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別想太多了。


    唐清璃搖了搖頭,還未結束,她不能掉以輕心,眼下不是自怨自艾的時候,她正想著起身,卻覺得胳膊有些發涼,隨即摸了摸自己的胳膊,喚來了枳橘。


    “殿下。”


    一直在不遠處守候她的枳橘聽到了她的聲音,趕忙把大氅給唐清璃披上,而後道:“殿下,夜深露重,該歇息了。”


    “回吧。”


    唐清璃應了一聲,又問:“明日出行所要準備的東西可否處理完了?”


    “稟殿下,大都處理完了,餘下一些尚在安排,想必明日一定能準時出發。”


    枳橘沒有藏著掖著,本來就時間緊任務重,她知道唐清璃不喜歡旁人隱瞞。


    “先歇下吧,來不及的慢慢來便是。”


    唐清璃聽了不自覺點了點頭,她知道有些倉促了,故而一時間未能周全也實屬正常。


    “謝殿下。”


    枳橘窩心地笑了笑,她知曉殿下是心疼手下人,不想讓他們連夜做事,心下不自覺熨燙。


    回了院子,枳橘伺候唐清璃睡下後便去和譚誠說了聲,讓他將人都放去睡下。


    譚誠聽了這話也微微鬆了口氣,殿下心疼手下人,他們日子才好過啊。


    枳橘見譚誠應下,也沒有和他多說什麽便離開了,如今長公主府還不完全都是自己人,她必須要謹慎些,可不能誤了殿下的大事。


    “你回來了。”


    枳橘一踏入房門就聽到了靈芝的聲音,心下安定了不少,淡淡應了聲。


    “明日便出發了,不去看看你的小郎君?”


    靈芝看她這個樣子就偏要逗她,明明還是個不大的小丫頭,偏偏裝得一副老辣的樣子,讓人心生畏懼。


    如此長期以往,日後她可如何嫁人啊!


    “什麽小郎君?”


    枳橘聽到這話頗有些無奈:“我是什麽性子你又不是不了解,哪來的郎君?”


    “是是是,是我多說了。”


    靈芝不露痕跡地看了一眼窗台,對著枳橘做了個她們都能懂的手勢。


    “你可別在殿下麵前瞎說,我還指望著多陪陪咱們殿下呢!”


    枳橘心下會意,難怪靈芝突然莫名其妙和自己說這些,原來是有不聽話的耳朵在呀。


    “隻要忠心,自然能夠在殿下身邊久待。”


    靈芝輕笑,又說:“反正你與你的小郎君都是殿下身旁的人,屆時求個恩典,讓殿下直接給你們做主了,豈不美哉?”


    “你真是討打!”


    枳橘裝作惱羞成怒的樣子,追著靈芝就要打。


    窗台的人似乎是害怕她們追著跑著的模樣會發現自己,連忙離開了。


    反正今日聽到的消息足夠他去複命了,他也不必再待下去。


    窗台的人離開之後,方才還在嬉笑的兩人瞬間收起了玩鬧的心思,坐在桌子上一言不發。


    “會是誰?”


    良久,靈芝看著枳橘,輕輕地問了句。


    “誰都有可能。”


    枳橘搖了搖頭,輕聲道:“如今還未顯露,我們可給殿下提個醒,小心行事。”


    “本以為出了宮會好些,結果出宮之後反而多了這麽多牛鬼蛇神!實在是讓人惱火!”


    靈芝情緒外放地明顯,手握成拳直接砸在了桌上,幸而力氣小,未鬧出什麽大動靜。


    “收收你的脾氣。”


    枳橘輕輕地拍了拍她的手,這段日子她們一起陪在唐清璃身邊,關係又親近了不少。


    “我知道,但還是有些惱怒。”


    靈芝歎了口氣,她如何不知自己不應當如此呢?不過是心疼殿下罷了。


    枳橘和譚誠是後來的,自然不及她從小跟著唐清璃的情分深,她自小跟著殿下,知曉殿下在皇後娘娘還在時的盛寵,也體會過皇後娘娘仙逝後宮人對她截然不同的態度。


    這一切都看聖心,陛下若是要她好,她自然便能夠做個不諳世事的公主,可陛下若是不要她好,哪怕貴為嫡長公主,也無半分好。


    思及此,靈芝又難免格外心疼殿下,實在是受了太多苦了。


    “別想太多了,此事要盡快告知殿下,我們才能夠早做打算。”


