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
強嫁的夫君捂不熱,重生她不要了 作者:渝三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瑾初在馬車上看了父親匆忙留下的書信,臉上露出一抹諷刺的冷笑。
上麵細數了這些年他們的父女之情,說他這個父親有愧於她。
大房做過的很多事情,他為了不連累她這個縣主,眼下她又有蔣家這門好親事,不想她因為有一個品行不端的父親,被夫家所不齒,進而影響她在蔣家的地位。
所以,他含著悲痛又不舍的心情,毅然決然的,帶著秋紋他們要逃去一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地方,不想留在香河變成她的累贅。
上一世父親可不是這樣做的,是蔣南笙從中斡旋,讓他免去牢獄之災,保住官職。
這還是她嫁到蔣家後,世子夫人告訴她的,讓她在一眾貴婦麵前顏麵掃地。
如果父親真的顧及父女情,他又怎麽可能背著她,求到蔣家。
想必父親是怕像兄長家一樣被人弄死,知道她被賜婚後卷起家裏錢財,帶著小妾跑路了。
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她輕吐一口氣,走了也好...
“聞哥兒考上國子監這樣的大事,怎麽才說呢?”顧瑾初收起麵上的表情,看向對麵的顧聞問道。
他身穿了件天青色直綴,五官變得愈發的清秀明朗。
幾日不見,他又長得結實了些,在身高上已經超過了她。
顧聞捧著茶杯,一張臉白的有些沒有血色,“想著給長姐一個驚喜,隻是想不到,長姐這裏才是有著天大的驚喜。”
顧瑾初知道他生性敏感,聞哥兒的命也確實是苦了些,笑著說:“外祖家的幾個表哥也都來到家中,這些時日,有不懂的盡管去問他們。”
顧聞放下茶杯,“我聽說過三表哥鄭開承的名字。”說著麵上露出一絲向往。
“嗯,三表哥遊曆過很多地方,學問上我不太懂,倒是很喜歡聽他講故事。”
不僅她喜歡聽,長公主對開承表哥口中的很多地方,又好奇又欣喜。
那日他們一起去跑馬,路上遇到了三表哥,大家便一起結伴同行。
羅家兄妹同三表哥本就相識,隻有長公主同他們有些生疏。
三表哥這些年遊曆見聞,大家都感興趣,不多時便都熟稔起來。
回到牡丹園後,顧瑾初少不得給外祖家長輩,還有同輩們相互見禮。
鄭家人看到顧華年的那封書信,並沒有發表太多的意見。
隻有鄭劉氏拍手叫好,“他總算是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不拖累咱們初姐兒!”
不管顧華年這麽做的初衷是什麽,他們看到的是結果。
更不能,也不會在顧瑾初跟前兒說什麽。
那畢竟是她的生父,不管說些什麽,對顧瑾初來說都是一種傷害。
顧華年,還有顧家,在鄭老夫人一句話下算是翻篇了。
畢竟顧瑾初現在先是禦賜縣主,才是顧家女。
夜深了,鄭家人便回準備好的客房去休息。
鄭牡丹扶著母親的手,兩個人走在回廊中,丫頭和婆子們在幾步遠後跟著。
鄭劉氏拉著女兒的手,“眼下本不應該說這些,可是牡丹娘想知道你對秦朗的態度。”
她喜歡初姐兒,疼她護她是不假。
前提是初姐兒是她寶貝女兒的女兒。
鄭牡丹知道母親這麽晚了等著她,定是有話要同她說。
還以為是什麽不方便兩個嫂嫂知道的,不成想第一句話問的是秦朗。
自打她開府立了女戶之後,秦朗有時候會來關照一番。
因著他們年少時的情誼,她偶爾會留下他用膳,想到這裏她心中有些不太舒服,問身旁的母親,“母親可是聽到關於我和秦朗的謠言?”
