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悶聲發大財
既然有空間,自然是0元購最香了 作者:木多雨也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如意和伊人直接來了吳回住的小院。
小郡王、瑪瑙和半夏、王掌櫃他們,也在這個院裏等著呢。
今天這陣仗也嚇著大家了,安靜如雞,當然這些人裏,不包括小郡王。
看到沈如意和伊人出現,眾人眼裏閃過欣喜,終於有主心骨了。
那些屬於官家的銀子,已經被抬走了,現在剩的,都是自己讓留的。
今天來的所有人,讓一人拿了兩顆金花生,兩顆金瓜子,總不能讓大家白擔心,白忙活一場。
沈如意把布料也看著分了下去,虎皮和老山參歸了小郡王,自己用不著。
而把好的狐狸皮給自家留下了。
差一點的毛皮,看著給大家分了下去。
字畫和玉牌什麽的,小郡王不要,沈如意直接給自家留下了。
剩下的金花生歸了小郡王,金瓜子歸了沈如意。
沈如意給大家特意強調了下,切記管好自己的嘴,今天什麽也沒發生,就是來查了個賬。
瓜分完畢。所有人,悄無聲息的踏著夜色,一起往梅苑的正門口走去。
提著的那顆心,終於放了下去。
看到分到手的金子和布料、毛皮,眾人的心裏一片火熱,今天的這差事太值當了。
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查賬,竟然牽扯出了這麽多的問題。
其他人不知道具體發生了啥,就看著旁邊的院子被戒嚴了。
來了一波又一波的人,還不允許他們瞎晃。
總覺得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要說今天誰是真正的受益人,除了官家,非她沈如意莫屬。
沈如意一行人回到家,嬤嬤和長樂、舅舅他們,早已等著急了。
見平安到家,大家才放下心。
灶上煲著一大鍋的酸菜老鴨湯,已經燉了一下午了,一直用火溫著呢。
沈如意和伊人兩人,之前壓根就沒吃飽,現在恰好再吃一頓,就當吃宵夜了。
還挺鮮,挺開胃的。
長樂看眼饞了,和它的大聖,一人又喝了半碗湯,吃了兩塊肉。
不知道猴子能不能吃肉,反正最近長樂吃什麽,他的大聖吃什麽。
也不知道是不是靈泉水的原因,明明沈如意不是那種特別喜歡擼小動物的人。
可大聖除了長樂之外,最愛往沈如意跟前湊。
總是莫名其妙地,對沈如意有著依賴之情。
經常在沈如意腳下溜達來溜達去的,好幾次差點踩到它了。
就這,也不長記性,下次照舊在腳下打轉。
舅舅先說了長樂先生家的事情,接著又說,姥姥一行人,最近幾天能到。
嬤嬤說她已經安排下去,明天一早,就派人去城外迎接。
桃源山莊的院子,也讓人收拾了幾個出來,方便姥姥姥爺他們隨時過去住。
這幾天忙完,還是回城外住吧,城外寬敞。
之前為姥姥姥爺他們買的那座院子,早已經派人收拾好了,嬤嬤前幾天已經過去看過了。
該添置的東西,也看著添置上了,可以直接入住。
牌匾都已經掛上了,以後就是江南李家,在京城的宅院。
不過這事兒,沈如意暫時沒給舅舅說,就當個意外的驚喜吧,留著最後說。
舅舅這邊也買了個院子,位置沒這個好,就當別院了。
他們一行人,本來早該到京城的。
可老頭老太太大悲大喜之下,小病了一場,養了幾天才出發的,自然就晚了好多天。
不過也不算晚,雖然錯過了沈淮一家的流放日。
但罪魁禍首楊會章一家,還沒斬首呢,來的及觀刑。
大家聊完事情後,就各回各屋休息了。
洗完澡,沈如意先數了下收進來的銀票,丞相家總計126萬多兩,兵部侍郎家82萬多兩。
都是有錢人啊,看來這個銀礦的含礦量不低,當然,很可能還有貪汙的和底下人孝敬上來的。
現在都歸沈如意了。
收獲不錯,209萬進賬,真是美好的一天。
果然,還是這樣來財最快。
又看了下那盒珠子,也不知是東珠還是南珠,手感和光澤,非常不錯,留著自家用。
又把收進來的糧草、兵器、銀兩,看著歸置整理了一下。
看著滿滿當當的物資和兵器,沈如意開心的冒泡。
沈淮和楊會章對沈如意來說,都是小仇,不算什麽。
她還有個真正意義上的國恨家仇呢,時機成熟了,得報!
