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賭鬥(上)
三國:我劉備也是絕世武將 作者:一點墨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到涿郡,郭嘉先將公孫瓚帶入城中,至於他帶來的那兩百名白馬義從,自然是駐紮在了城外。
郭嘉讓他們去了練兵營,練兵營中有許多營地,安置下這兩百名白馬義從,綽綽有餘。
公孫瓚也沒有太多猶豫,就讓那二百名白馬義從,被趙雲帶著,去了練兵營,他對白馬義從的忠誠,有充足的信任。
進入城中之後,郭嘉將公孫瓚安置在了醉仙樓的天字號房間,囑咐他好好休息,並告訴他,晚上劉玄德會設宴招待。
公孫瓚也並沒有,因劉玄德沒有第一時間來見他而感到不滿,反而是笑著答應了。
時間很快到了傍晚,忙了一天的劉玄德,來到了醉仙樓,在獨屬於他的包廂中,安排了一桌酒菜。
郭嘉回來後,便通知了他,並且將他們去之後的情況,全都告訴了劉玄德,對於公孫瓚表現出來的態度,劉玄德還是比較滿意的。
所以劉玄德決定,給公孫瓚一個機會,一個能夠改變他人生的機會,就看公孫瓚能不能把握住了。
酒席安排好後,劉玄德決定親自前往公孫瓚的房間邀請他,快步走到公孫瓚的房門口,劉玄德敲了敲門。
劉玄德敲門後,公孫瓚迷迷糊糊的聲音傳來:“誰呀?來了來了。”
當公孫瓚打開門,看到是劉玄德後,吃了一驚,連忙對著劉玄德說道:“玄德,你怎麽來了?”
聽到公孫瓚的這個稱呼,劉玄德笑著說道:“伯圭兄,你大駕光臨,我怎麽能不親自來呢?上午是有事兒,耽誤了一下。
我現在來,是請你下次一起吃飯的,就在下麵的包廂,你收拾一下,等會再下來吧。”
說完之後,劉玄德便轉身離開了,給公孫瓚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劉玄德的態度,讓公孫瓚感到十分舒服,他確定了,劉玄德並沒有因為身居高位,就選擇目中無人。
劉玄德還是和以前一樣,對他十分尊重,感受到被尊重的公孫瓚,心中一陣舒爽,麻利的收拾完,走了下去。
公孫瓚進入包廂時,包廂中,還隻有劉玄德一人,看到空曠的包廂,公孫瓚問道:“怎麽?玄德,今日就隻有你我二人嗎?”
劉玄德反問道:“伯圭兄,怎麽你還想有其他人來參加這個飯局嗎?人多了我怕你緊張嘛。”
聽到劉玄德開的玩笑,公孫瓚也是假裝沒好氣的說道:“說什麽呢?我怎麽可能會感到緊張。”
劉玄德還是搖搖頭,說道:“今天就隻有你,我兄弟二人,不會有別人出現,伯圭兄,放心吧。”
劉玄德的話,讓公孫瓚懸著的心徹底放下,也讓公孫瓚心中多了一些別的想法。
劉玄德看到菜肴全都盛上來後,示意公孫瓚可以開始動筷,自己先行用筷子夾起了一塊肉,美美的吃了起來。
劉玄德開吃後,公孫瓚也開始動筷,不過他就隻夾過,劉玄德先夾過的菜,心中對於劉玄德還是有些戒備。
劉玄德無奈一笑,說道:“伯圭兄,難不成你覺得我會下毒害你,放心吃吧,吃個飯沒必要這樣緊張。”
看到劉玄德看穿了自己的戒備,公孫瓚尷尬地笑著,也完全放開了架子,大口大口地開始炫飯。
正如劉玄德所說的那樣,他若是真的想要殺自己,根本無需這些小手段,隻需派兵攻城即可。
想通之後,公孫瓚也沒了先前的謹小慎微,他本就不是那樣性格的人,讓他做出那種模樣,確實為難他了。
公孫瓚喝了口酒,直接開門見山地對劉玄德說道:“玄德,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我也就不跟你兜圈子了。
對於這次請我來,究竟想要幹什麽?直說吧,我聽聽,看看你究竟是什麽打算?”
