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正統與國祚
史上最年輕的道門大真人 作者:三寸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氣運。
虛無縹緲,卻又牽扯甚廣。
是人壽年豐還是旱澇無收,是人才濟濟還是青黃不接,是安居樂業還是兵荒馬亂……這一件件事情的背後,或許是有人為因果,但也一直都有氣運在暗中影響。
“……氣運鎮天魔。”
“其實這句話是雙向的,不僅僅是得氣運者可鎮天魔,可鎮天魔者也可得氣運,這是上古先賢與人皇為這人族大世訂下的規矩,既是對鎮天魔者的彌補,也是為了保證後世總有人願意站出來鎮壓天魔。”
“哪怕後來者未必是像先賢一樣心懷天下,僅僅是為了氣運,但是論跡不論心,隻要事情做了便也夠了,天下就還是人族的天下。”
“如今千萬年過去,人族分分合合到了今天,知道內情的愈來愈少,於是慢慢的對於鎮天魔者又漸漸有了另外一套說法——正統。”
“正統者有天顧,國力恒強長盛不衰,得位不正則不受天顧,社稷如浮萍總被風吹雨打去……”
丁摶解釋著何為氣運。
不過這並非是他一個人對氣運的解釋,但是千萬年以來天下疆土分分合合之間,一代又一代人對於氣運漲落與國祚長短間的因果做出的注解。
雖然聽起來像是在故弄玄虛,但千萬年以來的無數先例都已經證明了。
不得氣運,國力再強也可能在一夕之間山河破碎,但如果得到了氣運,即便國力一時衰微,但總是能在亂象橫生之中異軍突起,逐鹿天下定鼎千秋百代的基業。
徐年暗自思索,詢問道:“丁前輩,若是真有氣運正統,為何沒有出現天下一統的王朝?”
“或許是氣運不足,或許是人心難移,這我也說不清楚,不過雖然自人皇之後就再也沒有誰能統一天下,率領整個人族,但隻要翻閱曆史上那些若幹王朝的興衰,就能夠發現八百年國祚一直都是一條越不過的線。”
“得了正統的王朝,不管再如何式微動蕩,最少也能存續八百年,未得正統的王朝不論再怎麽強極一時,也未能有哪一朝能享有八百年國祚。”
“大德王朝,也就是大焱的前朝,他們是得了正統的王朝,哪怕在末期與天魔教沆瀣一氣,致使天下動蕩民不聊生,但依舊在那片混亂中撐過了八百年。”
“在大德王朝八百年後,才出來了個儒家聖人,如果不是那位聖人以堪比的力量衝入皇宮殺了大德末代皇帝,徹底斬斷了大德王朝的氣運,說不定大德國祚還得再長個幾十年。”
“天下還要再混亂個幾十年。”
“之後大焱王朝的開國皇帝在大德王朝的疆域上立國,新寫下來的這段國祚其實繼承了大德王朝的許多東西,其中便包括著正統之位。”
“以氣運鎮天魔,鎮天魔得氣運……”
“大焱王朝的國祚距今還不到五百年,距離八百年的那條底線還差得很遠,但是僅論國力比起巔峰時的大德王朝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便如今已經顯露出些許積弊,但誰能夠否認大焱王朝是天下第一的強國呢?”
“百萬大軍征寒烏,雖然因為有很多人不想看到大焱再次開疆拓土,以至於兵魁都橫空出世了,導致大焱這一仗打的不怎麽利落,但大焱在這近乎於天下除己皆敵的局勢裏麵,依然能夠拿下寒烏。”
“大焱的三位大將軍,哪一位放在其他王朝裏麵不是可以總領三軍的柱國武將?在三位大將軍之後,鎮國徐氏折衝將軍,有陳大將軍府的虎賁將軍,也都是天下武將中的翹楚……”
“除了大焱王朝之外,天下再沒有哪一朝有這等的人才濟濟。”
“包括徐道友你自己,也是大焱人才濟濟的最佳佐證。”
丁摶說著大焱王朝的正統與氣運,說來說去說到了徐年的身上,徐年還沒法反駁,畢竟若是要他從旁人的角度來看自己,二十歲的道門大真人,稱之為氣運之子都不算離譜了。
沈良皺著眉頭,他的酒氣明明已經散了大半,但神情還是有些懵。
懵得像是還在醉著一樣。
“瞎子,你裏裏外外扯了這麽一大堆,什麽氣運什麽八百年國祚什麽大焱國力,我每個字都聽的明白,但偏偏你這湊在一塊兒,我怎麽就聽不太懂你想說什麽了呢?”
