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讓閻王爺們鬥去吧!
強嫁的夫君捂不熱,重生她不要了 作者:渝三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瑾初用過早膳,正準備帶著丫環婆子前往明輝堂給蔣老夫人請安。
往日裏,她身邊跟著的通常是程媽媽和白芷。
此時的程媽媽,正在院子中與小丫頭說話。見夫人從正房走出來,程媽媽連忙將小丫頭打發走,抬腿迎了上去。
程媽媽為人嚴厲,顧瑾初瞧見她這副模樣,還以為是哪個小丫頭犯了錯,便也沒有多問。
走出緣緣堂垂花門時,高德拿著一人多高,嶄新的木梯走了進來。
見主子出門,他恭敬地退出門去,將木梯豎在牆邊,而後向主子拱手請安。
對顧瑾初身邊的白芷和程媽媽,他點點頭算是當作打招呼了。
高德平日話雖不多,但人緣卻很不錯。
程媽媽跟在夫人身側,一直行至看不見緣緣堂垂花門的地方,才開口說話:“夫人,又有人過來打聽高護衛的事情了。”
高德雖不是蔣家的家生子,但他是五夫人的陪嫁,又是主子身邊的紅人。
得知他尚未婚配,便成為府中許多適婚年齡丫環,以及一些家中有年輕女子的管事婆子眼中的目標。
像高德這種被主子看中的人,有朝一日或許會得到自由身,家眷也會跟著脫籍。
同是奴籍的她們,除了想攀高枝被主子收房,大多數想嫁的便是高德這種人。
顧瑾初聽後,輕輕一笑:“年終了,咱們院子裏這些還未婚配,且到了適婚年歲的可都得抓緊了。”
轉而看著白芷說:“問問你娘,可有看著鍾意的姑娘。”
白芷在旁歎了口氣:“我哥說要看著我出嫁,弟弟的親事有了著落,他才會考慮自己的事情。”
顧瑾初聽聞,難免有些驚訝:“高義過了年才十一歲……我記得他們兄弟倆相差十歲吧?”
雖說是長兄如父,但高德有這般想法,他們的母親肯定不會答應。
一個母親帶著三個孩子,自然是希望看著孩子們能早日成家。
若是按照高德的想法,等弟弟成了家,他那個年歲再想找各方麵都滿意的姑娘,可就有些難了。
“奴婢娘親聽到他這話,立馬就哭了。說是對不起我爹,怕死後都沒臉見他。”白芷在旁快言快語道。
她也就是打不過她哥,不然定要揍醒他。
程媽媽在旁聽得有些雲山霧繞,待夫人和白芷差不多結束這個話題,才開口問:“白芷姑娘和高德護衛是兄妹?”
白芷點點頭:“是呀,程媽媽。”還貼心的補了句,“我們是同父同母的一母同胞。”
程媽媽點點頭,想到夫人身旁的丫環都賜了白姓,便也沒有太過驚訝。
為了迎接除夕,府中各處已經開始裝飾起來,隨處可見忙碌的下人們。
冬日的陽光灑在青石板路上,兩側造型各異的盆景在陽光下投下斑駁的影子。
被精心裝飾過的花園雖沒有春日的生機勃勃,卻在冬日裏呈現出另一種寧靜的光景。
“五弟妹。”
聽到有人叫她,顧瑾初回過頭去,隻見三房的李氏正嫋嫋婷婷地走來。
顧瑾初麵露淺笑,待她走近,笑著說:“三嫂今日的指甲顏色,同這喜慶氛圍真是相得益彰。”
李氏聽聞,麵上笑出一朵花來,語氣也變得更加親昵,聲音婉轉輕柔:
“別人都說弟妹年紀小,三嫂倒是覺得弟妹很有眼光。”
同顧瑾初抬起腳步一邊向前走著,一邊伸手欣賞自己的雙手。
十指纖纖,指甲修整得如月牙般優美,塗上了她最喜歡的正紅色。
在閨中之時她便讓下人這般打理,嫁給蔣南義後,為了伺候他,她不得已的把指甲給剪短。
為了看起來儀態端莊,更是很久不曾碰過這般豔麗的顏色。
眼下指甲長到了她滿意的長度,指甲也是今早新染的,心情自然好得不得了。
顧瑾初隻當沒有聽出李氏話中的意思,笑著問:“顏色染得這般純正,三嫂當真是心思巧妙。”
“費了不少心思在暖房培育的玫瑰花……新鮮的花瓣效果總好過幹花。”李氏麵上難掩得意地說。
銀錢她不缺,雖然跑了一個大丫環明月,再從人牙子那裏買來人補上就是了。
左不過日子怎麽開心怎麽來。
顧瑾初笑著回道:“原來是用玫瑰花染的,難怪三嫂身上香味兒這般濃鬱可人。”
說到香味兒,此時她們妯娌二人已經來到了明輝堂的內院。
抬眼看去,透過透明的窗扇,能看到西次間的女眷們。
李氏便把目光落在王氏身上。
上次的事,世子夫人還沒有給她一個交代呢!
