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吸口氣,爭辯道:“夫人向來不愛這樣鮮豔的顏色,幾個姑娘又還小。她們用不著,不拿去給言微姑姑用,難不成拿給嬤嬤你用?”
何嬤嬤較真了,急得聲音尖尖地說:“哎呀,你什麽意思?你是說我惦記這麵料?林媽媽呀,我都黃土埋半截的人了,我要這麵料做什麽……”
說完還急眼了,用力地拍著大腿,一個勁叫喊著,引來丫頭婆子紛紛朝這邊看來。
她無奈地撐著額頭,這叫什麽事啊?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欺負老人呢。
她還想解釋幾句,見何嬤嬤一心沉浸在自己世界裏,她也就不多嘴了,因為何嬤嬤壓根聽不進去。
幸好李娘子領著斯元路過,李娘子費著口說勸住何嬤嬤。
斯元則拉著她走遠,說:“媽媽跟何嬤嬤計較做什麽?何嬤嬤總是這樣鬧著,不講理。”
她說:“我就是隨便說了一句,她就要死要活的。”
“何嬤嬤這人向來這樣,媽媽不用管她。明明身子還沒養好,就非要回來府裏管事,又管不出個一二來。”
“你小小年紀,看得倒清楚。”
趁李娘子還沒來,斯元悄悄和她說:“媽媽,你什麽時候再去繡坊呀?”
她問:“怎麽,你想去?”
“想!三姑娘給了我幾個香囊和帕子,都很好看,我也想去瞅瞅。”
“成,我後天就去,你記得來找我。”
因著小關穩婆已經招供,她一麵派人去找大關穩婆的下落,一麵準備去戚家讓戚墨台去郵縣找人。
還沒出伯府,惠陽縣君就來了,自然是為著半青的事。
惠陽縣君說回去這幾日,都在想著半青的事,“我左右想,都想不去個兩全的法子來。要不是怕家宅不寧,你大哥難做人,我實在是受夠她了。誰家做媳婦做成她那樣,嫉妒成性,讓外人知道你大哥哥的通房有孕還被趕出開門,豈不是成了別人笑柄?”
餘慕煙隻得寬慰道:“唉,大嫂子性子向來這般,眼裏容不得沙子的。這事,舅母打算如何處置?怎樣安置半青姐姐都是沒問題的,就是等孩子生下來……大哥哥知道了嗎?”
“還不知道呢。倒是我寫信給你二哥哥,他知道了,也知道家裏的難處。他也不想這事鬧得你大哥哥夫妻不和,說等日後孩子生下來,過繼給他,怎樣都是我們戚家的血脈。你說說他……”
“二哥哥竟是這樣的想法?”
“你二哥哥打小就心地善良,總為別人想著。你說他還沒成家,就養著個孩子,知情的也就罷了,不知情的隻當他……唉,不可不可,你大哥哥也不會同意的。”
說來說去,惠陽縣君還是沒有辦法,最大的難題就是過不了高氏那一關。
林未巧想了想,“我倒覺著,台少爺的法子不無道理。”
餘慕煙忙說:“這不合適,二哥哥還沒成家,就養一個孩子,日後還怎麽……”
許是餘慕煙心虛,到底還是沒說完。
惠陽縣君迅速瞥了眼餘慕煙,對林未巧說:“你先說說你是個怎樣的想法?”
林未巧分析著:“讓這孩子歸了樓少爺,縣君怕家裏會不得安生,大少夫人也會心裏膈應。倒不如過繼給台少爺,也不怕大少夫人會鬧,畢竟是成了台少爺的孩子,她也沒資格管的份。而且這樣一來,還能給她施壓,壓壓大少夫人的脾氣。好讓人都知道她嫉妒,逼得家中不得已把大房庶子過繼給二房。”
“隻是煙姐兒也說了,台哥兒還沒娶妻,就有個孩子,雖說是侄兒,難免會讓人心裏膈應的。”
“這點是我疏忽了,唉,世上沒有兩全的事。這個孩子給了台少爺的話,就成了嫡出,身世上也好看些。”
討論了許久,還是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惠陽縣君說戚墨台還在辦職沒回來,又問起餘慕煙兒子被調換的事。
“你也是心寬,這樣大的事現在才告訴我?”
