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洛陽繁華
三國:我劉備也是絕世武將 作者:一點墨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洛陽。
作為大漢王朝的首都,沒有被董卓摧毀過的這裏,如往日繁華,川流不息的路上,人人都帶著笑臉。
坐擁在道路兩旁的商戶,更是絡繹不絕,來來往往的人們,總有人會為此駐足。
各種各樣的香氣在洛陽這個城市的條條道路上交錯匯集,或花香,或蜜香,或酒香,或飯香……
光是從人們臉上的笑臉,便能看出整個洛陽生活水平之高,這樣發自內心的笑容,是無論如何都偽裝不出來的。
從荊州至此,諸葛亮一共經過了一千多裏的路程,在這條道路上,諸葛亮所經曆的事情可以說是如夢似幻。
他有些不敢相信,一路上他所看到的一切,所有的景象仿佛都是那樣的陌生,從南到北,簡直是兩翻天地。
南方的戰亂廝殺,到處都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流民,社會的動蕩不安,苦了這群本本分分的百姓。
赤地千裏,白骨皚皚。
這樣悲慘的景象,到了北方之後,卻戛然而止。
從諸葛亮踏入北方劉玄德統治地區的那一天起,他便再也沒有看到過一具屍骨,就算是流民,也會被官府安置下來。
和南方諸侯不同的是,劉玄德並不隻是表麵接納,暗地裏打殺,他是真心實意的接納這群老百姓。
無論是哪個地區的流民,隻要進入了劉玄德的領地,他都會當做自己的子民對待,讓他們先安頓下來。
官府時時刻刻都備有儲備糧食,就是用來讓這群流民充饑的,但劉玄德巧妙的是他並不白給這群流民糧食。
鬥米恩,升米仇。
諸葛亮非常佩服劉玄德的這種方法,他會讓流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換取糧食,而不是讓他們不勞而獲。
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當地的基礎建設水平,還能夠將這群流民利用起來,並且不讓他們餓死。
簡直可以說是一舉三得,這種方式太巧妙了,諸葛亮自問自己是想不出來的,不知道這樣精巧的方式是出自何人之手?
如果僅僅是一個地方這樣做,還並不值得諸葛亮這樣驚奇,可諸葛亮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去了很多偏遠小鎮。
最厲害的事情就來了,在這些偏遠小鎮,諸葛亮發現所實施的製度竟然和前麵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
這也就說明,這些民眾對於劉玄德的擁護是發自內心的,不是劉玄德刻意營造出來的假象。
以劉全德的身份地位,刻意的想要去營造一些假象,當然非常容易,可不要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如果不是真心實意的為老百姓謀福,不可能令全天下人信服,更不可能讓全天下人支持。
隨著諸葛亮的足跡,不斷深入北方,他所見到的百姓生活水平也開始不斷提高,越靠近洛陽,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就越高。
今日,諸葛亮終於來到了昔日大漢王朝的首都,當然現在也是。
諸葛亮原以為洛陽已經不複往日的榮光,沒有了往日的繁華,隻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可進城之後,他又一次被眼前的景象震驚到了,洛陽不僅沒有,因為大漢王朝的變故而衰敗,反而更加繁華。
諸葛亮年少時,曾隨父親來過一次洛陽,而如今的洛陽已經不複他年少時的模樣,許多地方都發生了改變。
諸葛亮不斷的穿行在一條又一條陌生的路上,看著周圍百姓從衣食住行到娛樂生活,一切都令諸葛亮歎為觀止。
“這劉玄德還真是一個妙人,或許這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明主,也隻有這樣的人才配做我諸葛孔明的主公。”
諸葛亮在心中感歎道,現如今他對劉玄德的期待愈發強烈,原本他隻是想見見現在,他甚至有了直接拜劉玄德為主公的想法。
事不宜遲,諸葛亮決定,今日便去見劉玄德,他並沒有直接朝皇宮走去,而是朝著洛陽中心的招賢館走去。
現在,隻要有一技之長,便能夠在劉玄德這裏獲得一官半職,許多以前別人看不起的匠人,都在劉玄德這裏做了官。
招賢館早早的便在洛陽樹立了起來,這一座招賢館是天下招賢館的總部,也是能夠直接見到劉玄德的地方。
如果你的才華能夠達到技驚四座的地步,那麽你便有見到劉玄德的資格,如果沒有,那也隻能說你自己才華不夠。
諸葛亮對於自己的才華有充足的信心,直接大步便邁入了招賢館中。
進入招賢館後,諸葛亮便看見了有三個人坐在桌案旁,三人看見諸葛亮進來都站起身,等諸葛亮走到身邊。
三人中最年輕的那人開口問道:“汝是何人?從何而來?有何才幹?”