    枳橘雖不及靈芝在唐清璃身邊的日子長,但自從長公主將她救下,她就已經誓死跟在長公主身側,如今更是盡心竭力護主。


    “你說得對。”


    靈芝收回了自己那些發散的思緒,明日就要準備去永樂郡了,今日應該早些歇息,明日才能夠更好地陪著殿下一同出行。


    安和宮,惠妃寢宮。


    “娘娘,夜深了,該歇息了。”


    碧華看著軟榻上仍舊在看書的惠妃,不自覺輕輕提醒了一句。


    “陛下今日歇在何處?”


    惠妃淡淡應了聲,隨即又問了一句。


    “陛下今日歇在了芳嬪處。”


    碧華輕輕回答了惠妃的話,這芳嬪是五公主的生母,雖然孕育了五公主,但一直也未進一步,若是無例外的話,便是止在了嬪位。


    “熄燈吧。”


    惠妃點點頭示意自己已經知曉,而後便著人將蠟燭給熄了,褪去宮裝便躺在床上。


    腳邊發燙的湯婆子和屋內足夠的炭火沒讓惠妃冷到半分,但她心頭卻有些發寒。


    不知為何,今日一直安不下心來。


    “唉。”


    “娘娘。”


    碧華聽到了惠妃的歎氣聲,輕輕地問:“可要傳太醫開些安神的湯藥?”


    “不必。”


    惠妃搖了搖頭,她心中有事,喝再多的湯藥都無濟於事。


    隻不過不知究竟是何處出了問題,怎會讓她一直無精打采又覺得心悸。


    莫非,是她的皇兒出了問題?


    思及此,惠妃就從床上坐了起來,不自覺撫上了自己的胸口,重重出了口氣。


    “娘娘。”


    碧華看她這個樣子被嚇了一跳,連忙來到她床邊跪下:“不然還是傳太醫吧?”


    “不必。”


    惠妃搖了搖頭,臉色有些沉,輕聲說:“你去探聽瑞王近日如何。”


    都說母子連心,她今日如此不踏實,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勁,不知是否唐明榮出了事。


    雖知這個時辰或許探不到什麽消息,但什麽都不做的話,她更加無法放心。


    “是。”


    碧華應了一聲,正要往外走,迎麵卻看到了宮內掌事太監鄧毅引匆匆而來。


    “怎麽走得這麽急?”


    “出了點事兒。”


    鄧毅引顯然是剛剛得了消息便急匆匆跑過來,碧華也不多問,隻和他一起進了內殿。


    “奴才見過娘娘。”


    “快起來吧,怎麽行色匆匆的?”


    惠妃看到他進來便不自覺皺起了眉頭,莫不是真的出了什麽事?


    “瑞王殿下身體有恙,吐血了。”


    鄧毅引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覺得是旁人捕風捉影的,誰知是瑞王殿下親信送來的信,想必應是真的。


    “什麽?怎的吐血了?”


    惠妃聽了這話神色一凜,當即便下了床要往外走,吐血可不是小事,她的皇兒可不能出事!


    “娘娘,娘娘!”


    鄧毅引連忙跑了幾步跪在她麵前:“殿下托人送來了信,您先瞧瞧。”


    “給本宮!”


