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封地好遠。”
唐清璃不喜地嘟了嘟嘴,摟著南安帝的胳膊晃了又晃:“璃兒真的沒事呀,不用跑那麽遠的。”
“你這孩子。”
南安帝無奈地笑了笑,隨即轉念一想,好似還真得去一趟:“不過璃兒,你確實要去封地露個臉。”
“怎麽了父皇?”
唐清璃歪了歪頭,將小女兒姿態展示得淋漓盡致。
“是規矩。”
南安帝拍了拍她的手,輕聲說:“且是你的封地,總歸是要去瞧瞧,露露臉才好,你總不能一輩子待在京都的...”
南安帝說得很明白,自己百年之後,有封地的皇子公主都要前往封地,無詔不得入京。
“璃兒,你雖是公主,但有著那麽大的封地,有些事還是要盡早上心,如今你為永樂郡最大的人,不能偏聽偏信,可知?”
“璃兒謹遵父皇教誨。”
自己的父皇和幾個弟弟可都不是什麽善茬,這話雖然聽起來是在讓自己對封地多上點心,實際上不就是下了個圈套等著自己鑽進去嗎?
她是公主,封地賜給她了又如何,不過是做錦上添花之舉,若是自己真聽了南安帝的話,對永樂郡大大小小的事開始上心了,那怕是真的要讓南安帝懷疑自己是否別有用心。
“知道你覺得封地遠,露個臉便好,父皇派一隊禦林軍隨你去,好好保護我們璃兒。”
南安帝又笑著給唐清璃撥了一隊禦林軍,至於是保護還是監視,這便難說了。
“兒臣謝過父皇。”
唐清璃神色不變,隻笑著接下南安帝的安排。
兩人又說了會話,南安帝看時辰差不多了,便讓唐清璃先去向太後請安,晚些時辰他再過去同她們一同用膳,
南安帝看著唐清璃出了殿門,指節輕輕地在桌上敲了敲,聲色莫名。
“陛下,茶涼了。”
劉福祿看著南安帝思緒飄遠的模樣,輕輕地提了一句,而後讓人換了熱茶來。
“朕是不是太過分了…”
南安帝突然冒出了這麽一句,容太醫是自己的人,若非他有心試探唐清璃,容太醫斷不可能說出京都不適宜公主養病的話來。
他隻是存著心思試探試探唐清璃,想看看她對此是如何想的。
未曾想,她還真是不想離開京都,對封地似乎絲毫沒有興趣,難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陛下是天子。”
劉福祿沒有多說什麽,隻為南安帝換上熱茶。
他一個小小的奴才哪裏有資格多說什麽?哪怕是南安帝問了,也不行,奴不議主,這是規矩。
“你啊…”
南安帝看了他一眼,知道他的性子,也就沒有過多為難他了,反正也指望不出劉福祿說些什麽。
這段日子傳來的消息也沒說唐清璃什麽,但他就是本能覺得很不對勁,不知為何,心頭有些不適。
這唐清璃似乎對他賞賜的這些太平淡了,不應該是這樣的。
旁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封地,砸在頭上的時候都會喜不自勝,可唐清璃沒有,哪怕她拿了永樂郡這麽一大塊肥肉,她似乎也不放在心上。
就好像,那本來就是她的一般。
她這樣的舉動讓南安帝心頭不自覺有些疑惑,是真的不在乎這些,還是別有所圖?
“陛下,靜妃娘娘來了。”
“傳。”
通報聲讓南安帝收回了自己的思緒,他抬頭,恰巧看到了入門的靜妃,還有六公主唐清雅。
“臣妾見過陛下。”
“兒臣參見父皇。”
靜妃和唐清雅一同出現,讓南安帝恍若回到了之前那段日子,心頭軟了幾分。
“起來吧。”
“謝陛下。”
“謝父皇。”
唐清雅乖巧起身,然後扶起了靜妃。
“怎麽了?愛妃這是身子不爽利?”
南安帝看著靜妃臉色不大好的樣子,來到了靜妃身邊,帶著她和唐清雅入了內殿。
“陛下,臣妾無礙。”
靜妃搖了搖頭,輕笑著說:“不過是感染了風寒,尚未好全罷了。”
“那怎麽還到處亂跑?”
南安帝的眉頭皺了起來,沉聲道:“要好好休息方能好得快些。”
“父皇,是兒臣想您了。”
唐清雅看南安帝隱隱有責怪靜妃的意思,連忙來到他身邊,摟住了他的胳膊。
“你啊。”
南安帝拍了拍她的手,無奈地笑了笑。
“父皇,兒臣想出宮玩。”
唐清雅低下了頭,有些委屈地說:“前陣子弟弟妹妹們都出去了,隻有兒臣未能出去。”
“你還好意思說,若不是你對璃兒有不一樣的心思,父皇又何至於讓你禁足?”
