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發文,引戰,控輿論
既然有空間,自然是0元購最香了 作者:木多雨也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不差錢的學子們,一般都差名聲名望啊,這可是條出名最快的捷徑。
踩著有名望的老頑固們上位,隻要夠優秀,可以一戰成名,並進入官家的眼中,怎麽算這事都能幹,都值得幹。
沈如意很大氣的答應,給這些所有的參賽者們都提供免費的茶水飯食。當然看客和觀眾們的花銷,得他們自己買單。
官家聽到小黑炭放出的這條消息後,眼皮直跳,你鬧騰鬧騰得了,怎麽就想起挑戰這些老頑固和傳統了呢?
派人過來問沈如意:“你究竟想幹嘛?想圖什麽?”
“我說了,我想讓三從四德幾個大字從曆史上消失啊。”
並讓人給官家傳話,不論外麵怎麽鬧,你是官家是皇帝,日子照過,又影響不到你,也影響不到你的利益,站旁邊看戲唄。
“你看,這個事雖然是我直接發起的,與我本人關係並不大啊,我也沒私心啊,真正的受益人也不是我,而是天下千千萬萬個女人們。
這些女人,是女兒,是母親,是兒媳,是孫媳,是婆婆。也是你我身邊無數個活生生的人,她們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她們的權益也該受到保護。
我將來不論嫁了誰,你覺得以我的能力,我還拿捏不了這個男人?聽話就留著,不聽話敢瞎搞,我就直接弄死他丫的。
官家,你也別擔心,咱就好好玩一把,萬一玩脫了,我用我全部身家來支持你,咱用銀子砸也能把這些不聽話的老頑固們,給直接砸死的。我永遠都是你最忠實的擁護者。”
沈如意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願意拿全部的身家去做這件事情,官家還能說什麽?
別人不清楚小黑炭的身價,他可是一清二楚的,這小東西家底厚著呢,既然她想鬧,就鬧唄,他就在旁邊站著看戲好了。
反正花銀子的又不是他這個官家,何況罵名還是小黑炭和這些參與進來的人受著,人家當事人都沒意見,他這個旁觀者就沒更意見了,玩吧。
意料之中的,沈如意和小郡王在早朝上被人彈劾著罵了,說這兩人居心叵測,有動搖國本的想法,連帶著寧親王府都被牽連了。
小郡王:發生了什麽?我什麽也沒做啊,好大一口鍋怎麽就砸我頭上了呢?
對於朝堂上的彈劾,官家沒說罰,也沒說不罰,放任這些人天天在朝堂上打口仗,官家開始每天把這事當樂子看。
發現換個角度,跳出來看問題,非常棒,這感覺意外的美妙。生活無趣,要學會給無聊的生活找樂子。
官家都有點享受這樣的生活了。
沈如意見官家這邊再沒傳話過來,知道是默認了這事,那就開幹吧。
又開始花錢控輿論,她要把所有女人們,都捆綁在這條戰線上,並發表了一篇文章出去,他不是為個人的利益而戰,而是為全天下被壓迫的女人們而戰。
大意是:所有的女人們被三從四德害慘了,被三從四德綁架了?憑什麽男人可以花天酒地紅袖添香,女人卻不可以?
憑什麽男人們可以庶子庶女一大堆,卻要求女人們清清白白,幹幹淨淨,三從四德?
憑什麽女人們得拿自己的嫁妝養家?憑什麽女人拿自己的銀子,替男人們養孩子和女人?孩子又不是這些正妻生的。
別說男人的孩子也是正妻孩子這話,是不是女人自個肚子裏出來的,她們這些女人還能不知道?
這就是謬論,既然要求正妻們把男人和小妾通房生的孩子當親子對待,否則正妻就是小心眼,不夠大氣,不夠賢惠。
那反過來說,是不是這些正妻也可以找其他男人借借種,生幾個別人的孩子玩玩,讓自家相公給幫忙撫養。
反正這些孩子也是自個妻子生的,不是外人,這些相公們是不是也能大度的接受?否則就是沒有男子漢氣度,不夠大度沒有容人之量?
既然自家妻子跟別人生的孩子,被稱作孽子雜種,是見不得光的汙穢之物。那自家男人和其他女人生的孩子,是不是也該被稱為孽子雜種,是不是在剛生下來的時候,就該被直接溺死?
