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假冒旗人殺朝鮮人?陛下,妙啊!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作者:冰冰橙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開始,大家都不信會有這等好事。
畢竟現在軍官克扣軍餉是家常便飯,哪還會真給賞錢。
可沒等大家嘀咕完,皇上的恩典就下來了。
每個人提前發了一個月的軍餉。
趙無極接到手的時候,差點不敢信,軍餉竟然沒被扣。
後來聽說,有個管發錢的軍官想克扣來著,第二天腦瓜子就掛營地的旗杆上了。
最讓趙無極激動的是,他們隊裏有位夜行的兄弟,拎回來一個建奴的腦袋,就領了八十兩白花花的銀子!
整整八十兩啊!
就為了一個建奴探子的腦袋,還有什麽好猶豫的,幹就對了!
作為夜不收的一份子,趙無極除了膽子大心細,別的也沒什麽特長。
見著這等好事,自然是不甘落於人後,當下就召集了隊伍,踏上了征程。
頭兩天還挺順,輕輕鬆鬆割了三個腦袋回來。
可今晚上手氣不好,讓貪心迷了眼的趙無極他們走得太遠離防線了,又碰上了更多的建奴巡邏兵。
不僅被迫逃跑,還犧牲了幾位兄弟,現在正玩命地逃。
好在離防線已經不遠了,趙無極記得前麵不遠處有個小堡壘。
天開始亮了,希望堡壘裏的將士能看見他們,出於友軍之情幫把手。
心裏正盤算著,突然地麵一陣震動,前麵跑著的趙無極猛地張大了嘴。
憑借著夜不收鍛煉出來的騎術,急忙往旁邊一拐。
眼前,一群群騎兵正迎麵風馳電掣般衝來。
緊跟在後麵的建奴士兵正納悶趙無極他們怎麽停下了。
猛然!
他瞪圓了眼!
立馬掉轉馬頭往後狂奔,隱隱約約聽見喊聲:
“寧錦鐵騎來了!”
……
大貝勒代善看著伏在地上報信的使者,隻覺得世事變化太快,讓人措手不及。
就在幾天前,他滿懷期待,希望能說服明朝皇帝謹慎用兵的遼東巡撫和總兵,居然都被處死了,腦袋還傳遍了遼東。
雖然這事讓人震驚,但畢竟那是明朝內部的事,代善也管不著。
不過今天的消息就不一樣了,形勢突變,大明軍隊已經出兵了。
“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代善又確認了一遍。
“千真萬確,李四大人讓我送信來,大明確實出兵了,寧錦鐵騎已經開始衝鋒,我離開的時候,戰鬥已經開打了。”
“李四大人讓我趕緊送信,讓貝勒爺早點準備。”
他說自己可能撐不了多久,隻能邊打邊退,盡量拖住敵人。”
“行了,你下去吧,去賬房領十兩銀子。”代善吩咐。
“謝貝勒爺賞賜。”
使者退出了帳篷。
代善沉思了一會兒,親手寫了一封信,叫來親衛。
“你們快馬加鞭去朝鮮,把這信盡早交給大汗,告訴他必須立刻回師,否則天京可能保不住。”
“要快。”
皇太極麵臨兩難選擇,本以為朝鮮不堪一擊。
加上東江鎮的李成龍或許能和貝勒阿敏周旋一陣,消耗阿敏的力量,給他製造機會。
沒想到,李成龍在鐵山稍微抵擋了一下,就跑了,躲到海島上去了,再也不像以前那麽硬骨頭了。
皇太極猜測,如果不是李成龍在鐵山留下的財寶太多,他連那場仗可能都不會打。
東江鎮還能說是遼東流寇的烏合之眾,但朝鮮的表現實在是讓人失望。
阿敏手下的兵力,不到半個月就攻下了好幾座城,直接逼近了王城。
更過分的是,王城還沒被攻破,朝鮮國王李倧就已經打包好細軟,學李成龍那樣,跑到海島上去了。
這樣一來,怎麽再去找阿敏的茬?
皇太極隻能暗暗歎氣,時運不濟,讓阿敏碰上了兩個容易對付的對手。
暫時放過阿敏,以後有機會再說。
自從登基以來,皇太極無時無刻不想著把權力集中起來。
可惜的是,後金的勢力太分散。
四位貝勒各有實力,誰也動不了誰。
皇太極隻能慢慢來。
這次攻打朝鮮,金銀財寶和糧食草料還真是搜羅了不少。
能讓大金國喘口氣,算是沒白忙活!
皇太極還沒來得及細細盤算這一仗的得失,鼇拜就急匆匆找上門了。
說起來,皇太極對鼇拜那是相當認可的!