有了這些兵器和物資,將來報仇成功的概率也能大一些。
不過,這事兒須從長計議,先做準備吧。
而空間裏裝銀兩的箱子,已經箱子摞箱子的,整整齊齊的碼了長長的八排還多。
計算著大概數了下,整箱的總共516箱。
這玩意看著唬人,實際沒多少銀兩。
一箱按1000兩算,也才51.6萬兩銀子;若按1200兩算,也就不到62萬兩銀子,還沒薄薄的一遝銀票值錢。
當然,這裏麵也有金子,沈如意沒單獨拎出來計算,先這樣吧。
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銀子,沒計算在內。
隨意在箱子裏橫七豎八的亂扔著呢,沈如意日常需要時,都是隨意取用的,也沒計數。
論方便,還得是銀票。
銀子運輸麻煩,還顯眼。
沈如意還是喜歡悶聲發大財!
……
次日,沈如意一出空間,先聽到的是雨滴聲。
不大,卻密集。
天暗沉沉的,雨霧蒙蒙。
看了看石榴樹下聚集的小水池,應該是下了有一陣了。
今天不用出門了。
挺好!
自己也懶的動。
梅苑那邊,想短期內舉辦拍賣會,目前看來是不成了,需要重新找地方了。
舅舅這邊的生意,最近也徹底張羅了起來,開始經營,一切都朝著預計的方向,在走。
便宜娘親之前手下的忠心掌櫃,當初都被嬤嬤她們送回了舅舅身邊,蟄伏了起來,現在恰好派上了用場。
這些人員,舅舅本來是打算送還回來呢,不過沈如意沒要。
自己若用人,再慢慢尋找,舅舅比自己這邊更需要這些人。
再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沈如意不想有掣肘,目前的現狀就挺好,這一班子人馬都是自己重新拉起來的,簡單、服管。
她能那麽快的接受瑪瑙和嬤嬤,並把她們倆當親人對待,不僅僅是因為她們倆人夠忠心,更重要的是,她們人品夠貴重。
小郡王、瑪瑙和半夏、王掌櫃他們,也在這個院裏等著呢。
今天這陣仗也嚇著大家了,安靜如雞,當然這些人裏,不包括小郡王。
看到沈如意和伊人出現,眾人眼裏閃過欣喜,終於有主心骨了。
那些屬於官家的銀子,已經被抬走了,現在剩的,都是自己讓留的。
今天來的所有人,讓一人拿了兩顆金花生,兩顆金瓜子,總不能讓大家白擔心,白忙活一場。
沈如意把布料也看著分了下去,虎皮和老山參歸了小郡王,自己用不著。
而把好的狐狸皮給自家留下了。
差一點的毛皮,看著給大家分了下去。
字畫和玉牌什麽的,小郡王不要,沈如意直接給自家留下了。
剩下的金花生歸了小郡王,金瓜子歸了沈如意。
沈如意給大家特意強調了下,切記管好自己的嘴,今天什麽也沒發生,就是來查了個賬。
瓜分完畢。所有人,悄無聲息的踏著夜色,一起往梅苑的正門口走去。
提著的那顆心,終於放了下去。
看到分到手的金子和布料、毛皮,眾人的心裏一片火熱,今天的這差事太值當了。
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查賬,竟然牽扯出了這麽多的問題。
其他人不知道具體發生了啥,就看著旁邊的院子被戒嚴了。
來了一波又一波的人,還不允許他們瞎晃。
總覺得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要說今天誰是真正的受益人,除了官家,非她沈如意莫屬。
沈如意一行人回到家,嬤嬤和長樂、舅舅他們,早已等著急了。
見平安到家,大家才放下心。
灶上煲著一大鍋的酸菜老鴨湯,已經燉了一下午了,一直用火溫著呢。
沈如意和伊人兩人,之前壓根就沒吃飽,現在恰好再吃一頓,就當吃宵夜了。
還挺鮮,挺開胃的。
長樂看眼饞了,和它的大聖,一人又喝了半碗湯,吃了兩塊肉。
不知道猴子能不能吃肉,反正最近長樂吃什麽,他的大聖吃什麽。
也不知道是不是靈泉水的原因,明明沈如意不是那種特別喜歡擼小動物的人。
