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同行
我孫連城心懷宇宙,鍾小艾慕了 作者:苦海小道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了孫連城的話,這位周老板還是有些難以置信。
繼續問道:“孫書記,你剛才說孵化先進的科技企業是什麽意思?”
在他看來。
這裏坐的這些老板,已經代表了當前最先進的電子科技技術。
雖然他隻是做配套的,科技含量並不高。
但是像那三家跨國企業,絕對是代表了最先進的電子科技技術的。
聽到周老板疑問。
孫連城知道這個問題想要解釋清楚,在座的很多人恐怕是理解不了了。
不過這也並不怪他們,畢竟自己是經曆過前世的人。
不過,孫連城還是站起來說道:
“想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恐怕要說很多大家不喜歡聽的話了。”
“根據我的看法,未來十幾年的時間,電子產品將會進入一個爆發期。”
“消費者對於電子產品的消費,也會逐步向快消品轉變。”
“對於企業來說,這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不能進行快速的技術迭代,很快就會被淘汰。”
孫連城的一番話,聽的很多人雲裏霧裏。
爆發期?快消品?技術迭代?
這些詞他們都知道意思,可是當組合到一起的時候,他們就有些不能理解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電子產品跟快消品不沾邊。
因為一部手機的價錢,可能是普通人一兩年的收入。
能買的起手機的,那都是有錢人,消費群體太固定了。
想要進入爆發期,根本不太現實。
更不用說像消費快消品一樣,消費電子產品了。
周圍的人不解的同時,更多的是不相信。
“孫書記……你這預測,實在有些大膽。”
周老板笑著說道。
很明顯孫連城的話,他是不相信的。
孫連城注意到,不光是他不信。
旁邊那三位跨國企業的負責人,更是像在聽笑話一樣。
臉上的表情,明顯充滿了不屑。
心想既然這個話題既然說開了,那索性就說明白。
說的他們心服口服為止。
要不然,他們還以為自己是在沒有根據的瞎說。
於是孫連城問周老板,
“周老板,我知道你專門是做手機按鍵的,工廠規模很大而且工人也很多。”
“那每年一定不少賺錢吧?”
周老板擺擺手,“不多不多。”
“不過不是我吹,做手機按鍵在深港我算是頭一份兒。”
說著,臉上還帶著驕傲的表情。
孫連城接著說道:
“周老板,那我要是告訴你,如果你一直做手機按鍵,要不了十年你就會倒閉,你信嗎?”
聽到這話,這位姓周的老板臉上明顯閃過一絲不悅。
自己資產千萬,名下兩座工廠,上千位工人,那麽輕易就倒閉?
他不服氣的說道:“孫書記,我的工廠有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最好的工人,最低的成本,我們在同行中,有絕對的優勢。”
“而且我最大的客戶是諾基亞,諾基亞的實力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我們可跟諾基亞簽的有長期合同。”
說到這裏,這位周老板頗有些得意。
“要想我們倒閉,除非諾基亞先倒閉,孫書記你說對不對呀?”
很明顯,這話裏的意思,是說孫連城就是個外行。
孫連城並不急著反駁,而是不緊不慢的說道:
“周老板,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打敗你的很可能不是你的同行。”
“也許是做手機屏幕的呢?”
“還有,諾基亞難道就不會倒閉嗎?我看不一定,雪崩來臨往往就在一瞬間。”
孫連城的話一出口,在場的其他人頓時議論紛紛。
因為他說諾基亞也會倒閉?
這怎麽可能,諾基亞可是手機界的巨無霸。
一家公司的銷量,就占全世界手機銷量的一半以上。
周老板聽了,哈哈笑了起來。
“孫書記,你是不懂產業鏈呀,做屏幕的跟我做按鍵的有什麽關係?”
孫連城同樣笑著解釋道:
“周老板,你有沒有想過,也許未來的手機可能會沒有按鍵,被一塊兒屏幕取而代之?”