“舅母,我也是前段時間才知情的。若不是悅姐兒生母尋來,把事情道來,這誰能知道?”
“那還不快把哥兒找回來!”
“林媽媽已經打聽到下落了。”
林未巧接話道:“就是想托台少爺幫忙去找回來。我們眼下,隻信得過台少爺,也隻有台少爺能把哥兒給找回來。”
惠陽縣君點點頭,並未說什麽,這是大事,兩家又是親戚,讓戚墨台幫忙是應當的。
說罷,惠陽縣君又說要親自去看看半青,還擔心半青在繡坊不好養胎,想接回來。
餘慕煙說:“不如就接到我府裏來吧?我帶來的人,都跟半青姐姐相熟,也不至於沒個說話的人。正好府裏的蓮姨娘也有孕,做個伴。”
惠陽縣君也是這個意思,“太麻煩你了。”
“怎麽會麻煩?半青姐姐又不是別人。”
“唉,也幸好還有你,不然我還都不知道要如何安置半青。”
也不知道戚墨台是怎麽跟王婆子談的,沒過多久,王閱就來接人了,還特地到伯府一躺,跟林未巧說的。
林未巧驚奇地問:“你娘不逼著你納妾了?”
王閱笑著說:“不逼著了,就說兩年內喜姐兒還沒有孕的話,還是得納妾。嶽母果然料事如神。”
“那你答應我的,沒忘記吧?”
“哪能忘啊,府裏讓我們夫妻到另外一家鋪子去幫忙,這陣子收拾好就過去。離得不遠,起碼是分開過了。”
她見喜姐兒是開心的,叮囑道:“那就好,以後要好好過日子。夫妻同心,萬般滋味都得自己去嚐。你們要互相體貼,能成為夫妻相守不容易。”
送走喜姐兒夫妻後,她莫名起了傷悲,能體驗到當娘的不容易,事事都要替兒女操心,但凡兒女過得不如意,當娘的就要開始發愁了。
回到房裏,看到紅羅拿著碗炸小魚來了,光是聞著就香噴噴的,問:“哪裏來的?”
紅羅說:“是黃爺爺給的,說媽媽愛吃,就讓我端來了。”
“你常去大廚房,可知道黃娘子家裏怎麽樣了?”
“就還是老樣子,自從有上回的事,康相公變得不常言語。”
何嬤嬤較真了,急得聲音尖尖地說:“哎呀,你什麽意思?你是說我惦記這麵料?林媽媽呀,我都黃土埋半截的人了,我要這麵料做什麽……”
說完還急眼了,用力地拍著大腿,一個勁叫喊著,引來丫頭婆子紛紛朝這邊看來。
她無奈地撐著額頭,這叫什麽事啊?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欺負老人呢。
她還想解釋幾句,見何嬤嬤一心沉浸在自己世界裏,她也就不多嘴了,因為何嬤嬤壓根聽不進去。
幸好李娘子領著斯元路過,李娘子費著口說勸住何嬤嬤。
斯元則拉著她走遠,說:“媽媽跟何嬤嬤計較做什麽?何嬤嬤總是這樣鬧著,不講理。”
她說:“我就是隨便說了一句,她就要死要活的。”
“何嬤嬤這人向來這樣,媽媽不用管她。明明身子還沒養好,就非要回來府裏管事,又管不出個一二來。”
“你小小年紀,看得倒清楚。”
趁李娘子還沒來,斯元悄悄和她說:“媽媽,你什麽時候再去繡坊呀?”
她問:“怎麽,你想去?”
“想!三姑娘給了我幾個香囊和帕子,都很好看,我也想去瞅瞅。”
“成,我後天就去,你記得來找我。”
因著小關穩婆已經招供,她一麵派人去找大關穩婆的下落,一麵準備去戚家讓戚墨台去郵縣找人。
還沒出伯府,惠陽縣君就來了,自然是為著半青的事。
惠陽縣君說回去這幾日,都在想著半青的事,“我左右想,都想不去個兩全的法子來。要不是怕家宅不寧,你大哥難做人,我實在是受夠她了。誰家做媳婦做成她那樣,嫉妒成性,讓外人知道你大哥哥的通房有孕還被趕出開門,豈不是成了別人笑柄?”
餘慕煙隻得寬慰道:“唉,大嫂子性子向來這般,眼裏容不得沙子的。這事,舅母打算如何處置?怎樣安置半青姐姐都是沒問題的,就是等孩子生下來……大哥哥知道了嗎?”