可大聖除了長樂之外,最愛往沈如意跟前湊。
總是莫名其妙地,對沈如意有著依賴之情。
經常在沈如意腳下溜達來溜達去的,好幾次差點踩到它了。
就這,也不長記性,下次照舊在腳下打轉。
舅舅先說了長樂先生家的事情,接著又說,姥姥一行人,最近幾天能到。
嬤嬤說她已經安排下去,明天一早,就派人去城外迎接。
桃源山莊的院子,也讓人收拾了幾個出來,方便姥姥姥爺他們隨時過去住。
這幾天忙完,還是回城外住吧,城外寬敞。
之前為姥姥姥爺他們買的那座院子,早已經派人收拾好了,嬤嬤前幾天已經過去看過了。
該添置的東西,也看著添置上了,可以直接入住。
牌匾都已經掛上了,以後就是江南李家,在京城的宅院。
不過這事兒,沈如意暫時沒給舅舅說,就當個意外的驚喜吧,留著最後說。
舅舅這邊也買了個院子,位置沒這個好,就當別院了。
他們一行人,本來早該到京城的。
可老頭老太太大悲大喜之下,小病了一場,養了幾天才出發的,自然就晚了好多天。
不過也不算晚,雖然錯過了沈淮一家的流放日。
但罪魁禍首楊會章一家,還沒斬首呢,來的及觀刑。
大家聊完事情後,就各回各屋休息了。
洗完澡,沈如意先數了下收進來的銀票,丞相家總計126萬多兩,兵部侍郎家82萬多兩。
都是有錢人啊,看來這個銀礦的含礦量不低,當然,很可能還有貪汙的和底下人孝敬上來的。
現在都歸沈如意了。
收獲不錯,209萬進賬,真是美好的一天。
果然,還是這樣來財最快。
又看了下那盒珠子,也不知是東珠還是南珠,手感和光澤,非常不錯,留著自家用。
又把收進來的糧草、兵器、銀兩,看著歸置整理了一下。
看著滿滿當當的物資和兵器,沈如意開心的冒泡。
沈淮和楊會章對沈如意來說,都是小仇,不算什麽。
她還有個真正意義上的國恨家仇呢,時機成熟了,得報!
有了這些兵器和物資,將來報仇成功的概率也能大一些。
不過,這事兒須從長計議,先做準備吧。
而空間裏裝銀兩的箱子,已經箱子摞箱子的,整整齊齊的碼了長長的八排還多。
計算著大概數了下,整箱的總共516箱。
這玩意看著唬人,實際沒多少銀兩。
一箱按1000兩算,也才51.6萬兩銀子;若按1200兩算,也就不到62萬兩銀子,還沒薄薄的一遝銀票值錢。
當然,這裏麵也有金子,沈如意沒單獨拎出來計算,先這樣吧。
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銀子,沒計算在內。
隨意在箱子裏橫七豎八的亂扔著呢,沈如意日常需要時,都是隨意取用的,也沒計數。
論方便,還得是銀票。
銀子運輸麻煩,還顯眼。
沈如意還是喜歡悶聲發大財!
……
次日,沈如意一出空間,先聽到的是雨滴聲。
不大,卻密集。
天暗沉沉的,雨霧蒙蒙。
看了看石榴樹下聚集的小水池,應該是下了有一陣了。
今天不用出門了。
挺好!
自己也懶的動。
梅苑那邊,想短期內舉辦拍賣會,目前看來是不成了,需要重新找地方了。
舅舅這邊的生意,最近也徹底張羅了起來,開始經營,一切都朝著預計的方向,在走。
便宜娘親之前手下的忠心掌櫃,當初都被嬤嬤她們送回了舅舅身邊,蟄伏了起來,現在恰好派上了用場。
這些人員,舅舅本來是打算送還回來呢,不過沈如意沒要。
自己若用人,再慢慢尋找,舅舅比自己這邊更需要這些人。
再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沈如意不想有掣肘,目前的現狀就挺好,這一班子人馬都是自己重新拉起來的,簡單、服管。
她能那麽快的接受瑪瑙和嬤嬤,並把她們倆當親人對待,不僅僅是因為她們倆人夠忠心,更重要的是,她們人品夠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