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天呐!分封?而且還是實封!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作者:冰冰橙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是這樣,”
朱由校接著說,“現在看起來國家安寧百姓樂業,但實際上是在勉強維持,每年的稅收,總是不夠用。”
朱由鬆接口說:“臣雖然學問不高,但作為皇室的一員,願意替殿下分擔憂愁,臣願意代替父王捐出三千兩白銀。”
說著,他伸出了三根手指。
看到朱由校像火眼金睛一樣盯著他,連忙又豎起了兩根手指,“不,是五千兩。”
心裏暗暗叫苦,就知道不會有好事,原來是為了錢,早知道這樣,該讓父王他們來才對。
朱由校的眼睛還是沒離開他,朱由鬆有點撐不住了,隻好又伸出那隻肉嘟嘟的手,咬著牙說:
“一萬兩。”
身體發軟,心裏盤算著,回去後不知道父王會怎麽責怪,眼前先過了皇上這一關再說。
好在朱由校不再盯著他,轉而看向其他人。
朱由鬆暗自慶幸,總算過了這一關,花了一萬兩銀子,回去肯定會被罵,但至少不會受罰。
大家心裏嘀咕,原來是為了錢啊,早說嘛,直接找父輩們要不就得了?
殿下,您這招真是高,既要錢又要麵子,把我們叫來,還得讓我們自己提捐款,好像不是您主動要的一樣。
您這哪裏是講親情,明明就是想要錢啊。
沒辦法,大家一個個報出了自己的數字,這個八千兩,那個幾千兩。
朱由校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收獲,客氣了兩句就毫不客氣地收下了,“既然各位皇族都清楚大明現在的困難,有沒有什麽解決的辦法?”
大家心裏嘀咕,這是嫌不夠多,不滿意嗎?
如果嫌少,那就太過分了。
我們大老遠跑來,不要封賞也就算了,一頓飯吃掉上萬兩銀子,再要更多,回去沒法交代。
真要意見,不好意思,不清楚,要麽是真的不懂,要麽是懂了也不敢說。
你一個藩王的兒子,不享受榮華富貴,操心這些幹什麽,到底打的什麽主意?
唐藩皇子想說又不敢說,大家的眼神齊刷刷地看向他,好像在說,你一開口,就讓大家破費不少,再敢說話,可別怪我們不留情麵了。
唐藩皇子感覺氣氛不對,趕緊閉上了嘴巴。
見沒人回答,朱由校接著說,
“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問題的關鍵在於土地不夠,隻要有足夠的土地,很多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大家心裏暗想,這還用你說。
朱由校又說,“就拿福藩來說,光是灌溉的田地就已經連成一片。”
朱由鬆心想,你的胃口也太大了,原來是看中了我們的土地,這絕對不行,答應捐地出去,回去非得被父王狠狠教訓不可,不死也得掉層皮。
於是,朱由鬆開始假裝沒聽見。
其他皇子心裏也在暗罵,真是貪心不足,要了錢還不夠,還想拿走田地。
錢還好說,多少能自己做主送出去一些,父王應該也能理解,畢竟來了總不能一毛不拔。
但土地,對不起,沒有父王的同意,誰也給不了。
大家生怕唐藩皇子又說出什麽驚天動地的話,連忙緊緊盯著他。
唐藩皇子緊緊閉著嘴,你們這樣看著我,真讓人害怕。
朱由校也看向他,“你一向有見識,怎麽看?”
唐藩皇子差點哭出來,我真是太傻了,我為什麽要多嘴呢?
“臣才疏學淺…”
對不起,我不該亂說話,害得大家不得不考慮捐地,這下慘了。
朱由校並沒有強迫。
大家無語,你可真直接,想要土地還說得這麽理所當然!
本來還以為你多少會顧及臉麵,就算是要錢也是讓我們自己提出來。
現在看來,是我們把你估計得太高了,真是貪心不足,直接就開口要了。
沒等眾人回應,朱由校又說,“當然,各家的莊園都是祖祖輩輩積累,辛苦經營來的,不管手段是不是正當。”
眾人互相看看,坐在這裏的有幾個手段是完全正當的呢?