南安帝一聽到這事就不自覺冷哼了一句,臉色也不大好看。
“父皇,兒臣知道錯了。”
唐清雅乖巧地說:“這段時日兒臣日日都在為皇姐祈福,兒臣再也不敢了。”
“朕也不是非要禁足於你。”
南安帝歎了口氣,輕聲說:“你是朕從小寵愛到大的,朕怎會不知你的性子?該收斂了,雅兒。”
“兒臣知道。”
唐清雅乖乖地點了點頭,心頭卻是對此嗤之以鼻,什麽性子,什麽從小寵愛到大的,一出事還不是毫不猶豫就把她給推出去了?
若非母妃和皇兄護著自己,怕是早就被欺負狠了!
“說說吧,出宮做什麽啊?”
南安帝心知唐清雅沒那麽簡單,不會就單單因為想自己了便尋了過來。
必定是出了什麽事,又或者是有求於他,才會在這個時辰過來尋自己,出宮遊玩?這樣的理由南安帝是不信的。
“父皇,兒臣就想著去遊湖。”
唐清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前陣子聽八皇弟回來後和兒臣形容了遊湖的樂趣,兒臣好生向往。”
“宮中也可遊湖。”
南安帝挑了挑眉,輕輕地說了聲。
“不一樣嘛父皇。”
唐清雅摟著他的胳膊說:“聽八皇弟說了,那可好玩了,兒臣還沒有玩過呢,他們都有了。”
“你啊,這都要與之攀比。”
南安帝似是無奈地笑了笑,自己的這個女兒他自己心裏清楚,從小便張揚跋扈慣了,遇事都要與自己的弟弟妹妹攀比。
罷了,也不是什麽大事,便隨她吧。
南安帝擺了擺手便同意了唐清雅的請求,她開心地晃了晃腦袋,嘴裏止不住的謝謝父皇。
靜妃從到到尾也未多說什麽,隻一臉慈愛地看著唐清雅,仿若慈母一般。
南安帝心頭悵然,或許前陣子確實是自己太過苛責她們了,她們也隻是害怕自己的寵愛會失去罷了。
更何況近日唐清雅確實每日都在為唐清璃祈福,若是她存心要唐清璃死,又怎麽可能會這麽做呢?
“時辰不早了,臣妾和雅兒先退下了。”
靜妃看此行目的已成,故意起身說要告退,又讓唐清雅別打擾南安帝處理政事。
唐清雅也顯得很乖巧,二話不說就也起身和南安帝提出要離開。
“去吧,晚些時候一同用晚膳。”
南安帝心頭有些滿意,點了點頭說了這麽一句,便擺擺手讓他們離開了。
靜妃和唐清雅是坐轎輦而來,兩人出了養心殿便看到了停在一旁的馬車,有些好奇地問:“這馬車怎的停在此處?”
依著宮中的規定,隻有皇帝方可在宮道上縱馬或是坐馬車,太後和後宮中嬪位以上的娘娘可用轎輦,餘下隻可步行。
這馬車雖然華麗,但規格一看便不是陛下專用,停在此處實在有些逾矩了。
“啟稟娘娘,那是長公主殿下的馬車。”
旁邊一太監恭敬地回答著:“陛下特讓馬車停於此處候著,待長公主累了便可將之接走。”
“陛下當真心疼長公主。”
靜妃語氣淡淡的,讓人聽不出喜怒,但熟悉她的人知曉,靜妃娘娘這是氣著了,還氣得不輕。
“母妃,我們回宮吧。”
唐清雅聽了也很生氣,但上次吃了一虧之後她就明白了,有些事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可能會起反效果,到那時,這唐清璃又要漁翁得利。
“走吧。”
靜妃點點頭,帶著唐清雅離開了,反正今夜陛下會去她宮中用晚膳,這已經足夠了。
慈寧宮中,唐清璃跟在太後身邊,摟著她的胳膊撒嬌。
“你呀,都是立府的公主了,還是這麽小孩子脾氣。”
太後摸了摸她的腦袋,雖讓語氣中帶著嫌棄的意味,但顯然對她這麽親近自己還是很受用。
“兒臣再大也還是皇祖母的孫女呀。”
唐清璃巧笑嫣然,又說:“而且兒臣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皇祖母這麽久,自然很想您。”
“那你便多多進宮瀨陪陪哀家。”
唐清璃是太後一手帶大的,自然也舍不得她,聽到唐清璃這麽依賴自己,自然是笑得合不攏嘴。
“母後和璃兒在聊什麽呢?聊得這麽開心。”
處理完政事的南安帝一進內殿就看到了她們其樂融融的模樣,心頭不自覺也輕鬆了幾分。
“兒臣參見父皇。”
“皇帝來啦。”
太後看著南安帝扶起唐清璃,笑著說:“還不是璃兒,這才立府沒幾天,便吵嚷著不舍了。”
“皇祖母...”
唐清璃有些不好意思,又說:“那本來就是嘛。兒臣確實是想父皇和皇祖母了!”
“那便休養後多進宮來陪陪太後。”
南安帝看著唐清璃這幅樣子,心頭對她的猜測少了幾分,想必她是不想去封地的,所以才會和太後這麽說。
若真是如此,那他就不懼唐清璃手握封地做點什麽了,畢竟此事從頭到尾,唐清璃什麽都不知曉,是他和太後商議的結果。
“休養?璃兒,你怎麽了?”