沈良向來眼裏隻裝著天下美酒,手中隻握著劍。
天下大勢。
他向來沒怎麽關心過。
哪怕迎麵就是鐵騎突出刀槍鳴,遇著他這一人一劍一壺酒,也得繞道而行。
上一個不信邪,不繞道而行的家夥。
便用滿地殘甲成就了劍魁一劍破甲九千的驚世戰績。
丁摶瞅了一眼瞎子——盡管眼睛蒙著黑布,但他確實很好的用細微表情表達出了瞅他一眼的動作。
他略有無奈地說道:“說這麽多,也是為了說出結論時你能夠理解。”
“其他王朝,例如大夏和玄雍,他們是有資格和大焱逐鹿天下,但在正統和氣運的自古規則之下,他們恐怕是沒底氣再和大焱熬上三百多年。”
“所以,他們這是廢掉了正統,或者說強行把正統分成了多份,不再是大焱王朝一家獨占。”
“他們分裂了封魔大陣,但不是為了讓天魔出世,而是把鎮魔的責任分成了多份,自己也占了一份,如此一來氣運也隨之分散,大焱王朝自然便沒有了天地氣運保證的八百年國祚,等同於是破掉了不滅之身……”
李施診默默聽到了現在,忍不住開口問道:“氣運之說我也曾聽聞,不過王朝興衰覆滅,不在於治國有方而歸咎於虛無縹緲的氣運之上,我始終是覺得有些舍本逐末的嫌疑了。”
與其說是氣運成就了國泰民安,懸壺濟世李施診親眼見到過許多民生疾苦,他更願意相信是先有了大治以順民情,國力逐漸發展強盛,才能積攢下來所謂的王朝氣運,以延長國祚。
不過丁摶也未反駁,甚至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是吧?我其實也覺得離譜……”
虛無縹緲,卻又牽扯甚廣。
是人壽年豐還是旱澇無收,是人才濟濟還是青黃不接,是安居樂業還是兵荒馬亂……這一件件事情的背後,或許是有人為因果,但也一直都有氣運在暗中影響。
“……氣運鎮天魔。”
“其實這句話是雙向的,不僅僅是得氣運者可鎮天魔,可鎮天魔者也可得氣運,這是上古先賢與人皇為這人族大世訂下的規矩,既是對鎮天魔者的彌補,也是為了保證後世總有人願意站出來鎮壓天魔。”
“哪怕後來者未必是像先賢一樣心懷天下,僅僅是為了氣運,但是論跡不論心,隻要事情做了便也夠了,天下就還是人族的天下。”
“如今千萬年過去,人族分分合合到了今天,知道內情的愈來愈少,於是慢慢的對於鎮天魔者又漸漸有了另外一套說法——正統。”
“正統者有天顧,國力恒強長盛不衰,得位不正則不受天顧,社稷如浮萍總被風吹雨打去……”
丁摶解釋著何為氣運。
不過這並非是他一個人對氣運的解釋,但是千萬年以來天下疆土分分合合之間,一代又一代人對於氣運漲落與國祚長短間的因果做出的注解。
雖然聽起來像是在故弄玄虛,但千萬年以來的無數先例都已經證明了。
不得氣運,國力再強也可能在一夕之間山河破碎,但如果得到了氣運,即便國力一時衰微,但總是能在亂象橫生之中異軍突起,逐鹿天下定鼎千秋百代的基業。
徐年暗自思索,詢問道:“丁前輩,若是真有氣運正統,為何沒有出現天下一統的王朝?”
