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不妨直說
強嫁的夫君捂不熱,重生她不要了 作者:渝三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氏進門後給上首的蔣老夫人行禮問安,又和兩個弟妹相互見禮。
轉而看向李氏,笑著同她說:“還沒進門,就聽到你在說五弟妹胃口好......她如今身子重,能吃是福。”
李氏在心中啐了口“口蜜腹劍”。
大嫂的一句話,把她和五弟妹都給繞了進去。
她下巴輕抬,示意王氏看向羅漢床上的小幾。那上麵白色瓷碟中躺著幾顆泛著紫紅色的小果子。
李氏一臉笑意,聲音婉轉:“母親怎麽疼五弟妹,我這個做兒媳都是不吃醋的......
知曉母親身子有恙,特意弄來這邊疆特產。眼下如此惡劣天氣還保存的這般好,可見五弟妹是用了心的。”
王氏麵上的笑意不改,坐在李氏對麵的椅子中,目光自白色瓷盤上掃過,卻是對李氏的話不以為然。
吳大夫都說了,婆母眼下病症需要慢慢調理。
這小果子就能解決?
她是堅決不會信的!
她麵上帶著抹笑意,“五弟妹這般有心,是我們這些嫂子們不能比的。”
顧瑾初聽聞笑了下,“大嫂言重了,這西梅果子是友人自邊疆帶回來的。路上顛簸壞了一些,這些還是品相好的用來孝敬母親。”
她看向蔣老夫人說:“也是家中嫂嫂們體諒我,不與我計較這些。”
蔣老夫人彎腰拉過小兒媳的手,放在手心中,拍了拍她手背笑著說:“你們都是好孩子。”
李氏噗呲笑出聲來,見大家都看向後用帕子掩住口鼻,小聲說:“若是說起年歲,大嫂可是足足大了五弟妹二十載。”
世子夫人的長子,比五弟妹還要年長呢。
年歲上大了快兩輪的人了,總是這般含沙射影的,也不怕讓人聽了笑話了去。
王氏端坐在那裏,臉上的笑意不減,看向上首的蔣老夫人,“母親您看,幾日不見五弟妹,閑話家常倒是讓兒媳忘了,是來同您商議元宵節一事。”
固安大多都是簪纓世家,最是重注氣氛不過,往年的元宵燈會都辦得熱鬧非常。
如今是國喪期間,不僅燈會不能舉辦,就是家中宴席也是件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不過王氏此番來是另有目的,不斷觀察著顧瑾初。
見她神情有些萎靡,看似故作鎮定後,一顆心放了下來,不枉費她們綢繆觀察這麽久。
以往沒有挑明,也是在找最合適的時機。
蔣老夫人對王氏說:“......定是要一切從簡的,和笑妍你們妯娌兩個商量著來吧。雖是諸多的忌諱,畢竟家中有孩子們,一些齋飯做的也是有模有樣的。”
蔣老夫人禮佛,常去的便是護國寺。
說到齋飯,柳氏陪同蔣老夫人去過護國寺。
李氏可不關心,這定國公府是誰和誰在管家。
她手肘支在椅子扶手上,跟顧瑾初說:“五弟妹往年來過固安看燈會嗎?那排場,僅是站在家門口看就很是壯觀呢。”
顧瑾初笑著搖搖頭。
她自是看過的,上一世的元宵燈會並沒有因為什麽而受到影響。
蔣五爺親手給她做了隻花燈,她精心保存了好幾年。
王氏這邊同蔣老夫人商量的差不多,站起身垂眸看著李氏問道:“三弟妹今日怎麽這個時間來母親這裏?”
李氏正在同顧瑾初描述她的家鄉,每到元宵節時他們是要遊神的。
聽到王氏的問話她並沒有細想,一臉懊惱說:“我來是想去母親的暖房,來討要花枝的!”
說著看向蔣老夫人,白皙的麵上的笑得很是輕柔,當中帶著一抹討好:“聽聞母親暖房中很多的花開了,兒媳想討要上一些......”
蔣老夫人還是了解老三媳婦的,有些不讚同的低聲說:“可不能被人看了去......”
聽到婆母這樣說,李氏便知曉她這是同意了,從椅子上站起身,起誓又保證的:
“母親您放心,四弟妹不是多嘴之人......三爺不在朝為官,兒媳自是接觸不到官眷們,不會給咱們定國公府帶來麻煩的!”