太後聽到南安帝說這句話,嚇得握住了唐清璃的手,打量著她,不知道她是覺得哪裏不適。
“皇祖母,璃兒並無大礙。”
唐清璃搖了搖頭,接著說:“隻是前幾日覺得有些不爽利,父皇聞言覺得不放心,喚了容太醫為兒臣把脈,說需要將養些時日。”
“容太醫說京都幹冷,不適宜璃兒養病,正巧永樂郡此刻較為溫暖,朕便想著能讓璃兒去養些日子。”
南安帝坐在一旁,補充著:“一來此處已然入春,相對較舒適,適合璃兒安心休養,二來依著規矩,也該去走一遭。”
“既是如此,璃兒你如何想的?”
太後很明顯已經被南安帝說動了,看向唐清璃的眼神中帶著不舍和疼惜。
“我聽父皇的。”
唐清璃笑了笑,輕聲說:“皇祖母不必擔憂兒臣,容太醫都說兒臣無礙了,隻要將養些許日子便好。”
“你總是這般報喜不報憂。”
太後歎了口氣,又道:“皇弟,這璃兒從未出過遠門,你要上心些。”
“這是自然,母後放心,朕會派一隊禦林軍護送璃兒前去。”
南安帝點頭應下,此番結局在他意料之中,心中的試探也去了幾分。
“如此便好。”
太後點點頭,她知容太醫是皇帝的人,此話既然說出來了,必定也是為了唐清璃好。
唐清璃這十幾年來身子骨孱弱,雖她已經耐心細致養著了,但前陣子又墜池。
冬日池水冰冷刺骨,唐清璃又有病根,現下自然是反反複複折騰人,或許太醫說得對,京都幹冷,不適宜她養身子,去別處也好。
“時辰也不早了,傳膳吧。”
封地養病的事就此定下,三人一道吃了午膳,膳後唐清璃便和南安帝一同離開了。太後有小憩的習慣,膳後不便久留。
南安帝與唐清璃一同在宮道上走著,劉福祿帶著服侍的人在後麵跟,不近也不遠。
“璃兒,會不會怨朕?”
良久,南安帝突然冒出了這麽一句話。
“不會呀,兒臣正好也從未出過京都,托了父皇的福,兒臣就當出去遊玩啦!”
唐清璃甜甜地笑了笑,似乎害怕南安帝會自責,便竭力佯裝開心。
“朕也並非一定要讓你去。”
南安帝摸了摸她的腦袋,輕聲說:“不過…”
“無事的父皇,我知道您有自己的考量,也擔心兒臣的身體,兒臣願去的。”
唐清璃搖了搖頭,笑著說:“到時候兒臣把永樂郡好吃的好玩的都給父皇帶回來!”
“好,朕等著。”
南安帝跟著她笑了笑,杞人憂天了,他的璃兒自然是懂事的。
一條長長的宮道走完,唐清璃恭送南安帝離開,隨後便上了自己的馬車。
“回吧。”
唐清璃擺了擺手,靠在軟墊上,整個身子便軟了下來,顯然是累著了。
枳橘有些心疼地給她捶腿,此行雖然達成了他們的目的,但這一步一步都讓人提心吊膽,生怕一步沒走好就讓南安帝生疑。
容太醫是南安帝的人,也是唐清璃的人。
今日此番說辭,是她早早就準備好的,她也知道南安帝必定會叫容太醫來給自己把脈,因為他是太醫院院首,又隻忠於南安帝。
可南安帝不知,這容太醫的姑姑,是昭國公的好友之妹,算下來,這容太醫還得叫昭國公一聲伯伯。
起先這層關係唐清璃不知,但隨著她和昭國公的合作越來越深入,信任度越來越高,他便給唐清璃安排了不少人手,這容太醫便是其中一環。
不過唐清璃自己在太醫院也有人,便從未用過這步棋,畢竟在宮中凡事都要小心謹慎,能少用人便少用,誰知道會不會出什麽差錯。
此次也算是兵行險招,她總要尋個法子去自己的封地將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給抓出來,同時再一次坐穩自己搖光星的名號。
想必南安帝也是存著這個試探的心思,在今日入宮之前,一封五百裏加急的奏折剛剛送到他桌上。
與永樂郡比鄰的定康郡因洪水泛濫,淹沒農田,影響百姓春耕,百姓稱是河神不滿,以童男童女作為供品祈求河神放過他們。
若這唐清璃真的這麽神,是南朝的福星,想必這區區河神作祟,應在她路過之時便能解決吧?