還有,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作為母親,自個身上遭過的罪,是不是不該在下一輩身上再次出現。
你們被婆婆們為難過,立過規矩,被塞過女人,是不是該讓自家兒媳和女兒們不再經曆這些,才是一個真正有格局有境界的老人們該做的。
而不是把你曾遭過的罪,放大無數倍後,在別人的女兒身上在實驗一遍。你這不是倚老賣老,壞且毒嘛!
希望別的家族能用心待你們家的閨女,而你們又虐待這些別人家的閨女,這又算怎麽回事呢?雙標啊?
沈如意特意放出去的這篇“大逆不道”文,直接捅了京城這些既得利益者的窩,激起千層浪。
上層的男人們聽完,就沒有不罵不反對的,說寫出這篇文的人,簡直欺師滅祖,大逆不道,是禍國殃民的妖孽。
而大多數女人們一聽,這話簡直說出了她們女人的心聲,憑什麽呢?對啊,憑什麽呢?
憑什麽我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要家世有家世,要財有財,偏偏就跑到你家裏來,各種受氣,伺候完這個伺候那個,活的小心翼翼,搭著銀子跟一堆女人搶男人?憑什麽呢?
當然也有一些女人,被三從四德,荼毒得太厲害,徹底沒救了,不但不讚成這種說法,還覺得質疑三從四德的人,就是吃飽了沒事撐的。
尤其是那些好不容易熬死上麵的婆婆,剛當家做主發號施令的這些“老封君”們,聽完後直接氣瘋了,這不就是說我嘛。
把寫這篇文章的人,詛咒了再詛咒,就差去廟裏許願,並借助神佛的力量降罪於這人身上。
這篇文章,直接攪亂了京城的這一池清水。讓很多人開始審視,男人與女人在同一段婚姻裏的得與失。
隨著各種討論和發酵,大家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現行的婚姻關係裏,就男人是受益者,女人成了男人的附庸和踏板,女人是純吃虧的,是不對等。
沈如意也沒想一定能達成什麽目標,她就想喚醒這些女人們,讓這些女人們慢慢的開始覺醒,懂得為自己爭取該得的利益,懂得反抗,希望她們能立起來。
哪怕能引起人們對其進行思考也行啊,她相信,星星之火終可燎原。
踩著有名望的老頑固們上位,隻要夠優秀,可以一戰成名,並進入官家的眼中,怎麽算這事都能幹,都值得幹。
沈如意很大氣的答應,給這些所有的參賽者們都提供免費的茶水飯食。當然看客和觀眾們的花銷,得他們自己買單。
官家聽到小黑炭放出的這條消息後,眼皮直跳,你鬧騰鬧騰得了,怎麽就想起挑戰這些老頑固和傳統了呢?
派人過來問沈如意:“你究竟想幹嘛?想圖什麽?”
“我說了,我想讓三從四德幾個大字從曆史上消失啊。”
並讓人給官家傳話,不論外麵怎麽鬧,你是官家是皇帝,日子照過,又影響不到你,也影響不到你的利益,站旁邊看戲唄。
“你看,這個事雖然是我直接發起的,與我本人關係並不大啊,我也沒私心啊,真正的受益人也不是我,而是天下千千萬萬個女人們。
這些女人,是女兒,是母親,是兒媳,是孫媳,是婆婆。也是你我身邊無數個活生生的人,她們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她們的權益也該受到保護。
我將來不論嫁了誰,你覺得以我的能力,我還拿捏不了這個男人?聽話就留著,不聽話敢瞎搞,我就直接弄死他丫的。
官家,你也別擔心,咱就好好玩一把,萬一玩脫了,我用我全部身家來支持你,咱用銀子砸也能把這些不聽話的老頑固們,給直接砸死的。我永遠都是你最忠實的擁護者。”
沈如意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願意拿全部的身家去做這件事情,官家還能說什麽?
別人不清楚小黑炭的身價,他可是一清二楚的,這小東西家底厚著呢,既然她想鬧,就鬧唄,他就在旁邊站著看戲好了。
反正花銀子的又不是他這個官家,何況罵名還是小黑炭和這些參與進來的人受著,人家當事人都沒意見,他這個旁觀者就沒更意見了,玩吧。
意料之中的,沈如意和小郡王在早朝上被人彈劾著罵了,說這兩人居心叵測,有動搖國本的想法,連帶著寧親王府都被牽連了。
小郡王:發生了什麽?我什麽也沒做啊,好大一口鍋怎麽就砸我頭上了呢?