四爺是監察禦史,總不能上折子參自己人吧!
蔣老夫人撐著炕桌站起身,指著李氏笑罵她:“難怪咱們承斌小小年紀,就能把夫子哄的一愣一愣的,感情根源在你身上。”
李氏扭著腰肢走過去,伸手攙扶著蔣老夫人,“母親您這話在妯娌們跟前兒怎麽說兒媳都好,可不要讓三爺聽到了。
不然,下次承斌再背不出千字文,三爺就會把責任都怪罪在兒媳身上了。”
蔣老夫人在她攙扶下走下地台,口中說:“我看承斌聰明的很,凡事在心中都有自己成算......老三嚴厲,也是望子成龍。”
蔣家男人優秀的還不夠多嗎?
是能超過蔣五爺,還是能越過如今的大少爺。
李氏不露痕跡的撇了下嘴,她的兒子高高興興長大,日後做個富貴閑散人不也挺好嗎!
低聲在蔣老夫人身邊附和,“母親您說的是。”
蔣老夫人回頭看向顧瑾初招了招手,“瑾初累不累?”
顧瑾初這會兒腰倒是不那麽酸了,輕撫在肚子上笑著說:“母親暖房的花自來養得好,兒媳也跟著你們一同看看去吧。”
蔣老夫人點點頭,“多走動走動是好的,對日後生產也有益處。”覺得不放心,又說了句:“這種時候也逞強不得,尤其是不能累到。”
顧瑾初聽聞不由得又想到不久前的五爺。她那會兒確實累的是有些難捱,又抓又咬的,才讓他找回理智。
好在走在前麵的蔣老夫人,還有李氏並不沒有察覺到她的異狀。
走在她身旁的王氏低聲說:“今日五弟妹好像有心事,可是發生了什麽?”
顧瑾初側頭看向她,淺笑問道:“不知大嫂指的是?”
王氏麵上的笑變得有些奇怪,在她身旁伺候之人掃了眼,“五弟妹好像首次帶著這丫頭過來。”
顧瑾初輕“嗯”了聲,就聽王氏沒頭沒尾的問了句:“五弟妹最近可聽說了什麽?”
不由得讓顧瑾初抬眸看向她,唇角微勾,“大嫂想說什麽不妨直說。”
王氏側過頭,眸光落在她麵上:“有時候真的羨慕五弟妹......不僅夫君待你不薄,就連婆母也恨不得把你捧在手心。”
顧瑾初聽到王氏這番話,笑著問她:“怎麽,世子爺對世子夫人不好嗎?”
王氏愣了下,麵頰的酒窩變淺,笑意在溫暖冬日差點就要維持不住了,低聲說:“五弟妹,世子爺對我自是好的。”
顧瑾初又接著問道:“婆母對咱們妯娌幾個不慈愛嗎?”
王氏看了眼走在前麵的蔣老夫人,笑意在臉上盡收,壓著嗓音斥責她:“五弟妹,你這說的是什麽話?”
若是讓人知曉,她在背後這般質疑國公夫人,豈不是會讓這盛京城的世家貴婦們,戳斷了她的脊梁骨。
繼而沒臉見人。
顧瑾初聽到她帶著嗬斥的言語,不怒反笑,“既然世子爺對世子夫人很好,婆母又待我們這些兒媳親厚、慈愛,那你羨慕我什麽?”
王氏眨眨眼,顧瑾初她是真的聽不出來,還是在裝傻!
顧瑾初挑了下眉,白皙明媚的麵龐帶著抹讓王氏很是刺眼的笑,“世子夫人要是說羨慕我年歲小,我便不會這般反駁於你了。”
王氏覺得自己麵上的體麵已經維持不住了,“你!”隨即緩了下心神,告訴自己有她顧瑾初哭的時候。
又接著心平氣和的說:“五弟妹,不要忘記了,你日後也是要活到嫂子這個年歲的。”
“大嫂,年齡不應該變成我們的桎梏......那些是歲月賦予我們的沉澱,是日積月累的經驗,讓我們在生活中得以從容。”
顧瑾初一臉平和的看著她,好似剛剛那個挑釁的笑,是王氏的錯覺一樣。
暖房門口,衣著臃腫的婆子正在打掃石階。
看到主子們過來,放下手中的掃帚,恭恭敬敬的曲身行禮問安。
而後抬頭看了眼主子們,側過身讓開位置。
地上的落葉枯黃,而順著石階抬眼朝著暖房看過去,點點瑩綠帶著姹紫嫣紅若隱若現。
蔣老夫人腳步輕頓,轉過身,看著身後款步而來的兩個兒媳婦。
李氏很驚訝,好像大嫂在五弟妹那裏又吃了癟。她笑著問道:“大嫂,五弟妹你們說什麽呢?讓我和母親也來聽上一聽。”
王氏來到暖房後,抬眸在裏麵掃了眼。心中也不確定,五弟妹會怎麽解釋剛剛她的咄咄逼人。
顧瑾初走到蔣老夫人身側,輕輕笑了下,“母親,大嫂剛剛說......”