這家夥英勇無畏,敢打敢拚,最難得的是對皇室忠心一片,叫幹啥就幹啥。
“大汗。”
鼇拜扯著嗓子喊了一聲,把信往皇太極手裏一塞。
皇太極一邊接過信,一邊隨口問:
“送信的人呢?”
鼇拜回答說:“路上遇到了埋伏,好不容易九死一生逃了出來,到這兒就已經不行了。”
“鼇拜,你去傳達我的命令,讓大家收拾好行裝,大軍準備撤退!”
“各旗挑出精幹士兵跟朕先行一步,咱們去和大明朝的皇帝碰碰頭。”
……
這些天,趙禮傘感覺像活在夢裏一樣!
因為這次皇上親自出征!
不僅砍了遼東的巡撫、總兵,他還升了職,成了攻打大金的前鋒,心裏那個美啊。
對上大金的八旗軍,趙禮傘早憋著一股氣。
以前礙於祖大壽老是找各種借口攔著不讓動手,現在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痛快淋漓地殺敵了。
“將軍,前麵有個旗莊。”
傳令兵跑來報告,聲音裏都帶著興奮。
“給我衝進去,隻要是拿刀拿槍反抗的,殺!”
“八旗的壯丁,殺!”
“恨大明的,殺!”
這幾個“殺”字一出口,就意味著又一個旗莊要血流成河。
但在趙禮傘心裏,半點罪惡感都沒有。
就像皇上說的,種什麽因,收什麽果!
以前他們屠殺村莊,搶占民房,現在不過是報應罷了。
不過,趙禮傘納悶,打假金國的八旗,不應該趁著人家主力軍在朝鮮,來不及回防的時候,直接打進天京嗎?
為什麽要在一路上攻打村莊,給了假金國八旗喘息的機會?
想不通就不想了,聽命令行動就是。
再說,攻打村莊,消滅敵寨,立下戰功,趙禮傘也樂意得很。
於是,他率領遼鎮的精銳騎兵作為先鋒,一路勢如破竹,身後被攻破的旗莊火光熊熊,就像是夜晚的火把。
朱由校在禦馬監和京營兵馬的護衛下,緊隨著趙禮傘的先鋒精騎,向著天京進發。
“皇上,為何不趁著假金國八旗的主力不在,後方空虛,加快行軍速度,打他們個猝不及防?”
負責情報收集的西廠提督雨化田問道。
論情報,雨化田確實有一套。
但說到領兵打仗,他就不太在行了。
畢竟現在軍官克扣軍餉是家常便飯,哪還會真給賞錢。
可沒等大家嘀咕完,皇上的恩典就下來了。
每個人提前發了一個月的軍餉。
趙無極接到手的時候,差點不敢信,軍餉竟然沒被扣。
後來聽說,有個管發錢的軍官想克扣來著,第二天腦瓜子就掛營地的旗杆上了。
最讓趙無極激動的是,他們隊裏有位夜行的兄弟,拎回來一個建奴的腦袋,就領了八十兩白花花的銀子!
整整八十兩啊!
就為了一個建奴探子的腦袋,還有什麽好猶豫的,幹就對了!
作為夜不收的一份子,趙無極除了膽子大心細,別的也沒什麽特長。
見著這等好事,自然是不甘落於人後,當下就召集了隊伍,踏上了征程。
頭兩天還挺順,輕輕鬆鬆割了三個腦袋回來。
可今晚上手氣不好,讓貪心迷了眼的趙無極他們走得太遠離防線了,又碰上了更多的建奴巡邏兵。
不僅被迫逃跑,還犧牲了幾位兄弟,現在正玩命地逃。
好在離防線已經不遠了,趙無極記得前麵不遠處有個小堡壘。
天開始亮了,希望堡壘裏的將士能看見他們,出於友軍之情幫把手。
心裏正盤算著,突然地麵一陣震動,前麵跑著的趙無極猛地張大了嘴。
憑借著夜不收鍛煉出來的騎術,急忙往旁邊一拐。
眼前,一群群騎兵正迎麵風馳電掣般衝來。
緊跟在後麵的建奴士兵正納悶趙無極他們怎麽停下了。
猛然!
他瞪圓了眼!
立馬掉轉馬頭往後狂奔,隱隱約約聽見喊聲:
“寧錦鐵騎來了!”
