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土匪
逃荒:老爹雄起,大力妞兒躺平 作者:黃沙心悲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夜過去,山林中的痕跡被大雪抹去。
空間內。
六口大鐵鍋在小院中擺開,冒著熱騰騰的霧氣。
鹵、燉、燒、蒸、煮、炸,六般廚藝齊上。
每個人都吃得滿嘴油,肚子更是沒有一點兒空隙。
一張放清燉貨的大竹篾裏,擺放著剛撈出鍋的野雞、野兔、獐子肉、野豬肉、麅子肉、羊肉。
這些肉都去頭去尾,豐滿的皮油光鋥亮,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兒。
隨便拎一塊,哐哐幾刀宰成塊來涼拌或做拚盤,那是絕對的一盤好菜。
一張放鹵貨的大竹篾裏,則是頭、蹄、大骨頭、內髒為主。
有吳氏和林二壯這兩個勤儉小能手在,那是一點兒都不會浪費。
滿滿的炸貨竹篾裏,金黃的炸丸子、肉條子、鍋包肉、酥肉,無不令人垂涎三尺。
林姝一見金黃的炸貨,又想起好吃的炸魚塊兒。
賊兮兮地看一眼魚塘裏的大魚,捧著鼓鼓的小肚皮,舉手吆喝一聲。
“大哥,我要吃炸魚塊。”
“等著,大哥馬上就去撈兩條來。”
林宏義頓兒都不帶打一下,應得那叫幹脆利落。
林二壯光著膀子,胸前的圍裙油膩膩的。
他扯下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把明晃晃的汗水。
又在圍裙上擦擦手上的油,想到魚塘裏的大魚,興致滿滿地道。
“閨女,爹在洪水中也捉到過大魚,但沒你的魚大。
那味道真是一絕,一輩子都不會忘。”
“行啊,等爹處理完了肉,咱家又來一個全魚宴。”
裝了一肚子肉的人,這山望到那山高,掰著手指頭數起想吃的菜來。
“麻辣幹鍋魚、酸菜魚、香煎魚、紅燒魚、清蒸魚、水煮魚,暫就這些。”
“乖孫孫,你這小嘴兒真會吃。
姥爺跟著你可是享福了,這日子真是神仙都不換。”
吳一刀躺在搖椅上,一口鹵貨一口小酒。
那日子真是不要不要的美,怕是金山銀山都不換。
“那是,人長一張嘴生來就是吃美食的。
咱們一樣都不比別人少,為啥以前過得那麽清貧,還不是窮惹的禍。
如今有錢有食材,當然要放開肚皮吃起來。
人活一輩子,不過吃穿二字,好好把握眼下的好生活吧!”
林姝搖晃著腦袋,給一家人洗腦道。
“常言道,過了這個村兒,就沒這個店兒了。”
“哈哈哈,乖孫孫還真會找借口。
不過,說得確實好。
姥爺堅決聽乖孫孫的,讓我往東決不往西。”吳一刀非常認同地道。
這逃荒的日子,還真不賴。
可以長點兒,再長點兒。
最好是圍著大啟國轉上幾圈兒,走遍每一寸土地。
那才叫美滋滋兒。
…
兩隻攤開四肢,曬圓鼓鼓的肚皮,一看就沒少吃。
隻負責指揮的林姝,扯來草席往兩隻身邊一躺,同樣曬起圓鼓鼓的肚皮來。
這一幕,讓一家人笑得樂不可支,更是永遠留在記憶中。
林家人在空間內過著滋潤的小日子,山界坡的土匪卻慌了神兒。
圈養的肉不翼而飛,連一絲兒蹤跡都找不到。
這可害苦了底下的小土匪,特別是負責養殖的小土匪。
“一個個的光吃飯不頂事兒,一遇到關鍵時候就掉鏈子。
拉出去統統砍了,將人頭掛在山寨門口。
以儆效尤!”
鐵獅看著底下黑壓壓的人頭,怒吼出聲。
立即有心腹出頭,將負責養殖的五個小土匪當場砍頭。
那血腥的場麵,嚇得跪在末尾的難民渾身顫抖。
卻無人敢驚叫出聲,因為一旦出聲,等待他們的就是同樣的下場。
…
吳有財形容枯槁,眼神空洞地垂著頭。
他形單影隻,軟叭叭地縮成一團。
原本該陪在身邊的嬌妻,已不知去向。
劉氏死死地摟著兩個蓬頭垢麵的閨女,娘仨的側臉都有一條滲血的傷疤。
若是林二壯在此,仔細辨認便會發現,鳥巢隊的隊員大部分在此。
一群人破爛的單衣下,皮膚凍得青紫而皸裂。
每個人身上都帶著不同的傷痕,特別是成年男子身上的傷最為明顯。
當初那些人吵嚷著要分開走的隊員,不知有沒有後悔。
反正他是不會反悔的。
找到閨女,成了林二壯心中的執念。
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阻止。
不然,將是他的生死仇敵。
別說什麽背信棄義,當初是那些人將他一家當成包袱一樣甩出。
還不是存在私心,就是典型的隻能共甘,不能同苦。
隻能說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
“報…大當家,抓到一個奸細。”一個土匪飛奔進來道。
“帶進來!”