聞言,劉玄德點點頭,說道:“伯圭兄,你也知道我被陛下封為幽州刺史,如今整個幽州就隻有你的漁陽郡不在我的手上……”
劉玄德言盡於此,公孫瓚也自然明白了劉玄德的意思,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劉玄德剛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他公孫瓚手中掌管的漁陽郡,是幽州的,而幽州,現在是他劉玄德的。
如果想要繼續掌管漁陽郡,那他就必須歸順於劉玄德,如果不歸順,那劉玄德就很可能會對他出手。
公孫瓚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作為一個心高氣傲的人,讓他歸順於劉玄德,確實很難。
劉玄德看到公孫瓚的臉色後,笑著說道:“伯圭兄,不要這麽著急上火,咱們的事情都可以商量,不急。
今天是我們倆兄弟敘舊的時候,不要談這些事情,安心吃飯喝酒才是正事。”
劉玄德的這句話,讓公孫瓚的臉色緩和了些許,點了點頭,繼續喝酒吃飯,就這樣,這一頓晚宴,在凝重氣氛中結束了。
吃過飯後,劉玄德向公孫瓚發出了邀請:“伯圭兄,時候還早,不如咱們二人,找個地方喝喝茶,談談事如何?”
公孫瓚知曉,自己沒有拒絕的餘地,點了點頭,二人也沒有選擇別的地方,就在醉仙樓,重新開了個包廂。
劉玄德泡上自己親自找人製作的炒茶後,將杯子遞給了公孫瓚,並且說道:“伯圭兄,點評點評,看看我做的這茶如何?”
公孫瓚從未見過如此喝法,一時間也有些好奇,端著茶水一飲而盡,細細品味著。
過了好一會兒,公孫瓚咂吧咂吧嘴,滿意的點評道:“玄德,別說,你還真別說,這茶還真不錯。
入口微苦,後回甘,象征著人生先苦後甜呢,沒想到,你這裏還有這樣好的東西啊。”
“喜歡,你回去的時候,我給你拿點。”劉玄德開玩笑般的說道。
“當真!”公孫瓚聽後狂喜,並不是因為劉玄德要送他茶葉,而是劉玄德說會放他回去。
劉玄德肯定的點了點頭,又說道:“伯圭兄,你我二人認識這麽多年了,我知道你心中現在在想什麽?
我更知道,如果直接讓你投降我,你絕對心有不甘,這樣吧,我和你打個賭,咱們賭鬥三場。”
“賭鬥,怎麽賭鬥?賭注是什麽?”公孫瓚來了興質,他確是劉玄德口中說的那樣,如果劉玄德強逼他,心有不甘。
現在劉玄德顧及他的麵子,願意用賭鬥的方式,給他機會,他自然也不能不識好歹。
劉玄德知道,公孫瓚來了興致,耐心地解釋道:“伯圭兄,你遠道而來,來者是客,賭鬥方式,就由你來定。
咱們一共賭三局,三局兩勝如何?”
“可以,玄德你提出這樣優厚的條件,我都還不答應,那就是不識好歹了。”公孫瓚爽快的答應道。
沉思了一會兒,公孫瓚和劉玄德說出了,他想要賭鬥的規則:“玄德,既然咱們比三場,那就來三場,不同的比試。
第一場文鬥,咱們二人各作詩一首,誰做的詩好?誰獲勝,選一些人做評委。
第二場武鬥,咱們二人比武,隻決高下,不分生死,比拳腳,也比兵器,倒地就算輸。
第三場咱們比騎兵,我這次來,帶了兩百名白馬義從,我知道你手中肯定有騎兵,咱們比比。
上述三場,便是我想出的賭鬥內容,玄德,你有沒有什麽要補充的?”
劉玄德搖搖頭,他不知道該說公孫瓚什麽好,這三種規則,公孫瓚想贏他一把,都很難很難。
文鬥就先不說了,公孫瓚不可能贏他,你以為他是曹植呢?
在這個時代,劉玄德相信,以他文抄公的身份,最多也就曹植能夠贏他。
武鬥,劉玄德不清楚公孫瓚到底什麽實力?但就曆史上而言,公孫瓚不可能是他的對手。
最後一項騎兵,趙雲已經和他說過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雖然很強,但還不夠。
“不知道公孫瓚是怎麽想的,會想出這樣三種比鬥,這不是廁所裏打燈,找屎(死)嗎?”劉玄德想道。
看到劉玄德,不反對他提出來的賭鬥策略,公孫瓚心中狂喜,在他看來,這樣的賭鬥,他必勝無疑。
兩個人都認為對方蠢,事實結果到底如何?就要看後麵獨特的表現了,現在要談的是賭注。
公孫瓚含蓄地問道:“玄德,那咱們這次的賭鬥,是不是應該有點彩頭?”