“有沒有想過,未來的手機,會被賦予更多的功能?比如拍照、視頻通話、音樂播放、遊戲……”
“你說的這是科幻小說裏的。”周老板立馬說道:
“那些技術,根本實現不了,或許永遠都實現不了。”
在他看來,孫連城一定是科幻小說看多了。
如果手機想要能夠拍照,那就必須裝光學鏡頭。
可是一個小小的手機,怎麽能夠裝進去那麽大的光學鏡頭。
還有聽音樂、看電影,這就更扯了。
那些文件,怎麽存儲進手機,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然而他不相信,有人卻相信。
隻見索尼的負責人羅兵和愛立信的副會長福原用驚詫的眼神兒看著孫連城。
手機拍照,不是不可能實現。
羅兵知道,在他們索尼集團,已經開始研究攝像頭小型化。
準備開發出手機專用的鏡頭,而且已經取得小的突破。
如果一旦將來技術成熟,手機能拍照也不是不可能。
愛立信的福原,關注點是手機播放音樂。
因為他們已經在研發一種能夠播放音樂的設備。
這種設備能夠把音樂轉化成數字格式,存儲在設備內部,然後進行播放。
而且這種設備體積小巧,攜帶方便。
以取代現有的又大又不方便的隨身聽。
隻是目前存儲技術還沒有突破,所以還在概念階段。
這些都是一家公司的最高機密,不是高層根本接觸不到。
而他孫連城,隻不過是一位公職人員,怎麽會如此了解電子設備的發展趨勢?
所以兩人對孫連城這個人,頓時來了興趣。
孫連城對周老板說道:
“現在我可以回答你第一個問題了。”
“我所要做的產業鏈,正是為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產品服務的。”
“未來的電子產品,一定離不開屏幕、電池、儲存、芯片,這也是我要重點孵化的對象。”
“周老板,我也建議你把你的錢,投入到屏幕的研發上來,將來才可能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眾人聽了孫連城的話,感覺不像是從一個官員口中說出來的。
倒像是從一位,一線科技專家口中說出來的一樣。
那些個專業詞匯,甚至連他們圈內人都沒有聽過。
實在是太震撼了。
繼續問道:“孫書記,你剛才說孵化先進的科技企業是什麽意思?”
在他看來。
這裏坐的這些老板,已經代表了當前最先進的電子科技技術。
雖然他隻是做配套的,科技含量並不高。
但是像那三家跨國企業,絕對是代表了最先進的電子科技技術的。
聽到周老板疑問。
孫連城知道這個問題想要解釋清楚,在座的很多人恐怕是理解不了了。
不過這也並不怪他們,畢竟自己是經曆過前世的人。
不過,孫連城還是站起來說道:
“想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恐怕要說很多大家不喜歡聽的話了。”
“根據我的看法,未來十幾年的時間,電子產品將會進入一個爆發期。”
“消費者對於電子產品的消費,也會逐步向快消品轉變。”
“對於企業來說,這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不能進行快速的技術迭代,很快就會被淘汰。”
孫連城的一番話,聽的很多人雲裏霧裏。
爆發期?快消品?技術迭代?
這些詞他們都知道意思,可是當組合到一起的時候,他們就有些不能理解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電子產品跟快消品不沾邊。
因為一部手機的價錢,可能是普通人一兩年的收入。
能買的起手機的,那都是有錢人,消費群體太固定了。
想要進入爆發期,根本不太現實。
更不用說像消費快消品一樣,消費電子產品了。
周圍的人不解的同時,更多的是不相信。
“孫書記……你這預測,實在有些大膽。”
周老板笑著說道。
很明顯孫連城的話,他是不相信的。
孫連城注意到,不光是他不信。
旁邊那三位跨國企業的負責人,更是像在聽笑話一樣。
臉上的表情,明顯充滿了不屑。
心想既然這個話題既然說開了,那索性就說明白。
說的他們心服口服為止。
要不然,他們還以為自己是在沒有根據的瞎說。
於是孫連城問周老板,
“周老板,我知道你專門是做手機按鍵的,工廠規模很大而且工人也很多。”
“那每年一定不少賺錢吧?”