不出意外,想必她此次去永樂郡必定會在南安帝的安排下經過定康郡。
南安帝自以為棋高一著,殊不知此事唐清璃不僅知道如何破解,還知道洪水何時停。
依稀記得上一世也是這個時候,定康郡傳來了這樣的消息,大皇子唐明德因著私心將這個燙手山芋丟給了唐明安去處理。
卻未曾想在他到定康郡的時候,洪水便止了,風平浪靜後百姓便開始了春耕,再無遇到難題。
南安帝大喜,認為唐明安是祥瑞,立刻便把定康郡賜給了他作為封地。
而他也正是因為定康一事在大臣麵前狠狠地露臉,後麵在奪嫡中才有更多人因為他的“祥瑞”之名而願意追隨他,助他登基。
既然上一世唐明安什麽都沒做就白撿了這麽個大功勞,那這一世就讓她來瞧瞧,若無祥瑞之名,這唐明安應是如何登頂帝位。
不過,上一世終究是上一世,聽聞洪水的源頭乃是修築堤壩的人中飽私囊,致使堤壩極易損壞,而此事藏得很深,因為此人身後站著的乃是陽親王。
此人明麵上灑脫豁達,實際上心思極深,是個不折不扣的笑麵虎,幾個皇子在他手上吃了不少虧,自然不會眼巴巴去找事。
上一世洪水止住後,唐明安知道了這個消息,卻並未多說什麽,反而賣了個好,把陽親王拉入了他奪嫡的助力中。
陽親王對帝位沒興趣,唐明安對他的性子,還許諾登基之後給他加賜封地,讓他繼續舒舒服服地做一個逍遙親王,陽親王自然同意了。
後來,此二人狼狽為奸做了不少壞事,哪怕如今想起來,還是讓唐清璃心悸。
這一世,定不能如此了。
她早就安排了譚誠去處理定康郡的事,待一切都結束了,她再讓自己手下的人呈報給南安帝,屆時便又有幾個位置可以動一動了。
“殿下,到了。”
馬車在長公主府門口停下,靈芝輕輕地喚了一聲,看唐清璃睜開了雙眼,便連忙打開了馬車門。
“今日馬車極穩,可賞。”
唐清璃對於今日馬夫的技術很是滿意,不會顛簸,比之前那個好得多。
“奴才謝賞。”
馬夫心下一喜,連忙跪下領賞。
“起來吧。”
唐清璃擺了擺手,帶著靈芝和枳橘進後院之後,便淡淡地說:“找個由頭發配了。”
“啊?公主…”
靈芝有些沒跟上唐清璃的說的話,方才給了馬夫賞賜,怎的就發配了?
“他身有武功在,不是個尋常人。”
唐清璃坐在軟榻上,淡淡道:“對馬車的控製還極好,想必是特殊培養的人。”
“殿下懷疑他是細作。”
靈芝明白了,皺了皺眉道:“但府中的人都是譚管家親自挑選的,應該不能出錯啊!”
是的,在立府之後,譚誠就成功升級為了長公主府的大管家,地位比從前隻高不低。
“別有用心的人不是他。”
唐清璃幽幽地說了句:“須知,這府中也不止一位管家。”
長公主府大,光靠譚誠一個人管不過來,南安帝給他賜了兩位管家,幫著譚誠做事。
“是陛下。”
枳橘聽懂了唐清璃的言下之意,但此事無解,皇帝賜,不可辭。
“找個由頭打發了,此人留在身邊不安全。”
唐清璃點了點頭,輕笑著說:“父皇既然要在我身邊安排人,那我便成全他。”
次日,長公主前往永樂郡養病的消息便在宮中傳遍了,令妃聽到這個消息心下一緊,提著小廚房做的湯就來了養心殿。
“愛妃怎麽來了?”
南安帝明知故問,這令妃想來是聽到了唐清璃要離開的消息,有些坐不住了。
“小廚房今日做了道參雞湯,臣妾想到陛下日夜操勞,便拿過來給陛下喝了。”
令妃笑了笑,坐在南安帝身旁,讓憐星把雞湯給端了上來。
“愛妃有心了。”
南安帝笑著點了點頭,拿起雞湯喝了一口,而後便放下了勺子,不腥不鹹,做得確實不錯。
“陛下喜歡便好。”
令妃笑了笑,給南安帝遞上了帕子,而後便和他隨意聊了幾句。
話題不一會便到了唐清璃的身上。
“陛下,說起來,這長公主身子骨不好,長途跋涉是否…”
令妃欲言又止,顯然是對唐清璃極為擔心。
“愛妃不必擔心,璃兒此行我已經安排了禦林軍和太醫一同陪著她,斷不會讓她出事。”
南安帝搖了搖頭,接著說:“京都幹冷,不適合璃兒將養身子。”
令妃聞言便再未多說什麽,隻又提了兩句南安帝要多注意身子,便離開了。
待她離開之後,南安帝眼眸微眯,這令妃看起來還是不死心,非要讓唐清璃成為她的女兒啊。
若真是如此,那他便不會手下留情了。
長春宮,賢妃寢宮。
“兒臣見過母妃。”
唐明德得了賢妃的消息便趕了過來,他剛在朝堂上把燙手山芋丟給唐明安,此刻正洋洋得意。
“定康郡的事,本宮知道了。”
賢妃看著唐明德,不自覺歎了口氣:“你啊,被人利用了還不自知。”
唐清璃不喜地嘟了嘟嘴,摟著南安帝的胳膊晃了又晃:“璃兒真的沒事呀,不用跑那麽遠的。”
“你這孩子。”
南安帝無奈地笑了笑,隨即轉念一想,好似還真得去一趟:“不過璃兒,你確實要去封地露個臉。”
“怎麽了父皇?”