“還不知道呢。倒是我寫信給你二哥哥,他知道了,也知道家裏的難處。他也不想這事鬧得你大哥哥夫妻不和,說等日後孩子生下來,過繼給他,怎樣都是我們戚家的血脈。你說說他……”
“二哥哥竟是這樣的想法?”
“你二哥哥打小就心地善良,總為別人想著。你說他還沒成家,就養著個孩子,知情的也就罷了,不知情的隻當他……唉,不可不可,你大哥哥也不會同意的。”
說來說去,惠陽縣君還是沒有辦法,最大的難題就是過不了高氏那一關。
林未巧想了想,“我倒覺著,台少爺的法子不無道理。”
餘慕煙忙說:“這不合適,二哥哥還沒成家,就養一個孩子,日後還怎麽……”
許是餘慕煙心虛,到底還是沒說完。
惠陽縣君迅速瞥了眼餘慕煙,對林未巧說:“你先說說你是個怎樣的想法?”
林未巧分析著:“讓這孩子歸了樓少爺,縣君怕家裏會不得安生,大少夫人也會心裏膈應。倒不如過繼給台少爺,也不怕大少夫人會鬧,畢竟是成了台少爺的孩子,她也沒資格管的份。而且這樣一來,還能給她施壓,壓壓大少夫人的脾氣。好讓人都知道她嫉妒,逼得家中不得已把大房庶子過繼給二房。”
“隻是煙姐兒也說了,台哥兒還沒娶妻,就有個孩子,雖說是侄兒,難免會讓人心裏膈應的。”
“這點是我疏忽了,唉,世上沒有兩全的事。這個孩子給了台少爺的話,就成了嫡出,身世上也好看些。”
討論了許久,還是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惠陽縣君說戚墨台還在辦職沒回來,又問起餘慕煙兒子被調換的事。
“你也是心寬,這樣大的事現在才告訴我?”
“舅母,我也是前段時間才知情的。若不是悅姐兒生母尋來,把事情道來,這誰能知道?”
“那還不快把哥兒找回來!”
“林媽媽已經打聽到下落了。”
林未巧接話道:“就是想托台少爺幫忙去找回來。我們眼下,隻信得過台少爺,也隻有台少爺能把哥兒給找回來。”
惠陽縣君點點頭,並未說什麽,這是大事,兩家又是親戚,讓戚墨台幫忙是應當的。
說罷,惠陽縣君又說要親自去看看半青,還擔心半青在繡坊不好養胎,想接回來。
餘慕煙說:“不如就接到我府裏來吧?我帶來的人,都跟半青姐姐相熟,也不至於沒個說話的人。正好府裏的蓮姨娘也有孕,做個伴。”
惠陽縣君也是這個意思,“太麻煩你了。”
“怎麽會麻煩?半青姐姐又不是別人。”
“唉,也幸好還有你,不然我還都不知道要如何安置半青。”
也不知道戚墨台是怎麽跟王婆子談的,沒過多久,王閱就來接人了,還特地到伯府一躺,跟林未巧說的。
林未巧驚奇地問:“你娘不逼著你納妾了?”
王閱笑著說:“不逼著了,就說兩年內喜姐兒還沒有孕的話,還是得納妾。嶽母果然料事如神。”
“那你答應我的,沒忘記吧?”
“哪能忘啊,府裏讓我們夫妻到另外一家鋪子去幫忙,這陣子收拾好就過去。離得不遠,起碼是分開過了。”
她見喜姐兒是開心的,叮囑道:“那就好,以後要好好過日子。夫妻同心,萬般滋味都得自己去嚐。你們要互相體貼,能成為夫妻相守不容易。”
送走喜姐兒夫妻後,她莫名起了傷悲,能體驗到當娘的不容易,事事都要替兒女操心,但凡兒女過得不如意,當娘的就要開始發愁了。
回到房裏,看到紅羅拿著碗炸小魚來了,光是聞著就香噴噴的,問:“哪裏來的?”
紅羅說:“是黃爺爺給的,說媽媽愛吃,就讓我端來了。”
“你常去大廚房,可知道黃娘子家裏怎麽樣了?”
“就還是老樣子,自從有上回的事,康相公變得不常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