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雜草or草藥
逃荒被丟下,我選擇躺平 作者:陸米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著,娘回屋拿針去……”
陳氏說完便快步走回屋拿東西,灶房裏忙著做飯的幾人也趕緊迎出來。
“娘,舅舅這豬jiojio……”
冬至拉著柳芸娘的手,視線正好對上她舅腫起來的左手,驚喜地睜大眼睛道。
童言無忌倒是逗笑了幾人,陳念直接捧著她幺表叔的手近距離觀看,想伸手去戳一戳,被她娘阻止了。
“哎呦乖乖,你別戳你表叔,他被蜂子ju了,痛得很勒,你莫把毒刺給你表叔duo進去了。”
朱氏抓住侄女幺作亂的手,認真地跟她解釋道。
瞧見侄女被嚇得一哆嗦,朱氏滿意地點了點頭,又抓住冬至說了一通,可把倆孩子嚇得不行。
陳念平日裏最愛逮什麽蟲子、螞蟻玩兒,此時也不敢打蜜蜂的主意了,害怕地躲在她娘身後。
“來,針來了。”
陳氏試著拿針挑刺,剛碰到刺,柳幺舅就痛得直吸氣,刺也紋絲不動。
陳氏也急得滿頭汗,又不敢暴力去擠。
最後還是柳二舅去針線簍子裏拿了一截麵線,繞到毒刺露出來的部分,繞了幾圈,竟把刺給繞了出來。
“快快快,豬油皂,快拿去搓一搓。”
何氏也將手中捏著的豬油皂遞過去,示意侄兒抹在痛處。
衝洗完後,柳幺舅果真覺得被蜜蜂蟄到的位置沒那麽痛了,雖然還是腫得老大,但是沒有刺在裏頭,確實好受些了。
“娘,飲子呢?我嚐一嚐,您這回加了那酸果子,飲子會有酸味兒嗎?”
柳幺舅被抓去吃了碗飯後,一抹嘴才想起剛才他娘說的紫蘇飲子的事兒,連忙問道。
“諾,在這兒呢,你試試吧,我們都覺得味道還不錯,嚐嚐吧。”
柳芸娘正好端著用井水湃過的紫蘇飲子進來,正好聽見幺弟問話,隨即就舀了一碗給他,示意他嚐味道。
瞧著褐色陶碗裏泛著粉的飲子,柳幺舅食欲大動,端起碗就喝了一大口,冰冰涼涼的飲子順著喉嚨進到肚裏,可別提多舒暢!
“娘!好喝!味道和顏色都很接近了……不過,我瞧著他們不是放的水糖,是淡黃色的糖塊兒……我沒見過那玩意兒。”
瞧著碗裏深粉色的飲子,柳幺舅才一拍腦袋,他給記漏這事兒了,才趕緊補充出來。
“應當是黃冰糖……今年甘蔗種得多,年底咱們也可以試著做一做,就是比做水糖多幾個步驟而已。”
陳氏想都沒想就直接說出來答案,見眾人都望向她,連忙解釋道,“咱們老家倒是少見,在這家家戶戶都種甘甘蔗,倒是不缺糖吃。肖嫂子家倒是做了一罐……誒,我記得大牛家種得甘蔗多的很,三兒,一會兒吃完午飯你去問問吧。”
柳幺舅點了點頭,將手中的紫蘇飲子一飲而盡。
……
趙大牛家確實有黃冰糖,多數都賣了換銀錢,家中隻留了兩罐兒,倒是答應回去跟家中女兒商量一番,看看能不能賣他們一罐兒。
“實在沒法,我家小桃兒平日裏將這兩罐冰糖看得緊,等我下午回去問問她願不願意賣一罐給你們……”
趙大牛家的小桃今年也有七歲多了,原本今年也該進學堂去的,但看著家中整日忙碌的爹娘,趙小桃主動攬下家中不少活計,拒絕了進學堂上學,在家幫著帶著弟弟妹妹,平日裏空閑的時候也會跟雲哥兒、狗娃幾人聚在一塊兒學學認字兒。
“幾個娃娃玩的好,我估計桃兒會答應的,等我明早給你們背過來哈,我便宜點賣給你們。”
趙大牛憨厚地笑著撓了撓被蚊蟲叮咬過的臉,轉頭對柳幺舅道。
“大牛哥,你可別便宜賣,你背去鎮上什麽價,賣給我們也得那麽價,總不能讓你虧本啊!再說了,你還得攢錢送你幾個娃娃進學堂呢……”
柳幺舅甩了甩腫脹的左手,蹙著眉頭看著左手上的紅腫邊說道。
“哎呦,你這腫得,咋那麽像……”
“豬jio是吧”
柳幺舅直接一個搶答的大動作。
周圍不少人圍上來看柳幺舅的手,其中有個曾經也被蜜蜂蟄過的幾個村民道,“你這啊,得抹點乳汁水,要好得快些,不然啊你就得等十天半個月這個才會消下去……”
“不對不對,你這得找點蒲公英回來,捶爛敷上去,才好得快……”
“誒,上回我舅子被蜂子ju了,我丈母娘砍了嫩芋兒杆子捶爛給他敷也好得很快……”
“馬齒莧也可以嘞……”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給柳幺舅出著招兒,柳幺舅也一一記下來,打算挨個試試。
下學回來的幾人也聽聞柳幺舅被蜜蜂蟄了,又把柳幺舅腫得像豬蹄似的左手左看右瞧,似乎要琢磨出個什麽門道來。
“表叔!書上寫蒲公英能清熱解毒,你敷來試一試嘛!”