鐵獅正愁找不到出氣筒,一聽抓到奸細那是正中下懷。
熊皮大氅一擺,坐回虎皮椅子,大馬金刀地盯著入口。
隻見一個滿臉是血的男人,被拖進大廳。
右腿詭異地彎曲著,所過之處留下一行刺目的紅。
吳大舅從人群中偷偷地抬眼打量,皮包骨的臉上閃過驚駭。
精神像受到霜打般萎靡,肩膀無力地垂下。
【完了,全完了。】
【當初拚死拖著土匪,讓王家父子逃出去就是為了讓他們搬救兵。】
【王鐵柱這個混小子,怎麽又落在土匪手裏。】
【以王鐵匠那護犢子的性子,必定偷摸進山,那不是羊入虎口嗎!】
吳大舅的精神支柱一倒,整個人立馬老了十歲。
眼見頭發由黑轉灰,可卻沒人注意到他的變化。
山界坡是去棱州縣的必經之路,當初被土匪抓上山。
他唯一的信念,就是妹夫一家經過山界坡時,肯定會驚動山上的土匪。
那樣的話,他們就有救了。
吳大舅將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別人身上。
卻從來沒想過現實情況,也沒想過鳥巢隊員是如何對待林二壯一家的。
如今天天挨打受凍,已將難民折磨得不成人樣兒。
更有一些人想主動投降,成為土匪中的一員。
那樣的話,好歹能混個半飽,還不用挨打。
無人知道的是,當他們被抓上山時,便失去了當土匪的資格。
吳大舅在見到王鐵柱的時候,心誌已開始動搖。
他想保住媳婦和閨女不受辱,就必須得與土匪同流合汙。
可心底又不甘。
他好好一良民,竟落到當土匪的地步。
哪怕是逃荒,骨子裏根深蒂固的思想,也接受不了這殘酷的現實。
一日為匪,世代都得背上土匪的名聲。
但土匪,又豈是他想當就能當的。
空間內。
六口大鐵鍋在小院中擺開,冒著熱騰騰的霧氣。
鹵、燉、燒、蒸、煮、炸,六般廚藝齊上。
每個人都吃得滿嘴油,肚子更是沒有一點兒空隙。
一張放清燉貨的大竹篾裏,擺放著剛撈出鍋的野雞、野兔、獐子肉、野豬肉、麅子肉、羊肉。
這些肉都去頭去尾,豐滿的皮油光鋥亮,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兒。
隨便拎一塊,哐哐幾刀宰成塊來涼拌或做拚盤,那是絕對的一盤好菜。
一張放鹵貨的大竹篾裏,則是頭、蹄、大骨頭、內髒為主。
有吳氏和林二壯這兩個勤儉小能手在,那是一點兒都不會浪費。
滿滿的炸貨竹篾裏,金黃的炸丸子、肉條子、鍋包肉、酥肉,無不令人垂涎三尺。
林姝一見金黃的炸貨,又想起好吃的炸魚塊兒。
賊兮兮地看一眼魚塘裏的大魚,捧著鼓鼓的小肚皮,舉手吆喝一聲。
“大哥,我要吃炸魚塊。”
“等著,大哥馬上就去撈兩條來。”
林宏義頓兒都不帶打一下,應得那叫幹脆利落。
林二壯光著膀子,胸前的圍裙油膩膩的。
他扯下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把明晃晃的汗水。
又在圍裙上擦擦手上的油,想到魚塘裏的大魚,興致滿滿地道。
“閨女,爹在洪水中也捉到過大魚,但沒你的魚大。
那味道真是一絕,一輩子都不會忘。”
“行啊,等爹處理完了肉,咱家又來一個全魚宴。”
裝了一肚子肉的人,這山望到那山高,掰著手指頭數起想吃的菜來。
“麻辣幹鍋魚、酸菜魚、香煎魚、紅燒魚、清蒸魚、水煮魚,暫就這些。”
“乖孫孫,你這小嘴兒真會吃。
姥爺跟著你可是享福了,這日子真是神仙都不換。”
吳一刀躺在搖椅上,一口鹵貨一口小酒。
那日子真是不要不要的美,怕是金山銀山都不換。
“那是,人長一張嘴生來就是吃美食的。
咱們一樣都不比別人少,為啥以前過得那麽清貧,還不是窮惹的禍。
如今有錢有食材,當然要放開肚皮吃起來。
人活一輩子,不過吃穿二字,好好把握眼下的好生活吧!”