“五弟妹,你怕是對大嫂剛剛的話有誤解!”王氏麵露緊張,開口打斷她。
李氏一聽頓時來了興致,從顏色豔麗的花骨朵上收回目光,滿麵好奇的看向顧瑾初:
“五弟妹,大嫂像來溫和端莊......怎麽聽你話中意思,好似和大嫂發生了爭執呢!”
王氏微不可察的皺了下眉,“三弟妹慎言。”
李氏做出西子捧心的嬌弱模樣,有些泫然欲泣,“大嫂,我說了什麽?讓您對我發這般大的脾氣。”
顧瑾初笑著說:“三嫂還沒看出來嗎?大嫂這是因為你來母親這裏討花......她也想染指甲,又不好意思在人前直言表達出來。”
李氏麵露失望,“我還以為是什麽呢!”轉頭上下打量起王氏:“大嫂,你不是向來看不上此種行徑......該不會是因為年長五弟妹太多歲,想打扮的年輕一些吧?”
王氏聽了顧瑾初的胡言亂語,是稍稍鬆了口氣的,李氏的這句話又差點把她氣的背過氣去。
捏著帕子放在唇邊,猛地咳了幾聲。
麵色漲得赤紅,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她身旁的張媽媽,在她後背輕拍了幾下,才讓王氏把氣順過來。
蔣老夫人在旁邊打著圓場,“老三媳婦,你當誰都像你這般悠閑自在。你大嫂掌管著一大家子,何時見過她像你一樣染過指甲。”
顧瑾初在旁挽著婆母,看著兩個嫂子說:“都是一家人,可不要傷了一團和氣才好。”
王氏才止住的咳,又差點脫口而出,一口後槽牙都要咬碎了。
她給身使了個旁人一個眼色,張媽媽見狀點了點頭。
蔣老夫人招來在暖房伺候的婆子,對李氏說:“想要什麽和下人說,隻除了我那幾株紫霞仙是不可以動的。”
她口中紫霞仙是她嫁到定國公府時,從娘家徒植而來的牡丹花。
花型為單瓣,花朵碩大如盤,初開時花瓣呈肉紅色,盛開之際呈淡紫色,臨近晚期則為正紫色。
香氣濃鬱,此刻正綻放在她們身後不遠處,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下。
暖房就像是一個小型的蘇式園林,是國公爺耗費了兩年時間,為國公夫人打造的。
李氏忙不迭的點頭,她是瘋了才會要紫霞仙的花瓣。
她怕她前腳走,後腳被國公爺命人把她叉到紹休堂。用鞭子抽一遍不說,還得下命令給她,讓她把花瓣完好無損的按在花枝上。
想到那個場麵,李氏打了個冷顫,小聲說:“母親,兒媳撿些玫瑰花掉落的花瓣就好。”
顧瑾初並非首次踏入這暖房,卻隱隱覺得似乎有了一些變化。
然而,一時間,卻又毫無頭緒,不知這變化究竟在何處。
蔣老夫人聽聞後笑著說:“這麽簡單的事,下次讓人過來和這婆子說就是了......來都來了,去看看那株白蘭花開了沒有。”
顧瑾初挽著蔣老夫人的手,看到山茶花樹下的玫瑰花,才恍然大悟。
這幾盆玫瑰花,以往是放在暖房甬道兩側的。
這會兒被下人移到山茶花樹下,兩兩競相開放,有種爭奇鬥豔的感覺。
跟在王氏身旁的張媽媽,突然間低聲說:“山茶花樹下好像有人......”
蔣老夫人微微蹙了下眉,在暖房伺候花草的丫頭又何故躲在那裏說悄悄話。
就聽一道清晰的哽咽聲:“......我就是替高護衛不值得!那個白芷明明被五夫人許給了何先生,為什麽還要和高護衛不清不楚的……他們進房間一個多時辰,該發生的怕是也都發生了......”
