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講要給陳初初寫一篇文章。
眾人先是一怔,麵麵相覷,臉色各異。
“這李講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事已至此,已經無解,他難不成還想憑借著一篇文章扭轉乾坤?太難了,近乎不可能。”
四皇子身邊,有門客蹙眉說道。
人們慢慢回過神來,覺察到。
李講之所以做這麽多,那都是因為不希望陳初初這位神童,埋沒在陳建這個無作為的廢物父親手中。
可是,無論是律法,還是人倫。
李講若是想管,沒有一點是站在他那一邊的。
至於當事人,陳初初更是被困在孝道裏,無法對父親做出割舍。
設身處地的想,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棘手,此事難以作為。
而李講偏偏不服,還要寫一篇文章。
這就讓眾人有些看不懂了。
若是寫出來還沒有用,那不是自打顏麵嗎?
“還是年少輕狂。”三皇子身邊,有人冷冷說道。
顯然,他把李講的所作所為,當成了一種垂死掙紮。
“也罷,明天此子便會收到無數彈劾,就看看他現在想幹什麽吧。”三皇子淡淡說。
雖然文比沒有成功,但是李講還是陷入到了麻煩當中。
而且還是他自找的。
既然如此,三皇子自然樂得看戲。
李講手握楷筆,深深吸氣,刹那之間,眾人忽然毛骨悚然,像是聽到了一陣徐徐的拔劍聲。
“這是……文心如劍!”有人驚道。
這是一種玄而又玄的狀態,傳說,一旦進入這種狀態,寫下的詩會充滿一往無前的鋒銳劍意。
閱讀原作時,稍有不慎,便會被字裏行間所蘊藏的劍意刺傷!
而以此狀態書寫戰詩,尤其是與“劍”有關的戰詩時,威力更是會翻上好幾倍。
李講提筆沾墨,筆尖在墨水中旋轉時,他說道:“這篇文章,乃是有感而發,故事的主人公是虛構,但,想來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說完,李講寫下兩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嚐識書具,忽啼求之……”
李講落筆之時,淡淡的才氣,如同雲煙般從墨跡中透出,飄然而起,氤氳而散。
萬裏之外的安州。
蘇家宗祠。
供奉台上,象征著“聖師”的牌位輕輕一震,金色的光流轉,轉瞬即逝。
這是北宋文學家,有“文公”美名的王安石的代表作。
全文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僅僅隻是通過一位旁觀者的視角,來進行敘述關於“方仲永”的故事。
清新的墨香在空氣中浮沉。
不需要人刻意的朗讀,光是嗅聞這種氣味,腦海中便能自然而然的浮現出李講筆下文字。
這又是一種傳說中的異象。
文從心生。
若是李講境界足夠高,或者作品足夠好。
他甚至可以讓一些不明白人族語的異族,在聞到墨香的同時,洞悉文意,了解其中神妙之處。
莫老坐在書桌的一旁,目瞪口呆地看著李講創作。
黃鴨眼神早已如癡如醉。
那對詩詞文章一向不怎麽感興趣的玄老投來目光,眼中有驚豔之色。
作壁上觀,淡然自若的文相情不自禁地點頭頷首。
現場很安靜。
隻有李講寫字時,那鏗鏘如劍鳴般的聲音。
周圍的人情不自禁的朝著李講走來。
起初,隻是三五個人站在他的身後。
但伴隨著李講寫下的字越來越多,桌子周邊的身影也越來越多。
他們將李講團團圍住,眉毛緊蹙。
當李講寫到“泯然眾人矣”的時候,陳初初再也承受不住那份無形的壓力。
刹那之間,體內仿佛有什麽堅固的建築,轟然坍塌了一般。
陳初初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她哭了,就像是在這篇文章中,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陳建則是麵若死灰,他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但是,他卻猛然反應過來,不知不覺中,身邊早已空無一人。
他,竟然成為了一位孤立無援的孤家寡人。
終於,李講寫到了最後一段。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這一段話,是王安石通過方仲永的事件,對所有閱讀這一篇文章的人,發出的忠告,聲音振聾發聵。
一個天才,在沒有接受後天教育的情況下,最終都會淪為平庸。
而那些沒有天資的人呢?
本身天賦就不如方仲永,若還是不接受教育,豈不是連普通人都不如?
