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荊州的拚搏
三國:我劉備也是絕世武將 作者:一點墨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咱們就隻有半個荊州的地盤了,如果再不爭一爭益州,那咱們就隻會最後被曹操所吞沒。
但如果我們能夠拿下益州,憑借著他那裏豐富的資源以及廣袤的土地,咱們就有足夠的實力能夠對抗曹操以及各路諸侯。”
文聘將自己的看法和劉琮說了一下,這與劉琮的想法不謀而合,真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
劉琮直接拍手說道:“說的好,我也是這麽想的,如果咱們不拚一把,那最後也隻會慢性死亡。
可如果這一次拚搏成功,那咱們便有一爭天下的資格,文將軍,你告訴我,你害怕嗎?”
“為主公效忠,雖死無悔,更不要說什麽害怕了,哪怕是讓我現在去死,我也不會皺一下眉頭。”文聘真心的說道。
劉琮眼角也滲出了淚水,他十分感動,對於文聘這些父親留下來的老牌名將,他向來都是十分信任的,這個都是他的班底。
劉琮直接說道:“文將軍,把我的命令下去,讓魏延將軍和黃忠將軍他們二人行動起來,我必須要的曹操之前,奪取益州。
但這一次還是請您坐鎮襄陽,如果曹操率領大軍前來進攻,咱們還有一拚之力。”
文聘點了點頭,沒有絲毫怨言,他知道,他相對於黃忠和魏延來說,攻城的能力還是太弱了,但守城比他們兩個人都強。
劉琮做出的決定無疑是明智的,也是他們荊州當前最需要做的,所以沒有猶豫,文聘直接將他的命令發布了下去。
遠在南郡的黃忠收到文聘傳來的消息之後,整個人都興奮起來,這些天窩在南郡一直沒有動靜,他也很沒勁。
現在終於又可以進攻了,這讓一個向往沙場的武將怎麽可能拒絕,這是他們無法拒絕的魅力。
黃忠聽到魏延會前來幫自己之後,心中更加高興了,他手中的兵力並不算很強,但如果有魏延帶人前來幫助,那就更有把握了。
黃忠和魏延早就在長沙相識,是認識多年的好友,他們二人之間都對彼此的武力和謀略所欣賞。
許多人看不上魏延的傲氣,但是黃忠卻並不認為魏延沒有傲氣的資格,相反,他很欣賞魏延的傲氣。
他認為一個強者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自信和驕傲,否則他就會失去強者之心,永遠無法登上更高的山峰。
魏延其實來到這裏已經許久了,隻不過上一場戰鬥,他沒能發揮出用處,所以他就一直帶著兵馬隱藏在山林之中。
他認為一支潛藏在暗處的軍隊,遠比一支擺在明處的軍隊更好用,他用兵在於奇,喜歡用奇謀。
但往往奇謀也都帶著著危險,因為機遇是與危險共存的,光有機遇沒有危險是不可能的。
曆史上,魏延曾提出過子午穀奇謀,但是卻被諸葛亮否決了,後世很多人都說,魏延的計謀很有可能成功。
但是他們都忽略了,魏延這麽聰明的人又怎麽可能會做錯事情呢,更不要說是光複大漢的事情。
魏延說的偷襲長安城確實有可能成功,但他沒有考慮攻下長安城之後,他該如何駐守?難道就憑他手中的兩萬人嗎?