看到公孫瓚向自己索要好處,劉玄德心中狂笑,他不知道該說公孫瓚什麽好?這是真的以為自己贏定了啊!
“既然你這麽自信,那可就不要怪我了。”劉玄德在心中暗聲說道。
“好,伯圭兄,你想要什麽彩頭?我看不如這樣吧,咱們就以漁陽郡做賭注如何?”劉玄德笑著說道。
聽了這話,公孫瓚大驚,看著劉玄德的笑容,有些害怕,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答應,沉吟了許久,公孫瓚問道:
“玄德,你這是什麽意思?那漁陽郡賭,賭什麽?我可沒有這麽大的賭注,還是算了吧。”
“怎麽會呢?我說你當然有這麽大的賭注,我用於漁陽賭你自己。”劉玄德斬釘截鐵地說道。
“我,什麽意思?”公孫瓚指了指自己,劉玄德的話,讓公孫瓚有些摸不著頭腦。
“沒錯,就是你,我贏了,你投效於我,如何?我輸了,漁陽郡,就是你的。”劉玄德解釋了一下。
“此言當真。”公孫瓚是真的被劉玄德震驚了,“玄德,他竟然拿我和整個漁陽郡相比,看來是真的將我放在心中了。”
此時,公孫瓚心中對於投效劉玄德,沒有那樣抵觸了,心中思考著賭鬥,要不要故意輸給劉玄德?
思來想去,公孫瓚最終決定,他還是要贏,隻不過贏了之後,他會選擇投靠劉玄德,在他看來,贏了之後,籌碼更多一點。
到時候,再投靠劉玄德,能夠獲得的話語權,更大一點,他雖然可以投效劉玄德,但他不想要,別人可以對他指手畫腳。
公孫瓚答應了劉玄德的賭注,二人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都對對方的表現十分滿意。
“那就說好了,伯圭兄,明天咱們就開始賭鬥,不可反悔的。”劉玄德最終確認一遍。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又談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後,時間已經不早了,劉玄德選擇了離開,他還要去準備一下接下來賭鬥的事情。
走之前,劉玄德囑咐公孫瓚好好休息,明天可千萬不要掉鏈子,公孫瓚也是這樣說的。
在劉玄德離開以後,公孫瓚獨自坐在房間,獨自一人,不知道在思考著什麽?麵目時而猙獰,時而慈悲。
轉眼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劉玄德便來到了醉仙樓,嗯,他並不是完全為了找公孫瓚,主要是他也想來醉仙樓吃早飯了。
劉玄德和公孫瓚一同吃過早飯後,帶著公孫瓚前往了今天比鬥的地方,進行第一場文鬥。
對於這三場比鬥,劉玄德稱得上是比較重視,選擇在刺史府進行,並且請來了不少評委。
包括但不限於郭嘉,沮授,以及一些有文化的老先生,這些人組成了評委團。
來到刺史府後,公孫瓚看到劉玄德組建的評議團,發出了讚歎:“玄德,還是你手底下能人多啊,這麽快就能找齊評委了。”
稱讚完後,各自落座,劉玄德和公孫瓚分別坐在了各自的對麵,劉玄德率先開口說道:
“今天請來諸位,是想讓諸位做個見證,我和伯圭兄做了一個約定,咱們二人賭鬥三場,三局兩勝。
第一局是文鬥,所以我請來了,你們做我們二人的評委,你們可以出三道題目,我和伯圭兄分別作答,你們來評價。
怎麽樣,伯圭兄,對於我的這個安排,你有什麽意見嗎?”
