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給黃娘子包紮好傷口後,說黃娘子因失血過多迷昏,又是傷在腦袋,得有個一兩日才能醒來,傷勢算嚴重,醒來後也得臥床靜養些日子。
一屋子的人,一時間也不知如何是好。
馮力媳婦突然一拍手,“壞了,這麽久都不見康相公回來,別不是做傻事了吧?”
江嬸說:“應該不會吧?是他把黃娘子打成這樣的,他還委屈了?”
黃廚子到底不放心,等天色稍稍放亮,便獨自出門去尋。
看著昏迷的黃娘子,江嬸無奈說:“他們父女倆是欠康銘的,可這些年,也還夠了。非把黃娘子折騰死,他才肯罷休嗎?黃娘子沒法有個自己的親生骨肉,已經夠苦的,好不容易來了個燕燕,又投緣,康銘也容不下,看把好好的一個家弄成什麽樣子。”
誰說不是呢。
林未巧多少有些過意不去,是她讓燕燕住到黃娘子家來的,是她想讓黃娘子養著燕燕的,沒有她這一出,黃娘子何苦遭這個罪。
康銘下手沒個輕重,萬一真失手把黃娘子打死,她也算是半個凶手了。
“唉。”
她出來康家,到珠兒家接燕燕,讓珠兒去照顧黃娘子。
珠兒還問:“黃娘子不要緊吧?”
她說:“傷到腦袋了,能不要緊嗎?這幾日你不用來府裏,先去照顧好黃娘子。”
燕燕哭鬧了一晚上沒睡,許是昨晚上的事把燕燕給嚇到了,燕燕一直處於自閉的狀態,也不說話。
林未巧自己也有事要忙,府裏的人都各自有事要幹的,歡姐兒倒是有空,就怕哄不好孩子。她想了想,還是得麻煩人家郭奶母了。
把燕燕抱出門的時候,遇上珠兒爹,珠兒爹一看到她,目光不敢直視她,說話還結巴了,“林,林媽媽你來了。”
她急著抱燕燕回去,點點頭,也沒說話,匆匆離開。
珠兒收拾好碗筷準備到康家去,見她爹還傻站在門口看著,說:“爹,你還看什麽,人都走遠了。”
珠兒爹憨笑幾聲,撓著腦袋。
讓珠兒看去,也跟著笑了笑,同時心中不免多想起來,她爹不會是對林未巧……
再說林未巧把燕燕交給郭奶母後,趕緊去了趟大廚房,黃娘子這才管大廚房沒幾天,要不是康銘動的手,她都得以為是二房背地裏下的手。
她也不熟悉大廚房的運作機製,就暫時把這重任交給馮力媳婦,說:“大廚房人多,你看著安排就是了,千萬不能耽誤了一日三餐。”
她還擔心有人會趁著這個節骨眼上生亂子,特意都把人召來,“先是吳大娘被趕出大廚房,如今又是黃娘子生病,大廚房這個時候,是最容易出亂子。我奉勸各位,不管是誰,膽敢趁著這個時候惹事生非,又或者是想中飽私囊,那吳大娘就是下場。吳大娘算輕的,你們就不一定了。”
能留在大廚房的,除卻吳大娘幾個,其他人都是沒什麽依靠的本分人。
要說吳大娘管著大廚房,除了會撈油水外,就是管底下人管得特別嚴。大廚房的其他人,在吳大娘的強勢管理下,誰敢造次?
離了大廚房,小寒跟了出來,“媽媽,你真要見我娘嗎?”
她點點頭,“我有事想麻煩你娘,你不會介意吧?”
“能幫得到媽媽,怎麽會介意,也沒什麽的。媽媽什麽時候有空?我這會走不開,得忙著,午後怎麽樣?我帶媽媽去找。”
“成,麻煩你了。”
因著餘慕柳和晚姐兒去戚家住了兩日,餘慕煙便讓她到戚家去把人給接回來。
她一早上忙得團團轉,腳不離地,坐上馬車,才有時間喘氣。
以她這個狀態,尋死都不一定有空。
她是和秋詩同去,秋詩跟她說起宋讚的事,她還是同樣的說辭,讓秋詩不要操之過急。
秋詩問:“媽媽是不相信小宋掌櫃的人品嗎?”
她靠在窗邊,“當然不信,我和他不熟,又無來往。你就沒有想過,他怎麽會看上你?”