周老板擺擺手,“不多不多。”
“不過不是我吹,做手機按鍵在深港我算是頭一份兒。”
說著,臉上還帶著驕傲的表情。
孫連城接著說道:
“周老板,那我要是告訴你,如果你一直做手機按鍵,要不了十年你就會倒閉,你信嗎?”
聽到這話,這位姓周的老板臉上明顯閃過一絲不悅。
自己資產千萬,名下兩座工廠,上千位工人,那麽輕易就倒閉?
他不服氣的說道:“孫書記,我的工廠有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最好的工人,最低的成本,我們在同行中,有絕對的優勢。”
“而且我最大的客戶是諾基亞,諾基亞的實力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我們可跟諾基亞簽的有長期合同。”
說到這裏,這位周老板頗有些得意。
“要想我們倒閉,除非諾基亞先倒閉,孫書記你說對不對呀?”
很明顯,這話裏的意思,是說孫連城就是個外行。
孫連城並不急著反駁,而是不緊不慢的說道:
“周老板,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打敗你的很可能不是你的同行。”
“也許是做手機屏幕的呢?”
“還有,諾基亞難道就不會倒閉嗎?我看不一定,雪崩來臨往往就在一瞬間。”
孫連城的話一出口,在場的其他人頓時議論紛紛。
因為他說諾基亞也會倒閉?
這怎麽可能,諾基亞可是手機界的巨無霸。
一家公司的銷量,就占全世界手機銷量的一半以上。
周老板聽了,哈哈笑了起來。
“孫書記,你是不懂產業鏈呀,做屏幕的跟我做按鍵的有什麽關係?”
孫連城同樣笑著解釋道:
“周老板,你有沒有想過,也許未來的手機可能會沒有按鍵,被一塊兒屏幕取而代之?”
“有沒有想過,未來的手機,會被賦予更多的功能?比如拍照、視頻通話、音樂播放、遊戲……”
“你說的這是科幻小說裏的。”周老板立馬說道:
“那些技術,根本實現不了,或許永遠都實現不了。”
在他看來,孫連城一定是科幻小說看多了。
如果手機想要能夠拍照,那就必須裝光學鏡頭。
可是一個小小的手機,怎麽能夠裝進去那麽大的光學鏡頭。
還有聽音樂、看電影,這就更扯了。
那些文件,怎麽存儲進手機,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然而他不相信,有人卻相信。
隻見索尼的負責人羅兵和愛立信的副會長福原用驚詫的眼神兒看著孫連城。
手機拍照,不是不可能實現。
羅兵知道,在他們索尼集團,已經開始研究攝像頭小型化。
準備開發出手機專用的鏡頭,而且已經取得小的突破。
如果一旦將來技術成熟,手機能拍照也不是不可能。
愛立信的福原,關注點是手機播放音樂。
因為他們已經在研發一種能夠播放音樂的設備。
這種設備能夠把音樂轉化成數字格式,存儲在設備內部,然後進行播放。
而且這種設備體積小巧,攜帶方便。
以取代現有的又大又不方便的隨身聽。
隻是目前存儲技術還沒有突破,所以還在概念階段。
這些都是一家公司的最高機密,不是高層根本接觸不到。
而他孫連城,隻不過是一位公職人員,怎麽會如此了解電子設備的發展趨勢?
所以兩人對孫連城這個人,頓時來了興趣。
孫連城對周老板說道:
“現在我可以回答你第一個問題了。”
“我所要做的產業鏈,正是為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產品服務的。”
“未來的電子產品,一定離不開屏幕、電池、儲存、芯片,這也是我要重點孵化的對象。”
“周老板,我也建議你把你的錢,投入到屏幕的研發上來,將來才可能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眾人聽了孫連城的話,感覺不像是從一個官員口中說出來的。
倒像是從一位,一線科技專家口中說出來的一樣。
那些個專業詞匯,甚至連他們圈內人都沒有聽過。
實在是太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