林姝搖晃著腦袋,給一家人洗腦道。
“常言道,過了這個村兒,就沒這個店兒了。”
“哈哈哈,乖孫孫還真會找借口。
不過,說得確實好。
姥爺堅決聽乖孫孫的,讓我往東決不往西。”吳一刀非常認同地道。
這逃荒的日子,還真不賴。
可以長點兒,再長點兒。
最好是圍著大啟國轉上幾圈兒,走遍每一寸土地。
那才叫美滋滋兒。
…
兩隻攤開四肢,曬圓鼓鼓的肚皮,一看就沒少吃。
隻負責指揮的林姝,扯來草席往兩隻身邊一躺,同樣曬起圓鼓鼓的肚皮來。
這一幕,讓一家人笑得樂不可支,更是永遠留在記憶中。
林家人在空間內過著滋潤的小日子,山界坡的土匪卻慌了神兒。
圈養的肉不翼而飛,連一絲兒蹤跡都找不到。
這可害苦了底下的小土匪,特別是負責養殖的小土匪。
“一個個的光吃飯不頂事兒,一遇到關鍵時候就掉鏈子。
拉出去統統砍了,將人頭掛在山寨門口。
以儆效尤!”
鐵獅看著底下黑壓壓的人頭,怒吼出聲。
立即有心腹出頭,將負責養殖的五個小土匪當場砍頭。
那血腥的場麵,嚇得跪在末尾的難民渾身顫抖。
卻無人敢驚叫出聲,因為一旦出聲,等待他們的就是同樣的下場。
…
吳有財形容枯槁,眼神空洞地垂著頭。
他形單影隻,軟叭叭地縮成一團。
原本該陪在身邊的嬌妻,已不知去向。
劉氏死死地摟著兩個蓬頭垢麵的閨女,娘仨的側臉都有一條滲血的傷疤。
若是林二壯在此,仔細辨認便會發現,鳥巢隊的隊員大部分在此。
一群人破爛的單衣下,皮膚凍得青紫而皸裂。
每個人身上都帶著不同的傷痕,特別是成年男子身上的傷最為明顯。
當初那些人吵嚷著要分開走的隊員,不知有沒有後悔。
反正他是不會反悔的。
找到閨女,成了林二壯心中的執念。
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阻止。
不然,將是他的生死仇敵。
別說什麽背信棄義,當初是那些人將他一家當成包袱一樣甩出。
還不是存在私心,就是典型的隻能共甘,不能同苦。
隻能說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
“報…大當家,抓到一個奸細。”一個土匪飛奔進來道。
“帶進來!”
鐵獅正愁找不到出氣筒,一聽抓到奸細那是正中下懷。
熊皮大氅一擺,坐回虎皮椅子,大馬金刀地盯著入口。
隻見一個滿臉是血的男人,被拖進大廳。
右腿詭異地彎曲著,所過之處留下一行刺目的紅。
吳大舅從人群中偷偷地抬眼打量,皮包骨的臉上閃過驚駭。
精神像受到霜打般萎靡,肩膀無力地垂下。
【完了,全完了。】
【當初拚死拖著土匪,讓王家父子逃出去就是為了讓他們搬救兵。】
【王鐵柱這個混小子,怎麽又落在土匪手裏。】
【以王鐵匠那護犢子的性子,必定偷摸進山,那不是羊入虎口嗎!】
吳大舅的精神支柱一倒,整個人立馬老了十歲。
眼見頭發由黑轉灰,可卻沒人注意到他的變化。
山界坡是去棱州縣的必經之路,當初被土匪抓上山。
他唯一的信念,就是妹夫一家經過山界坡時,肯定會驚動山上的土匪。
那樣的話,他們就有救了。
吳大舅將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別人身上。
卻從來沒想過現實情況,也沒想過鳥巢隊員是如何對待林二壯一家的。
如今天天挨打受凍,已將難民折磨得不成人樣兒。
更有一些人想主動投降,成為土匪中的一員。
那樣的話,好歹能混個半飽,還不用挨打。
無人知道的是,當他們被抓上山時,便失去了當土匪的資格。
吳大舅在見到王鐵柱的時候,心誌已開始動搖。
他想保住媳婦和閨女不受辱,就必須得與土匪同流合汙。
可心底又不甘。
他好好一良民,竟落到當土匪的地步。
哪怕是逃荒,骨子裏根深蒂固的思想,也接受不了這殘酷的現實。
一日為匪,世代都得背上土匪的名聲。
但土匪,又豈是他想當就能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