“那,那男女的事,誰能說得準?”
“唉,媽媽是過來人,親事上,心急是大忌。”
她都懷疑戀愛腦是不是能傳染,不然秋詩也多少不清醒的?還是說,戀愛中的女人,都會被情愛蒙蔽了雙眼。
在秋詩看來,宋讚是千好萬好,還不嫌棄自己是奴婢出身。
她反駁道:“你怎知他嫌棄你是奴婢出身,而不是恰恰看中你的出身?”
秋詩感到困頓,“他是良民,我是入了奴籍的,他不嫌棄我就很好了,怎麽還會看中我的出身,我又不是伯府的姑娘。”
“但你是伯爵夫人身邊頭等的大丫鬟,這份體麵,不知勝過多少尋常人家的姑娘。”
“我,我的體麵?”
也怨不得秋詩天真,她自幼養在府裏,又從小就跟了餘慕煙,當半個姑娘養著的,沒受過什麽苦。隻曉得自己是伺候人的丫頭,不曉得自己的體麵,是多少人高攀不上的。
林未巧不好把話說得太直白,如果直接說宋讚是看中了秋詩的身份想高攀,秋詩多半不會相信,反而還會去證明宋讚不是那樣的人。
她說:“你不能光看他說什麽,還得看他身邊的人是怎麽看待他的。等哪日有空,我領你到外麵去。”
馬車緩緩來至戚家,餘慕柳和晚姐兒正陪著惠陽縣君聽書。
原本她還著急忙慌地想接了人就回去,但看到那女說書人繪聲繪色地說著故事,她也就跟著聽了一耳朵。
太久沒聽人講故事,她跟秋詩聽著聽著就聽入迷了。
這時有丫頭來說戚墨台帶著寇太醫家的五郎來了。
餘慕柳就隻聽到戚墨台回來了,就跟晚姐兒飛快地跑出去迎接。
惠陽縣君無奈地笑著:“這柳姐兒太歡脫了,都這麽大的姑娘,還跟著個小孩子似的。她幾個姐姐都是性子沉靜的,唯獨她,動如脫兔,就沒見過她靜如處子的時候。要我看,還是得請個管教嬤嬤,好好壓一壓她的性子。”
林未巧道:“縣君說得是,家裏老夫人管不住她,我們夫人又是由著姑娘來的。”
一屋子的人,一時間也不知如何是好。
馮力媳婦突然一拍手,“壞了,這麽久都不見康相公回來,別不是做傻事了吧?”
江嬸說:“應該不會吧?是他把黃娘子打成這樣的,他還委屈了?”
黃廚子到底不放心,等天色稍稍放亮,便獨自出門去尋。
看著昏迷的黃娘子,江嬸無奈說:“他們父女倆是欠康銘的,可這些年,也還夠了。非把黃娘子折騰死,他才肯罷休嗎?黃娘子沒法有個自己的親生骨肉,已經夠苦的,好不容易來了個燕燕,又投緣,康銘也容不下,看把好好的一個家弄成什麽樣子。”
誰說不是呢。
林未巧多少有些過意不去,是她讓燕燕住到黃娘子家來的,是她想讓黃娘子養著燕燕的,沒有她這一出,黃娘子何苦遭這個罪。
康銘下手沒個輕重,萬一真失手把黃娘子打死,她也算是半個凶手了。
“唉。”
她出來康家,到珠兒家接燕燕,讓珠兒去照顧黃娘子。
珠兒還問:“黃娘子不要緊吧?”