伴隨著李講寫下最後一個字,霎那間,宛若萬劍出鞘。
《傷仲永》中,每一個文字都化作成了一把墨劍,衝天而起,依次排列在天空之中,發出驚雷般的轟鳴。
很快就有人發現了這奇特的一幕。
“你們快看,天上出現了一篇文章!”有人驚呼。
“老李,少大白天喝酒了,天上怎麽可能會出現……這是什麽?!”
男人笑罵著從屋子裏走出,結果抬起頭看一眼,臉色就變了。
當洛陽城的上空,真的出現了一篇文章,整個城市都仿佛沸騰了。
一道又一道身影,除非手上有人命關天的大事,此刻都撇開了,衝出屋子,抬頭看天。
“天啊,是哪位聖人寫了一篇新的作品嗎?”
“傷仲永,方仲永……我們大唐原來還有這麽一位奇才,可惜居然被他蠢笨的生父所害!”
“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作者說的太對了,我可以允許自己愚鈍,但決不允許自己懶惰!”
靖王府。
靖王站在老樹下,眉頭深鎖,眸色陰沉,像是含著一塊冰。
他幾乎同步接收文相壽宴現場的消息,已經知曉,這是李講新作引發的風波。
“不對!”
靖王忽地臉色大變,猛然抬頭。
“嗯?”文相坐不住了,騰然起身。
玄老的目光也緊緊地盯著,眼中全是不可思議之色。
一時之間,凡是身在洛陽城的聖者皆震動,按捺不住了,齊齊抬頭看向蒼穹,露出震撼之色。
因為。
冥冥的虛空之中,突然蕩漾起了一陣玄而又玄的波動。
五色的霞光,如火焰,如裙擺在天空中狂舞,有一件東西越來越明顯了。
它在光芒中浮現,是一支古老的,陳舊的,斑駁的竹筆,流淌著歲月的氣息,鎮壓虛空,比烈陽的存在感還要強烈。
“那是什麽……”吳越的聲音在顫抖。
李講這篇文章,召喚出了一個什麽東西出來?!
然而,話音剛落,眾人的瞳孔就如同發生了一場地震般。
無數人不可思議地看著文相,嘴巴張大,因為親眼看到。
堂堂文相,對著一支筆行禮。
他說。
“學生文天衡,拜見聖師!”
眾人先是一怔,麵麵相覷,臉色各異。
“這李講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事已至此,已經無解,他難不成還想憑借著一篇文章扭轉乾坤?太難了,近乎不可能。”
四皇子身邊,有門客蹙眉說道。
人們慢慢回過神來,覺察到。
李講之所以做這麽多,那都是因為不希望陳初初這位神童,埋沒在陳建這個無作為的廢物父親手中。
可是,無論是律法,還是人倫。
李講若是想管,沒有一點是站在他那一邊的。
至於當事人,陳初初更是被困在孝道裏,無法對父親做出割舍。
設身處地的想,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棘手,此事難以作為。
而李講偏偏不服,還要寫一篇文章。
這就讓眾人有些看不懂了。
若是寫出來還沒有用,那不是自打顏麵嗎?
“還是年少輕狂。”三皇子身邊,有人冷冷說道。
顯然,他把李講的所作所為,當成了一種垂死掙紮。
“也罷,明天此子便會收到無數彈劾,就看看他現在想幹什麽吧。”三皇子淡淡說。
雖然文比沒有成功,但是李講還是陷入到了麻煩當中。
而且還是他自找的。
既然如此,三皇子自然樂得看戲。
李講手握楷筆,深深吸氣,刹那之間,眾人忽然毛骨悚然,像是聽到了一陣徐徐的拔劍聲。
“這是……文心如劍!”有人驚道。
這是一種玄而又玄的狀態,傳說,一旦進入這種狀態,寫下的詩會充滿一往無前的鋒銳劍意。
閱讀原作時,稍有不慎,便會被字裏行間所蘊藏的劍意刺傷!
