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第二次交手
三國:我劉備也是絕世武將 作者:一點墨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策帶著大軍,僅僅隻用了三日,便來到了江夏城,沿著水路行軍,非常便捷,為孫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經過三天的行軍,他手底下這八萬大軍已經非常疲憊,所以上岸之後孫策第一件事便是安營紮寨。
安營紮寨,吃完飯後,孫策讓手底下的那些將士們全都去休息了,他自己則是單人獨行來到了江夏城的城牆下。
城牆上的士兵發現了孫策,大聲的質問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這麽晚了,來這裏幹什麽?城門已經關了。”
麵對士兵的質問,孫策並沒有回答而是對著城牆上大聲喊道:“小子,去告訴你們將軍,就說我孫策來了,讓他出麵一敘。”
孫策這個名字,早已在江東地區響徹四方,就是整個南方,也是威名赫赫。
士兵聽到這個名字後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前去找魏延了,僅僅半炷香的時間,魏延便趕來了城牆上。
從城牆上往下望去,魏延一眼便看見了單人獨騎的孫策,笑著問道:“孫將軍,怎麽今天是找我來比武的嗎?”
孫策也笑了,看著這個既可以稱得上是對手,又可以稱得上是恩人的魏延,孫策很開心。
孫策喊道:“老朋友來了,你難道不出城見一見,還是說,你看不起我,不把我當朋友。”
聽了這話,魏延沒有猶豫,轉身便下了城牆,出了城門,來到城門外,魏延並沒有帶兵器。
他可不擔心孫策會在這個時候傷害他,驅馬走到孫策身邊,魏延看著孫策問道:
“老朋友,這次來目的肯定不簡單,肯定不是專門來找我敘舊的,說吧,有什麽想和我說的?”
“不愧是你,感覺還是那麽敏銳,我這次來是想讓你投降的,如果你願意投降,我讓你當江東的大將軍。
我可以將整個江東的兵馬都交給你,以後你便是二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怎麽樣?”孫策用希冀的目光看著魏延。
魏延聽到了這個條件,嘴角露出的笑容更加明顯,可最終還是堅決的搖了搖頭,說道:
“你的條件非常誘人,如果換個人,或許會毫不猶豫的接受,但很抱歉,對不起,我拒絕。
我現在待在江夏很好,我的主公很信任我,所以我不可能會背叛他,讓我投降這一點,你就不要想了。
咱們二人還是手底下見真章吧,如果你能打敗我,或許我有可能會投降你,可如果你輸了,你還是老老實實的回去。”
雖然早已預料到是這個結果,但孫策還是有些失落,他懸著的心終於已經死了。
孫策無奈搖頭說道:“和我想的一樣,你果然不會答應,這樣才對,這樣的你才可以做我孫策的對手。
既然你想和我分個勝負,那我就滿足你,這一次如果你贏了,我答應三年不進攻江夏,如果你輸了,你投降我。
這個賭約,你敢不敢答應?”