……
大貝勒代善看著伏在地上報信的使者,隻覺得世事變化太快,讓人措手不及。
就在幾天前,他滿懷期待,希望能說服明朝皇帝謹慎用兵的遼東巡撫和總兵,居然都被處死了,腦袋還傳遍了遼東。
雖然這事讓人震驚,但畢竟那是明朝內部的事,代善也管不著。
不過今天的消息就不一樣了,形勢突變,大明軍隊已經出兵了。
“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代善又確認了一遍。
“千真萬確,李四大人讓我送信來,大明確實出兵了,寧錦鐵騎已經開始衝鋒,我離開的時候,戰鬥已經開打了。”
“李四大人讓我趕緊送信,讓貝勒爺早點準備。”
他說自己可能撐不了多久,隻能邊打邊退,盡量拖住敵人。”
“行了,你下去吧,去賬房領十兩銀子。”代善吩咐。
“謝貝勒爺賞賜。”
使者退出了帳篷。
代善沉思了一會兒,親手寫了一封信,叫來親衛。
“你們快馬加鞭去朝鮮,把這信盡早交給大汗,告訴他必須立刻回師,否則天京可能保不住。”
“要快。”
皇太極麵臨兩難選擇,本以為朝鮮不堪一擊。
加上東江鎮的李成龍或許能和貝勒阿敏周旋一陣,消耗阿敏的力量,給他製造機會。
沒想到,李成龍在鐵山稍微抵擋了一下,就跑了,躲到海島上去了,再也不像以前那麽硬骨頭了。
皇太極猜測,如果不是李成龍在鐵山留下的財寶太多,他連那場仗可能都不會打。
東江鎮還能說是遼東流寇的烏合之眾,但朝鮮的表現實在是讓人失望。
阿敏手下的兵力,不到半個月就攻下了好幾座城,直接逼近了王城。
更過分的是,王城還沒被攻破,朝鮮國王李倧就已經打包好細軟,學李成龍那樣,跑到海島上去了。
這樣一來,怎麽再去找阿敏的茬?
皇太極隻能暗暗歎氣,時運不濟,讓阿敏碰上了兩個容易對付的對手。
暫時放過阿敏,以後有機會再說。
自從登基以來,皇太極無時無刻不想著把權力集中起來。
可惜的是,後金的勢力太分散。
四位貝勒各有實力,誰也動不了誰。
皇太極隻能慢慢來。
這次攻打朝鮮,金銀財寶和糧食草料還真是搜羅了不少。
能讓大金國喘口氣,算是沒白忙活!
皇太極還沒來得及細細盤算這一仗的得失,鼇拜就急匆匆找上門了。
說起來,皇太極對鼇拜那是相當認可的!
這家夥英勇無畏,敢打敢拚,最難得的是對皇室忠心一片,叫幹啥就幹啥。
“大汗。”
鼇拜扯著嗓子喊了一聲,把信往皇太極手裏一塞。
皇太極一邊接過信,一邊隨口問:
“送信的人呢?”
鼇拜回答說:“路上遇到了埋伏,好不容易九死一生逃了出來,到這兒就已經不行了。”
“鼇拜,你去傳達我的命令,讓大家收拾好行裝,大軍準備撤退!”
“各旗挑出精幹士兵跟朕先行一步,咱們去和大明朝的皇帝碰碰頭。”
……
這些天,趙禮傘感覺像活在夢裏一樣!
因為這次皇上親自出征!
不僅砍了遼東的巡撫、總兵,他還升了職,成了攻打大金的前鋒,心裏那個美啊。
對上大金的八旗軍,趙禮傘早憋著一股氣。
以前礙於祖大壽老是找各種借口攔著不讓動手,現在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痛快淋漓地殺敵了。
“將軍,前麵有個旗莊。”
傳令兵跑來報告,聲音裏都帶著興奮。
“給我衝進去,隻要是拿刀拿槍反抗的,殺!”
“八旗的壯丁,殺!”
“恨大明的,殺!”
這幾個“殺”字一出口,就意味著又一個旗莊要血流成河。
但在趙禮傘心裏,半點罪惡感都沒有。
就像皇上說的,種什麽因,收什麽果!
以前他們屠殺村莊,搶占民房,現在不過是報應罷了。
不過,趙禮傘納悶,打假金國的八旗,不應該趁著人家主力軍在朝鮮,來不及回防的時候,直接打進天京嗎?
為什麽要在一路上攻打村莊,給了假金國八旗喘息的機會?
想不通就不想了,聽命令行動就是。
再說,攻打村莊,消滅敵寨,立下戰功,趙禮傘也樂意得很。
於是,他率領遼鎮的精銳騎兵作為先鋒,一路勢如破竹,身後被攻破的旗莊火光熊熊,就像是夜晚的火把。
朱由校在禦馬監和京營兵馬的護衛下,緊隨著趙禮傘的先鋒精騎,向著天京進發。
“皇上,為何不趁著假金國八旗的主力不在,後方空虛,加快行軍速度,打他們個猝不及防?”
負責情報收集的西廠提督雨化田問道。
論情報,雨化田確實有一套。
但說到領兵打仗,他就不太在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