而以此狀態書寫戰詩,尤其是與“劍”有關的戰詩時,威力更是會翻上好幾倍。
李講提筆沾墨,筆尖在墨水中旋轉時,他說道:“這篇文章,乃是有感而發,故事的主人公是虛構,但,想來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說完,李講寫下兩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嚐識書具,忽啼求之……”
李講落筆之時,淡淡的才氣,如同雲煙般從墨跡中透出,飄然而起,氤氳而散。
萬裏之外的安州。
蘇家宗祠。
供奉台上,象征著“聖師”的牌位輕輕一震,金色的光流轉,轉瞬即逝。
這是北宋文學家,有“文公”美名的王安石的代表作。
全文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僅僅隻是通過一位旁觀者的視角,來進行敘述關於“方仲永”的故事。
清新的墨香在空氣中浮沉。
不需要人刻意的朗讀,光是嗅聞這種氣味,腦海中便能自然而然的浮現出李講筆下文字。
這又是一種傳說中的異象。
文從心生。
若是李講境界足夠高,或者作品足夠好。
他甚至可以讓一些不明白人族語的異族,在聞到墨香的同時,洞悉文意,了解其中神妙之處。
莫老坐在書桌的一旁,目瞪口呆地看著李講創作。
黃鴨眼神早已如癡如醉。
那對詩詞文章一向不怎麽感興趣的玄老投來目光,眼中有驚豔之色。
作壁上觀,淡然自若的文相情不自禁地點頭頷首。
現場很安靜。
隻有李講寫字時,那鏗鏘如劍鳴般的聲音。
周圍的人情不自禁的朝著李講走來。
起初,隻是三五個人站在他的身後。
但伴隨著李講寫下的字越來越多,桌子周邊的身影也越來越多。
他們將李講團團圍住,眉毛緊蹙。
當李講寫到“泯然眾人矣”的時候,陳初初再也承受不住那份無形的壓力。
刹那之間,體內仿佛有什麽堅固的建築,轟然坍塌了一般。
陳初初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她哭了,就像是在這篇文章中,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陳建則是麵若死灰,他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但是,他卻猛然反應過來,不知不覺中,身邊早已空無一人。
他,竟然成為了一位孤立無援的孤家寡人。
終於,李講寫到了最後一段。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這一段話,是王安石通過方仲永的事件,對所有閱讀這一篇文章的人,發出的忠告,聲音振聾發聵。
一個天才,在沒有接受後天教育的情況下,最終都會淪為平庸。
而那些沒有天資的人呢?
本身天賦就不如方仲永,若還是不接受教育,豈不是連普通人都不如?
伴隨著李講寫下最後一個字,霎那間,宛若萬劍出鞘。
《傷仲永》中,每一個文字都化作成了一把墨劍,衝天而起,依次排列在天空之中,發出驚雷般的轟鳴。
很快就有人發現了這奇特的一幕。
“你們快看,天上出現了一篇文章!”有人驚呼。
“老李,少大白天喝酒了,天上怎麽可能會出現……這是什麽?!”
男人笑罵著從屋子裏走出,結果抬起頭看一眼,臉色就變了。
當洛陽城的上空,真的出現了一篇文章,整個城市都仿佛沸騰了。
一道又一道身影,除非手上有人命關天的大事,此刻都撇開了,衝出屋子,抬頭看天。
“天啊,是哪位聖人寫了一篇新的作品嗎?”
“傷仲永,方仲永……我們大唐原來還有這麽一位奇才,可惜居然被他蠢笨的生父所害!”
“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作者說的太對了,我可以允許自己愚鈍,但決不允許自己懶惰!”
靖王府。
靖王站在老樹下,眉頭深鎖,眸色陰沉,像是含著一塊冰。
他幾乎同步接收文相壽宴現場的消息,已經知曉,這是李講新作引發的風波。
“不對!”
靖王忽地臉色大變,猛然抬頭。
“嗯?”文相坐不住了,騰然起身。
玄老的目光也緊緊地盯著,眼中全是不可思議之色。
一時之間,凡是身在洛陽城的聖者皆震動,按捺不住了,齊齊抬頭看向蒼穹,露出震撼之色。
因為。
冥冥的虛空之中,突然蕩漾起了一陣玄而又玄的波動。
五色的霞光,如火焰,如裙擺在天空中狂舞,有一件東西越來越明顯了。
它在光芒中浮現,是一支古老的,陳舊的,斑駁的竹筆,流淌著歲月的氣息,鎮壓虛空,比烈陽的存在感還要強烈。
“那是什麽……”吳越的聲音在顫抖。
李講這篇文章,召喚出了一個什麽東西出來?!
然而,話音剛落,眾人的瞳孔就如同發生了一場地震般。
無數人不可思議地看著文相,嘴巴張大,因為親眼看到。
堂堂文相,對著一支筆行禮。
他說。
“學生文天衡,拜見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