公孫瓚搖搖頭,對於文鬥,他一點把握都沒有,他又不是不知道劉玄德的才華,無論出什麽題目,他也應該贏不了。
既然贏不了,那就不要花費太多精力了,隨便劉玄德怎麽發揮吧,自己當個看客就好了。
公孫瓚提出文鬥,也是為了給劉玄德留麵子,他覺得劉玄德,在他手中,隻能贏一場文鬥。
郭嘉讓他們去了練兵營,練兵營中有許多營地,安置下這兩百名白馬義從,綽綽有餘。
公孫瓚也沒有太多猶豫,就讓那二百名白馬義從,被趙雲帶著,去了練兵營,他對白馬義從的忠誠,有充足的信任。
進入城中之後,郭嘉將公孫瓚安置在了醉仙樓的天字號房間,囑咐他好好休息,並告訴他,晚上劉玄德會設宴招待。
公孫瓚也並沒有,因劉玄德沒有第一時間來見他而感到不滿,反而是笑著答應了。
時間很快到了傍晚,忙了一天的劉玄德,來到了醉仙樓,在獨屬於他的包廂中,安排了一桌酒菜。
郭嘉回來後,便通知了他,並且將他們去之後的情況,全都告訴了劉玄德,對於公孫瓚表現出來的態度,劉玄德還是比較滿意的。
所以劉玄德決定,給公孫瓚一個機會,一個能夠改變他人生的機會,就看公孫瓚能不能把握住了。
酒席安排好後,劉玄德決定親自前往公孫瓚的房間邀請他,快步走到公孫瓚的房門口,劉玄德敲了敲門。
劉玄德敲門後,公孫瓚迷迷糊糊的聲音傳來:“誰呀?來了來了。”
當公孫瓚打開門,看到是劉玄德後,吃了一驚,連忙對著劉玄德說道:“玄德,你怎麽來了?”
聽到公孫瓚的這個稱呼,劉玄德笑著說道:“伯圭兄,你大駕光臨,我怎麽能不親自來呢?上午是有事兒,耽誤了一下。
我現在來,是請你下次一起吃飯的,就在下麵的包廂,你收拾一下,等會再下來吧。”
說完之後,劉玄德便轉身離開了,給公孫瓚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劉玄德的態度,讓公孫瓚感到十分舒服,他確定了,劉玄德並沒有因為身居高位,就選擇目中無人。
劉玄德還是和以前一樣,對他十分尊重,感受到被尊重的公孫瓚,心中一陣舒爽,麻利的收拾完,走了下去。
公孫瓚進入包廂時,包廂中,還隻有劉玄德一人,看到空曠的包廂,公孫瓚問道:“怎麽?玄德,今日就隻有你我二人嗎?”
劉玄德反問道:“伯圭兄,怎麽你還想有其他人來參加這個飯局嗎?人多了我怕你緊張嘛。”
聽到劉玄德開的玩笑,公孫瓚也是假裝沒好氣的說道:“說什麽呢?我怎麽可能會感到緊張。”
劉玄德還是搖搖頭,說道:“今天就隻有你,我兄弟二人,不會有別人出現,伯圭兄,放心吧。”
劉玄德的話,讓公孫瓚懸著的心徹底放下,也讓公孫瓚心中多了一些別的想法。
劉玄德看到菜肴全都盛上來後,示意公孫瓚可以開始動筷,自己先行用筷子夾起了一塊肉,美美的吃了起來。
劉玄德開吃後,公孫瓚也開始動筷,不過他就隻夾過,劉玄德先夾過的菜,心中對於劉玄德還是有些戒備。
劉玄德無奈一笑,說道:“伯圭兄,難不成你覺得我會下毒害你,放心吃吧,吃個飯沒必要這樣緊張。”
看到劉玄德看穿了自己的戒備,公孫瓚尷尬地笑著,也完全放開了架子,大口大口地開始炫飯。
正如劉玄德所說的那樣,他若是真的想要殺自己,根本無需這些小手段,隻需派兵攻城即可。
想通之後,公孫瓚也沒了先前的謹小慎微,他本就不是那樣性格的人,讓他做出那種模樣,確實為難他了。
公孫瓚喝了口酒,直接開門見山地對劉玄德說道:“玄德,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我也就不跟你兜圈子了。
對於這次請我來,究竟想要幹什麽?直說吧,我聽聽,看看你究竟是什麽打算?”