她看向顧瑾初,柳眉微微蹙起:“五弟妹,上次盤香是我院中明月做的不假,但背後主使之人可不是我……況且日後我也是帶著誠意去給你賠禮道歉的。”
她言語不緊不慢,盡顯羸弱之態。
顧瑾初見狀,麵上笑意加深,緩緩開口說:“剛剛三嫂還說同我投緣,既然這樣又怎忍心誤會於我?”
她隻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已,是李氏草木皆兵了。
也可見,這件事也讓她耿耿於懷。
李氏染著丹蔻的白皙指尖,把手中的帕子緊了又緊,心中考量顧瑾初話中真偽。
她何時說過同五弟妹投緣?明明是說她眼光好。
想到這裏,笑意又湧上她的麵龐:“斌哥兒年歲尚小……往後的日子要多多仰仗五弟和五弟妹的。”
她雖有時會嫉妒顧瑾初,卻也知曉,定國公府日後最有出息的,一定會是蔣五爺。
讓閻王爺們去鬥吧!
夫君不爭氣,明哲保身實為尚選。
見李氏和顧瑾初有說有笑地走進門來,王氏抬起頭,一臉的溫和笑意看過去。
李氏給蔣老夫人請安起身後,柔聲笑著問道:“一進門就聞到香氣撲鼻,母親這裏又有什麽好吃的了?”
蔣老夫人招手讓顧瑾初過去坐她身邊,一臉慈愛的笑容:“你們趕得巧,承誌嶽家讓人送過來一筐帶皮花生,你二嫂讓人烤了些帶過來。”
柳氏親手剝了花生放在白瓷盤中,容長臉滿是恭敬之色,起身把白瓷盤放到蔣老夫人身旁的炕桌上:
“是母親慈愛,眼下房中有了小廚房,這樣寒冷的冬季一日三餐得益頗多。”
竹姐兒嘴裏的花生仁咬得嘎嘣響,看著蔣老夫人脆生生地說:“祖母,您快嚐嚐合不合口味。若是喜歡,孫女兒便讓二哥和四哥多烤些給您送過來。”
蔣老夫人聽聞,笑得一臉開懷:“瞧瞧咱們竹姐兒,真是個貼心的呦。”
柳氏在旁笑著數落女兒:“花生是你未來二嫂家的,幹活兒的是你二哥和四哥。你倒好,功勞都讓你一個人給占了!”
往日裏,她身邊跟著的通常是程媽媽和白芷。
此時的程媽媽,正在院子中與小丫頭說話。見夫人從正房走出來,程媽媽連忙將小丫頭打發走,抬腿迎了上去。
程媽媽為人嚴厲,顧瑾初瞧見她這副模樣,還以為是哪個小丫頭犯了錯,便也沒有多問。
走出緣緣堂垂花門時,高德拿著一人多高,嶄新的木梯走了進來。
見主子出門,他恭敬地退出門去,將木梯豎在牆邊,而後向主子拱手請安。
對顧瑾初身邊的白芷和程媽媽,他點點頭算是當作打招呼了。
高德平日話雖不多,但人緣卻很不錯。
程媽媽跟在夫人身側,一直行至看不見緣緣堂垂花門的地方,才開口說話:“夫人,又有人過來打聽高護衛的事情了。”
高德雖不是蔣家的家生子,但他是五夫人的陪嫁,又是主子身邊的紅人。
得知他尚未婚配,便成為府中許多適婚年齡丫環,以及一些家中有年輕女子的管事婆子眼中的目標。
像高德這種被主子看中的人,有朝一日或許會得到自由身,家眷也會跟著脫籍。
同是奴籍的她們,除了想攀高枝被主子收房,大多數想嫁的便是高德這種人。
顧瑾初聽後,輕輕一笑:“年終了,咱們院子裏這些還未婚配,且到了適婚年歲的可都得抓緊了。”
轉而看著白芷說:“問問你娘,可有看著鍾意的姑娘。”
白芷在旁歎了口氣:“我哥說要看著我出嫁,弟弟的親事有了著落,他才會考慮自己的事情。”
顧瑾初聽聞,難免有些驚訝:“高義過了年才十一歲……我記得他們兄弟倆相差十歲吧?”
雖說是長兄如父,但高德有這般想法,他們的母親肯定不會答應。
一個母親帶著三個孩子,自然是希望看著孩子們能早日成家。
若是按照高德的想法,等弟弟成了家,他那個年歲再想找各方麵都滿意的姑娘,可就有些難了。
“奴婢娘親聽到他這話,立馬就哭了。說是對不起我爹,怕死後都沒臉見他。”白芷在旁快言快語道。
她也就是打不過她哥,不然定要揍醒他。
程媽媽在旁聽得有些雲山霧繞,待夫人和白芷差不多結束這個話題,才開口問:“白芷姑娘和高德護衛是兄妹?”