轉而看向李氏,笑著同她說:“還沒進門,就聽到你在說五弟妹胃口好......她如今身子重,能吃是福。”
李氏在心中啐了口“口蜜腹劍”。
大嫂的一句話,把她和五弟妹都給繞了進去。
她下巴輕抬,示意王氏看向羅漢床上的小幾。那上麵白色瓷碟中躺著幾顆泛著紫紅色的小果子。
李氏一臉笑意,聲音婉轉:“母親怎麽疼五弟妹,我這個做兒媳都是不吃醋的......
知曉母親身子有恙,特意弄來這邊疆特產。眼下如此惡劣天氣還保存的這般好,可見五弟妹是用了心的。”
王氏麵上的笑意不改,坐在李氏對麵的椅子中,目光自白色瓷盤上掃過,卻是對李氏的話不以為然。
吳大夫都說了,婆母眼下病症需要慢慢調理。
這小果子就能解決?
她是堅決不會信的!
她麵上帶著抹笑意,“五弟妹這般有心,是我們這些嫂子們不能比的。”
顧瑾初聽聞笑了下,“大嫂言重了,這西梅果子是友人自邊疆帶回來的。路上顛簸壞了一些,這些還是品相好的用來孝敬母親。”
她看向蔣老夫人說:“也是家中嫂嫂們體諒我,不與我計較這些。”
蔣老夫人彎腰拉過小兒媳的手,放在手心中,拍了拍她手背笑著說:“你們都是好孩子。”
李氏噗呲笑出聲來,見大家都看向後用帕子掩住口鼻,小聲說:“若是說起年歲,大嫂可是足足大了五弟妹二十載。”
世子夫人的長子,比五弟妹還要年長呢。
年歲上大了快兩輪的人了,總是這般含沙射影的,也不怕讓人聽了笑話了去。
王氏端坐在那裏,臉上的笑意不減,看向上首的蔣老夫人,“母親您看,幾日不見五弟妹,閑話家常倒是讓兒媳忘了,是來同您商議元宵節一事。”
固安大多都是簪纓世家,最是重注氣氛不過,往年的元宵燈會都辦得熱鬧非常。
如今是國喪期間,不僅燈會不能舉辦,就是家中宴席也是件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不過王氏此番來是另有目的,不斷觀察著顧瑾初。
見她神情有些萎靡,看似故作鎮定後,一顆心放了下來,不枉費她們綢繆觀察這麽久。
以往沒有挑明,也是在找最合適的時機。
蔣老夫人對王氏說:“......定是要一切從簡的,和笑妍你們妯娌兩個商量著來吧。雖是諸多的忌諱,畢竟家中有孩子們,一些齋飯做的也是有模有樣的。”
蔣老夫人禮佛,常去的便是護國寺。
說到齋飯,柳氏陪同蔣老夫人去過護國寺。
李氏可不關心,這定國公府是誰和誰在管家。
她手肘支在椅子扶手上,跟顧瑾初說:“五弟妹往年來過固安看燈會嗎?那排場,僅是站在家門口看就很是壯觀呢。”
顧瑾初笑著搖搖頭。
她自是看過的,上一世的元宵燈會並沒有因為什麽而受到影響。
蔣五爺親手給她做了隻花燈,她精心保存了好幾年。
王氏這邊同蔣老夫人商量的差不多,站起身垂眸看著李氏問道:“三弟妹今日怎麽這個時間來母親這裏?”
李氏正在同顧瑾初描述她的家鄉,每到元宵節時他們是要遊神的。
聽到王氏的問話她並沒有細想,一臉懊惱說:“我來是想去母親的暖房,來討要花枝的!”
說著看向蔣老夫人,白皙的麵上的笑得很是輕柔,當中帶著一抹討好:“聽聞母親暖房中很多的花開了,兒媳想討要上一些......”
蔣老夫人還是了解老三媳婦的,有些不讚同的低聲說:“可不能被人看了去......”
聽到婆母這樣說,李氏便知曉她這是同意了,從椅子上站起身,起誓又保證的:
“母親您放心,四弟妹不是多嘴之人......三爺不在朝為官,兒媳自是接觸不到官眷們,不會給咱們定國公府帶來麻煩的!”
四爺是監察禦史,總不能上折子參自己人吧!