唐清璃歪了歪頭,將小女兒姿態展示得淋漓盡致。
“是規矩。”
南安帝拍了拍她的手,輕聲說:“且是你的封地,總歸是要去瞧瞧,露露臉才好,你總不能一輩子待在京都的...”
南安帝說得很明白,自己百年之後,有封地的皇子公主都要前往封地,無詔不得入京。
“璃兒,你雖是公主,但有著那麽大的封地,有些事還是要盡早上心,如今你為永樂郡最大的人,不能偏聽偏信,可知?”
“璃兒謹遵父皇教誨。”
自己的父皇和幾個弟弟可都不是什麽善茬,這話雖然聽起來是在讓自己對封地多上點心,實際上不就是下了個圈套等著自己鑽進去嗎?
她是公主,封地賜給她了又如何,不過是做錦上添花之舉,若是自己真聽了南安帝的話,對永樂郡大大小小的事開始上心了,那怕是真的要讓南安帝懷疑自己是否別有用心。
“知道你覺得封地遠,露個臉便好,父皇派一隊禦林軍隨你去,好好保護我們璃兒。”
南安帝又笑著給唐清璃撥了一隊禦林軍,至於是保護還是監視,這便難說了。
“兒臣謝過父皇。”
唐清璃神色不變,隻笑著接下南安帝的安排。
兩人又說了會話,南安帝看時辰差不多了,便讓唐清璃先去向太後請安,晚些時辰他再過去同她們一同用膳,
南安帝看著唐清璃出了殿門,指節輕輕地在桌上敲了敲,聲色莫名。
“陛下,茶涼了。”
劉福祿看著南安帝思緒飄遠的模樣,輕輕地提了一句,而後讓人換了熱茶來。
“朕是不是太過分了…”
南安帝突然冒出了這麽一句,容太醫是自己的人,若非他有心試探唐清璃,容太醫斷不可能說出京都不適宜公主養病的話來。
他隻是存著心思試探試探唐清璃,想看看她對此是如何想的。
未曾想,她還真是不想離開京都,對封地似乎絲毫沒有興趣,難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陛下是天子。”
劉福祿沒有多說什麽,隻為南安帝換上熱茶。
他一個小小的奴才哪裏有資格多說什麽?哪怕是南安帝問了,也不行,奴不議主,這是規矩。
“你啊…”
南安帝看了他一眼,知道他的性子,也就沒有過多為難他了,反正也指望不出劉福祿說些什麽。
這段日子傳來的消息也沒說唐清璃什麽,但他就是本能覺得很不對勁,不知為何,心頭有些不適。
這唐清璃似乎對他賞賜的這些太平淡了,不應該是這樣的。
旁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封地,砸在頭上的時候都會喜不自勝,可唐清璃沒有,哪怕她拿了永樂郡這麽一大塊肥肉,她似乎也不放在心上。
就好像,那本來就是她的一般。
她這樣的舉動讓南安帝心頭不自覺有些疑惑,是真的不在乎這些,還是別有所圖?
“陛下,靜妃娘娘來了。”
“傳。”
通報聲讓南安帝收回了自己的思緒,他抬頭,恰巧看到了入門的靜妃,還有六公主唐清雅。
“臣妾見過陛下。”
“兒臣參見父皇。”
靜妃和唐清雅一同出現,讓南安帝恍若回到了之前那段日子,心頭軟了幾分。
“起來吧。”
“謝陛下。”
“謝父皇。”
唐清雅乖巧起身,然後扶起了靜妃。
“怎麽了?愛妃這是身子不爽利?”
南安帝看著靜妃臉色不大好的樣子,來到了靜妃身邊,帶著她和唐清雅入了內殿。
“陛下,臣妾無礙。”
靜妃搖了搖頭,輕笑著說:“不過是感染了風寒,尚未好全罷了。”
“那怎麽還到處亂跑?”
南安帝的眉頭皺了起來,沉聲道:“要好好休息方能好得快些。”
“父皇,是兒臣想您了。”
唐清雅看南安帝隱隱有責怪靜妃的意思,連忙來到他身邊,摟住了他的胳膊。
“你啊。”
南安帝拍了拍她的手,無奈地笑了笑。
“父皇,兒臣想出宮玩。”
唐清雅低下了頭,有些委屈地說:“前陣子弟弟妹妹們都出去了,隻有兒臣未能出去。”
“你還好意思說,若不是你對璃兒有不一樣的心思,父皇又何至於讓你禁足?”