她深知人言可畏,初姐兒又婚期未定,深怕因她影響了女兒的姻緣。
鄭劉氏拉著女兒的手走回內室,抬手讓後麵跟著的人散去,安慰女兒道:
“哪裏有什麽謠言,我隻是想知道你對秦朗那孩子的態度。”
鄭牡丹親自伺候母親梳洗,聽了母親的話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這時才算真的明白母親話中的意思,有些麵紅耳熱道:
“女兒能是什麽態度,我年長他四歲,不僅是和離之身,又到了快做外祖母的年紀。”
她都是嫁過一次的人,秦朗來了幾次後便發現了他的異狀。
一直故作不知,也是不想捅破這層窗戶紙。
時間久了,他便會知道她不值得。
他身為錦衣衛是天子近臣,有著大好前程,他們兩個在各個方麵都不相配。
況且,她才和離於感情一事已經不敢再有奢求。
鄭劉氏已經很久沒有過,像女兒小時候一樣給她通發。
看著妝鏡中的女兒說:“你定親那日,那孩子在我房門前跪了一夜。”
鄭牡丹聽聞露出驚愕的表情,這件事她怎麽不知道,況且她那時隻把秦朗當成幼弟。“母親…”見母親示意她聽下去。
“後來他同文揚前往三江所城,每月雷打不動的家書,信的末尾都會問上一句,牡丹過的可幸福,直到他再次回到盛京。”
“秦朗在你身後默默喜歡,守護了十六年...”
鄭牡丹聽聞心中有些酸澀,更加不知道要怎麽去回應秦朗這份深情。
“牡丹,母親今日說出來是想告訴你,這世間的男子並非都如同顧華年一般。”
“失敗了一次沒關係,就算是和離了,娘的女兒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這一夜注定了很多人失眠。
顧瑾初以為自己會難以入眠,相反的,一夜無夢到天明。
......
吃過早膳,大家坐在堂屋中。
除了遠在三江所城的三舅和三舅母,鄭家從老到小全都聚集在這裏。
大舅母吳氏嫁到鄭家二十多年,婆母身上的沉穩勁兒學上了幾分。
“等下我帶著人去看看,牡丹園有沒有需要修繕的地方。”
“到時讓咱們初姐兒,風風光光的出嫁。”
大家正在談論這些的時候,門外的下人進來通報,“夫人,縣主,蔣家來人了!”
上麵細數了這些年他們的父女之情,說他這個父親有愧於她。
大房做過的很多事情,他為了不連累她這個縣主,眼下她又有蔣家這門好親事,不想她因為有一個品行不端的父親,被夫家所不齒,進而影響她在蔣家的地位。
所以,他含著悲痛又不舍的心情,毅然決然的,帶著秋紋他們要逃去一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地方,不想留在香河變成她的累贅。
上一世父親可不是這樣做的,是蔣南笙從中斡旋,讓他免去牢獄之災,保住官職。
這還是她嫁到蔣家後,世子夫人告訴她的,讓她在一眾貴婦麵前顏麵掃地。
如果父親真的顧及父女情,他又怎麽可能背著她,求到蔣家。
想必父親是怕像兄長家一樣被人弄死,知道她被賜婚後卷起家裏錢財,帶著小妾跑路了。
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她輕吐一口氣,走了也好...
“聞哥兒考上國子監這樣的大事,怎麽才說呢?”顧瑾初收起麵上的表情,看向對麵的顧聞問道。
他身穿了件天青色直綴,五官變得愈發的清秀明朗。
幾日不見,他又長得結實了些,在身高上已經超過了她。
顧聞捧著茶杯,一張臉白的有些沒有血色,“想著給長姐一個驚喜,隻是想不到,長姐這裏才是有著天大的驚喜。”
顧瑾初知道他生性敏感,聞哥兒的命也確實是苦了些,笑著說:“外祖家的幾個表哥也都來到家中,這些時日,有不懂的盡管去問他們。”
顧聞放下茶杯,“我聽說過三表哥鄭開承的名字。”說著麵上露出一絲向往。
“嗯,三表哥遊曆過很多地方,學問上我不太懂,倒是很喜歡聽他講故事。”
不僅她喜歡聽,長公主對開承表哥口中的很多地方,又好奇又欣喜。
那日他們一起去跑馬,路上遇到了三表哥,大家便一起結伴同行。
羅家兄妹同三表哥本就相識,隻有長公主同他們有些生疏。
三表哥這些年遊曆見聞,大家都感興趣,不多時便都熟稔起來。
回到牡丹園後,顧瑾初少不得給外祖家長輩,還有同輩們相互見禮。
鄭家人看到顧華年的那封書信,並沒有發表太多的意見。
隻有鄭劉氏拍手叫好,“他總算是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不拖累咱們初姐兒!”