“或許是氣運不足,或許是人心難移,這我也說不清楚,不過雖然自人皇之後就再也沒有誰能統一天下,率領整個人族,但隻要翻閱曆史上那些若幹王朝的興衰,就能夠發現八百年國祚一直都是一條越不過的線。”
“得了正統的王朝,不管再如何式微動蕩,最少也能存續八百年,未得正統的王朝不論再怎麽強極一時,也未能有哪一朝能享有八百年國祚。”
“大德王朝,也就是大焱的前朝,他們是得了正統的王朝,哪怕在末期與天魔教沆瀣一氣,致使天下動蕩民不聊生,但依舊在那片混亂中撐過了八百年。”
“在大德王朝八百年後,才出來了個儒家聖人,如果不是那位聖人以堪比的力量衝入皇宮殺了大德末代皇帝,徹底斬斷了大德王朝的氣運,說不定大德國祚還得再長個幾十年。”
“天下還要再混亂個幾十年。”
“之後大焱王朝的開國皇帝在大德王朝的疆域上立國,新寫下來的這段國祚其實繼承了大德王朝的許多東西,其中便包括著正統之位。”
“以氣運鎮天魔,鎮天魔得氣運……”
“大焱王朝的國祚距今還不到五百年,距離八百年的那條底線還差得很遠,但是僅論國力比起巔峰時的大德王朝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便如今已經顯露出些許積弊,但誰能夠否認大焱王朝是天下第一的強國呢?”
“百萬大軍征寒烏,雖然因為有很多人不想看到大焱再次開疆拓土,以至於兵魁都橫空出世了,導致大焱這一仗打的不怎麽利落,但大焱在這近乎於天下除己皆敵的局勢裏麵,依然能夠拿下寒烏。”
“大焱的三位大將軍,哪一位放在其他王朝裏麵不是可以總領三軍的柱國武將?在三位大將軍之後,鎮國徐氏折衝將軍,有陳大將軍府的虎賁將軍,也都是天下武將中的翹楚……”
“除了大焱王朝之外,天下再沒有哪一朝有這等的人才濟濟。”
“包括徐道友你自己,也是大焱人才濟濟的最佳佐證。”
丁摶說著大焱王朝的正統與氣運,說來說去說到了徐年的身上,徐年還沒法反駁,畢竟若是要他從旁人的角度來看自己,二十歲的道門大真人,稱之為氣運之子都不算離譜了。
沈良皺著眉頭,他的酒氣明明已經散了大半,但神情還是有些懵。
懵得像是還在醉著一樣。
“瞎子,你裏裏外外扯了這麽一大堆,什麽氣運什麽八百年國祚什麽大焱國力,我每個字都聽的明白,但偏偏你這湊在一塊兒,我怎麽就聽不太懂你想說什麽了呢?”
沈良向來眼裏隻裝著天下美酒,手中隻握著劍。
天下大勢。
他向來沒怎麽關心過。
哪怕迎麵就是鐵騎突出刀槍鳴,遇著他這一人一劍一壺酒,也得繞道而行。
上一個不信邪,不繞道而行的家夥。
便用滿地殘甲成就了劍魁一劍破甲九千的驚世戰績。
丁摶瞅了一眼瞎子——盡管眼睛蒙著黑布,但他確實很好的用細微表情表達出了瞅他一眼的動作。
他略有無奈地說道:“說這麽多,也是為了說出結論時你能夠理解。”
“其他王朝,例如大夏和玄雍,他們是有資格和大焱逐鹿天下,但在正統和氣運的自古規則之下,他們恐怕是沒底氣再和大焱熬上三百多年。”
“所以,他們這是廢掉了正統,或者說強行把正統分成了多份,不再是大焱王朝一家獨占。”
“他們分裂了封魔大陣,但不是為了讓天魔出世,而是把鎮魔的責任分成了多份,自己也占了一份,如此一來氣運也隨之分散,大焱王朝自然便沒有了天地氣運保證的八百年國祚,等同於是破掉了不滅之身……”
李施診默默聽到了現在,忍不住開口問道:“氣運之說我也曾聽聞,不過王朝興衰覆滅,不在於治國有方而歸咎於虛無縹緲的氣運之上,我始終是覺得有些舍本逐末的嫌疑了。”
與其說是氣運成就了國泰民安,懸壺濟世李施診親眼見到過許多民生疾苦,他更願意相信是先有了大治以順民情,國力逐漸發展強盛,才能積攢下來所謂的王朝氣運,以延長國祚。
不過丁摶也未反駁,甚至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是吧?我其實也覺得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