可開交時,書生突然離席,麵色慘白,雙膝跪地,向梁公乞求救命,聲稱自己被幽冥之界的鬼差所縛,即將遭受懲罰。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梁公更是疑惑不解,忙問緣由。


    書生道出真相,原來他本是一介書生,因癡迷棋藝,散盡家財,父親憂慮成疾,臨終前仍無法改變他的癡迷。


    死後,書生因德行有虧,被罰入餓鬼獄,受盡折磨,已有七年之久。


    近日,因東嶽大帝新建鳳樓,需文人撰寫碑記,這才得以暫時出獄應召,不料途中耽擱,誤了歸期,再次落入鬼差之手。


    梁公聞言,心中大駭,又感其遭遇淒慘,連忙命人去查看家中馬成的情況。


    原來,馬成乃是梁公家的仆役,卻身懷異稟,能行走陰陽兩界,擔任鬼差之職。


    此時,馬成正在冥間執行任務,已昏迷三日不醒,梁公可不管他醒不醒,怒斥其不得無禮,並要求他,必須救書生一命。


    話音剛落,書生竟在眾人眼前化為一道輕煙,消失無蹤,留下梁公一行人麵麵相覷,驚歎不已。


    次日,馬成蘇醒,梁公急召其詢問詳情。


    馬成道出,書生本是湖襄人士,因棋癮成癡,家破人亡,死後更是受盡苦難。


    此番雖得暫時解脫,卻因延誤期限,再次麵臨永無生還之日的絕境。


    梁公聽後,感慨萬千,歎道:


    “癡迷至此,竟能誤人一生!”


    看到這裏,大多數讀者會覺得,書生不會就是這樣的下場吧?


    老鐵們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話說馬成感念梁公仁義,立即施展神通,穿梭陰陽,尋至幽冥深處。


    他憑借在冥界的威望,與冥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他言辭懇切,條理清晰,向冥王闡明書生之所以犯錯,完全是因為對棋藝的執著,而非出於惡意。


    冥王雖然被他的誠懇所打動,但仍需進一步核實情況。


    明王親自展開深入調查,結果發,現事實與馬成所言絲毫不差。


    麵對確鑿的證據,冥王最終決定網開一麵,給予書生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個決定,不僅展現了冥王的寬容大度,也彰顯了冥界司法製度的公正與公平。


    書生得以脫離餓鬼獄,靈魂重歸人間,但須完成一項功德以贖罪:


    編纂一部關於人生哲理與棋道相融的典籍,用以警世醒人。


    書生重返人間後,第一件事便是登門拜訪梁公,感激涕零。


    梁公見他真心悔改,便收他為徒,不僅傳授棋藝,更引導他參悟人生真諦。


    書生日夜苦讀,筆耕不輟,終將棋道與儒家思想、道家哲理巧妙融合,著成《棋心錄》一書,流傳後世,成為無數人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寶典。


    自此,書生不再沉溺於棋局勝負,而是將棋藝視為修身養性之道。


    他和梁公及眾好友以棋會友,談笑風生,共同探討棋中奧秘與人生哲理。


    梁公亦欣慰於書生的蛻變,感慨道:


    “棋如人生,唯有超脫勝負,方能領悟其中真諦。”


    二人棋藝日益精進,更在切磋中結下了深厚的師徒情誼,傳為一段佳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