陳家和掏出來大夫贈予他的醫書,準確地翻到了畫著蒲公英的那一頁,又迅速翻查著馬齒莧。
“馬齒莧也可以……芋頭杆……書上沒有……”
陳家和準確地記著各類植物的藥效,拿出醫書給眾人看也是想讓他說的話更有信服力。
柳幺舅已經試過蒲公英,不知是不是聽了侄子的話,起了心理作用,他也覺得手上的包沒有那麽腫了。
“成,家和,你好好學,我之前在冠雲山山腳的茶寮聽幾個讀書人聊天,說你們讀書的可以考官府開辦的醫學呢!你加把勁兒學了行醫,以後家中就能省不少銀錢了……”
柳幺舅自豪地用完好的右手拍了拍陳家和的肩膀,每說一句,就見侄兒的眼睛更亮了幾分,柳幺舅趕緊開始畫上他的大餅。
幾個大人和娃娃也趕忙附和,倒讓陳家和想學醫的想法達到了頂峰——平日完成課業後,就會拿著個小鏟子背著個小背簍在田間地頭找各種能認出的草藥回家研究。
巧的是,陳家和也時常會遇到在村裏挖野草的唐大夫,一來二去的,一老一少就熟絡起來,聽聞陳家和在學著辨別草藥,且日後有學醫的打算,唐大夫也給了陳家和大大的鼓勵,直誇他有天賦。
被誇得上頭的陳家和更是仔細,常常把不認識的或容易認錯的草藥也記下來——若是平日碰上唐大夫就上去請教一番;若是沒碰上,陳家和就學著仔細對比圖和實物,倒是把腦袋裏關於各種草藥的知識牢記於心。
剛開始村裏還有不少人覺得這孩子是貪玩,成日在村裏挖挖撬撬地挖雜草,而後得知娃娃是在自習辨別藥材立誌要學醫後,村裏的嘲笑聲就變成了讚歎聲。
陳氏說完便快步走回屋拿東西,灶房裏忙著做飯的幾人也趕緊迎出來。
“娘,舅舅這豬jiojio……”
冬至拉著柳芸娘的手,視線正好對上她舅腫起來的左手,驚喜地睜大眼睛道。
童言無忌倒是逗笑了幾人,陳念直接捧著她幺表叔的手近距離觀看,想伸手去戳一戳,被她娘阻止了。
“哎呦乖乖,你別戳你表叔,他被蜂子ju了,痛得很勒,你莫把毒刺給你表叔duo進去了。”
朱氏抓住侄女幺作亂的手,認真地跟她解釋道。
瞧見侄女被嚇得一哆嗦,朱氏滿意地點了點頭,又抓住冬至說了一通,可把倆孩子嚇得不行。
陳念平日裏最愛逮什麽蟲子、螞蟻玩兒,此時也不敢打蜜蜂的主意了,害怕地躲在她娘身後。
“來,針來了。”
陳氏試著拿針挑刺,剛碰到刺,柳幺舅就痛得直吸氣,刺也紋絲不動。
陳氏也急得滿頭汗,又不敢暴力去擠。
最後還是柳二舅去針線簍子裏拿了一截麵線,繞到毒刺露出來的部分,繞了幾圈,竟把刺給繞了出來。
“快快快,豬油皂,快拿去搓一搓。”
何氏也將手中捏著的豬油皂遞過去,示意侄兒抹在痛處。
衝洗完後,柳幺舅果真覺得被蜜蜂蟄到的位置沒那麽痛了,雖然還是腫得老大,但是沒有刺在裏頭,確實好受些了。
“娘,飲子呢?我嚐一嚐,您這回加了那酸果子,飲子會有酸味兒嗎?”
柳幺舅被抓去吃了碗飯後,一抹嘴才想起剛才他娘說的紫蘇飲子的事兒,連忙問道。
“諾,在這兒呢,你試試吧,我們都覺得味道還不錯,嚐嚐吧。”
柳芸娘正好端著用井水湃過的紫蘇飲子進來,正好聽見幺弟問話,隨即就舀了一碗給他,示意他嚐味道。
瞧著褐色陶碗裏泛著粉的飲子,柳幺舅食欲大動,端起碗就喝了一大口,冰冰涼涼的飲子順著喉嚨進到肚裏,可別提多舒暢!