南安帝一聽到這事就不自覺冷哼了一句,臉色也不大好看。
“父皇,兒臣知道錯了。”
唐清雅乖巧地說:“這段時日兒臣日日都在為皇姐祈福,兒臣再也不敢了。”
“朕也不是非要禁足於你。”
南安帝歎了口氣,輕聲說:“你是朕從小寵愛到大的,朕怎會不知你的性子?該收斂了,雅兒。”
“兒臣知道。”
唐清雅乖乖地點了點頭,心頭卻是對此嗤之以鼻,什麽性子,什麽從小寵愛到大的,一出事還不是毫不猶豫就把她給推出去了?
若非母妃和皇兄護著自己,怕是早就被欺負狠了!
“說說吧,出宮做什麽啊?”
南安帝心知唐清雅沒那麽簡單,不會就單單因為想自己了便尋了過來。
必定是出了什麽事,又或者是有求於他,才會在這個時辰過來尋自己,出宮遊玩?這樣的理由南安帝是不信的。
“父皇,兒臣就想著去遊湖。”
唐清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前陣子聽八皇弟回來後和兒臣形容了遊湖的樂趣,兒臣好生向往。”
“宮中也可遊湖。”
南安帝挑了挑眉,輕輕地說了聲。
“不一樣嘛父皇。”
唐清雅摟著他的胳膊說:“聽八皇弟說了,那可好玩了,兒臣還沒有玩過呢,他們都有了。”
“你啊,這都要與之攀比。”
南安帝似是無奈地笑了笑,自己的這個女兒他自己心裏清楚,從小便張揚跋扈慣了,遇事都要與自己的弟弟妹妹攀比。
罷了,也不是什麽大事,便隨她吧。
南安帝擺了擺手便同意了唐清雅的請求,她開心地晃了晃腦袋,嘴裏止不住的謝謝父皇。
靜妃從到到尾也未多說什麽,隻一臉慈愛地看著唐清雅,仿若慈母一般。
南安帝心頭悵然,或許前陣子確實是自己太過苛責她們了,她們也隻是害怕自己的寵愛會失去罷了。
更何況近日唐清雅確實每日都在為唐清璃祈福,若是她存心要唐清璃死,又怎麽可能會這麽做呢?
“時辰不早了,臣妾和雅兒先退下了。”
靜妃看此行目的已成,故意起身說要告退,又讓唐清雅別打擾南安帝處理政事。
唐清雅也顯得很乖巧,二話不說就也起身和南安帝提出要離開。
“去吧,晚些時候一同用晚膳。”
南安帝心頭有些滿意,點了點頭說了這麽一句,便擺擺手讓他們離開了。
靜妃和唐清雅是坐轎輦而來,兩人出了養心殿便看到了停在一旁的馬車,有些好奇地問:“這馬車怎的停在此處?”
依著宮中的規定,隻有皇帝方可在宮道上縱馬或是坐馬車,太後和後宮中嬪位以上的娘娘可用轎輦,餘下隻可步行。
這馬車雖然華麗,但規格一看便不是陛下專用,停在此處實在有些逾矩了。
“啟稟娘娘,那是長公主殿下的馬車。”
旁邊一太監恭敬地回答著:“陛下特讓馬車停於此處候著,待長公主累了便可將之接走。”
“陛下當真心疼長公主。”
靜妃語氣淡淡的,讓人聽不出喜怒,但熟悉她的人知曉,靜妃娘娘這是氣著了,還氣得不輕。
“母妃,我們回宮吧。”
唐清雅聽了也很生氣,但上次吃了一虧之後她就明白了,有些事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可能會起反效果,到那時,這唐清璃又要漁翁得利。
“走吧。”
靜妃點點頭,帶著唐清雅離開了,反正今夜陛下會去她宮中用晚膳,這已經足夠了。
慈寧宮中,唐清璃跟在太後身邊,摟著她的胳膊撒嬌。
“你呀,都是立府的公主了,還是這麽小孩子脾氣。”
太後摸了摸她的腦袋,雖讓語氣中帶著嫌棄的意味,但顯然對她這麽親近自己還是很受用。
“兒臣再大也還是皇祖母的孫女呀。”
唐清璃巧笑嫣然,又說:“而且兒臣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皇祖母這麽久,自然很想您。”
“那你便多多進宮瀨陪陪哀家。”
唐清璃是太後一手帶大的,自然也舍不得她,聽到唐清璃這麽依賴自己,自然是笑得合不攏嘴。
“母後和璃兒在聊什麽呢?聊得這麽開心。”
處理完政事的南安帝一進內殿就看到了她們其樂融融的模樣,心頭不自覺也輕鬆了幾分。
“兒臣參見父皇。”
“皇帝來啦。”
太後看著南安帝扶起唐清璃,笑著說:“還不是璃兒,這才立府沒幾天,便吵嚷著不舍了。”
“皇祖母...”
唐清璃有些不好意思,又說:“那本來就是嘛。兒臣確實是想父皇和皇祖母了!”
“那便休養後多進宮來陪陪太後。”
南安帝看著唐清璃這幅樣子,心頭對她的猜測少了幾分,想必她是不想去封地的,所以才會和太後這麽說。
若真是如此,那他就不懼唐清璃手握封地做點什麽了,畢竟此事從頭到尾,唐清璃什麽都不知曉,是他和太後商議的結果。
“休養?璃兒,你怎麽了?”