魏延沉思了一會兒,最終緩緩點了點頭,他答應了,這個賭約,對於雙方來說都比較公平。
這一戰,魏延必須要贏,若是贏了,他便能為江夏的人民爭取了三年的和平,讓江夏恢複休養生息。
孫策也必須要贏,他身上肩負的是整個江東的希望,若是輸了,那便隻能龜縮在江東三年,徹底失去了爭霸南方的機會。
二人都有不得不贏的理由,最終結果如何?就要看他們各自的發揮了,反正不可能以平局收場。
二人又敘了一會兒舊,發現彼此非常投緣,如果不是因為各為其主,恐怕還真的有可能能夠成為知己。
但現在說什麽,都已經晚了,明天他們便會開始戰鬥,他們的身份也會由朋友轉變為敵人。
魏延最後看了一眼孫策,便頭也不回地回了江夏城,他還要繼續完成防務,孫策都來了,他可不能大意。
上一次,他就是吃夠了周瑜和孫策的虧,這一次他絕對要小心再小心,一定不能被這二人帶進了溝裏。
這一戰非常重要,魏延如果輸了,那荊州也就徹底沒救了,麵對兩股勢力的前後夾擊,荊州沒有一絲贏的希望。
魏延會拚盡全力,但如果傾盡全力,依然還是輸了,那就隻能證明天意如此非人力能改,魏延會依照賭約選擇投降。
時間就像握不住的沙,悄然從指縫中溜走。
時間來到第二天,一大清早,孫策這邊的所有將士便全副武裝,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魏延這邊也不甘示弱,城牆上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人,弓箭手弓箭上散發著的寒光,讓人不寒而栗。
魏延昨天晚上已經布置好了,整個江夏城的防禦措施,對於孫策的進攻,他選擇嚴防死守,龜縮不出。
如今他的兵力比孫策少,自然不論和上次用一樣的辦法,他選擇先消耗孫策的兵力,然後再和孫策決戰。
依靠著城牆,他能占據最大的優勢,也能以最少的傷亡最大程度的殺傷孫策的有生力量。
第一天的戰鬥,規模一般都不會太大,因為這是雙方的互相試探,他們二人都想要知道對方士兵的素質如何。
孫策的士兵發起了衝鋒,用簡陋的工程器械雲梯和攻城車,開始向著城牆衝擊,悍不畏死的模樣,讓人心生畏懼。
魏延這邊的士兵可不是吃素的,他們可不是那種不經嚇的新兵,全都是經過血與火磨練的老油條了。
城牆上的士兵有條不紊的開始組織防禦,弓箭手長槍手盾牌兵,全都各司其職,整個城牆如同銅牆鐵壁。
第一輪衝鋒,孫策陣亡了三千人,而魏延卻僅僅隻損失了一千人,二人之間的傷亡比達到了一比三,非常可觀。
站在城牆下的孫策臉色微變,他沒有想到,魏延手底下的軍隊竟然如此強悍,和他江東兵對比都絲毫不遜色。
如果士兵素質相差過大,那攻城戰和防守戰之間的戰損比會極大程度上的縮小,就如同曹軍和荊州官兵之間的差距。
但如果士兵素質相差無幾,那攻城戰和防守戰之間的戰損比就會達到一比三、四的程度。
這樣的傷亡,長時間下去孫策可損失不起,必須盡快想辦法。
經過三天的行軍,他手底下這八萬大軍已經非常疲憊,所以上岸之後孫策第一件事便是安營紮寨。
安營紮寨,吃完飯後,孫策讓手底下的那些將士們全都去休息了,他自己則是單人獨行來到了江夏城的城牆下。
城牆上的士兵發現了孫策,大聲的質問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這麽晚了,來這裏幹什麽?城門已經關了。”
麵對士兵的質問,孫策並沒有回答而是對著城牆上大聲喊道:“小子,去告訴你們將軍,就說我孫策來了,讓他出麵一敘。”
孫策這個名字,早已在江東地區響徹四方,就是整個南方,也是威名赫赫。
士兵聽到這個名字後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前去找魏延了,僅僅半炷香的時間,魏延便趕來了城牆上。
從城牆上往下望去,魏延一眼便看見了單人獨騎的孫策,笑著問道:“孫將軍,怎麽今天是找我來比武的嗎?”
孫策也笑了,看著這個既可以稱得上是對手,又可以稱得上是恩人的魏延,孫策很開心。
孫策喊道:“老朋友來了,你難道不出城見一見,還是說,你看不起我,不把我當朋友。”
聽了這話,魏延沒有猶豫,轉身便下了城牆,出了城門,來到城門外,魏延並沒有帶兵器。
他可不擔心孫策會在這個時候傷害他,驅馬走到孫策身邊,魏延看著孫策問道:
“老朋友,這次來目的肯定不簡單,肯定不是專門來找我敘舊的,說吧,有什麽想和我說的?”
