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不要胡說八道,我指點你什麽了?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作者:冰冰橙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內閣工作,外人看著光鮮亮麗,可背後的辛苦卻沒幾個人知道。
守衛將領之所以在這裏等著,其實是不想麵對傅流山那銳利如刀的眼神。
這下有了回複,連忙出去告訴傅流山,讓他趕緊滾蛋。
想到傅流山那不滿的眼神,口氣自然好不到哪裏去:
“你那點玩意兒,內閣已經見識過了,你趕快回家啃書去,準備考試吧,別再搞這些有的沒的了。”
傅流山一聽,差點沒被氣得背過氣去,自己憂國憂民的心意,卻遭到這樣的輕視,還要拿考試來壓我?
現在這情況,我已經成了大家眼裏的笑話,學界裏恐怕也沒人會再認真對待我了。
就算考得再好,一個名聲已經受損的舉人想要進士及第,比登天還難,估計連殿試的門檻都摸不著。
“怎麽,你還想敲登聞鼓去申冤?”
“我跟你說,內閣要是不想理你,你敲鼓也沒用。”
“看你還有幾分男人樣,還是早點回家吧。”
“在家鄉,一個舉人也算是個人物,安安穩穩過日子,別再瞎折騰了,多好啊。”守衛將領勸說道。
傅流山心裏一陣淒涼,感覺前路一片黑暗,滿腔熱血似乎都要付之東流了。
守衛將領見傅流山臉色不對,不敢再惹惱他。
可又想起他要去敲登聞鼓的瘋狂想法,頭疼不已,生怕他又弄出什麽亂子來,把自己也牽連進去。
轉念一想,他想到了個法子:
“按理說內閣既然有指示了,這事兒基本上就這樣了。”
“但是呢,天高皇帝大,內閣上麵還有更大的。”
“說到底,這天下最大的還是皇上。聽說皇上最近經常在北苑和京營之間跑來跑去的。”
“哎,都說百姓苦,你看皇上也挺不容易的。”
守衛將領邊說邊搖頭。
傅流山越聽眼神越亮,最後竟然閃爍出奇異的光彩。
他朝守衛將領拱手行禮,感激地說:
“多謝兄台指點迷津,將來若有所成,必不會忘了報答。”
隨即轉身跳上馬車,吩咐仆人駕車出發。
守衛將領小聲嘟噥:
“我指點你什麽了?”
“我不過是想讓你趕緊走,別在我當班的時候找麻煩。”
“這些讀書人,心思真複雜。”
“好在不用老和他們打交道。”
“但願這個瘋子別再鬧出別的事端來。”
想了想,又覺得真要是出什麽事,自己一個守衛將領,能有多大關係?
於是自顧自哼著小曲,開始在各個守衛點巡邏起來。
傅流山坐上馬車,一路上打聽著消息,最後來到了北苑附近。
可惜的是,因為朱由校近期在這裏居住,北苑戒備變得異常嚴格。
就連守衛都受到禦馬監和錦衣衛的雙重管控。
想見皇上,比給內閣上書還難。
正當傅流山一籌莫展之際,看到街上有唱戲的。
當即他靈機一動,決定效仿戲文裏的招數,吩咐仆人開始籌備。
這仆人是跟著他從老家出來的,老實本分。
聽了傅流山的計謀,雖然覺得荒誕不經,但也隻能照辦。
他們心裏暗暗嘀咕:老爺這次怕是真的有點走火入魔了……
在那個忠誠老實的仆人心裏頭,自己家老爺簡直是跳進了自己挖的坑裏,出不來了。
他實在是想不通,總督不見了跟咱家老爺有啥關係?
巡撫被抓了又跟老爺有啥瓜葛?
按常理來說,交情好的帶點銀子上門慰問一下就罷了。
老爺以前的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
來考科舉嘛,仆人心想,挺好啊,萬一考中了,變成進士。
那可是給祖宗臉上貼金的事兒,我們這些做下人的也能沾點光,被人高看一等。
就算考不上,也沒什麽,回鄉下去收收地租,安安靜靜地過小日子,多自在!
