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痛揍拐子
逃荒:老爹雄起,大力妞兒躺平 作者:黃沙心悲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氏給春柳換上雙胞胎的衣物,清洗疤痕上的髒東西後包紮好。
春柳肚裏有食,又有暖和的衣服穿。
回到親人身邊有了安全感,一會兒便在吳氏背上睡著。
誰也不知道,她這段時間經曆了什麽。
也沒人敢去揭春柳的傷疤,在他們看來能活著就好。
…
“小姑子,咱們輪著背這孩子。”趙氏抹一把同情的淚,感慨地道。
“不知這孩子經曆了什麽,瘦得隻有一張皮兒。
大哥大嫂該有多心疼,也不知他們一家在哪裏。”
“唉,兵荒馬亂的誰知道呢!
老天不給百姓活路,隻能走一步算一步。
春柳都能好好地活著,想來他們也不會差了。”
吳氏眸中閃過幾分同情,她能做的隻有這麽多。
多養一張嘴,就意味著要從孩子們嘴裏搶食。
自家雖不愁吃喝,但太過明顯肯定會惹人懷疑。
特別是身邊多了一 個外人,吳氏最怕的是暴露閨女的秘密。
她不由得看一眼前麵的老爹,以後得讓他多看著點春柳。
千萬別讓他們一家寒了心。
…
“敢拐賣我家孩子,老子剝了你的皮。”
吳一刀提著尖刀,衝倒地的難民又踢又打。
將一路上的怨氣,都發泄在難民身上。
那彪悍的氣勢,大有將人活活踢死的架勢。
與難民一夥的人當然 不幹了,其中一人眼珠子一轉,嗆聲道。
“自己把孩子丟了,還有理說我們。
那醜丫頭這一路可沒少吃喝,世道艱難,誰家的糧食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對,你們得補償糧食。
沒將她餓死,已是我們心善。”
剛才罵得起勁的婦人,插腰啞著嗓子道。
“那醜丫頭能吃不說,還懶得要死,一天到晚就知道哭哭哭。
把我們的運道都給哭沒了,你們也得賠損失。
不多,給一百兩銀子就成。”
“嗬嗬,賠你媽個嘚兒的損失。
你們想將孩子賣個好價錢,卻沒想到賣不出去。
不得已,隻好拿孩子與人交換吃肉。
看老子的拳頭,打死你個豬狗不如的畜牲。”
吳三舅粗暴地亮出拳頭,幾個男人撲上去將這幾人一頓狠揍。
難民見有人打架,全都離得遠遠兒的看熱鬧。
當得知,拐子竟將孩子賣到親人麵前。
全都忍不住拍手叫好,這些拐子不挨打,誰挨打。
無論什麽時候,拐子都是遭人痛恨的生物。
有著同樣遭遇的難民,手癢地上前痛打落水狗。
剛還叫囂不停的拐子,被群毆得出氣兒多於進氣兒。
鳥巢隊員剛離開,被打倒在地的拐子團夥,就被扒得精光。
最終的下場,與路邊的難民一樣。
圓了他們吃肉的夢想。
…
吳春柳從吳氏背上醒來,貪戀那份難得的溫暖,又縮著腦袋閉眼假睡。
吳氏第一時間便發覺背上的異樣,反手摟著屁股溫柔地道。
“春柳,要小解不。”
“……”
“小姑子,春柳醒了嗎?”
趙氏聽到吳氏說話,忙停下來伸手要去接吳春柳。
“應該沒醒,我問她小解不都沒回答。”
吳氏輕輕搖頭,眼看著要掉隊,隻得咬牙繼續前進。
八歲多的孩子,再瘦也比她的姝兒重。
背了近兩個時辰,肩膀是勒得生痛。
好在,很快就要停下來歇息了。
“小姑子,晚上讓春柳跟龍鳳胎睡吧!”
趙氏瞟一眼露出半邊臉的春柳,口罩下的唇微微一撇。
“你家孩子多,怕是擠不下。”
“那敢情好,還是三嫂想得周到。
宏義已到了說親的年紀,還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安定下來。
唉,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個頭哦!”