    惠妃聞言止住了自己的步伐,接過鄧毅引遞上來的信後詳細看了看,不自覺抿了抿唇。


    碧華和鄧毅引一同跪著,不知這瑞王殿下的信中究竟說了什麽。


    “起來吧。”


    惠妃看完信後鬆了口氣,退回去坐在了軟榻上。


    “謝娘娘。”


    兩人聞言這才起身,碧華趕忙去拿來了備在一旁的湯婆子遞給惠妃,然後又取來了毯子。


    鄧毅引給惠妃端來了熱茶,這大冬天的,一個不注意可就要受涼。


    “榮兒長大了。”


    惠妃輕笑著搖了搖頭,心中的愁思散去,整個人看起來放鬆了不少。


    唐明榮吐血是真,但身子骨並無大礙,所做的這些不過是給旁人看罷了。


    近日朝堂橫生枝節,唐明榮手下不少棋子被拔,他查過後知曉是唐明安所為,當下便決定暫且收斂鋒芒,佯裝重病在身,無法與唐明安相爭。


    恰逢唐明德與唐明安為了定康郡一事鬧得甚是不愉快,讓他撿了漏,得了南安帝的關懷,此刻更是得了太醫在府中照顧著。


    吐出的是瘀血,積攢於身子多是弊端,故而能夠吐出反而是好事,不過唐明榮害怕惠妃憂心,這才趕忙修書一封送來。


    碧華和鄧毅引沒有接話,奴不議主,哪怕此刻隻有他們在,他們也不敢逾矩。


    “鄧毅引下去吧。”


    惠妃擺了擺手,今日唐明榮傳信屬實有些倉促,也不知會不會留尾巴,該處理的還是要讓人處理,而且信中有些事,她還需要細細考量。


    “是。”


    鄧毅引躬身退下。


    “碧華,你來。”


    待鄧毅引退下後,惠妃衝著碧華擺了擺手,輕輕地說:“明日本宮起身後,你便…”


    碧華聽著惠妃在自己耳畔的吩咐,心頭有些驚訝,卻不敢多說什麽,隻一一應下。


    殿內燭火跳動,不久後,碧華熄滅了燭火,惠妃再次躺在了床上,安然睡去。


    次日一早,惠妃娘娘病了的消息便早早傳入了南安帝的耳中。


    “病了?”


    南安帝皺了皺眉,心下有些訝異:“榮兒病了,惠妃竟也跟著病了?”


    “太醫回報說是冬日寒氣重,惠妃娘娘許是出行的時候未添置足夠的衣物…”


    劉福祿沒把話說完,有些事南安帝自有定奪,他如今所說也不過是太醫的猜測。


    “即是如此,便讓惠妃好好養著吧。”


    南安帝眉頭微蹙,想了想也沒說什麽,隻當是有些巧合罷了。


    “是。”


    劉福祿應了一聲,又聽見南安帝說:“永樂公主處可安排妥當?”


    “想來應是快到出城的時辰了。”


    劉福祿算著時辰,這會陛下下朝應正正好是永樂公主出發的時辰,約是到城門了。


    “讓竹影青去護送一段路。”


    南安帝點點頭,到底是雲華和自己的女兒,頭一次要去這麽遠的地方,他說什麽都不放心。


    “是。”


    劉福祿又應下,見南安帝再無別的吩咐,這才出了養心殿殿門,依著聖上吩咐的主次劃分下去,永樂公主那兒,自然是需要他親自走一趟的。


    竹影青得了聖諭便馬不停蹄出宮了,剛到長公主的府邸,便瞧見了門前那龐大的車隊。


    他嘴角微微一抽,到底沒有多說什麽,隻下馬著人通報了一聲,而後便來到了唐清璃身側。


    “臣見過永樂公主。”


    “竹大人免禮。”


    唐清璃對於南安帝把竹影青派來護送她一段路的事並無太大意外,如果她沒猜測錯的話,此刻的南安帝應是即內疚又生疑。


    故而南安帝既會給自己無上的榮光,但隨之的試探也不會少,他愛雲華,但更愛帝位,愛自己。


    竹影青來時已經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天知道他方才聽到劉福祿說的話時有多麽欣喜。


    本以為唐清璃這一去大抵是要半年乃至好幾年都無法見一麵,未曾想南安帝居然給了他這麽一個護送的機會,雖不是全程,但竹影青心頭也歡喜。


    他行禮後便站在唐清璃身側,不僅一動也不動,甚至話也不多說。


    唐清璃知曉他的性子,當下也並未多說什麽,隻等著譚誠將一切事安排妥當,便和枳橘還有靈芝一同上了早已等候多時的馬車。


    皇家馬車自是尊貴,且又帶著永樂公主的小旗,上了管道之後,略微有些眼色的人都知曉此為不能招惹的大人物,會給此行去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竹影青策馬跟於永樂公主乘坐的馬車旁,對於她安排的那些人與物都未曾查探,反正南安帝給他的任務是護送永樂公主,他沒必要去做那些事。