許多實際問題他都已經忽略,隻想著奪下長安城,立下奇功,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切實際的。
諸葛亮目光長遠,高瞻遠矚,自然不會忽略這些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就是注重細節,所以他才能取得那樣多的成就。
但是,如果僅因為這一點就否決魏延的謀略,那也是不對的,魏延的謀略還是很不錯的。
三日之後,黃忠和魏延合並一處,二人一同前往了益州最後的門戶——樊城。
隻要他們攻下,眼前的都是城池,從此益州就是長驅直入,不會再有門檻所言。
但當二人來到城池之下後,便發現了城池中的異常之處,首先,這和他們記憶中的樊城有很大的區別。
樊城絕對沒有這麽高大的城牆,經過李嚴維修過後的城牆,高聳巍峨,雖然還稱不上是天險,但絕對是易守難攻。
這樣修出來的城牆,不僅可以抵禦投石車的轟擊,也能夠讓敵軍攀爬時更加困難。
魏延和黃忠都是知兵之人,看到這樣的城牆之後,立馬便意識到了不對勁,所以二人都沒有選擇直接進攻。
而是派遣斥候去探聽最近樊城之中發生了什麽樣的事情,樊城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大的變化,絕對是出事了。
果然不是他們二人所料,斥候回來之後便向他們報出了重要的情報,樊城的守將換人了,並且樊城之中來了許多兵馬。
黃忠有些慶幸的對著身旁的魏延說道:“文長,幸虧我們當時沒有攻城,否則現在一定是傷亡慘重啊。
這個樊城突然換守將,絕對不是沒有道理的,肯定是我在攻下南郡之後,消息傳到劉璋耳中。
劉璋特意派遣手底下的良將帶著大量兵馬來駐守樊城,隻有這樣才能將我們抵擋在樊城之外。”
黃忠說完自己的推測之後,魏延點了點頭表示讚同,他的想法也是和黃忠一樣,這樊城之中一定有一位大將。
如果直接貿然攻城,肯定會傷亡慘重,幸虧他們二人停了下來,否則絕對無顏回去麵對主公。
魏延說道:“漢升老兄,我覺得你說的非常有道理,咱們要想攻下這樣一座城池,還得從長計議,不能一蹴而就。”
黃忠看著成熟了不少的魏延,心中非常滿意,以前的魏延哪裏都好,就是為人太過輕狂,好像誰都看不起。
現在經過時間沉澱之後,魏延已經改掉了先前的那些缺點,變得更加完美,這樣的改變自然是黃忠希望看到的。
黃忠和魏延已經相識多年,由於黃忠比魏延年長幾歲,所以在心中一直將魏延當作弟弟看待。
看到自己的弟弟變得更加優秀,身為兄長自然驕傲而自豪,同時對於弟弟的要求又會變得更加嚴厲。
這便是一個真正疼愛弟弟的兄長應該做的事情。
但如果我們能夠拿下益州,憑借著他那裏豐富的資源以及廣袤的土地,咱們就有足夠的實力能夠對抗曹操以及各路諸侯。”
文聘將自己的看法和劉琮說了一下,這與劉琮的想法不謀而合,真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
劉琮直接拍手說道:“說的好,我也是這麽想的,如果咱們不拚一把,那最後也隻會慢性死亡。
可如果這一次拚搏成功,那咱們便有一爭天下的資格,文將軍,你告訴我,你害怕嗎?”
“為主公效忠,雖死無悔,更不要說什麽害怕了,哪怕是讓我現在去死,我也不會皺一下眉頭。”文聘真心的說道。
劉琮眼角也滲出了淚水,他十分感動,對於文聘這些父親留下來的老牌名將,他向來都是十分信任的,這個都是他的班底。
劉琮直接說道:“文將軍,把我的命令下去,讓魏延將軍和黃忠將軍他們二人行動起來,我必須要的曹操之前,奪取益州。
但這一次還是請您坐鎮襄陽,如果曹操率領大軍前來進攻,咱們還有一拚之力。”
文聘點了點頭,沒有絲毫怨言,他知道,他相對於黃忠和魏延來說,攻城的能力還是太弱了,但守城比他們兩個人都強。
劉琮做出的決定無疑是明智的,也是他們荊州當前最需要做的,所以沒有猶豫,文聘直接將他的命令發布了下去。
遠在南郡的黃忠收到文聘傳來的消息之後,整個人都興奮起來,這些天窩在南郡一直沒有動靜,他也很沒勁。
現在終於又可以進攻了,這讓一個向往沙場的武將怎麽可能拒絕,這是他們無法拒絕的魅力。
黃忠聽到魏延會前來幫自己之後,心中更加高興了,他手中的兵力並不算很強,但如果有魏延帶人前來幫助,那就更有把握了。
黃忠和魏延早就在長沙相識,是認識多年的好友,他們二人之間都對彼此的武力和謀略所欣賞。
許多人看不上魏延的傲氣,但是黃忠卻並不認為魏延沒有傲氣的資格,相反,他很欣賞魏延的傲氣。
他認為一個強者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自信和驕傲,否則他就會失去強者之心,永遠無法登上更高的山峰。
魏延其實來到這裏已經許久了,隻不過上一場戰鬥,他沒能發揮出用處,所以他就一直帶著兵馬隱藏在山林之中。
他認為一支潛藏在暗處的軍隊,遠比一支擺在明處的軍隊更好用,他用兵在於奇,喜歡用奇謀。
但往往奇謀也都帶著著危險,因為機遇是與危險共存的,光有機遇沒有危險是不可能的。
曆史上,魏延曾提出過子午穀奇謀,但是卻被諸葛亮否決了,後世很多人都說,魏延的計謀很有可能成功。
但是他們都忽略了,魏延這麽聰明的人又怎麽可能會做錯事情呢,更不要說是光複大漢的事情。
魏延說的偷襲長安城確實有可能成功,但他沒有考慮攻下長安城之後,他該如何駐守?難道就憑他手中的兩萬人嗎?