對於朝堂上的彈劾,官家沒說罰,也沒說不罰,放任這些人天天在朝堂上打口仗,官家開始每天把這事當樂子看。
發現換個角度,跳出來看問題,非常棒,這感覺意外的美妙。生活無趣,要學會給無聊的生活找樂子。
官家都有點享受這樣的生活了。
沈如意見官家這邊再沒傳話過來,知道是默認了這事,那就開幹吧。
又開始花錢控輿論,她要把所有女人們,都捆綁在這條戰線上,並發表了一篇文章出去,他不是為個人的利益而戰,而是為全天下被壓迫的女人們而戰。
大意是:所有的女人們被三從四德害慘了,被三從四德綁架了?憑什麽男人可以花天酒地紅袖添香,女人卻不可以?
憑什麽男人們可以庶子庶女一大堆,卻要求女人們清清白白,幹幹淨淨,三從四德?
憑什麽女人們得拿自己的嫁妝養家?憑什麽女人拿自己的銀子,替男人們養孩子和女人?孩子又不是這些正妻生的。
別說男人的孩子也是正妻孩子這話,是不是女人自個肚子裏出來的,她們這些女人還能不知道?
這就是謬論,既然要求正妻們把男人和小妾通房生的孩子當親子對待,否則正妻就是小心眼,不夠大氣,不夠賢惠。
那反過來說,是不是這些正妻也可以找其他男人借借種,生幾個別人的孩子玩玩,讓自家相公給幫忙撫養。
反正這些孩子也是自個妻子生的,不是外人,這些相公們是不是也能大度的接受?否則就是沒有男子漢氣度,不夠大度沒有容人之量?
既然自家妻子跟別人生的孩子,被稱作孽子雜種,是見不得光的汙穢之物。那自家男人和其他女人生的孩子,是不是也該被稱為孽子雜種,是不是在剛生下來的時候,就該被直接溺死?
還有,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作為母親,自個身上遭過的罪,是不是不該在下一輩身上再次出現。
你們被婆婆們為難過,立過規矩,被塞過女人,是不是該讓自家兒媳和女兒們不再經曆這些,才是一個真正有格局有境界的老人們該做的。
而不是把你曾遭過的罪,放大無數倍後,在別人的女兒身上在實驗一遍。你這不是倚老賣老,壞且毒嘛!
希望別的家族能用心待你們家的閨女,而你們又虐待這些別人家的閨女,這又算怎麽回事呢?雙標啊?
沈如意特意放出去的這篇“大逆不道”文,直接捅了京城這些既得利益者的窩,激起千層浪。
上層的男人們聽完,就沒有不罵不反對的,說寫出這篇文的人,簡直欺師滅祖,大逆不道,是禍國殃民的妖孽。
而大多數女人們一聽,這話簡直說出了她們女人的心聲,憑什麽呢?對啊,憑什麽呢?
憑什麽我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要家世有家世,要財有財,偏偏就跑到你家裏來,各種受氣,伺候完這個伺候那個,活的小心翼翼,搭著銀子跟一堆女人搶男人?憑什麽呢?
當然也有一些女人,被三從四德,荼毒得太厲害,徹底沒救了,不但不讚成這種說法,還覺得質疑三從四德的人,就是吃飽了沒事撐的。
尤其是那些好不容易熬死上麵的婆婆,剛當家做主發號施令的這些“老封君”們,聽完後直接氣瘋了,這不就是說我嘛。
把寫這篇文章的人,詛咒了再詛咒,就差去廟裏許願,並借助神佛的力量降罪於這人身上。
這篇文章,直接攪亂了京城的這一池清水。讓很多人開始審視,男人與女人在同一段婚姻裏的得與失。
隨著各種討論和發酵,大家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現行的婚姻關係裏,就男人是受益者,女人成了男人的附庸和踏板,女人是純吃虧的,是不對等。
沈如意也沒想一定能達成什麽目標,她就想喚醒這些女人們,讓這些女人們慢慢的開始覺醒,懂得為自己爭取該得的利益,懂得反抗,希望她們能立起來。
哪怕能引起人們對其進行思考也行啊,她相信,星星之火終可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