“娘!好喝!味道和顏色都很接近了……不過,我瞧著他們不是放的水糖,是淡黃色的糖塊兒……我沒見過那玩意兒。”
瞧著碗裏深粉色的飲子,柳幺舅才一拍腦袋,他給記漏這事兒了,才趕緊補充出來。
“應當是黃冰糖……今年甘蔗種得多,年底咱們也可以試著做一做,就是比做水糖多幾個步驟而已。”
陳氏想都沒想就直接說出來答案,見眾人都望向她,連忙解釋道,“咱們老家倒是少見,在這家家戶戶都種甘甘蔗,倒是不缺糖吃。肖嫂子家倒是做了一罐……誒,我記得大牛家種得甘蔗多的很,三兒,一會兒吃完午飯你去問問吧。”
柳幺舅點了點頭,將手中的紫蘇飲子一飲而盡。
……
趙大牛家確實有黃冰糖,多數都賣了換銀錢,家中隻留了兩罐兒,倒是答應回去跟家中女兒商量一番,看看能不能賣他們一罐兒。
“實在沒法,我家小桃兒平日裏將這兩罐冰糖看得緊,等我下午回去問問她願不願意賣一罐給你們……”
趙大牛家的小桃今年也有七歲多了,原本今年也該進學堂去的,但看著家中整日忙碌的爹娘,趙小桃主動攬下家中不少活計,拒絕了進學堂上學,在家幫著帶著弟弟妹妹,平日裏空閑的時候也會跟雲哥兒、狗娃幾人聚在一塊兒學學認字兒。
“幾個娃娃玩的好,我估計桃兒會答應的,等我明早給你們背過來哈,我便宜點賣給你們。”
趙大牛憨厚地笑著撓了撓被蚊蟲叮咬過的臉,轉頭對柳幺舅道。
“大牛哥,你可別便宜賣,你背去鎮上什麽價,賣給我們也得那麽價,總不能讓你虧本啊!再說了,你還得攢錢送你幾個娃娃進學堂呢……”
柳幺舅甩了甩腫脹的左手,蹙著眉頭看著左手上的紅腫邊說道。
“哎呦,你這腫得,咋那麽像……”
“豬jio是吧”
柳幺舅直接一個搶答的大動作。
周圍不少人圍上來看柳幺舅的手,其中有個曾經也被蜜蜂蟄過的幾個村民道,“你這啊,得抹點乳汁水,要好得快些,不然啊你就得等十天半個月這個才會消下去……”
“不對不對,你這得找點蒲公英回來,捶爛敷上去,才好得快……”
“誒,上回我舅子被蜂子ju了,我丈母娘砍了嫩芋兒杆子捶爛給他敷也好得很快……”
“馬齒莧也可以嘞……”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給柳幺舅出著招兒,柳幺舅也一一記下來,打算挨個試試。
下學回來的幾人也聽聞柳幺舅被蜜蜂蟄了,又把柳幺舅腫得像豬蹄似的左手左看右瞧,似乎要琢磨出個什麽門道來。
“表叔!書上寫蒲公英能清熱解毒,你敷來試一試嘛!”
陳家和掏出來大夫贈予他的醫書,準確地翻到了畫著蒲公英的那一頁,又迅速翻查著馬齒莧。
“馬齒莧也可以……芋頭杆……書上沒有……”
陳家和準確地記著各類植物的藥效,拿出醫書給眾人看也是想讓他說的話更有信服力。
柳幺舅已經試過蒲公英,不知是不是聽了侄子的話,起了心理作用,他也覺得手上的包沒有那麽腫了。
“成,家和,你好好學,我之前在冠雲山山腳的茶寮聽幾個讀書人聊天,說你們讀書的可以考官府開辦的醫學呢!你加把勁兒學了行醫,以後家中就能省不少銀錢了……”
柳幺舅自豪地用完好的右手拍了拍陳家和的肩膀,每說一句,就見侄兒的眼睛更亮了幾分,柳幺舅趕緊開始畫上他的大餅。
幾個大人和娃娃也趕忙附和,倒讓陳家和想學醫的想法達到了頂峰——平日完成課業後,就會拿著個小鏟子背著個小背簍在田間地頭找各種能認出的草藥回家研究。
巧的是,陳家和也時常會遇到在村裏挖野草的唐大夫,一來二去的,一老一少就熟絡起來,聽聞陳家和在學著辨別草藥,且日後有學醫的打算,唐大夫也給了陳家和大大的鼓勵,直誇他有天賦。
被誇得上頭的陳家和更是仔細,常常把不認識的或容易認錯的草藥也記下來——若是平日碰上唐大夫就上去請教一番;若是沒碰上,陳家和就學著仔細對比圖和實物,倒是把腦袋裏關於各種草藥的知識牢記於心。
剛開始村裏還有不少人覺得這孩子是貪玩,成日在村裏挖挖撬撬地挖雜草,而後得知娃娃是在自習辨別藥材立誌要學醫後,村裏的嘲笑聲就變成了讚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