吳氏一提起大兒子的親事,就愁容滿麵。
她想找個知根知底兒的兒媳婦,匆忙間買來的媳婦千萬不能要。
誰知那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偷奸耍滑,這些都好說。
萬一,是個大惡之人的後代。
或逃奴、逃妃什麽的,一沾上才是倒了八輩子血黴。
閨女講過的故事,令吳氏一想到就毛骨悚然。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遇到合適的就給宏義定下。”趙氏安慰道。
吳氏搖頭,不再繼續這個問題。
姑嫂倆互視一眼,有心問春柳經曆了什麽。
但見她醒了,也不願意與她們說話。
兩人隻能埋頭趕路。
…
大利縣,滄州府前往東州府的必經之地兒。
這裏山高險峻,相當於東州府的第二道屏障。
關口城門緊閉,所有的難民都被擋在關口,不得入內。
經曆過幾次難民潮的鳥巢隊,不敢再往難民中間擠。
準備離關口五裏外安頓,這裏也有不少難民在搭建窩棚。
“平緩地都被占完了,咱們隻能往山裏走一些。”
林二壯轉一圈兒回來,對眾人道。
“周圍能用的野草和樹都被薅幹淨了,也沒有幹淨的積雪。”
“好,聽二壯的。
進可攻退可守,進山是眼下最好的辦法。”吳一刀牽著春柳道。
隊員們都明白眼下的情況,不是他們想怎麽樣就能怎麽樣的。
當然是以自身的安全為重。
關口聚集太多的難民,並不是一件好事兒。
…
進山砍柴、尋找吃食的難民,留下一串串的足跡。
外圍一片雜亂,泥濘中找不到一點幹淨的積雪。
與鳥巢隊員有著同樣想法的難民,不在少數。
稍平緩的地方,都有窩棚。
每個窩棚外,都有一個燃燒的火塘。
周圍用一圈兒石塊攔著,以防止火星濺出點燃窩棚。
坐在火塘邊烤火的難民,眼不眨地盯著進出的人,特別是有包袱的難民。
路過一處窩棚時,林姝耳尖地聽得咽口水和肚子的咕嚕聲。
難民都頂著一個獅子頭,頭上戴的帽子更是五花八門。
鬥笠、草帽、樹皮帽、破布、瓜皮帽、棉帽、狗皮帽、狼皮帽等。
鳥巢隊的出現,於難民來說是一隻大肥羊。
雖然,他們的衣物同樣髒得看不出顏色,補丁和破口子一樣不少。
但那厚實的棉衣,和皮毛騙不了有眼睛的難民。
最明顯的便是鼓鼓的包袱,但手裏明晃晃刀、槍,卻給人極大的震懾力。
…
‘嚓嚓嚓……’
男人們揮刀砍去周圍的樹,用樹枝清理出一大塊空地。
搭窩棚、劈柴、點火燒水,一氣嗬成。
人多力量大,在這時體現得特別強大。
一圈兒窩棚搭好,又在窩棚外壘一圈兒一人高的雪牆。
留一道進出的門,裝上木柵欄,遠看像一個蒙古包。
春柳肚裏有食,又有暖和的衣服穿。
回到親人身邊有了安全感,一會兒便在吳氏背上睡著。
誰也不知道,她這段時間經曆了什麽。
也沒人敢去揭春柳的傷疤,在他們看來能活著就好。
…
“小姑子,咱們輪著背這孩子。”趙氏抹一把同情的淚,感慨地道。
“不知這孩子經曆了什麽,瘦得隻有一張皮兒。
大哥大嫂該有多心疼,也不知他們一家在哪裏。”
“唉,兵荒馬亂的誰知道呢!
老天不給百姓活路,隻能走一步算一步。
春柳都能好好地活著,想來他們也不會差了。”
吳氏眸中閃過幾分同情,她能做的隻有這麽多。
多養一張嘴,就意味著要從孩子們嘴裏搶食。
自家雖不愁吃喝,但太過明顯肯定會惹人懷疑。
特別是身邊多了一 個外人,吳氏最怕的是暴露閨女的秘密。
她不由得看一眼前麵的老爹,以後得讓他多看著點春柳。
千萬別讓他們一家寒了心。
…
“敢拐賣我家孩子,老子剝了你的皮。”
吳一刀提著尖刀,衝倒地的難民又踢又打。
將一路上的怨氣,都發泄在難民身上。
那彪悍的氣勢,大有將人活活踢死的架勢。
與難民一夥的人當然 不幹了,其中一人眼珠子一轉,嗆聲道。
“自己把孩子丟了,還有理說我們。
那醜丫頭這一路可沒少吃喝,世道艱難,誰家的糧食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對,你們得補償糧食。
沒將她餓死,已是我們心善。”
剛才罵得起勁的婦人,插腰啞著嗓子道。
“那醜丫頭能吃不說,還懶得要死,一天到晚就知道哭哭哭。
把我們的運道都給哭沒了,你們也得賠損失。
不多,給一百兩銀子就成。”
“嗬嗬,賠你媽個嘚兒的損失。
你們想將孩子賣個好價錢,卻沒想到賣不出去。
不得已,隻好拿孩子與人交換吃肉。
看老子的拳頭,打死你個豬狗不如的畜牲。”
吳三舅粗暴地亮出拳頭,幾個男人撲上去將這幾人一頓狠揍。
難民見有人打架,全都離得遠遠兒的看熱鬧。
當得知,拐子竟將孩子賣到親人麵前。
全都忍不住拍手叫好,這些拐子不挨打,誰挨打。
無論什麽時候,拐子都是遭人痛恨的生物。
有著同樣遭遇的難民,手癢地上前痛打落水狗。
剛還叫囂不停的拐子,被群毆得出氣兒多於進氣兒。
鳥巢隊員剛離開,被打倒在地的拐子團夥,就被扒得精光。
最終的下場,與路邊的難民一樣。
圓了他們吃肉的夢想。
…
吳春柳從吳氏背上醒來,貪戀那份難得的溫暖,又縮著腦袋閉眼假睡。
吳氏第一時間便發覺背上的異樣,反手摟著屁股溫柔地道。
“春柳,要小解不。”
“……”
“小姑子,春柳醒了嗎?”