    而且他心裏,亦不想去做。


    永樂公主出行封地一事聲勢浩大,光是隨行的車馬便足足有上百輛,本就有府中的奴才跟著服侍,加之有南安帝抽調的禦林軍,這陣仗約摸都近五百人了。


    原本唐清璃沒想著弄出這麽大的陣仗,但今日晨間她得到枳橘和靈芝遞上的消息時,突然就改了主意。


    昨夜那個在窗邊探聽消息的不知是何來頭,不管是哪一派,都存著試探她的心思而來。


    即是如此,她幹脆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將自己麵上的都擺出來,攤在麵上讓他們看。


    他們以為自己有這些,實際上其餘的都被她藏起來了,麻痹敵人,是她這十幾年來做得最得心應手的事。


    更何況,一個不善隱藏,得了點好處就恨不得將之告訴所有人的公主,不僅是奪嫡的最好助力,更是最好操縱的傀儡,不是麽?


    坐上馬車的唐清璃靠著軟墊,車上不宜燃炭,故而枳橘早早便備好了不少湯婆子,此刻她正抱著一個,腿上蓋著毯子,格外舒適。


    “殿下,出了京約摸需要六日才能夠到驛站,冬日寒氣重,殿下切莫貪涼。”


    靈芝一邊給唐清璃倒茶,一邊絮絮叨叨著。


    若是南安帝在這,定然要說她僭越,居然敢和永樂公主這麽說話,但她是自小跟在唐清璃身邊的,此刻她心下多是熨帖,而不覺得冒犯。


    “六日,也不難熬。”


    唐清璃這麽多年早已習慣了在殿內看書,此刻也不覺得無趣,左右不過是換個地方罷了。


    “此行最快也要近兩月方能到永樂郡呢。”


    枳橘接上了靈芝的話,輕笑著說:“不過殿下不必憂心,想來有禦林軍在,應是不會出問題的。”


    “譚誠也跟著打點,一切應該都無誤。”


    譚誠把跟著這輛馬車服侍的都安排成了自己人,連馬夫也沒有放過,故而此刻她們才敢這麽直言不諱。


    “孤不擔心。“


    唐清璃聞言淺笑,輕聲道:“你們辦事,孤自然是放心的。”


    枳橘和靈芝聽了也很開心,能夠得到公主殿下的認可,自然讓他們開心不已。


    而馬車外的車隊裏,譚誠和一個健碩的男子坐在另一輛馬車上,男子身上穿著黑色錦袍,腰間墜著一把佩劍,劍眉星目,看起來格外有氣勢。


    “這便是此行可能會經曆的一些問題,還請許統領上心,可千萬別著了小人的道。”


    眼前的許三歸是自己人,是永樂公主府中統領,掌管長公主府的所有侍衛,位居正五品。


    此次長公主出行,作為統領的他自然是要陪同,除了禦林軍外其他侍衛的調動,全部都經由他的手。


    許三歸是永樂公主在他們麵前過了明麵的自己人,也是她培養了許久的心腹,其中具體細節他們不明,隻知昭國公府也從中出了不少力。


    譚誠原還對他頗有微詞,認為這麽些年許三歸不在永樂公主身旁,若是叛變了也並非無可能,可這段日子相處下來,他倒是覺得許三歸是個麵冷心熱的。


    隻有在長公主麵前,他態度才會稍好一些,就連日前入府的禦林軍他都看不起,是個心高氣傲卻極其護住的人。


    果然還得是殿下啊。


    “譚總管放心,公主的事便是屬下的事。”


    許三歸毫不猶豫應下,他是心高氣傲沒錯,但若非長公主當年鼎力相助,他隻怕如今是為罪臣之後,莫說官職了,就連良籍怕是都沒有。


    長公主不僅於他,於他全家都有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他這條命早早便是長公主的了!