不管顧華年這麽做的初衷是什麽,他們看到的是結果。
更不能,也不會在顧瑾初跟前兒說什麽。
那畢竟是她的生父,不管說些什麽,對顧瑾初來說都是一種傷害。
顧華年,還有顧家,在鄭老夫人一句話下算是翻篇了。
畢竟顧瑾初現在先是禦賜縣主,才是顧家女。
夜深了,鄭家人便回準備好的客房去休息。
鄭牡丹扶著母親的手,兩個人走在回廊中,丫頭和婆子們在幾步遠後跟著。
鄭劉氏拉著女兒的手,“眼下本不應該說這些,可是牡丹娘想知道你對秦朗的態度。”
她喜歡初姐兒,疼她護她是不假。
前提是初姐兒是她寶貝女兒的女兒。
鄭牡丹知道母親這麽晚了等著她,定是有話要同她說。
還以為是什麽不方便兩個嫂嫂知道的,不成想第一句話問的是秦朗。
自打她開府立了女戶之後,秦朗有時候會來關照一番。
因著他們年少時的情誼,她偶爾會留下他用膳,想到這裏她心中有些不太舒服,問身旁的母親,“母親可是聽到關於我和秦朗的謠言?”
她深知人言可畏,初姐兒又婚期未定,深怕因她影響了女兒的姻緣。
鄭劉氏拉著女兒的手走回內室,抬手讓後麵跟著的人散去,安慰女兒道:
“哪裏有什麽謠言,我隻是想知道你對秦朗那孩子的態度。”
鄭牡丹親自伺候母親梳洗,聽了母親的話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這時才算真的明白母親話中的意思,有些麵紅耳熱道:
“女兒能是什麽態度,我年長他四歲,不僅是和離之身,又到了快做外祖母的年紀。”
她都是嫁過一次的人,秦朗來了幾次後便發現了他的異狀。
一直故作不知,也是不想捅破這層窗戶紙。
時間久了,他便會知道她不值得。
他身為錦衣衛是天子近臣,有著大好前程,他們兩個在各個方麵都不相配。
況且,她才和離於感情一事已經不敢再有奢求。
鄭劉氏已經很久沒有過,像女兒小時候一樣給她通發。
看著妝鏡中的女兒說:“你定親那日,那孩子在我房門前跪了一夜。”
鄭牡丹聽聞露出驚愕的表情,這件事她怎麽不知道,況且她那時隻把秦朗當成幼弟。“母親…”見母親示意她聽下去。
“後來他同文揚前往三江所城,每月雷打不動的家書,信的末尾都會問上一句,牡丹過的可幸福,直到他再次回到盛京。”
“秦朗在你身後默默喜歡,守護了十六年...”
鄭牡丹聽聞心中有些酸澀,更加不知道要怎麽去回應秦朗這份深情。
“牡丹,母親今日說出來是想告訴你,這世間的男子並非都如同顧華年一般。”
“失敗了一次沒關係,就算是和離了,娘的女兒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這一夜注定了很多人失眠。
顧瑾初以為自己會難以入眠,相反的,一夜無夢到天明。
......
吃過早膳,大家坐在堂屋中。
除了遠在三江所城的三舅和三舅母,鄭家從老到小全都聚集在這裏。
大舅母吳氏嫁到鄭家二十多年,婆母身上的沉穩勁兒學上了幾分。
“等下我帶著人去看看,牡丹園有沒有需要修繕的地方。”
“到時讓咱們初姐兒,風風光光的出嫁。”
大家正在談論這些的時候,門外的下人進來通報,“夫人,縣主,蔣家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