太後聽到南安帝說這句話,嚇得握住了唐清璃的手,打量著她,不知道她是覺得哪裏不適。
“皇祖母,璃兒並無大礙。”
唐清璃搖了搖頭,接著說:“隻是前幾日覺得有些不爽利,父皇聞言覺得不放心,喚了容太醫為兒臣把脈,說需要將養些時日。”
“容太醫說京都幹冷,不適宜璃兒養病,正巧永樂郡此刻較為溫暖,朕便想著能讓璃兒去養些日子。”
南安帝坐在一旁,補充著:“一來此處已然入春,相對較舒適,適合璃兒安心休養,二來依著規矩,也該去走一遭。”
“既是如此,璃兒你如何想的?”
太後很明顯已經被南安帝說動了,看向唐清璃的眼神中帶著不舍和疼惜。
“我聽父皇的。”
唐清璃笑了笑,輕聲說:“皇祖母不必擔憂兒臣,容太醫都說兒臣無礙了,隻要將養些許日子便好。”
“你總是這般報喜不報憂。”
太後歎了口氣,又道:“皇弟,這璃兒從未出過遠門,你要上心些。”
“這是自然,母後放心,朕會派一隊禦林軍護送璃兒前去。”
南安帝點頭應下,此番結局在他意料之中,心中的試探也去了幾分。
“如此便好。”
太後點點頭,她知容太醫是皇帝的人,此話既然說出來了,必定也是為了唐清璃好。
唐清璃這十幾年來身子骨孱弱,雖她已經耐心細致養著了,但前陣子又墜池。
冬日池水冰冷刺骨,唐清璃又有病根,現下自然是反反複複折騰人,或許太醫說得對,京都幹冷,不適宜她養身子,去別處也好。
“時辰也不早了,傳膳吧。”
封地養病的事就此定下,三人一道吃了午膳,膳後唐清璃便和南安帝一同離開了。太後有小憩的習慣,膳後不便久留。
南安帝與唐清璃一同在宮道上走著,劉福祿帶著服侍的人在後麵跟,不近也不遠。
“璃兒,會不會怨朕?”
良久,南安帝突然冒出了這麽一句話。
“不會呀,兒臣正好也從未出過京都,托了父皇的福,兒臣就當出去遊玩啦!”
唐清璃甜甜地笑了笑,似乎害怕南安帝會自責,便竭力佯裝開心。
“朕也並非一定要讓你去。”
南安帝摸了摸她的腦袋,輕聲說:“不過…”
“無事的父皇,我知道您有自己的考量,也擔心兒臣的身體,兒臣願去的。”
唐清璃搖了搖頭,笑著說:“到時候兒臣把永樂郡好吃的好玩的都給父皇帶回來!”
“好,朕等著。”
南安帝跟著她笑了笑,杞人憂天了,他的璃兒自然是懂事的。
一條長長的宮道走完,唐清璃恭送南安帝離開,隨後便上了自己的馬車。
“回吧。”
唐清璃擺了擺手,靠在軟墊上,整個身子便軟了下來,顯然是累著了。
枳橘有些心疼地給她捶腿,此行雖然達成了他們的目的,但這一步一步都讓人提心吊膽,生怕一步沒走好就讓南安帝生疑。
容太醫是南安帝的人,也是唐清璃的人。
今日此番說辭,是她早早就準備好的,她也知道南安帝必定會叫容太醫來給自己把脈,因為他是太醫院院首,又隻忠於南安帝。
可南安帝不知,這容太醫的姑姑,是昭國公的好友之妹,算下來,這容太醫還得叫昭國公一聲伯伯。
起先這層關係唐清璃不知,但隨著她和昭國公的合作越來越深入,信任度越來越高,他便給唐清璃安排了不少人手,這容太醫便是其中一環。
不過唐清璃自己在太醫院也有人,便從未用過這步棋,畢竟在宮中凡事都要小心謹慎,能少用人便少用,誰知道會不會出什麽差錯。
此次也算是兵行險招,她總要尋個法子去自己的封地將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給抓出來,同時再一次坐穩自己搖光星的名號。
想必南安帝也是存著這個試探的心思,在今日入宮之前,一封五百裏加急的奏折剛剛送到他桌上。
與永樂郡比鄰的定康郡因洪水泛濫,淹沒農田,影響百姓春耕,百姓稱是河神不滿,以童男童女作為供品祈求河神放過他們。
若這唐清璃真的這麽神,是南朝的福星,想必這區區河神作祟,應在她路過之時便能解決吧?
