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偷青
逃荒被丟下,我選擇躺平 作者:陸米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前後後一直忙碌到正月十四的中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大家子終於能歇一口氣。
孫義舟娶親那天,柳幺舅聽來送親的人來說正月十五鎮上會辦花燈會,往年如何好看雲雲,聽了一耳朵的柳幺舅便把這事兒牢記於心,時不時在自家爹娘麵前暗示一波,或是去忽悠幾個娃娃,倒像是他親自去過一般。
這幾天有去趕集的村民回來也提了鎮上已經沿街擺上了燈籠,五顏六色,姿態各異,村中不少人都相約去看燈。
陳氏想到先前答應帶幾個孩子去趕集卻又食言,最近一直忙著幫人辦廚,倒是一次集都沒趕過,辦席的時候也聽了一耳朵,見兒子天天地來煩人,陳氏順勢裝作不感興趣的樣子,倒是急得柳幺舅抓耳撓腮。
姑嫂二人商量了一番,便對一家人宣布,今年元宵去鎮上過,柳幺舅見目的達成,在院裏蹦的比天還高,幾個娃娃也哇哇叫,呼喚各自的娘親要把過年穿的新衣翻出來,留著明兒過節穿。
幾個當娘的就沒有不答應的,實際上她們早已準備好,就算不去鎮上,過節嘛,也得穿得體麵一些。
“娘,我想著,要不我們做些吃食帶去賣……大牛哥說咱們四合鎮十五的燈會是出了名的,四鄰八鄉的人都過來賞玩,比趕集還要熱鬧……”
柳幺舅樂嗬玩,才趕緊提到了正事兒,有什麽比賺錢更要緊的事兒嗎?真當他是貪玩兒?
幾個小媳婦一聽,這主意好啊!幾人全都雙眼發亮地望向陳氏和何氏。
“是啊娘!咱們可以早早就去,占個好地方,擺個小攤兒……”
“咱們可以裹點麵糊糊炸點花生、紅苕……還可以做點觀音豆腐去……”
“還能煮點醪糟丸子……畢竟過節嘛……”
幾人爭相出著主意,陳氏和何氏但笑不語。
幾個小輩兒倒是與她們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說幹就幹,趁著天色還早,陳氏背著背簍上山摘斑鳩葉;柳幺舅則去歸置些木炭,留著明兒擺攤好用;柳芸娘則把存放好的碗勺翻出來,衝洗幹淨。
何氏端了花生出來,幾個娃娃也幫忙剝花生。
陳二舅同柳二舅嘀嘀咕咕好一會兒,柳二舅點了點頭,二人便操刀上山,不一會兒便背回一大捆芭蕉葉和棕櫚葉,身後還跟著背了滿滿一背簍斑鳩葉的陳氏。
幾個娃娃花生也不剝了,立馬上前去圍觀。
沒過多一會兒,幾個娃娃就被喊去幫忙搓斑鳩葉,這活兒他們熟啊,又加上很久沒吃上觀音豆腐了,甚是想念,幾個娃娃也幹得很起勁,就連冬至,都樂嗬嗬地幫忙搓著。