聞言,劉玄德點點頭,說道:“伯圭兄,你也知道我被陛下封為幽州刺史,如今整個幽州就隻有你的漁陽郡不在我的手上……”
劉玄德言盡於此,公孫瓚也自然明白了劉玄德的意思,臉色變得凝重起來,他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劉玄德剛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他公孫瓚手中掌管的漁陽郡,是幽州的,而幽州,現在是他劉玄德的。
如果想要繼續掌管漁陽郡,那他就必須歸順於劉玄德,如果不歸順,那劉玄德就很可能會對他出手。
公孫瓚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作為一個心高氣傲的人,讓他歸順於劉玄德,確實很難。
劉玄德看到公孫瓚的臉色後,笑著說道:“伯圭兄,不要這麽著急上火,咱們的事情都可以商量,不急。
今天是我們倆兄弟敘舊的時候,不要談這些事情,安心吃飯喝酒才是正事。”
劉玄德的這句話,讓公孫瓚的臉色緩和了些許,點了點頭,繼續喝酒吃飯,就這樣,這一頓晚宴,在凝重氣氛中結束了。
吃過飯後,劉玄德向公孫瓚發出了邀請:“伯圭兄,時候還早,不如咱們二人,找個地方喝喝茶,談談事如何?”
公孫瓚知曉,自己沒有拒絕的餘地,點了點頭,二人也沒有選擇別的地方,就在醉仙樓,重新開了個包廂。
劉玄德泡上自己親自找人製作的炒茶後,將杯子遞給了公孫瓚,並且說道:“伯圭兄,點評點評,看看我做的這茶如何?”
公孫瓚從未見過如此喝法,一時間也有些好奇,端著茶水一飲而盡,細細品味著。
過了好一會兒,公孫瓚咂吧咂吧嘴,滿意的點評道:“玄德,別說,你還真別說,這茶還真不錯。
入口微苦,後回甘,象征著人生先苦後甜呢,沒想到,你這裏還有這樣好的東西啊。”
“喜歡,你回去的時候,我給你拿點。”劉玄德開玩笑般的說道。
“當真!”公孫瓚聽後狂喜,並不是因為劉玄德要送他茶葉,而是劉玄德說會放他回去。
劉玄德肯定的點了點頭,又說道:“伯圭兄,你我二人認識這麽多年了,我知道你心中現在在想什麽?
我更知道,如果直接讓你投降我,你絕對心有不甘,這樣吧,我和你打個賭,咱們賭鬥三場。”
“賭鬥,怎麽賭鬥?賭注是什麽?”公孫瓚來了興質,他確是劉玄德口中說的那樣,如果劉玄德強逼他,心有不甘。
現在劉玄德顧及他的麵子,願意用賭鬥的方式,給他機會,他自然也不能不識好歹。
劉玄德知道,公孫瓚來了興致,耐心地解釋道:“伯圭兄,你遠道而來,來者是客,賭鬥方式,就由你來定。
咱們一共賭三局,三局兩勝如何?”
“可以,玄德你提出這樣優厚的條件,我都還不答應,那就是不識好歹了。”公孫瓚爽快的答應道。
沉思了一會兒,公孫瓚和劉玄德說出了,他想要賭鬥的規則:“玄德,既然咱們比三場,那就來三場,不同的比試。
第一場文鬥,咱們二人各作詩一首,誰做的詩好?誰獲勝,選一些人做評委。
第二場武鬥,咱們二人比武,隻決高下,不分生死,比拳腳,也比兵器,倒地就算輸。
第三場咱們比騎兵,我這次來,帶了兩百名白馬義從,我知道你手中肯定有騎兵,咱們比比。
上述三場,便是我想出的賭鬥內容,玄德,你有沒有什麽要補充的?”
劉玄德搖搖頭,他不知道該說公孫瓚什麽好,這三種規則,公孫瓚想贏他一把,都很難很難。
文鬥就先不說了,公孫瓚不可能贏他,你以為他是曹植呢?
在這個時代,劉玄德相信,以他文抄公的身份,最多也就曹植能夠贏他。
武鬥,劉玄德不清楚公孫瓚到底什麽實力?但就曆史上而言,公孫瓚不可能是他的對手。
最後一項騎兵,趙雲已經和他說過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雖然很強,但還不夠。
“不知道公孫瓚是怎麽想的,會想出這樣三種比鬥,這不是廁所裏打燈,找屎(死)嗎?”劉玄德想道。
看到劉玄德,不反對他提出來的賭鬥策略,公孫瓚心中狂喜,在他看來,這樣的賭鬥,他必勝無疑。
兩個人都認為對方蠢,事實結果到底如何?就要看後麵獨特的表現了,現在要談的是賭注。
公孫瓚含蓄地問道:“玄德,那咱們這次的賭鬥,是不是應該有點彩頭?”