不出意外,想必她此次去永樂郡必定會在南安帝的安排下經過定康郡。
南安帝自以為棋高一著,殊不知此事唐清璃不僅知道如何破解,還知道洪水何時停。
依稀記得上一世也是這個時候,定康郡傳來了這樣的消息,大皇子唐明德因著私心將這個燙手山芋丟給了唐明安去處理。
卻未曾想在他到定康郡的時候,洪水便止了,風平浪靜後百姓便開始了春耕,再無遇到難題。
南安帝大喜,認為唐明安是祥瑞,立刻便把定康郡賜給了他作為封地。
而他也正是因為定康一事在大臣麵前狠狠地露臉,後麵在奪嫡中才有更多人因為他的“祥瑞”之名而願意追隨他,助他登基。
既然上一世唐明安什麽都沒做就白撿了這麽個大功勞,那這一世就讓她來瞧瞧,若無祥瑞之名,這唐明安應是如何登頂帝位。
不過,上一世終究是上一世,聽聞洪水的源頭乃是修築堤壩的人中飽私囊,致使堤壩極易損壞,而此事藏得很深,因為此人身後站著的乃是陽親王。
此人明麵上灑脫豁達,實際上心思極深,是個不折不扣的笑麵虎,幾個皇子在他手上吃了不少虧,自然不會眼巴巴去找事。
上一世洪水止住後,唐明安知道了這個消息,卻並未多說什麽,反而賣了個好,把陽親王拉入了他奪嫡的助力中。
陽親王對帝位沒興趣,唐明安對他的性子,還許諾登基之後給他加賜封地,讓他繼續舒舒服服地做一個逍遙親王,陽親王自然同意了。
後來,此二人狼狽為奸做了不少壞事,哪怕如今想起來,還是讓唐清璃心悸。
這一世,定不能如此了。
她早就安排了譚誠去處理定康郡的事,待一切都結束了,她再讓自己手下的人呈報給南安帝,屆時便又有幾個位置可以動一動了。
“殿下,到了。”
馬車在長公主府門口停下,靈芝輕輕地喚了一聲,看唐清璃睜開了雙眼,便連忙打開了馬車門。
“今日馬車極穩,可賞。”
唐清璃對於今日馬夫的技術很是滿意,不會顛簸,比之前那個好得多。
“奴才謝賞。”
馬夫心下一喜,連忙跪下領賞。
“起來吧。”
唐清璃擺了擺手,帶著靈芝和枳橘進後院之後,便淡淡地說:“找個由頭發配了。”
“啊?公主…”
靈芝有些沒跟上唐清璃的說的話,方才給了馬夫賞賜,怎的就發配了?
“他身有武功在,不是個尋常人。”
唐清璃坐在軟榻上,淡淡道:“對馬車的控製還極好,想必是特殊培養的人。”
“殿下懷疑他是細作。”
靈芝明白了,皺了皺眉道:“但府中的人都是譚管家親自挑選的,應該不能出錯啊!”
是的,在立府之後,譚誠就成功升級為了長公主府的大管家,地位比從前隻高不低。
“別有用心的人不是他。”
唐清璃幽幽地說了句:“須知,這府中也不止一位管家。”
長公主府大,光靠譚誠一個人管不過來,南安帝給他賜了兩位管家,幫著譚誠做事。
“是陛下。”
枳橘聽懂了唐清璃的言下之意,但此事無解,皇帝賜,不可辭。
“找個由頭打發了,此人留在身邊不安全。”
唐清璃點了點頭,輕笑著說:“父皇既然要在我身邊安排人,那我便成全他。”
次日,長公主前往永樂郡養病的消息便在宮中傳遍了,令妃聽到這個消息心下一緊,提著小廚房做的湯就來了養心殿。
“愛妃怎麽來了?”
南安帝明知故問,這令妃想來是聽到了唐清璃要離開的消息,有些坐不住了。
“小廚房今日做了道參雞湯,臣妾想到陛下日夜操勞,便拿過來給陛下喝了。”
令妃笑了笑,坐在南安帝身旁,讓憐星把雞湯給端了上來。
“愛妃有心了。”
南安帝笑著點了點頭,拿起雞湯喝了一口,而後便放下了勺子,不腥不鹹,做得確實不錯。
“陛下喜歡便好。”
令妃笑了笑,給南安帝遞上了帕子,而後便和他隨意聊了幾句。
話題不一會便到了唐清璃的身上。
“陛下,說起來,這長公主身子骨不好,長途跋涉是否…”
令妃欲言又止,顯然是對唐清璃極為擔心。
“愛妃不必擔心,璃兒此行我已經安排了禦林軍和太醫一同陪著她,斷不會讓她出事。”
南安帝搖了搖頭,接著說:“京都幹冷,不適合璃兒將養身子。”
令妃聞言便再未多說什麽,隻又提了兩句南安帝要多注意身子,便離開了。
待她離開之後,南安帝眼眸微眯,這令妃看起來還是不死心,非要讓唐清璃成為她的女兒啊。
若真是如此,那他便不會手下留情了。
長春宮,賢妃寢宮。
“兒臣見過母妃。”
唐明德得了賢妃的消息便趕了過來,他剛在朝堂上把燙手山芋丟給唐明安,此刻正洋洋得意。
“定康郡的事,本宮知道了。”
賢妃看著唐明德,不自覺歎了口氣:“你啊,被人利用了還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