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好走穩當的路,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既然有空間,自然是0元購最香了 作者:木多雨也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東家思索了一下說道:“我也是這麽認為的,拿我為例,我做生意這麽多年,一大半的利潤都被這些人吃卡拿要走了。剩下的一小半利潤,還得打點各種小鬼們,這些大小鬼們,幫不上我們什麽忙,但想壞個事太容易了,隻需要找個借口,把我的生意封了就可以了。
被這些人為難拿捏了這麽多年,若能交一部分銀子出去後,就有人給我們當做主,願意做我們的大靠山,我還是非常願意的。這是從生意方麵說的,再從人這個個體上,若真能把銀子花到實處。讓這些將士們吃飽飯,我還是非常樂意的。就像你說的,有這些將士們在,起碼咱們是安全的,不用擔心敵人殺過來,人身安全也更有保障一些?所以,我就特別讚成這事的。”
沈如意繼續問:“你們覺得賺銀子是為了什麽?你們定的目標實現了嗎?”
薛東家回:“我們府上最初可能就是傳承吧,祖祖輩輩都是做生意的,好像我們的骨子裏就帶著這麽東西,有這種使命感,從小就開始學著如何做生意。沒有什麽為什麽,從記事起家裏人說的談論全是生意,聽著聽著,就順其而然的傳承了下去。之前是想著,把祖上傳下來的生意,在我手裏做大做強,讓祖宗們因我而自豪。
財富上來說,目標已經達成了,也實現了。畢竟祖上還經曆了不少戰亂,對生意影響特別大,而我們有條祖訓是,不允許發國難財。加上戰亂本身帶來的那種不確定性和極其慘烈的社會現狀,導致本身就賺不了多少銀子。
而現下社會穩定,沒有大的割據戰亂,這幾年小災難不少,大災難沒有,整體來說。還是非常適合做生意的。加上咱這個官家也好,沒有額外增加賦稅。所以賺到了自己想要的銀子。”
見薛老板停了,秦老板接話道:“我家是在我手裏發家的,可能是運氣使然吧,陰差陽錯的就起來了。
當初之所以走這條路,就是不想繼續受窮,希望自家的日子能好過一些,最開始是想吃飽飯,有銀子交賦稅;後來是想吃上肉,日子能過的寬裕些;再後來就是,想掙多多的錢,娶個妻子,無人欺我。
我掙的這點銀子,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已經非常滿足了。至於目標嘛,沒定過,隻想著好好經營,剩下的交給老天爺和運氣。賺銀子的目標實現了,但沒人欺我的目標沒實現。
沒銀子的時候,易被村裏人欺負,被裏長、宗族欺負。現在有銀子了,被大大小小的各種官員欺負,被匪徒欺負。銀子是有了,生活好過了,但欺負我的人反而變多了。
就像沈東家你說的,有銀子沒權,很多時候,銀子越多越危險,它不是優勢,而是催命符。我收到不少來自各方的暗示,都想讓我做他們的錢袋子。我不太願意,目前就在各個勢力的夾縫裏努力活著。
我也不知道我的明天在哪裏?也不知道手裏的財富,哪天會失去。因為,這一切都是不可控的,都是我這樣一個小小的商人,沒法決定的,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我們這次來,就想試著看看,看能不能找一條穩當點的新路。”
沈如意回道:“沒有一條路是好走的,好走的穩當的路,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是需要割肉來換的。”
秦老板上道的說道:“這個我們是懂的,該付出的我們絕不含糊。我們也想像沈東家一樣,堂堂正正、底氣十足的做個無人敢欺的商人。所以,還希望沈東家,能指點一二。”
“指點談不上,我也做不到無人敢欺。我跟你們一樣,都是在夾縫中生存的。不過,別看我小,我有一點是一般人比不上,知道是為什麽嗎?”
“為什麽?”
“我比任何人都懂,銀子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它就是一串數字,是一堆無用的裝飾品。與其讓它惹人覬覦,不如把它按照自己的心意花出去。要知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生本就是起起伏伏的,有高就必然有地。
當到一定高度後,它必然會走下坡路,那麽,我就控製好那個度,慢慢的來,讓最高點盡可能來的晚一些。何況,銀子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我們都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的。
你們翻著看看,曆史上的大富翁,有幾個能善終的?活著的時候,很難有個好結果。好不容易死了,但凡給自己弄了大量陪葬品的,過上很多年基本都被後世的人,撅了墳挖了寶,死後連個安寧都沒有。你說,大家累死累活的賺銀子,圖什麽?又為誰在賺銀子?”
可不是麽,民間好多傳說和野史裏都在說,好多開國皇帝都是掘了其他舊朝的墳墓才搞到大量的銀子和糧草,才靠兵力登上高位的。
陪葬來陪葬去,全部給別人做了嫁衣。
“不過,我們總不能因為這個,就不賺銀子吧!”