幹啥非得這樣,把錢和力氣都豁出去,到處瞎跑,盤纏花完了還得借錢。
老爺肯定是鬼迷心竅了,可憐老家的老爺子,要是知道了,非得拽著他去老爺子那兒評理,讓老爺子好好教育教育他不可。
從沒見過這麽敗家的主兒。
雖然他自己沒啥大學問,但也知道白吃白喝的人,多數都不是省油的燈。
果不其然,等到了老爺要上書那天,來送他的還不如宴會上賓客的零頭,連這幾個人,半路上也開溜了。
可老爺卻是個倔脾氣,這時候還非得一個人去送那封信,跟守門的軍官爭了半天也得送進去。
好在最後沒事,讓老爺離開了。
可老爺真是魔怔了,又想著要去見皇上。
那皇上,那可是天子!
老爺雖然是個舉人,但這差距也太大了點吧。
結果呢,老爺跑到聽說皇上臨時休息的北苑,門都沒讓進,灰溜溜地就回來了。
仆人心裏偷偷合計,這下老爺該醒悟了吧。
正想著要不要勸勸老爺,實在不行,咱這科舉就不考了。
進士不當也無所謂,直接回老家,踏踏實實地做個舉人,安安穩穩過日子。
縣令上任還得請咱們吃飯呢,這樣的日子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誰知道話還沒說出口,老爺在街上聽了兩句戲詞,又迷糊了,竟然想學戲裏那樣,在大街上攔皇上的車。
皇上的路是隨隨便便能攔的嗎?
老家的王二狗就是因為擋了縣太爺的道,腿都被打瘸了。
老爺要是攔了皇上的路,還想留住腦袋嗎?
仆人摸摸自己的脖子,心裏涼颼颼的。
攤上這麽個瘋狂的主子,也不知道這腦袋能呆幾天了。
……
朱由校還是照常在北苑和京營之間來回跑,別的事兒他不太關心。
真有啥大事兒,自然有錦衣衛和東、西廠的匯報。
自從漕運總督李望武失蹤、家裏被抄之後,一時半會兒沒人敢跟兩大廠的老大搶飯碗了。
西廠的頭頭太監雨化田已經被叫回去了,東廠的廠公魏忠賢則在京杭大運河上設置關卡,忙著為朱由校的私人金庫撈銀子。
街坊間悄悄流傳著,說魏廠公為了能在運河上設關卡,親自把漕運總督扔河裏了。
這風言風語到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有的說是從府衙傳出來的,有的說是漕運總督府那邊傳的。
還有人說的跟真的似的,說是禦馬監南下的兵馬漏了口風。
守衛將領之所以在這裏等著,其實是不想麵對傅流山那銳利如刀的眼神。
這下有了回複,連忙出去告訴傅流山,讓他趕緊滾蛋。
想到傅流山那不滿的眼神,口氣自然好不到哪裏去:
“你那點玩意兒,內閣已經見識過了,你趕快回家啃書去,準備考試吧,別再搞這些有的沒的了。”
傅流山一聽,差點沒被氣得背過氣去,自己憂國憂民的心意,卻遭到這樣的輕視,還要拿考試來壓我?
現在這情況,我已經成了大家眼裏的笑話,學界裏恐怕也沒人會再認真對待我了。
就算考得再好,一個名聲已經受損的舉人想要進士及第,比登天還難,估計連殿試的門檻都摸不著。
“怎麽,你還想敲登聞鼓去申冤?”
“我跟你說,內閣要是不想理你,你敲鼓也沒用。”
“看你還有幾分男人樣,還是早點回家吧。”
“在家鄉,一個舉人也算是個人物,安安穩穩過日子,別再瞎折騰了,多好啊。”守衛將領勸說道。
傅流山心裏一陣淒涼,感覺前路一片黑暗,滿腔熱血似乎都要付之東流了。
守衛將領見傅流山臉色不對,不敢再惹惱他。
可又想起他要去敲登聞鼓的瘋狂想法,頭疼不已,生怕他又弄出什麽亂子來,把自己也牽連進去。
轉念一想,他想到了個法子:
“按理說內閣既然有指示了,這事兒基本上就這樣了。”
“但是呢,天高皇帝大,內閣上麵還有更大的。”
“說到底,這天下最大的還是皇上。聽說皇上最近經常在北苑和京營之間跑來跑去的。”
“哎,都說百姓苦,你看皇上也挺不容易的。”
守衛將領邊說邊搖頭。
傅流山越聽眼神越亮,最後竟然閃爍出奇異的光彩。
他朝守衛將領拱手行禮,感激地說:
“多謝兄台指點迷津,將來若有所成,必不會忘了報答。”
隨即轉身跳上馬車,吩咐仆人駕車出發。
守衛將領小聲嘟噥:
“我指點你什麽了?”