    “許統領客氣了。”


    譚誠也不是裝腔作勢的主,別人敬重他,他自然也會回幾分敬重,更別說他們都是長公主麾下的人了。


    “算算時辰,我應該下馬車了。”


    譚誠是借由與許三歸討論路線的說法把人叫上馬車的,這會許三歸再不下馬車,估計會讓人生疑。


    譚誠聽了他的話便點了點頭,他不會騎馬,又是府中管家,得了唐清璃的恩準便有了馬車,許三歸作為統領還是要騎馬的。


    車隊行進速度不快,許三歸也不用馬夫將車停下便直接跳了下來,正想著上馬,便有侍衛通傳說唐清璃想要見他。


    許三歸連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著裝,確保不會有哪裏不幹淨,這才來到了長公主的馬車旁。


    “殿下,屬下許三歸。”


    許三歸快步來到馬車旁,拱手行禮,待得裏麵傳來一句上來,他才著人將馬車停下,而後上了馬車。


    “屬下參見公主,公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許三歸入了馬車便覺得很是暖和,有些不好意思地網背後縮了縮,覺得是自己把寒氣帶了進來。


    “無礙,坐吧。”


    唐清璃隻一眼便看穿了他在想什麽,擺了擺手便讓他起身落座。


    她的馬車自然是車隊中最為寬敞的一個,不僅能夠容納下十人以上,而且還可擺放桌子軟榻,如果放在現代來說,便是妥妥的房車!


    “謝公主!”


    許三歸坐在了唐清璃指的地方,腰板挺的很直,目不斜視地盯著麵前的桌子。


    “不必拘謹。”


    唐清璃無奈地笑了笑,這許三歸什麽都好,就是在自己麵前太守規矩了,有些時候過於板正,她都不太好與之開玩笑。


    “是!”


    許三歸應了一聲,看到靈芝在自己麵前放下了一杯熱茶,當即又要起身謝恩。


    “好了好了,坐著吧。”


    唐清璃簡直是哭笑不得,不過這也是他性格純良的表現,她趕忙岔開話題:“你且與孤說說接下來的行程安排罷。”


    “是。”


    許三歸拱手,將接下來一月的行程告知了唐清璃。


    原本這在昨日未出發之前便應當提前和唐清璃言明的,不過昨日倉促,他將所有的瑣事處理完後唐清璃已經歇下了,他自然不好打擾。


    今日晨間又與那一隊禦林軍的統領對了些安排,便沒有見到唐清璃。


    幸而唐清璃提前安排了人告知他盡管去做便是,她信任他,不然換作其他主子,自己必定會被問責,思及此,許三歸又覺殿下著實體恤下屬。


    “原若是不途徑定康郡,此行必定能夠縮短十五日的行程…”


    許三歸忍不住提了一句,雖然這行程是禦林軍那位統領隱晦提及是陛下所定,但他還是有些不甘。


    這不是白白讓公主殿下在路上受罪嗎!


    “無礙,便按照定好的行程便是。”


    唐清璃擺了擺手,止住了許三歸的話,正因他性子純良,故而不少事她都不讓人告訴他,就是擔憂他知道了會壞事。


    “是。”


    許三歸見唐清璃都這麽說了,當下也不矯情,反正公主殿下無異議便好。


    “禦林軍的百戶莫水金,你見過了。”


    唐清璃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輕聲問:“你覺得此人如何?”


    “胸無溝壑,但有匹夫之勇。”


    許三歸思索了一會才落下了這個結論,這兩日他與這個莫水金雖有接觸,但到底也不深,隻能夠憑著這兩日進行分析。


    禦林軍統領也分為不同的等級,依著手下人數劃分為十戶,百戶,千戶和統領。


    顧名思義,十戶手下十人,百戶手下百人,千戶手下千人,而統領則統領所有禦林軍。


    南安帝此次派遣的莫水金便是百戶,他帶著麾下的十名十戶和百名禦林軍護衛唐清璃,已和許三歸接觸了不少時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皇商與長公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那個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那個九並收藏女皇商與長公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