蔣老夫人撐著炕桌站起身,指著李氏笑罵她:“難怪咱們承斌小小年紀,就能把夫子哄的一愣一愣的,感情根源在你身上。”
李氏扭著腰肢走過去,伸手攙扶著蔣老夫人,“母親您這話在妯娌們跟前兒怎麽說兒媳都好,可不要讓三爺聽到了。
不然,下次承斌再背不出千字文,三爺就會把責任都怪罪在兒媳身上了。”
蔣老夫人在她攙扶下走下地台,口中說:“我看承斌聰明的很,凡事在心中都有自己成算......老三嚴厲,也是望子成龍。”
蔣家男人優秀的還不夠多嗎?
是能超過蔣五爺,還是能越過如今的大少爺。
李氏不露痕跡的撇了下嘴,她的兒子高高興興長大,日後做個富貴閑散人不也挺好嗎!
低聲在蔣老夫人身邊附和,“母親您說的是。”
蔣老夫人回頭看向顧瑾初招了招手,“瑾初累不累?”
顧瑾初這會兒腰倒是不那麽酸了,輕撫在肚子上笑著說:“母親暖房的花自來養得好,兒媳也跟著你們一同看看去吧。”
蔣老夫人點點頭,“多走動走動是好的,對日後生產也有益處。”覺得不放心,又說了句:“這種時候也逞強不得,尤其是不能累到。”
顧瑾初聽聞不由得又想到不久前的五爺。她那會兒確實累的是有些難捱,又抓又咬的,才讓他找回理智。
好在走在前麵的蔣老夫人,還有李氏並不沒有察覺到她的異狀。
走在她身旁的王氏低聲說:“今日五弟妹好像有心事,可是發生了什麽?”
顧瑾初側頭看向她,淺笑問道:“不知大嫂指的是?”
王氏麵上的笑變得有些奇怪,在她身旁伺候之人掃了眼,“五弟妹好像首次帶著這丫頭過來。”
顧瑾初輕“嗯”了聲,就聽王氏沒頭沒尾的問了句:“五弟妹最近可聽說了什麽?”
不由得讓顧瑾初抬眸看向她,唇角微勾,“大嫂想說什麽不妨直說。”
王氏側過頭,眸光落在她麵上:“有時候真的羨慕五弟妹......不僅夫君待你不薄,就連婆母也恨不得把你捧在手心。”
顧瑾初聽到王氏這番話,笑著問她:“怎麽,世子爺對世子夫人不好嗎?”
王氏愣了下,麵頰的酒窩變淺,笑意在溫暖冬日差點就要維持不住了,低聲說:“五弟妹,世子爺對我自是好的。”
顧瑾初又接著問道:“婆母對咱們妯娌幾個不慈愛嗎?”
王氏看了眼走在前麵的蔣老夫人,笑意在臉上盡收,壓著嗓音斥責她:“五弟妹,你這說的是什麽話?”
若是讓人知曉,她在背後這般質疑國公夫人,豈不是會讓這盛京城的世家貴婦們,戳斷了她的脊梁骨。
繼而沒臉見人。
顧瑾初聽到她帶著嗬斥的言語,不怒反笑,“既然世子爺對世子夫人很好,婆母又待我們這些兒媳親厚、慈愛,那你羨慕我什麽?”
王氏眨眨眼,顧瑾初她是真的聽不出來,還是在裝傻!
顧瑾初挑了下眉,白皙明媚的麵龐帶著抹讓王氏很是刺眼的笑,“世子夫人要是說羨慕我年歲小,我便不會這般反駁於你了。”
王氏覺得自己麵上的體麵已經維持不住了,“你!”隨即緩了下心神,告訴自己有她顧瑾初哭的時候。
又接著心平氣和的說:“五弟妹,不要忘記了,你日後也是要活到嫂子這個年歲的。”
“大嫂,年齡不應該變成我們的桎梏......那些是歲月賦予我們的沉澱,是日積月累的經驗,讓我們在生活中得以從容。”
顧瑾初一臉平和的看著她,好似剛剛那個挑釁的笑,是王氏的錯覺一樣。
暖房門口,衣著臃腫的婆子正在打掃石階。
看到主子們過來,放下手中的掃帚,恭恭敬敬的曲身行禮問安。
而後抬頭看了眼主子們,側過身讓開位置。
地上的落葉枯黃,而順著石階抬眼朝著暖房看過去,點點瑩綠帶著姹紫嫣紅若隱若現。
蔣老夫人腳步輕頓,轉過身,看著身後款步而來的兩個兒媳婦。
李氏很驚訝,好像大嫂在五弟妹那裏又吃了癟。她笑著問道:“大嫂,五弟妹你們說什麽呢?讓我和母親也來聽上一聽。”
王氏來到暖房後,抬眸在裏麵掃了眼。心中也不確定,五弟妹會怎麽解釋剛剛她的咄咄逼人。
顧瑾初走到蔣老夫人身側,輕輕笑了下,“母親,大嫂剛剛說......”
