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萊州有一位名叫彭好古的讀書人,他擁有一處遠離家鄉的別業,作為專心研讀之所。


    那年中秋佳節,由於路途遙遠,彭好古未能返回家中與親人團聚,獨自一人留在別業中,倍感孤寂,周圍沒有可以傾訴心聲的伴侶。


    他心中暗自思量,村裏雖有人煙,但無人能與之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唯一還算有些才學的邱生,卻是本地小有名氣的士人。


    然而邱生平日裏的一些不良品行,讓彭好古一直對他抱有輕視之意。


    隨著一輪明月緩緩升起,彭好古心中的孤獨感愈發強烈,幾乎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


    無奈之下,他決定放下對邱生的成見,派人送去一封簡短的邀請函,邀請邱生前來共度佳節。


    酒宴之上,二人正飲酒交談間,忽然門外傳來輕輕的敲門聲。


    彭好古的書童前去開門,隻見門外站著一位書生模樣的青年,自稱是來拜訪主人的。


    彭好古見狀,連忙起身離席,以禮相待,引領客人進屋。


    賓主雙方相互行禮後,圍坐一圈,彭好古便詢問起客人的家世背景。


    客人回答說:


    “我乃廣陵人士,與先生同姓,字海秋。”


    “適逢這美好的中秋之夜,我身為異鄉旅人,倍感淒涼。”


    “聽聞先生才情高雅,便不請自來,還望先生勿怪。”


    彭好古仔細打量這位自稱彭海秋的青年,隻見他身著布衣,幹淨整潔,言談舉止間流露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令人不禁心生好感。


    彭好古聽後大喜過望,說道:


    “原來我們是同宗之人,真是緣分天定!今晚真是幸運至極,竟能遇到如此尊貴的客人!”


    於是,他立刻吩咐書童準備酒菜,款待這位突如其來的貴客,態度之熱絡,仿佛兩人早已是相交多年的好友。


    在交談中,彭好古察覺到彭海秋似乎對邱生頗為不屑,而邱生則試圖與彭海秋攀談,卻遭到了彭海秋的冷落,態度傲慢,毫無禮數可言。


    彭好古見狀,心中為邱生感到羞愧,便故意打亂了話題,提議先以一首俚俗的歌曲助興。


    於是,彭好古仰天長嘯兩聲,唱起了《扶風豪士之曲》。


    扶風豪士氣蓋天,


    壯誌淩雲誓向前。


    鐵骨錚錚傲風雪,


    豪情萬丈映日邊。


    策馬奔騰走天涯,


    劍指蒼穹笑人間。


    酒酣胸膽尚開張,


    醉臥沙場夢猶酣。


    烽火連天戰鼓擂,


    金戈鐵馬誓不歸。


    豪情壯誌今猶在,


    血染戰袍映斜暉。


    江湖路遠情難斷,


    兒女情長淚沾衣。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扶風豪士誌四海,


    氣吞萬裏如虎踞。


    胸懷天下安社稷,


    心係蒼生憂黎庶。


    一曲高歌動九天,


    慷慨激昂震心田。


    此曲悠揚傳千古,


    豪士英名永流傳。


    願為天下開太平,


    豪情壯誌永不變。


    歌聲慷慨激昂,回蕩在屋內,眾人聽得興起,相視而笑。一曲唱罷,彭海秋說道:


    “我雖不擅長吟詩作對,無法以佳作相和,但能否請他人代為回應呢?”


    彭好古答道:


    “當然可以,一切聽從先生的安排。”


    彭海秋接著問道:


    “不知萊州城內可有名妓?”


    彭好古聞言,搖了搖頭,說道:


    “此地並無名妓。”


    彭海秋沉默片刻,然後對書童說道:


    “我剛才讓一個人在外麵等候,你出去將她帶進來吧。”


    書童應聲而出,果然在門外看到了一位女子,正猶豫著是否要靠近。


    書童將她引入屋內,隻見這位女子年約二八,容貌絕美,宛如仙子下凡。


    彭好古見狀,驚為天人,連忙起身讓座。


    女子身著一襲柳黃色的披風,步入室內,頓時香氣四溢,彌漫在整個房間。


    彭好古心中暗自讚歎,這樣的美貌與氣質,絕非凡品所能比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連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摘星箋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摘星箋紅葉並收藏白話連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