許多實際問題他都已經忽略,隻想著奪下長安城,立下奇功,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切實際的。
諸葛亮目光長遠,高瞻遠矚,自然不會忽略這些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就是注重細節,所以他才能取得那樣多的成就。
但是,如果僅因為這一點就否決魏延的謀略,那也是不對的,魏延的謀略還是很不錯的。
三日之後,黃忠和魏延合並一處,二人一同前往了益州最後的門戶——樊城。
隻要他們攻下,眼前的都是城池,從此益州就是長驅直入,不會再有門檻所言。
但當二人來到城池之下後,便發現了城池中的異常之處,首先,這和他們記憶中的樊城有很大的區別。
樊城絕對沒有這麽高大的城牆,經過李嚴維修過後的城牆,高聳巍峨,雖然還稱不上是天險,但絕對是易守難攻。
這樣修出來的城牆,不僅可以抵禦投石車的轟擊,也能夠讓敵軍攀爬時更加困難。
魏延和黃忠都是知兵之人,看到這樣的城牆之後,立馬便意識到了不對勁,所以二人都沒有選擇直接進攻。
而是派遣斥候去探聽最近樊城之中發生了什麽樣的事情,樊城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大的變化,絕對是出事了。
果然不是他們二人所料,斥候回來之後便向他們報出了重要的情報,樊城的守將換人了,並且樊城之中來了許多兵馬。
黃忠有些慶幸的對著身旁的魏延說道:“文長,幸虧我們當時沒有攻城,否則現在一定是傷亡慘重啊。
這個樊城突然換守將,絕對不是沒有道理的,肯定是我在攻下南郡之後,消息傳到劉璋耳中。
劉璋特意派遣手底下的良將帶著大量兵馬來駐守樊城,隻有這樣才能將我們抵擋在樊城之外。”
黃忠說完自己的推測之後,魏延點了點頭表示讚同,他的想法也是和黃忠一樣,這樊城之中一定有一位大將。
如果直接貿然攻城,肯定會傷亡慘重,幸虧他們二人停了下來,否則絕對無顏回去麵對主公。
魏延說道:“漢升老兄,我覺得你說的非常有道理,咱們要想攻下這樣一座城池,還得從長計議,不能一蹴而就。”
黃忠看著成熟了不少的魏延,心中非常滿意,以前的魏延哪裏都好,就是為人太過輕狂,好像誰都看不起。
現在經過時間沉澱之後,魏延已經改掉了先前的那些缺點,變得更加完美,這樣的改變自然是黃忠希望看到的。
黃忠和魏延已經相識多年,由於黃忠比魏延年長幾歲,所以在心中一直將魏延當作弟弟看待。
看到自己的弟弟變得更加優秀,身為兄長自然驕傲而自豪,同時對於弟弟的要求又會變得更加嚴厲。
這便是一個真正疼愛弟弟的兄長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