吃完晚飯,一家子早早就睡下,正月十五鬧元宵,他們還有得忙。
溪江村的元宵節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簷燈四偷紅。
“偷青”是為了強身,其餘“三偷”皆為求子。
所謂“偷青”,就是正月十五一大早,大姑娘小媳婦還有老婆婆們得挎著籃子去別人的菜地裏薅一把菜。
據說在正月十五這天,吃了偷來的菜,不僅可以祛病強身,還能沾點兒好運。
倘若是偷到菜,就寓意財;偷到蔥,就寓意聰明;偷到蒜,則寓意著劃算……倒是與人勝節的“采青”又異曲同工之妙,隻不過前者是去別人地裏偷,後者是去田間地頭采摘野菜或是從自家菜地裏拔。
被“偷青”的人家,也不會懊惱,反倒會覺得高興。
因為自家被人偷了菜,這可不就是說明自己家的菜長得好?長得好,那來年地裏定會大豐收。
陳大舅幾人一起來就搓了湯圓,吃飽喝足後,便把灶膛裏的灰全挖幹淨,又把灶門仔細用掃帚掃了掃,火鉗和吹火筒也從灰槽裏拿到了灶門外,準備迎紫姑——紫姑也稱卜紫姑神,也叫“廁神”。
家中幾個婦女們也早早起來用稻草、布頭等紮了個不大不小的紫姑肖像,將之放在了茅房外,還要拉著紮好的稻草人說些體己話……一陣操作直把林秋緣看得一愣一愣的,這民間的神可真多啊,拜不完,根本拜不完。
做完這些,幾個婦女換上了年初一穿的新衣,便挎了籃子直接往村中走去。
石橋是她們回家的必經之路,平日裏除了上午洗衣服的人會往這邊來,其它時候都是算冷清的,今兒卻尤其熱鬧,村中的大姑娘小媳婦們成群結隊地在橋上來來回回地踏著,何氏幾人也挎著籃子加入其中。
林秋緣站在村道上,看著圍欄不算高的石橋,還有幾分擔心,雖然不懂大人們在做什麽特殊儀式,咱就老老實實在一旁看著就成了。
過了好一會兒,何氏幾人倒回來,把路邊當看客的幾個娃娃也拽了過去,穿過橋,就往相熟的人家的菜地裏走。
在李忠家的菜地裏揪了一把蔥、張三家的地裏扯幾個辣椒、村長家的地裏掐一把韭菜、肖大腳家的地裏摘一把豌豆尖……
東薅一把西掐一把,倒是夠中午的菜了,橋上的婦女還在踏橋,何氏幾人想著都到這邊了,幹脆去肖大腳家坐一坐。
“奶,村裏的嬸子們為什麽一直在橋上轉來轉去啊?要是把橋踩塌了腫麽辦?”
何氏一隻手牽著陳念,小丫頭蹦蹦跳跳,一步三回頭,好奇地望向還在踏橋的隊伍,問道。
“她們呀,在走百病呢,走百病是見橋必過,沒法,咱們村裏就隻有這一座橋,可不就是來來回回地踩唄,放心吧,這橋她們踩了好些年了,不會踏的……”
剛來的時候何氏也不懂,去年元宵他們倒是沒注意這些,窩在棚屋裏,節就過去了,這些都是建房的時候,同肖大腳婆媳閑聊才知曉。
“正好,咱也去肖嬸子家偷口湯圓吃吃……”
朱氏挎著籃子,樂嗬道。
“大嫂子,你莫不是再給娘添個孫子或者孫女兒?”
