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劉琮的決定
三國:我劉備也是絕世武將 作者:一點墨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荊州,襄陽,刺史府。
劉琮收到魏延信後,整個人非常糾結,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去進攻江東?
對於進攻江東,他自然是十分向往的,但是孫策的實力也不容小覷,雖說他受了傷可江東還有周瑜在。
這一次進攻江東,如果有了成果那還好說,可如果沒有成果,又損失了大量的將士,他還能抵擋曹操嗎?
他已經收到了消息,曹操已經將元袁術擊敗了,他接受了戰鬥成果,難道不會進攻自己?
可如果不進攻孫策,曹操一樣會進攻自己,到時候自己就作為孫策的屏障替他擋劫,劉琮也不願意。
思來想去,劉琮有些拿不定主意,於是他便將文聘和蔡瑁都叫了過來,想和他們商議一下。
文聘和蔡瑁聽完劉琮的敘述,立刻便明白了,這到底是一件什麽樣的事情,蔡瑁說道:
“主公,我覺得咱們還是進攻為妙,現在曹操還需要好好的消化一番,咱們還有時間去打孫策。
如果到時候曹操消化完了,來進攻我們,孫策在背刺我們一手,我們兩麵受敵,絕對有死無生。”
蔡瑁的話,讓劉琮有些不寒而栗,正如蔡瑁說的那樣,要是在曹操攻擊自己的時候,孫策也來插上一手,他肯定打不過。
劉琮立刻下定了決心,直接說道:“舅舅,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我便將這個重任交給你了,你帶著荊州水師出發。
立刻前往江夏和魏延、黃忠兩位將軍會合,這一戰,你由他們調遣,等你得勝歸來之後,我會讓所有人為你接風洗塵。”
蔡瑁激動的答應,自從上次益州之戰後,他就一直待在襄陽,哪裏都沒有去過,這一次好不容易有機會,他一定要好好玩玩。
得到允許,蔡瑁便前往了水軍大營,開始準備軍隊和糧草,這一次準備帶八萬水軍去。
這一次之所以不帶那麽多軍隊,是因為江夏已經有了足夠多的兵馬,並不需要太多人。
還有曹操的威脅很大,如果不在襄陽留足夠多的兵馬,他們很可能不是曹操的對手。
萬一曹操趁這個時候偷襲,沒擋住大本營被偷了,那可就無家可歸了。
兩天之後,蔡瑁便帶著水師出發了,一路沿著長江順流而下,行駛速度非常快,最多隻要一天便能到達江夏。
魏延也已經得到了劉琮的回信,聽到劉琮願意去,讓他們攻打江東時,魏延非常高興。
這一次,他忍孫策很久了,孫策這個卑鄙小人,必須得受到教訓,如果能夠將他們一次性滅了,那是最好的。
如果不能將他們滅了,也一定要將他們打疼,讓他們最少兩三年緩不過來元氣,不再尋釁滋事。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魏延覺得孫策一直想要攻打江夏,就是因為荊州表現出來的態度太軟弱,如果早一點進攻江東,他可能就不會敢來這裏了。
一天後,蔡瑁成功帶著荊州水師和魏延黃忠會師了,看到魏延黃忠,蔡瑁非常興奮,彼此給了一個擁抱。
他們三人之間也算得上是老朋友了,在荊州出現危難時,就是他們幾個將荊州撐了起來,現在荊州越來越好,他們也高興。
蔡瑁對著魏延問道:“魏將軍,孫策他們撤軍了嗎?要是沒有撤軍,咱們可以先對他們迎頭痛擊一次。”
“想什麽呢?老蔡,孫策那個狗東西肯定早就走了,他若是留在這裏,我和黃忠怎麽可能會放過他?