“我不過是想讓你趕緊走,別在我當班的時候找麻煩。”
“這些讀書人,心思真複雜。”
“好在不用老和他們打交道。”
“但願這個瘋子別再鬧出別的事端來。”
想了想,又覺得真要是出什麽事,自己一個守衛將領,能有多大關係?
於是自顧自哼著小曲,開始在各個守衛點巡邏起來。
傅流山坐上馬車,一路上打聽著消息,最後來到了北苑附近。
可惜的是,因為朱由校近期在這裏居住,北苑戒備變得異常嚴格。
就連守衛都受到禦馬監和錦衣衛的雙重管控。
想見皇上,比給內閣上書還難。
正當傅流山一籌莫展之際,看到街上有唱戲的。
當即他靈機一動,決定效仿戲文裏的招數,吩咐仆人開始籌備。
這仆人是跟著他從老家出來的,老實本分。
聽了傅流山的計謀,雖然覺得荒誕不經,但也隻能照辦。
他們心裏暗暗嘀咕:老爺這次怕是真的有點走火入魔了……
在那個忠誠老實的仆人心裏頭,自己家老爺簡直是跳進了自己挖的坑裏,出不來了。
他實在是想不通,總督不見了跟咱家老爺有啥關係?
巡撫被抓了又跟老爺有啥瓜葛?
按常理來說,交情好的帶點銀子上門慰問一下就罷了。
老爺以前的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
來考科舉嘛,仆人心想,挺好啊,萬一考中了,變成進士。
那可是給祖宗臉上貼金的事兒,我們這些做下人的也能沾點光,被人高看一等。
就算考不上,也沒什麽,回鄉下去收收地租,安安靜靜地過小日子,多自在!
幹啥非得這樣,把錢和力氣都豁出去,到處瞎跑,盤纏花完了還得借錢。
老爺肯定是鬼迷心竅了,可憐老家的老爺子,要是知道了,非得拽著他去老爺子那兒評理,讓老爺子好好教育教育他不可。
從沒見過這麽敗家的主兒。
雖然他自己沒啥大學問,但也知道白吃白喝的人,多數都不是省油的燈。
果不其然,等到了老爺要上書那天,來送他的還不如宴會上賓客的零頭,連這幾個人,半路上也開溜了。
可老爺卻是個倔脾氣,這時候還非得一個人去送那封信,跟守門的軍官爭了半天也得送進去。
好在最後沒事,讓老爺離開了。
可老爺真是魔怔了,又想著要去見皇上。
那皇上,那可是天子!
老爺雖然是個舉人,但這差距也太大了點吧。
結果呢,老爺跑到聽說皇上臨時休息的北苑,門都沒讓進,灰溜溜地就回來了。
仆人心裏偷偷合計,這下老爺該醒悟了吧。
正想著要不要勸勸老爺,實在不行,咱這科舉就不考了。
進士不當也無所謂,直接回老家,踏踏實實地做個舉人,安安穩穩過日子。
縣令上任還得請咱們吃飯呢,這樣的日子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誰知道話還沒說出口,老爺在街上聽了兩句戲詞,又迷糊了,竟然想學戲裏那樣,在大街上攔皇上的車。
皇上的路是隨隨便便能攔的嗎?
老家的王二狗就是因為擋了縣太爺的道,腿都被打瘸了。
老爺要是攔了皇上的路,還想留住腦袋嗎?
仆人摸摸自己的脖子,心裏涼颼颼的。
攤上這麽個瘋狂的主子,也不知道這腦袋能呆幾天了。
……
朱由校還是照常在北苑和京營之間來回跑,別的事兒他不太關心。
真有啥大事兒,自然有錦衣衛和東、西廠的匯報。
自從漕運總督李望武失蹤、家裏被抄之後,一時半會兒沒人敢跟兩大廠的老大搶飯碗了。
西廠的頭頭太監雨化田已經被叫回去了,東廠的廠公魏忠賢則在京杭大運河上設置關卡,忙著為朱由校的私人金庫撈銀子。
街坊間悄悄流傳著,說魏廠公為了能在運河上設關卡,親自把漕運總督扔河裏了。
這風言風語到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有的說是從府衙傳出來的,有的說是漕運總督府那邊傳的。
還有人說的跟真的似的,說是禦馬監南下的兵馬漏了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