趙氏聽到吳氏說話,忙停下來伸手要去接吳春柳。
“應該沒醒,我問她小解不都沒回答。”
吳氏輕輕搖頭,眼看著要掉隊,隻得咬牙繼續前進。
八歲多的孩子,再瘦也比她的姝兒重。
背了近兩個時辰,肩膀是勒得生痛。
好在,很快就要停下來歇息了。
“小姑子,晚上讓春柳跟龍鳳胎睡吧!”
趙氏瞟一眼露出半邊臉的春柳,口罩下的唇微微一撇。
“你家孩子多,怕是擠不下。”
“那敢情好,還是三嫂想得周到。
宏義已到了說親的年紀,還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安定下來。
唉,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個頭哦!”
吳氏一提起大兒子的親事,就愁容滿麵。
她想找個知根知底兒的兒媳婦,匆忙間買來的媳婦千萬不能要。
誰知那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偷奸耍滑,這些都好說。
萬一,是個大惡之人的後代。
或逃奴、逃妃什麽的,一沾上才是倒了八輩子血黴。
閨女講過的故事,令吳氏一想到就毛骨悚然。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遇到合適的就給宏義定下。”趙氏安慰道。
吳氏搖頭,不再繼續這個問題。
姑嫂倆互視一眼,有心問春柳經曆了什麽。
但見她醒了,也不願意與她們說話。
兩人隻能埋頭趕路。
…
大利縣,滄州府前往東州府的必經之地兒。
這裏山高險峻,相當於東州府的第二道屏障。
關口城門緊閉,所有的難民都被擋在關口,不得入內。
經曆過幾次難民潮的鳥巢隊,不敢再往難民中間擠。
準備離關口五裏外安頓,這裏也有不少難民在搭建窩棚。
“平緩地都被占完了,咱們隻能往山裏走一些。”
林二壯轉一圈兒回來,對眾人道。
“周圍能用的野草和樹都被薅幹淨了,也沒有幹淨的積雪。”
“好,聽二壯的。
進可攻退可守,進山是眼下最好的辦法。”吳一刀牽著春柳道。
隊員們都明白眼下的情況,不是他們想怎麽樣就能怎麽樣的。
當然是以自身的安全為重。
關口聚集太多的難民,並不是一件好事兒。
…
進山砍柴、尋找吃食的難民,留下一串串的足跡。
外圍一片雜亂,泥濘中找不到一點幹淨的積雪。
與鳥巢隊員有著同樣想法的難民,不在少數。
稍平緩的地方,都有窩棚。
每個窩棚外,都有一個燃燒的火塘。
周圍用一圈兒石塊攔著,以防止火星濺出點燃窩棚。
坐在火塘邊烤火的難民,眼不眨地盯著進出的人,特別是有包袱的難民。
路過一處窩棚時,林姝耳尖地聽得咽口水和肚子的咕嚕聲。
難民都頂著一個獅子頭,頭上戴的帽子更是五花八門。
鬥笠、草帽、樹皮帽、破布、瓜皮帽、棉帽、狗皮帽、狼皮帽等。
鳥巢隊的出現,於難民來說是一隻大肥羊。
雖然,他們的衣物同樣髒得看不出顏色,補丁和破口子一樣不少。
但那厚實的棉衣,和皮毛騙不了有眼睛的難民。
最明顯的便是鼓鼓的包袱,但手裏明晃晃刀、槍,卻給人極大的震懾力。
…
‘嚓嚓嚓……’
男人們揮刀砍去周圍的樹,用樹枝清理出一大塊空地。
搭窩棚、劈柴、點火燒水,一氣嗬成。
人多力量大,在這時體現得特別強大。
一圈兒窩棚搭好,又在窩棚外壘一圈兒一人高的雪牆。
留一道進出的門,裝上木柵欄,遠看像一個蒙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