“是啊,不能不賺銀子。所以啊,我一賺到銀子,就找地方把它花出去,比如,給將士們捐點糧草啊,我修個路啊,我再修個寺廟啊,我幫忙賑個災啊,或者幫忙修個堤壩啊。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我順勢而為,跟著老天爺的意願在走,我跟天道是同頻的,做什麽事都是順利的;二是我站在了官家這邊,我跟地上的皇又鏈接上了,在官家那留了好影響,刷了好感,有什麽好事他也會想著我,我有事了他多少也會護著我。
三是銀子花出去了,留在我身上的視線就少了,我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四是看似是我花了銀子,我損失了銀子,可從另一方麵說,我該感謝能讓我花銀子的這些地方,是它們的存在,才讓我有了積陰德的機會。看似是我成就了別人,實則是他人成就了我。”
被這些人為難拿捏了這麽多年,若能交一部分銀子出去後,就有人給我們當做主,願意做我們的大靠山,我還是非常願意的。這是從生意方麵說的,再從人這個個體上,若真能把銀子花到實處。讓這些將士們吃飽飯,我還是非常樂意的。就像你說的,有這些將士們在,起碼咱們是安全的,不用擔心敵人殺過來,人身安全也更有保障一些?所以,我就特別讚成這事的。”
沈如意繼續問:“你們覺得賺銀子是為了什麽?你們定的目標實現了嗎?”
薛東家回:“我們府上最初可能就是傳承吧,祖祖輩輩都是做生意的,好像我們的骨子裏就帶著這麽東西,有這種使命感,從小就開始學著如何做生意。沒有什麽為什麽,從記事起家裏人說的談論全是生意,聽著聽著,就順其而然的傳承了下去。之前是想著,把祖上傳下來的生意,在我手裏做大做強,讓祖宗們因我而自豪。
財富上來說,目標已經達成了,也實現了。畢竟祖上還經曆了不少戰亂,對生意影響特別大,而我們有條祖訓是,不允許發國難財。加上戰亂本身帶來的那種不確定性和極其慘烈的社會現狀,導致本身就賺不了多少銀子。
而現下社會穩定,沒有大的割據戰亂,這幾年小災難不少,大災難沒有,整體來說。還是非常適合做生意的。加上咱這個官家也好,沒有額外增加賦稅。所以賺到了自己想要的銀子。”
見薛老板停了,秦老板接話道:“我家是在我手裏發家的,可能是運氣使然吧,陰差陽錯的就起來了。
當初之所以走這條路,就是不想繼續受窮,希望自家的日子能好過一些,最開始是想吃飽飯,有銀子交賦稅;後來是想吃上肉,日子能過的寬裕些;再後來就是,想掙多多的錢,娶個妻子,無人欺我。
我掙的這點銀子,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已經非常滿足了。至於目標嘛,沒定過,隻想著好好經營,剩下的交給老天爺和運氣。賺銀子的目標實現了,但沒人欺我的目標沒實現。
沒銀子的時候,易被村裏人欺負,被裏長、宗族欺負。現在有銀子了,被大大小小的各種官員欺負,被匪徒欺負。銀子是有了,生活好過了,但欺負我的人反而變多了。
就像沈東家你說的,有銀子沒權,很多時候,銀子越多越危險,它不是優勢,而是催命符。我收到不少來自各方的暗示,都想讓我做他們的錢袋子。我不太願意,目前就在各個勢力的夾縫裏努力活著。
我也不知道我的明天在哪裏?也不知道手裏的財富,哪天會失去。因為,這一切都是不可控的,都是我這樣一個小小的商人,沒法決定的,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我們這次來,就想試著看看,看能不能找一條穩當點的新路。”
沈如意回道:“沒有一條路是好走的,好走的穩當的路,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是需要割肉來換的。”
秦老板上道的說道:“這個我們是懂的,該付出的我們絕不含糊。我們也想像沈東家一樣,堂堂正正、底氣十足的做個無人敢欺的商人。所以,還希望沈東家,能指點一二。”
“指點談不上,我也做不到無人敢欺。我跟你們一樣,都是在夾縫中生存的。不過,別看我小,我有一點是一般人比不上,知道是為什麽嗎?”
“為什麽?”
“我比任何人都懂,銀子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它就是一串數字,是一堆無用的裝飾品。與其讓它惹人覬覦,不如把它按照自己的心意花出去。要知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生本就是起起伏伏的,有高就必然有地。
當到一定高度後,它必然會走下坡路,那麽,我就控製好那個度,慢慢的來,讓最高點盡可能來的晚一些。何況,銀子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我們都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的。
你們翻著看看,曆史上的大富翁,有幾個能善終的?活著的時候,很難有個好結果。好不容易死了,但凡給自己弄了大量陪葬品的,過上很多年基本都被後世的人,撅了墳挖了寶,死後連個安寧都沒有。你說,大家累死累活的賺銀子,圖什麽?又為誰在賺銀子?”
可不是麽,民間好多傳說和野史裏都在說,好多開國皇帝都是掘了其他舊朝的墳墓才搞到大量的銀子和糧草,才靠兵力登上高位的。
陪葬來陪葬去,全部給別人做了嫁衣。
“不過,我們總不能因為這個,就不賺銀子吧!”
“是啊,不能不賺銀子。所以啊,我一賺到銀子,就找地方把它花出去,比如,給將士們捐點糧草啊,我修個路啊,我再修個寺廟啊,我幫忙賑個災啊,或者幫忙修個堤壩啊。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我順勢而為,跟著老天爺的意願在走,我跟天道是同頻的,做什麽事都是順利的;二是我站在了官家這邊,我跟地上的皇又鏈接上了,在官家那留了好影響,刷了好感,有什麽好事他也會想著我,我有事了他多少也會護著我。
三是銀子花出去了,留在我身上的視線就少了,我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四是看似是我花了銀子,我損失了銀子,可從另一方麵說,我該感謝能讓我花銀子的這些地方,是它們的存在,才讓我有了積陰德的機會。看似是我成就了別人,實則是他人成就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