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秧》終章。


    話說那日,吳安能,一位溫文爾雅的書生,因緣際會下,踏入了一間看似尋常卻暗藏玄機的客棧。


    客棧主人初時熱情,但隨著交易的深入,其狡黠之色漸露無遺。


    吳安能察覺主人心意有所動搖,便提高聲調,以威嚴之態震懾之,同時轉向一旁沉默的女子,質問道:


    “你為何一言不發?”


    女子聞言,淚如雨下,抽泣道:


    “隻恨自己命薄,落入此等境地,為人驅使,從事卑賤之事。”


    這聲淚俱下的控訴,讓客棧主人麵色如土,瞬間失去了先前的囂張氣焰。


    吳安能見狀,更是義憤填膺,厲聲斥責道:


    “爾等禽獸之心,已昭然若揭,此乃天下人共憤之事!”


    言罷,客棧中另一名男子,黃某,以及主人皆放下了手中的刀杖,長跪於地,乞求寬恕。


    此時,吳安能的心中也並非全然冷漠,他轉而安撫起那情緒激動的書生朋友,二人終得和解。


    女子執意不願回歸舊日生活,她躺在地上,哭聲更加淒厲,誓死不從。


    屋內,仆婦與丫鬟們聞聲趕來,強行將女子拖回屋內。


    女子的哀嚎聲穿透了夜色,令人動容。


    吳安能心生憐憫,提議以重金贖回女子,客棧主人低頭沉思片刻,歎息道:


    “我經營這客棧三十年,今日竟被你這小子給擺了一道,又能說什麽呢?”


    最終,他答應了吳安能的提議。


    吳安能雖有心救人,卻不願支付過高代價,雙方陷入僵持。


    關鍵時刻,秀才再次展現了他的智慧與口才,在買賣雙方間巧妙周旋,最終議定以五十金成交。


    隨著交易的達成,天邊已泛起了晨光,一行人匆匆收拾行裝,載著女子踏上歸途。


    女子自幼未曾騎馬,路途顛簸之下,顯得疲憊不堪。


    午時稍作休息後,當眾人準備再次啟程時,卻發現報信的小廝——報兒,竟不見了蹤影。


    直至夜幕降臨,仍不見其歸來,眾人心中不禁生疑。


    吳安能詢問起那隻常伴左右的狐妖,狐妖卻悠然答道:


    “無需憂慮,他自會歸來。”


    當星月高懸之時,報兒帶著一身風塵仆仆的氣息出現在眾人麵前。


    吳安能急切詢問其去向,報兒笑著揭秘:


    “公子以五十金救這女子,我雖覺值得,但也不免為那奸商得利而感不平。”


    “於是,我與鬼頭合計,又從他那裏多要了些金子回來。”


    說著,他將一袋沉甸甸的金子放在桌上。吳安能驚訝之餘,追問緣由。


    原來,那鬼頭深知女子僅有一兄,且已離家多年未歸,便化作其兄的模樣,讓報兒冒充其弟上門索人。


    客棧主人驚慌失措,先是謊稱女子已病故,後又恐事情敗露,被報兒與鬼頭告上官府,隻得用金錢來平息此事。


    起初,主人隻願出二十金,但在報兒的堅持下,數額逐漸增至四十金,最終得以脫身。


    吳安能聽後,對報兒的機智與勇敢大為讚賞,慷慨地將額外得來的金子賞給了報兒。


    歸途中,吳安能與女子情愫漸生,歸家後更是琴瑟和鳴,生活日益美滿。


    吳安能也從女子口中得知了更多關於她過往的秘密——原來,那日她所提及的美少年,正是她的夫君,而那位名叫史的金姓男子,其實正是她的夫君所化。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子身上所披的那件來自山東王姓之家的槲綢帔,竟暗含著一個龐大的犯罪網絡。


    那些客棧的主人、仆從,乃至路上偶遇的旅人,很可能都是這個組織的一員。


    吳安能未曾料到,自己偶然間的一次出手相助,竟意外地揭露了一個隱藏於市井之中的巨大陰謀。


    而最為諷刺的是,吳安能所救下的女子,竟是那位曾向天呼苦、被王子異連連哀歎的受害者。


    命運的巧妙安排,讓正義得以伸張,惡行終得懲罰,怎能不令人拍手稱快!


    此事不僅彰顯了吳安能的仁心與智慧,更深刻揭示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古老真理。


    正如古語所雲:“騎者善墮”,意在告誡世人,無論是身處何種高位,都應謙遜謹慎,以免跌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