她說:“傷到腦袋了,能不要緊嗎?這幾日你不用來府裏,先去照顧好黃娘子。”
燕燕哭鬧了一晚上沒睡,許是昨晚上的事把燕燕給嚇到了,燕燕一直處於自閉的狀態,也不說話。
林未巧自己也有事要忙,府裏的人都各自有事要幹的,歡姐兒倒是有空,就怕哄不好孩子。她想了想,還是得麻煩人家郭奶母了。
把燕燕抱出門的時候,遇上珠兒爹,珠兒爹一看到她,目光不敢直視她,說話還結巴了,“林,林媽媽你來了。”
她急著抱燕燕回去,點點頭,也沒說話,匆匆離開。
珠兒收拾好碗筷準備到康家去,見她爹還傻站在門口看著,說:“爹,你還看什麽,人都走遠了。”
珠兒爹憨笑幾聲,撓著腦袋。
讓珠兒看去,也跟著笑了笑,同時心中不免多想起來,她爹不會是對林未巧……
再說林未巧把燕燕交給郭奶母後,趕緊去了趟大廚房,黃娘子這才管大廚房沒幾天,要不是康銘動的手,她都得以為是二房背地裏下的手。
她也不熟悉大廚房的運作機製,就暫時把這重任交給馮力媳婦,說:“大廚房人多,你看著安排就是了,千萬不能耽誤了一日三餐。”
她還擔心有人會趁著這個節骨眼上生亂子,特意都把人召來,“先是吳大娘被趕出大廚房,如今又是黃娘子生病,大廚房這個時候,是最容易出亂子。我奉勸各位,不管是誰,膽敢趁著這個時候惹事生非,又或者是想中飽私囊,那吳大娘就是下場。吳大娘算輕的,你們就不一定了。”
能留在大廚房的,除卻吳大娘幾個,其他人都是沒什麽依靠的本分人。
要說吳大娘管著大廚房,除了會撈油水外,就是管底下人管得特別嚴。大廚房的其他人,在吳大娘的強勢管理下,誰敢造次?
離了大廚房,小寒跟了出來,“媽媽,你真要見我娘嗎?”
她點點頭,“我有事想麻煩你娘,你不會介意吧?”
“能幫得到媽媽,怎麽會介意,也沒什麽的。媽媽什麽時候有空?我這會走不開,得忙著,午後怎麽樣?我帶媽媽去找。”
“成,麻煩你了。”
因著餘慕柳和晚姐兒去戚家住了兩日,餘慕煙便讓她到戚家去把人給接回來。
她一早上忙得團團轉,腳不離地,坐上馬車,才有時間喘氣。
以她這個狀態,尋死都不一定有空。
她是和秋詩同去,秋詩跟她說起宋讚的事,她還是同樣的說辭,讓秋詩不要操之過急。
秋詩問:“媽媽是不相信小宋掌櫃的人品嗎?”
她靠在窗邊,“當然不信,我和他不熟,又無來往。你就沒有想過,他怎麽會看上你?”
“那,那男女的事,誰能說得準?”
“唉,媽媽是過來人,親事上,心急是大忌。”
她都懷疑戀愛腦是不是能傳染,不然秋詩也多少不清醒的?還是說,戀愛中的女人,都會被情愛蒙蔽了雙眼。
在秋詩看來,宋讚是千好萬好,還不嫌棄自己是奴婢出身。
她反駁道:“你怎知他嫌棄你是奴婢出身,而不是恰恰看中你的出身?”
秋詩感到困頓,“他是良民,我是入了奴籍的,他不嫌棄我就很好了,怎麽還會看中我的出身,我又不是伯府的姑娘。”
“但你是伯爵夫人身邊頭等的大丫鬟,這份體麵,不知勝過多少尋常人家的姑娘。”
“我,我的體麵?”
也怨不得秋詩天真,她自幼養在府裏,又從小就跟了餘慕煙,當半個姑娘養著的,沒受過什麽苦。隻曉得自己是伺候人的丫頭,不曉得自己的體麵,是多少人高攀不上的。
林未巧不好把話說得太直白,如果直接說宋讚是看中了秋詩的身份想高攀,秋詩多半不會相信,反而還會去證明宋讚不是那樣的人。
她說:“你不能光看他說什麽,還得看他身邊的人是怎麽看待他的。等哪日有空,我領你到外麵去。”
馬車緩緩來至戚家,餘慕柳和晚姐兒正陪著惠陽縣君聽書。
原本她還著急忙慌地想接了人就回去,但看到那女說書人繪聲繪色地說著故事,她也就跟著聽了一耳朵。
太久沒聽人講故事,她跟秋詩聽著聽著就聽入迷了。
這時有丫頭來說戚墨台帶著寇太醫家的五郎來了。
餘慕柳就隻聽到戚墨台回來了,就跟晚姐兒飛快地跑出去迎接。
惠陽縣君無奈地笑著:“這柳姐兒太歡脫了,都這麽大的姑娘,還跟著個小孩子似的。她幾個姐姐都是性子沉靜的,唯獨她,動如脫兔,就沒見過她靜如處子的時候。要我看,還是得請個管教嬤嬤,好好壓一壓她的性子。”
林未巧道:“縣君說得是,家裏老夫人管不住她,我們夫人又是由著姑娘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