“不愧是你,感覺還是那麽敏銳,我這次來是想讓你投降的,如果你願意投降,我讓你當江東的大將軍。
我可以將整個江東的兵馬都交給你,以後你便是二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怎麽樣?”孫策用希冀的目光看著魏延。
魏延聽到了這個條件,嘴角露出的笑容更加明顯,可最終還是堅決的搖了搖頭,說道:
“你的條件非常誘人,如果換個人,或許會毫不猶豫的接受,但很抱歉,對不起,我拒絕。
我現在待在江夏很好,我的主公很信任我,所以我不可能會背叛他,讓我投降這一點,你就不要想了。
咱們二人還是手底下見真章吧,如果你能打敗我,或許我有可能會投降你,可如果你輸了,你還是老老實實的回去。”
雖然早已預料到是這個結果,但孫策還是有些失落,他懸著的心終於已經死了。
孫策無奈搖頭說道:“和我想的一樣,你果然不會答應,這樣才對,這樣的你才可以做我孫策的對手。
既然你想和我分個勝負,那我就滿足你,這一次如果你贏了,我答應三年不進攻江夏,如果你輸了,你投降我。
這個賭約,你敢不敢答應?”
魏延沉思了一會兒,最終緩緩點了點頭,他答應了,這個賭約,對於雙方來說都比較公平。
這一戰,魏延必須要贏,若是贏了,他便能為江夏的人民爭取了三年的和平,讓江夏恢複休養生息。
孫策也必須要贏,他身上肩負的是整個江東的希望,若是輸了,那便隻能龜縮在江東三年,徹底失去了爭霸南方的機會。
二人都有不得不贏的理由,最終結果如何?就要看他們各自的發揮了,反正不可能以平局收場。
二人又敘了一會兒舊,發現彼此非常投緣,如果不是因為各為其主,恐怕還真的有可能能夠成為知己。
但現在說什麽,都已經晚了,明天他們便會開始戰鬥,他們的身份也會由朋友轉變為敵人。
魏延最後看了一眼孫策,便頭也不回地回了江夏城,他還要繼續完成防務,孫策都來了,他可不能大意。
上一次,他就是吃夠了周瑜和孫策的虧,這一次他絕對要小心再小心,一定不能被這二人帶進了溝裏。
這一戰非常重要,魏延如果輸了,那荊州也就徹底沒救了,麵對兩股勢力的前後夾擊,荊州沒有一絲贏的希望。
魏延會拚盡全力,但如果傾盡全力,依然還是輸了,那就隻能證明天意如此非人力能改,魏延會依照賭約選擇投降。
時間就像握不住的沙,悄然從指縫中溜走。
時間來到第二天,一大清早,孫策這邊的所有將士便全副武裝,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魏延這邊也不甘示弱,城牆上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人,弓箭手弓箭上散發著的寒光,讓人不寒而栗。
魏延昨天晚上已經布置好了,整個江夏城的防禦措施,對於孫策的進攻,他選擇嚴防死守,龜縮不出。
如今他的兵力比孫策少,自然不論和上次用一樣的辦法,他選擇先消耗孫策的兵力,然後再和孫策決戰。
依靠著城牆,他能占據最大的優勢,也能以最少的傷亡最大程度的殺傷孫策的有生力量。
第一天的戰鬥,規模一般都不會太大,因為這是雙方的互相試探,他們二人都想要知道對方士兵的素質如何。
孫策的士兵發起了衝鋒,用簡陋的工程器械雲梯和攻城車,開始向著城牆衝擊,悍不畏死的模樣,讓人心生畏懼。
魏延這邊的士兵可不是吃素的,他們可不是那種不經嚇的新兵,全都是經過血與火磨練的老油條了。
城牆上的士兵有條不紊的開始組織防禦,弓箭手長槍手盾牌兵,全都各司其職,整個城牆如同銅牆鐵壁。
第一輪衝鋒,孫策陣亡了三千人,而魏延卻僅僅隻損失了一千人,二人之間的傷亡比達到了一比三,非常可觀。
站在城牆下的孫策臉色微變,他沒有想到,魏延手底下的軍隊竟然如此強悍,和他江東兵對比都絲毫不遜色。
如果士兵素質相差過大,那攻城戰和防守戰之間的戰損比會極大程度上的縮小,就如同曹軍和荊州官兵之間的差距。
但如果士兵素質相差無幾,那攻城戰和防守戰之間的戰損比就會達到一比三、四的程度。
這樣的傷亡,長時間下去孫策可損失不起,必須盡快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