三個問題非常簡單、直白,不要說是諸葛亮,就算是一般沒有讀過書的人也能夠聽懂。
諸葛亮笑著回應道:“小生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乃是荊州襄陽人士,至於才幹,通曉百家。”
三人聽過諸葛亮的介紹,全都眼前一亮,一般能夠有這麽大口氣的,都是有才華的人,當然也不排除沽名釣譽。
三人中最年長的那人說道:“小子,你是複“”姓,這倒是並不常見,你說你通曉百家,口氣很大啊。
不過我這裏從來都不害怕口氣大,隻怕你的才華支撐不起你的口氣,敢不敢?讓我們考核一番。”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諸葛亮說道。
“好!”
三人齊聲稱讚。
三人中,年紀劇中的那名男子說道:“你據說你通曉百家,那我便考考你。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
後麵一句是什麽?”
聽到這個問題,諸葛亮微微一笑,毫不遲疑的說道:“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三人看諸葛亮回答的如此之快,全都來了興致,一番考教之下,發現諸葛亮所有問題都答的非常快並且準。
三人對諸葛亮的才華表示了肯定,並且認為諸葛亮有資格見劉玄德,於是說道:
“先生,已經通過了我們的考核,我們認為您的才華有資格見大將軍。”
劉玄德現在在朝中的職位便是大將軍,他讓所有人都稱呼他為大將軍,不要稱呼他為主公,免得別人多想。
諸葛亮見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便點頭答應了。
作為大漢王朝的首都,沒有被董卓摧毀過的這裏,如往日繁華,川流不息的路上,人人都帶著笑臉。
坐擁在道路兩旁的商戶,更是絡繹不絕,來來往往的人們,總有人會為此駐足。
各種各樣的香氣在洛陽這個城市的條條道路上交錯匯集,或花香,或蜜香,或酒香,或飯香……
光是從人們臉上的笑臉,便能看出整個洛陽生活水平之高,這樣發自內心的笑容,是無論如何都偽裝不出來的。
從荊州至此,諸葛亮一共經過了一千多裏的路程,在這條道路上,諸葛亮所經曆的事情可以說是如夢似幻。
他有些不敢相信,一路上他所看到的一切,所有的景象仿佛都是那樣的陌生,從南到北,簡直是兩翻天地。
南方的戰亂廝殺,到處都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流民,社會的動蕩不安,苦了這群本本分分的百姓。
赤地千裏,白骨皚皚。
這樣悲慘的景象,到了北方之後,卻戛然而止。
從諸葛亮踏入北方劉玄德統治地區的那一天起,他便再也沒有看到過一具屍骨,就算是流民,也會被官府安置下來。
和南方諸侯不同的是,劉玄德並不隻是表麵接納,暗地裏打殺,他是真心實意的接納這群老百姓。
無論是哪個地區的流民,隻要進入了劉玄德的領地,他都會當做自己的子民對待,讓他們先安頓下來。
官府時時刻刻都備有儲備糧食,就是用來讓這群流民充饑的,但劉玄德巧妙的是他並不白給這群流民糧食。
鬥米恩,升米仇。
諸葛亮非常佩服劉玄德的這種方法,他會讓流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換取糧食,而不是讓他們不勞而獲。
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當地的基礎建設水平,還能夠將這群流民利用起來,並且不讓他們餓死。
簡直可以說是一舉三得,這種方式太巧妙了,諸葛亮自問自己是想不出來的,不知道這樣精巧的方式是出自何人之手?