“五弟妹,你怕是對大嫂剛剛的話有誤解!”王氏麵露緊張,開口打斷她。
李氏一聽頓時來了興致,從顏色豔麗的花骨朵上收回目光,滿麵好奇的看向顧瑾初:
“五弟妹,大嫂像來溫和端莊......怎麽聽你話中意思,好似和大嫂發生了爭執呢!”
王氏微不可察的皺了下眉,“三弟妹慎言。”
李氏做出西子捧心的嬌弱模樣,有些泫然欲泣,“大嫂,我說了什麽?讓您對我發這般大的脾氣。”
顧瑾初笑著說:“三嫂還沒看出來嗎?大嫂這是因為你來母親這裏討花......她也想染指甲,又不好意思在人前直言表達出來。”
李氏麵露失望,“我還以為是什麽呢!”轉頭上下打量起王氏:“大嫂,你不是向來看不上此種行徑......該不會是因為年長五弟妹太多歲,想打扮的年輕一些吧?”
王氏聽了顧瑾初的胡言亂語,是稍稍鬆了口氣的,李氏的這句話又差點把她氣的背過氣去。
捏著帕子放在唇邊,猛地咳了幾聲。
麵色漲得赤紅,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她身旁的張媽媽,在她後背輕拍了幾下,才讓王氏把氣順過來。
蔣老夫人在旁邊打著圓場,“老三媳婦,你當誰都像你這般悠閑自在。你大嫂掌管著一大家子,何時見過她像你一樣染過指甲。”
顧瑾初在旁挽著婆母,看著兩個嫂子說:“都是一家人,可不要傷了一團和氣才好。”
王氏才止住的咳,又差點脫口而出,一口後槽牙都要咬碎了。
她給身使了個旁人一個眼色,張媽媽見狀點了點頭。
蔣老夫人招來在暖房伺候的婆子,對李氏說:“想要什麽和下人說,隻除了我那幾株紫霞仙是不可以動的。”
她口中紫霞仙是她嫁到定國公府時,從娘家徒植而來的牡丹花。
花型為單瓣,花朵碩大如盤,初開時花瓣呈肉紅色,盛開之際呈淡紫色,臨近晚期則為正紫色。
香氣濃鬱,此刻正綻放在她們身後不遠處,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下。
暖房就像是一個小型的蘇式園林,是國公爺耗費了兩年時間,為國公夫人打造的。
李氏忙不迭的點頭,她是瘋了才會要紫霞仙的花瓣。
她怕她前腳走,後腳被國公爺命人把她叉到紹休堂。用鞭子抽一遍不說,還得下命令給她,讓她把花瓣完好無損的按在花枝上。
想到那個場麵,李氏打了個冷顫,小聲說:“母親,兒媳撿些玫瑰花掉落的花瓣就好。”
顧瑾初並非首次踏入這暖房,卻隱隱覺得似乎有了一些變化。
然而,一時間,卻又毫無頭緒,不知這變化究竟在何處。
蔣老夫人聽聞後笑著說:“這麽簡單的事,下次讓人過來和這婆子說就是了......來都來了,去看看那株白蘭花開了沒有。”
顧瑾初挽著蔣老夫人的手,看到山茶花樹下的玫瑰花,才恍然大悟。
這幾盆玫瑰花,以往是放在暖房甬道兩側的。
這會兒被下人移到山茶花樹下,兩兩競相開放,有種爭奇鬥豔的感覺。
跟在王氏身旁的張媽媽,突然間低聲說:“山茶花樹下好像有人......”
蔣老夫人微微蹙了下眉,在暖房伺候花草的丫頭又何故躲在那裏說悄悄話。
就聽一道清晰的哽咽聲:“......我就是替高護衛不值得!那個白芷明明被五夫人許給了何先生,為什麽還要和高護衛不清不楚的……他們進房間一個多時辰,該發生的怕是也都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