他被咱們打傷之後,當天就已經退回去了,他知道留在這裏,最後等待他的絕對是必死無疑。
他那麽怕死的人,又怎麽可能繼續留在這裏?”魏延語氣中滿是嘲諷。
現在,他對孫策的感觀非常差,不知道是不是這一次影響的緣故,反正他就是特別不喜歡孫策。
蔡瑁聽完魏延的解釋,也就沒有多說什麽,魏延和黃忠準備了宴會,給蔡瑁接風洗塵。
酒足飯飽之後,三人便各自回去休息了,明天他們便準備發兵江東,出兵這件事情自然是越快越好。
出兵越快,江東那邊的反應自然也就越慢,他們根本不會意識到魏延這些人會進攻,肯定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此時孫策和太史慈正在回江東的路上,周瑜看著正在療傷的孫策和太史慈,心中有些憂慮。
不知為何,總感覺最近有大事要發生,有一種不太妙的預感。
孫策氣憤的說道:“該死的魏延究竟到哪裏找的幫手?要不是那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老頭,我們也不會變成這樣。
這一次,我都已經將所有的麵子都舍棄了,還不是魏延這個老東西的對手,難道說他真的是我的天命之敵嗎?”
孫策產生了自我懷疑,人呐,一旦經曆了數次失敗之後,都會懷疑自己,這一點是不用想的。
太史慈默默無言,他心中在回憶著和黃忠交手的情況,對於自己武藝的漏洞,有了些許總結,感覺可以提升。
周瑜卻是說道:“伯符,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不知為何,我心裏總有一股不好的預感,這又想不到來源。
他們都要都快回江東了,怎麽還會有這樣差的感覺,難道說,那群人會追到江東來嗎?”
周瑜的話,讓孫策和太史慈非常吃驚,開始想起了這種可能,越想他們二人就越是覺得很有可能會發生。
孫策有些驚慌失措,向周瑜問道:“公瑾,要是這群人真的來了,你能抵擋住嗎?我和子義最少半個月不能動武。”
周瑜麵色凝重,心中不斷估量的,對方與己方的戰力,思索了一陣之後回答道:
“要是憑借的城牆,或者是水戰,我應該能擋住他們。
可要是兩軍野戰,他們有兩個絕世武將,我肯定不是對手,所以咱們現在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早點回去,直接入城,等到了城中,憑借著城牆,他們絕世武將就沒了用處,等於是自費手腳?
第二個咱們就在這大江之上,直接阻擊他們,我認為水戰他們不可能是我的對手。”
孫策和太史慈鬆了一口氣,就連周瑜都沒有把握,那他們就完了。
劉琮收到魏延信後,整個人非常糾結,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去進攻江東?
對於進攻江東,他自然是十分向往的,但是孫策的實力也不容小覷,雖說他受了傷可江東還有周瑜在。
這一次進攻江東,如果有了成果那還好說,可如果沒有成果,又損失了大量的將士,他還能抵擋曹操嗎?
他已經收到了消息,曹操已經將元袁術擊敗了,他接受了戰鬥成果,難道不會進攻自己?
可如果不進攻孫策,曹操一樣會進攻自己,到時候自己就作為孫策的屏障替他擋劫,劉琮也不願意。
思來想去,劉琮有些拿不定主意,於是他便將文聘和蔡瑁都叫了過來,想和他們商議一下。
文聘和蔡瑁聽完劉琮的敘述,立刻便明白了,這到底是一件什麽樣的事情,蔡瑁說道:
“主公,我覺得咱們還是進攻為妙,現在曹操還需要好好的消化一番,咱們還有時間去打孫策。
如果到時候曹操消化完了,來進攻我們,孫策在背刺我們一手,我們兩麵受敵,絕對有死無生。”
蔡瑁的話,讓劉琮有些不寒而栗,正如蔡瑁說的那樣,要是在曹操攻擊自己的時候,孫策也來插上一手,他肯定打不過。
劉琮立刻下定了決心,直接說道:“舅舅,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我便將這個重任交給你了,你帶著荊州水師出發。
立刻前往江夏和魏延、黃忠兩位將軍會合,這一戰,你由他們調遣,等你得勝歸來之後,我會讓所有人為你接風洗塵。”
蔡瑁激動的答應,自從上次益州之戰後,他就一直待在襄陽,哪裏都沒有去過,這一次好不容易有機會,他一定要好好玩玩。
