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孫連城來到了呂州市委的辦公樓。


    停好車後,徑直走進樓裏,往高育良的辦公室走去。


    高育良早就交代過秘書了。


    因此孫連城一來,秘書立馬迎上來。


    “孫書記,高書記已經在辦公室等你了,跟我來。”


    說著,就帶著孫連城進了高育良辦公室。


    “高書記,孫書記來了。”


    說完,秘書便退了出去,並輕輕的關上了門。


    見到孫連城過來,高育良立馬站起來。


    “連城,過來坐。”


    兩人在辦公室裏的沙發上坐下。


    孫連城看到高育良似乎有些憔悴,像是沒有休息好。


    “高老師,您看起來臉色不太好。”


    高育良歎了口氣說道:


    “沒想到在這個關頭,韓文兵掉鏈子,確實把我愁壞了。”


    “好好的韓局怎麽就突然出事兒了?”孫連城問道:


    “別提了。”高育良擺了下手。


    “說是有人把他的舉報材料,直接寄到了省裏。”


    “要不是季昌明提前給我透露消息,我還蒙在鼓裏。”


    “你說我這個一把手,當的是不是很失敗啊。”


    孫連城看出來了,韓文兵這件事兒,對高育良的打擊確實有點大。


    好比馬上就要打仗了,突然將軍出事兒了,這讓統帥能不著急嘛。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高育良這個統帥,著急上火也是在所難免。


    關於韓文兵被舉報的細節,孫連城也沒有多問。


    隻是安慰道:“高老師不用自責,您也不是什麽事兒都能掌握。”


    “您還是跟我說說產業轉移大會的具體情況,畢竟我對這個還不太熟悉。”


    高育良也明白,時間緊任務重。


    大會過幾天就要開了,得趕緊讓孫連城進入角色。


    他起身,從辦公桌拿起一份資料。


    說道:“這個深港市產業轉移大會,是深港市商務局牽頭舉辦的。”


    “其目的,就是將深港一批勞動密集型、汙染型、低附加值的企業,往中部轉移。”


    “其中很多都是大企業,甚至有不少跨國企業,很有實力啊。”


    “這個是一部分企業的名單,以及負責人的信息,你回頭好好看看。”


    孫連城接過高育良遞過來的資料,翻看了一下。


    主要是以電子產品組裝企業、紡織企業、化工企業、鋼鐵企業為主。


    孫連城知道,招商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每個地方都要根據自己的產業以及配套,來做出選擇。


    於是孫連城問道:“高老師,那我們這次的主要招商方向,是哪一塊?”


    高育良聽後,反而反問起孫連城。


    “連城,你覺得我們呂州市,適合哪種企業?”


    關於一個地方如何配套產業,這個孫連城其實也想過一些。


    就紡織、鋼鐵、造紙、化工這類高汙染高耗能企業來說。


    他們確實會很快的,帶動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和就業。


    但是這種發展模式注定是無法長久的,因為是以犧牲了環境為代價的。


    而且用不多少年,到時候上邊就會把一個地方的環保成績,作為提拔幹部的重要考核指標。


    所以從長遠來看,孫連城並不希望引進這類企業。


    相反,他更在意一些科技企業,因為他知道未來一定是電子科技的時代。


    科技企業屬於高附加值企業。


    到時候一家科技企業創造的價值,遠不是傳統紡織之類的能比的。


    但是這類企業,目前在國內都是屬於剛起步階段。


    想把他們引進來,並且幫助他們發展壯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需要當地的主官,有極大的決心,和放棄眼前利益的魄力才行。


    畢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兒。


    管他什麽企業,一股腦兒弄進來,先把經濟數據搞的漂亮再說,


    至於汙染不汙染,那都是留給下一任去解決。


    所以很多一把手,並不會去考慮這麽多。


    孫連城想了一下說道:


    “高老師,我覺的我們應該把招商的方向,放在這類科技企業上。”


    說著,孫連城把手指向名單上的幾家科技企業。


    其中一家叫興聯科技的公司,孫連城是有所了解的。


    他們是國產第一家,開始做電腦產品的。


    聽到孫連城的話,高育良頓時皺起了眉頭。


    重心放在科技企業上?


    這個想法跟他的想法,大相徑庭。


    孫連城解釋道:“這類科技企業,不僅能解決大量就業問題,而且汙染小、耗能少。”


    “而且我預測,不久的將來,就會迎來電子產品的爆發時代。”


    “所以在別人看不懂的時候,我們必須抓住機會。”


    然而,當孫連城興致勃勃說完這些話的時候。


    高育良看他的眼神兒裏,滿是疑惑和不解。


    好像完全不理解,他這番話的意思一樣。


    在高育良看來,這次前去招商的重心,必然要放在紡織、化工之類的企業上。


    因為這類企業體量大、效益好、能貢獻的稅收高。


    至於孫連城口中的什麽科技企業、電子產品。


    高育良覺得那太可望不可及。


    於是忍不住,開口說出了他的看法。


    “連城啊,你說的那類企業,並不太適合我們呂州目前的現狀。”


    “我覺的我們的重心,是不是放在其他方麵。”


    高育良是這種反應,孫連城一點也不奇怪。


    畢竟他是從教書崗位,走上政治道路。


    不僅沒有做過生意,而且對於前沿科技的發展更是不怎麽關注。


    可以說他這類人,甚至還有些排斥新興的東西。


    這都可以理解。


    他知道,跟高育良繼續解釋這些產業上的東西,他也不一定能理解。


    未來的趨勢,那是隻有少數人才能看的到。


    否則當初馬爸爸,也不會為了拉投資處處碰壁。


    一句話,體製內待久了,思想是僵化的,他們本能的害怕改變。


    不過既然選擇接下這個任務,要麽不做,做就要問心無愧。


    孫連城一臉嚴肅的說道:“高老師,我知道您的意思。”


    “可既然您讓我來了,也請你相信我,我絕不是異想天開。”


    “我肯定會為呂州幾百萬老百姓負責,為您負責的。”


    看到孫連城堅定的態度和語氣。


    高育良有些詫異,盡管他不理解孫連城為何如此堅持。


    不過以他對孫連城的了解,既然能做出這種判斷,想必是有一定把握的。


    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相信他,讓他大膽的去幹,或許是對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孫連城心懷宇宙,鍾小艾慕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海小道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海小道童並收藏我孫連城心懷宇宙,鍾小艾慕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