柳芸娘捂著嘴調笑道。
“小妮子瞎說,分明是你表弟妹還想給娘添個孫子孫女兒……”
朱氏伸出手就想往柳芸娘額頭上戳,柳芸娘可不幹,當即就往衛氏身後躲,望著弟妹,朱氏不禁揶揄道。
衛氏被戳破了小心思,雙臉緋紅,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捏著衣角。
“瞧瞧,這些可都是當娘的了……倒像是還在家做姑娘似的……”
何氏望向嬉笑打鬧的幾人,臉上也掛著笑,搖了搖頭,扭頭對陳氏說道。
“可不是?她們這樣不也挺好?咱們家可不是那等規矩大窮講究的人家……”
姑嫂二人邊聊邊走,做兒媳當女兒的幾人也停止了嬉鬧,捋了捋頭發,展了展衣袖,才挎著籃子跟著走。
林秋緣幾人可看呆了去,他們的娘,居然也有那麽活潑的一麵……
這倒也是,她娘和倆表舅媽的年紀不也才二十出頭?隻不過是當娘和當兒媳的身份束縛住了她們,讓她們不得不斂起自己的稚氣,裝著成熟的大人。
孫義舟娶親那天,柳幺舅聽來送親的人來說正月十五鎮上會辦花燈會,往年如何好看雲雲,聽了一耳朵的柳幺舅便把這事兒牢記於心,時不時在自家爹娘麵前暗示一波,或是去忽悠幾個娃娃,倒像是他親自去過一般。
這幾天有去趕集的村民回來也提了鎮上已經沿街擺上了燈籠,五顏六色,姿態各異,村中不少人都相約去看燈。
陳氏想到先前答應帶幾個孩子去趕集卻又食言,最近一直忙著幫人辦廚,倒是一次集都沒趕過,辦席的時候也聽了一耳朵,見兒子天天地來煩人,陳氏順勢裝作不感興趣的樣子,倒是急得柳幺舅抓耳撓腮。
姑嫂二人商量了一番,便對一家人宣布,今年元宵去鎮上過,柳幺舅見目的達成,在院裏蹦的比天還高,幾個娃娃也哇哇叫,呼喚各自的娘親要把過年穿的新衣翻出來,留著明兒過節穿。
幾個當娘的就沒有不答應的,實際上她們早已準備好,就算不去鎮上,過節嘛,也得穿得體麵一些。
“娘,我想著,要不我們做些吃食帶去賣……大牛哥說咱們四合鎮十五的燈會是出了名的,四鄰八鄉的人都過來賞玩,比趕集還要熱鬧……”
柳幺舅樂嗬玩,才趕緊提到了正事兒,有什麽比賺錢更要緊的事兒嗎?真當他是貪玩兒?
幾個小媳婦一聽,這主意好啊!幾人全都雙眼發亮地望向陳氏和何氏。
“是啊娘!咱們可以早早就去,占個好地方,擺個小攤兒……”
“咱們可以裹點麵糊糊炸點花生、紅苕……還可以做點觀音豆腐去……”
“還能煮點醪糟丸子……畢竟過節嘛……”
幾人爭相出著主意,陳氏和何氏但笑不語。
幾個小輩兒倒是與她們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說幹就幹,趁著天色還早,陳氏背著背簍上山摘斑鳩葉;柳幺舅則去歸置些木炭,留著明兒擺攤好用;柳芸娘則把存放好的碗勺翻出來,衝洗幹淨。
何氏端了花生出來,幾個娃娃也幫忙剝花生。
陳二舅同柳二舅嘀嘀咕咕好一會兒,柳二舅點了點頭,二人便操刀上山,不一會兒便背回一大捆芭蕉葉和棕櫚葉,身後還跟著背了滿滿一背簍斑鳩葉的陳氏。
幾個娃娃花生也不剝了,立馬上前去圍觀。
沒過多一會兒,幾個娃娃就被喊去幫忙搓斑鳩葉,這活兒他們熟啊,又加上很久沒吃上觀音豆腐了,甚是想念,幾個娃娃也幹得很起勁,就連冬至,都樂嗬嗬地幫忙搓著。
吃完晚飯,一家子早早就睡下,正月十五鬧元宵,他們還有得忙。
溪江村的元宵節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簷燈四偷紅。
“偷青”是為了強身,其餘“三偷”皆為求子。