得到允許,蔡瑁便前往了水軍大營,開始準備軍隊和糧草,這一次準備帶八萬水軍去。
這一次之所以不帶那麽多軍隊,是因為江夏已經有了足夠多的兵馬,並不需要太多人。
還有曹操的威脅很大,如果不在襄陽留足夠多的兵馬,他們很可能不是曹操的對手。
萬一曹操趁這個時候偷襲,沒擋住大本營被偷了,那可就無家可歸了。
兩天之後,蔡瑁便帶著水師出發了,一路沿著長江順流而下,行駛速度非常快,最多隻要一天便能到達江夏。
魏延也已經得到了劉琮的回信,聽到劉琮願意去,讓他們攻打江東時,魏延非常高興。
這一次,他忍孫策很久了,孫策這個卑鄙小人,必須得受到教訓,如果能夠將他們一次性滅了,那是最好的。
如果不能將他們滅了,也一定要將他們打疼,讓他們最少兩三年緩不過來元氣,不再尋釁滋事。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魏延覺得孫策一直想要攻打江夏,就是因為荊州表現出來的態度太軟弱,如果早一點進攻江東,他可能就不會敢來這裏了。
一天後,蔡瑁成功帶著荊州水師和魏延黃忠會師了,看到魏延黃忠,蔡瑁非常興奮,彼此給了一個擁抱。
他們三人之間也算得上是老朋友了,在荊州出現危難時,就是他們幾個將荊州撐了起來,現在荊州越來越好,他們也高興。
蔡瑁對著魏延問道:“魏將軍,孫策他們撤軍了嗎?要是沒有撤軍,咱們可以先對他們迎頭痛擊一次。”
“想什麽呢?老蔡,孫策那個狗東西肯定早就走了,他若是留在這裏,我和黃忠怎麽可能會放過他?
他被咱們打傷之後,當天就已經退回去了,他知道留在這裏,最後等待他的絕對是必死無疑。
他那麽怕死的人,又怎麽可能繼續留在這裏?”魏延語氣中滿是嘲諷。
現在,他對孫策的感觀非常差,不知道是不是這一次影響的緣故,反正他就是特別不喜歡孫策。
蔡瑁聽完魏延的解釋,也就沒有多說什麽,魏延和黃忠準備了宴會,給蔡瑁接風洗塵。
酒足飯飽之後,三人便各自回去休息了,明天他們便準備發兵江東,出兵這件事情自然是越快越好。
出兵越快,江東那邊的反應自然也就越慢,他們根本不會意識到魏延這些人會進攻,肯定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此時孫策和太史慈正在回江東的路上,周瑜看著正在療傷的孫策和太史慈,心中有些憂慮。
不知為何,總感覺最近有大事要發生,有一種不太妙的預感。
孫策氣憤的說道:“該死的魏延究竟到哪裏找的幫手?要不是那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老頭,我們也不會變成這樣。
這一次,我都已經將所有的麵子都舍棄了,還不是魏延這個老東西的對手,難道說他真的是我的天命之敵嗎?”
孫策產生了自我懷疑,人呐,一旦經曆了數次失敗之後,都會懷疑自己,這一點是不用想的。
太史慈默默無言,他心中在回憶著和黃忠交手的情況,對於自己武藝的漏洞,有了些許總結,感覺可以提升。
周瑜卻是說道:“伯符,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不知為何,我心裏總有一股不好的預感,這又想不到來源。
他們都要都快回江東了,怎麽還會有這樣差的感覺,難道說,那群人會追到江東來嗎?”
周瑜的話,讓孫策和太史慈非常吃驚,開始想起了這種可能,越想他們二人就越是覺得很有可能會發生。
孫策有些驚慌失措,向周瑜問道:“公瑾,要是這群人真的來了,你能抵擋住嗎?我和子義最少半個月不能動武。”
周瑜麵色凝重,心中不斷估量的,對方與己方的戰力,思索了一陣之後回答道:
“要是憑借的城牆,或者是水戰,我應該能擋住他們。
可要是兩軍野戰,他們有兩個絕世武將,我肯定不是對手,所以咱們現在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早點回去,直接入城,等到了城中,憑借著城牆,他們絕世武將就沒了用處,等於是自費手腳?
第二個咱們就在這大江之上,直接阻擊他們,我認為水戰他們不可能是我的對手。”
孫策和太史慈鬆了一口氣,就連周瑜都沒有把握,那他們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