白芷點點頭:“是呀,程媽媽。”還貼心的補了句,“我們是同父同母的一母同胞。”
程媽媽點點頭,想到夫人身旁的丫環都賜了白姓,便也沒有太過驚訝。
為了迎接除夕,府中各處已經開始裝飾起來,隨處可見忙碌的下人們。
冬日的陽光灑在青石板路上,兩側造型各異的盆景在陽光下投下斑駁的影子。
被精心裝飾過的花園雖沒有春日的生機勃勃,卻在冬日裏呈現出另一種寧靜的光景。
“五弟妹。”
聽到有人叫她,顧瑾初回過頭去,隻見三房的李氏正嫋嫋婷婷地走來。
顧瑾初麵露淺笑,待她走近,笑著說:“三嫂今日的指甲顏色,同這喜慶氛圍真是相得益彰。”
李氏聽聞,麵上笑出一朵花來,語氣也變得更加親昵,聲音婉轉輕柔:
“別人都說弟妹年紀小,三嫂倒是覺得弟妹很有眼光。”
同顧瑾初抬起腳步一邊向前走著,一邊伸手欣賞自己的雙手。
十指纖纖,指甲修整得如月牙般優美,塗上了她最喜歡的正紅色。
在閨中之時她便讓下人這般打理,嫁給蔣南義後,為了伺候他,她不得已的把指甲給剪短。
為了看起來儀態端莊,更是很久不曾碰過這般豔麗的顏色。
眼下指甲長到了她滿意的長度,指甲也是今早新染的,心情自然好得不得了。
顧瑾初隻當沒有聽出李氏話中的意思,笑著問:“顏色染得這般純正,三嫂當真是心思巧妙。”
“費了不少心思在暖房培育的玫瑰花……新鮮的花瓣效果總好過幹花。”李氏麵上難掩得意地說。
銀錢她不缺,雖然跑了一個大丫環明月,再從人牙子那裏買來人補上就是了。
左不過日子怎麽開心怎麽來。
顧瑾初笑著回道:“原來是用玫瑰花染的,難怪三嫂身上香味兒這般濃鬱可人。”
說到香味兒,此時她們妯娌二人已經來到了明輝堂的內院。
抬眼看去,透過透明的窗扇,能看到西次間的女眷們。
李氏便把目光落在王氏身上。
上次的事,世子夫人還沒有給她一個交代呢!
她看向顧瑾初,柳眉微微蹙起:“五弟妹,上次盤香是我院中明月做的不假,但背後主使之人可不是我……況且日後我也是帶著誠意去給你賠禮道歉的。”
她言語不緊不慢,盡顯羸弱之態。
顧瑾初見狀,麵上笑意加深,緩緩開口說:“剛剛三嫂還說同我投緣,既然這樣又怎忍心誤會於我?”
她隻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已,是李氏草木皆兵了。
也可見,這件事也讓她耿耿於懷。
李氏染著丹蔻的白皙指尖,把手中的帕子緊了又緊,心中考量顧瑾初話中真偽。
她何時說過同五弟妹投緣?明明是說她眼光好。
想到這裏,笑意又湧上她的麵龐:“斌哥兒年歲尚小……往後的日子要多多仰仗五弟和五弟妹的。”
她雖有時會嫉妒顧瑾初,卻也知曉,定國公府日後最有出息的,一定會是蔣五爺。
讓閻王爺們去鬥吧!
夫君不爭氣,明哲保身實為尚選。
見李氏和顧瑾初有說有笑地走進門來,王氏抬起頭,一臉的溫和笑意看過去。
李氏給蔣老夫人請安起身後,柔聲笑著問道:“一進門就聞到香氣撲鼻,母親這裏又有什麽好吃的了?”
蔣老夫人招手讓顧瑾初過去坐她身邊,一臉慈愛的笑容:“你們趕得巧,承誌嶽家讓人送過來一筐帶皮花生,你二嫂讓人烤了些帶過來。”
柳氏親手剝了花生放在白瓷盤中,容長臉滿是恭敬之色,起身把白瓷盤放到蔣老夫人身旁的炕桌上:
“是母親慈愛,眼下房中有了小廚房,這樣寒冷的冬季一日三餐得益頗多。”
竹姐兒嘴裏的花生仁咬得嘎嘣響,看著蔣老夫人脆生生地說:“祖母,您快嚐嚐合不合口味。若是喜歡,孫女兒便讓二哥和四哥多烤些給您送過來。”
蔣老夫人聽聞,笑得一臉開懷:“瞧瞧咱們竹姐兒,真是個貼心的呦。”
柳氏在旁笑著數落女兒:“花生是你未來二嫂家的,幹活兒的是你二哥和四哥。你倒好,功勞都讓你一個人給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