所謂“偷青”,就是正月十五一大早,大姑娘小媳婦還有老婆婆們得挎著籃子去別人的菜地裏薅一把菜。
據說在正月十五這天,吃了偷來的菜,不僅可以祛病強身,還能沾點兒好運。
倘若是偷到菜,就寓意財;偷到蔥,就寓意聰明;偷到蒜,則寓意著劃算……倒是與人勝節的“采青”又異曲同工之妙,隻不過前者是去別人地裏偷,後者是去田間地頭采摘野菜或是從自家菜地裏拔。
被“偷青”的人家,也不會懊惱,反倒會覺得高興。
因為自家被人偷了菜,這可不就是說明自己家的菜長得好?長得好,那來年地裏定會大豐收。
陳大舅幾人一起來就搓了湯圓,吃飽喝足後,便把灶膛裏的灰全挖幹淨,又把灶門仔細用掃帚掃了掃,火鉗和吹火筒也從灰槽裏拿到了灶門外,準備迎紫姑——紫姑也稱卜紫姑神,也叫“廁神”。
家中幾個婦女們也早早起來用稻草、布頭等紮了個不大不小的紫姑肖像,將之放在了茅房外,還要拉著紮好的稻草人說些體己話……一陣操作直把林秋緣看得一愣一愣的,這民間的神可真多啊,拜不完,根本拜不完。
做完這些,幾個婦女換上了年初一穿的新衣,便挎了籃子直接往村中走去。
石橋是她們回家的必經之路,平日裏除了上午洗衣服的人會往這邊來,其它時候都是算冷清的,今兒卻尤其熱鬧,村中的大姑娘小媳婦們成群結隊地在橋上來來回回地踏著,何氏幾人也挎著籃子加入其中。
林秋緣站在村道上,看著圍欄不算高的石橋,還有幾分擔心,雖然不懂大人們在做什麽特殊儀式,咱就老老實實在一旁看著就成了。
過了好一會兒,何氏幾人倒回來,把路邊當看客的幾個娃娃也拽了過去,穿過橋,就往相熟的人家的菜地裏走。
在李忠家的菜地裏揪了一把蔥、張三家的地裏扯幾個辣椒、村長家的地裏掐一把韭菜、肖大腳家的地裏摘一把豌豆尖……
東薅一把西掐一把,倒是夠中午的菜了,橋上的婦女還在踏橋,何氏幾人想著都到這邊了,幹脆去肖大腳家坐一坐。
“奶,村裏的嬸子們為什麽一直在橋上轉來轉去啊?要是把橋踩塌了腫麽辦?”
何氏一隻手牽著陳念,小丫頭蹦蹦跳跳,一步三回頭,好奇地望向還在踏橋的隊伍,問道。
“她們呀,在走百病呢,走百病是見橋必過,沒法,咱們村裏就隻有這一座橋,可不就是來來回回地踩唄,放心吧,這橋她們踩了好些年了,不會踏的……”
剛來的時候何氏也不懂,去年元宵他們倒是沒注意這些,窩在棚屋裏,節就過去了,這些都是建房的時候,同肖大腳婆媳閑聊才知曉。
“正好,咱也去肖嬸子家偷口湯圓吃吃……”
朱氏挎著籃子,樂嗬道。
“大嫂子,你莫不是再給娘添個孫子或者孫女兒?”
柳芸娘捂著嘴調笑道。
“小妮子瞎說,分明是你表弟妹還想給娘添個孫子孫女兒……”
朱氏伸出手就想往柳芸娘額頭上戳,柳芸娘可不幹,當即就往衛氏身後躲,望著弟妹,朱氏不禁揶揄道。
衛氏被戳破了小心思,雙臉緋紅,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捏著衣角。
“瞧瞧,這些可都是當娘的了……倒像是還在家做姑娘似的……”
何氏望向嬉笑打鬧的幾人,臉上也掛著笑,搖了搖頭,扭頭對陳氏說道。
“可不是?她們這樣不也挺好?咱們家可不是那等規矩大窮講究的人家……”
姑嫂二人邊聊邊走,做兒媳當女兒的幾人也停止了嬉鬧,捋了捋頭發,展了展衣袖,才挎著籃子跟著走。
林秋緣幾人可看呆了去,他們的娘,居然也有那麽活潑的一麵……
這倒也是,她娘和倆表舅媽的年紀不也才二十出頭?隻不過是當娘和當兒媳的身份束縛住了她們,讓她們不得不斂起自己的稚氣,裝著成熟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