看到公孫瓚向自己索要好處,劉玄德心中狂笑,他不知道該說公孫瓚什麽好?這是真的以為自己贏定了啊!
“既然你這麽自信,那可就不要怪我了。”劉玄德在心中暗聲說道。
“好,伯圭兄,你想要什麽彩頭?我看不如這樣吧,咱們就以漁陽郡做賭注如何?”劉玄德笑著說道。
聽了這話,公孫瓚大驚,看著劉玄德的笑容,有些害怕,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答應,沉吟了許久,公孫瓚問道:
“玄德,你這是什麽意思?那漁陽郡賭,賭什麽?我可沒有這麽大的賭注,還是算了吧。”
“怎麽會呢?我說你當然有這麽大的賭注,我用於漁陽賭你自己。”劉玄德斬釘截鐵地說道。
“我,什麽意思?”公孫瓚指了指自己,劉玄德的話,讓公孫瓚有些摸不著頭腦。
“沒錯,就是你,我贏了,你投效於我,如何?我輸了,漁陽郡,就是你的。”劉玄德解釋了一下。
“此言當真。”公孫瓚是真的被劉玄德震驚了,“玄德,他竟然拿我和整個漁陽郡相比,看來是真的將我放在心中了。”
此時,公孫瓚心中對於投效劉玄德,沒有那樣抵觸了,心中思考著賭鬥,要不要故意輸給劉玄德?
思來想去,公孫瓚最終決定,他還是要贏,隻不過贏了之後,他會選擇投靠劉玄德,在他看來,贏了之後,籌碼更多一點。
到時候,再投靠劉玄德,能夠獲得的話語權,更大一點,他雖然可以投效劉玄德,但他不想要,別人可以對他指手畫腳。
公孫瓚答應了劉玄德的賭注,二人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都對對方的表現十分滿意。
“那就說好了,伯圭兄,明天咱們就開始賭鬥,不可反悔的。”劉玄德最終確認一遍。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又談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後,時間已經不早了,劉玄德選擇了離開,他還要去準備一下接下來賭鬥的事情。
走之前,劉玄德囑咐公孫瓚好好休息,明天可千萬不要掉鏈子,公孫瓚也是這樣說的。
在劉玄德離開以後,公孫瓚獨自坐在房間,獨自一人,不知道在思考著什麽?麵目時而猙獰,時而慈悲。
轉眼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劉玄德便來到了醉仙樓,嗯,他並不是完全為了找公孫瓚,主要是他也想來醉仙樓吃早飯了。
劉玄德和公孫瓚一同吃過早飯後,帶著公孫瓚前往了今天比鬥的地方,進行第一場文鬥。
對於這三場比鬥,劉玄德稱得上是比較重視,選擇在刺史府進行,並且請來了不少評委。
包括但不限於郭嘉,沮授,以及一些有文化的老先生,這些人組成了評委團。
來到刺史府後,公孫瓚看到劉玄德組建的評議團,發出了讚歎:“玄德,還是你手底下能人多啊,這麽快就能找齊評委了。”
稱讚完後,各自落座,劉玄德和公孫瓚分別坐在了各自的對麵,劉玄德率先開口說道:
“今天請來諸位,是想讓諸位做個見證,我和伯圭兄做了一個約定,咱們二人賭鬥三場,三局兩勝。
第一局是文鬥,所以我請來了,你們做我們二人的評委,你們可以出三道題目,我和伯圭兄分別作答,你們來評價。
怎麽樣,伯圭兄,對於我的這個安排,你有什麽意見嗎?”
公孫瓚搖搖頭,對於文鬥,他一點把握都沒有,他又不是不知道劉玄德的才華,無論出什麽題目,他也應該贏不了。
既然贏不了,那就不要花費太多精力了,隨便劉玄德怎麽發揮吧,自己當個看客就好了。
公孫瓚提出文鬥,也是為了給劉玄德留麵子,他覺得劉玄德,在他手中,隻能贏一場文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