如果僅僅是一個地方這樣做,還並不值得諸葛亮這樣驚奇,可諸葛亮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去了很多偏遠小鎮。
最厲害的事情就來了,在這些偏遠小鎮,諸葛亮發現所實施的製度竟然和前麵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
這也就說明,這些民眾對於劉玄德的擁護是發自內心的,不是劉玄德刻意營造出來的假象。
以劉全德的身份地位,刻意的想要去營造一些假象,當然非常容易,可不要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如果不是真心實意的為老百姓謀福,不可能令全天下人信服,更不可能讓全天下人支持。
隨著諸葛亮的足跡,不斷深入北方,他所見到的百姓生活水平也開始不斷提高,越靠近洛陽,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就越高。
今日,諸葛亮終於來到了昔日大漢王朝的首都,當然現在也是。
諸葛亮原以為洛陽已經不複往日的榮光,沒有了往日的繁華,隻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可進城之後,他又一次被眼前的景象震驚到了,洛陽不僅沒有,因為大漢王朝的變故而衰敗,反而更加繁華。
諸葛亮年少時,曾隨父親來過一次洛陽,而如今的洛陽已經不複他年少時的模樣,許多地方都發生了改變。
諸葛亮不斷的穿行在一條又一條陌生的路上,看著周圍百姓從衣食住行到娛樂生活,一切都令諸葛亮歎為觀止。
“這劉玄德還真是一個妙人,或許這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明主,也隻有這樣的人才配做我諸葛孔明的主公。”
諸葛亮在心中感歎道,現如今他對劉玄德的期待愈發強烈,原本他隻是想見見現在,他甚至有了直接拜劉玄德為主公的想法。
事不宜遲,諸葛亮決定,今日便去見劉玄德,他並沒有直接朝皇宮走去,而是朝著洛陽中心的招賢館走去。
現在,隻要有一技之長,便能夠在劉玄德這裏獲得一官半職,許多以前別人看不起的匠人,都在劉玄德這裏做了官。
招賢館早早的便在洛陽樹立了起來,這一座招賢館是天下招賢館的總部,也是能夠直接見到劉玄德的地方。
如果你的才華能夠達到技驚四座的地步,那麽你便有見到劉玄德的資格,如果沒有,那也隻能說你自己才華不夠。
諸葛亮對於自己的才華有充足的信心,直接大步便邁入了招賢館中。
進入招賢館後,諸葛亮便看見了有三個人坐在桌案旁,三人看見諸葛亮進來都站起身,等諸葛亮走到身邊。
三人中最年輕的那人開口問道:“汝是何人?從何而來?有何才幹?”
三個問題非常簡單、直白,不要說是諸葛亮,就算是一般沒有讀過書的人也能夠聽懂。
諸葛亮笑著回應道:“小生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乃是荊州襄陽人士,至於才幹,通曉百家。”
三人聽過諸葛亮的介紹,全都眼前一亮,一般能夠有這麽大口氣的,都是有才華的人,當然也不排除沽名釣譽。
三人中最年長的那人說道:“小子,你是複“”姓,這倒是並不常見,你說你通曉百家,口氣很大啊。
不過我這裏從來都不害怕口氣大,隻怕你的才華支撐不起你的口氣,敢不敢?讓我們考核一番。”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諸葛亮說道。
“好!”
三人齊聲稱讚。
三人中,年紀劇中的那名男子說道:“你據說你通曉百家,那我便考考你。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
後麵一句是什麽?”
聽到這個問題,諸葛亮微微一笑,毫不遲疑的說道:“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三人看諸葛亮回答的如此之快,全都來了興致,一番考教之下,發現諸葛亮所有問題都答的非常快並且準。
三人對諸葛亮的才華表示了肯定,並且認為諸葛亮有資格見劉玄德,於是說道:
“先生,已經通過了我們的考核,我們認為您的才華有資格見大將軍。”
劉玄德現在在朝中的職位便是大將軍,他讓所有人都稱呼他為大將軍,不要稱呼他為主公,免得別人多想。
諸葛亮見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便點頭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