朱由校不理這些,繼續說,“朕現在需要莊園的收入來充實國庫,自然不會無緣無故搶走你們的莊園。”
“朕會用相應的東西和你們交換,朕隻問一句!”
朱由校的聲音堅定:“你們有沒有想過,分割土地,去海外當王?”
隨著朱由校話一落,各地藩王的接班人們驚得下巴都要掉了,他們還在消化朱由校話裏藏著的深層意思。
這時候,朱由鬆帶點哭聲地說:“皇上,小臣知道錯了,田莊那事我立馬擺平,求您千萬別把我們爺倆打發到海外啊。”
“那荒無人煙的地兒,哪是給人住的嘛。”
本來挺嚴肅的氣氛,被朱由鬆這麽一哭訴就給攪和了。
朱由校心裏既好氣又好笑,他真猜不透朱由鬆那圓滾滾的腦瓜子裏裝的是啥想法:
“你怎麽就知道海外都是不毛之地?”
“這世上人來人往的,還不都是為了利益。”
“要是真那麽荒涼,咋還有人願意豁出命去闖呢?”
“南方那些鄉紳,為啥寧可違反不讓出海的規矩,也要跑到南洋去做買賣?”
朱由校手指頭輕輕敲了敲朱由鬆的頭:“你咋就這麽沒見識呢?”
“太宗那時候七次下西洋的事兒你都沒聽說過?”
“幾百年過去了,南洋怎麽可能倒退回不毛之地了?”
皇族裏有人微微一笑,好像挺樂意在這種時候顯擺自己比別人聰明一點。
朱由鬆尷尬地擠出個笑:“多虧皇上指點迷津。”
朱由校沒再搭理他,轉頭問其他人:“你們怎麽看?”
大夥兒的眼神齊刷刷地投向了唐藩的接班人。
按說,福藩的朱由鬆應該能說出個所以然,但大夥兒對他已經不抱啥希望了。
唐藩的世子開口說:“皇上分封領地,具體有啥規矩?”
能有自己的地盤當然好,雖然吃穿不愁,但如果天天就隻能在巴掌大的院子裏吃喝玩樂,連大門都不能出,那跟圈起來養的豬有啥區別?
“朕打算學周朝那一套,搞實實在在的分封。”朱由校說。
這話一出,忠世子他們先是一愣,然後整整齊齊地站起來跪下:
“皇上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們的喊聲震天響,差點把琉璃瓦都給震下來幾片。
分封領地是好事兒,但實封和虛封可是天差地別!
朱由校接著說,“現在看起來國家安寧百姓樂業,但實際上是在勉強維持,每年的稅收,總是不夠用。”
朱由鬆接口說:“臣雖然學問不高,但作為皇室的一員,願意替殿下分擔憂愁,臣願意代替父王捐出三千兩白銀。”
說著,他伸出了三根手指。
看到朱由校像火眼金睛一樣盯著他,連忙又豎起了兩根手指,“不,是五千兩。”
心裏暗暗叫苦,就知道不會有好事,原來是為了錢,早知道這樣,該讓父王他們來才對。
朱由校的眼睛還是沒離開他,朱由鬆有點撐不住了,隻好又伸出那隻肉嘟嘟的手,咬著牙說:
“一萬兩。”
身體發軟,心裏盤算著,回去後不知道父王會怎麽責怪,眼前先過了皇上這一關再說。
好在朱由校不再盯著他,轉而看向其他人。
朱由鬆暗自慶幸,總算過了這一關,花了一萬兩銀子,回去肯定會被罵,但至少不會受罰。
大家心裏嘀咕,原來是為了錢啊,早說嘛,直接找父輩們要不就得了?
殿下,您這招真是高,既要錢又要麵子,把我們叫來,還得讓我們自己提捐款,好像不是您主動要的一樣。
您這哪裏是講親情,明明就是想要錢啊。
沒辦法,大家一個個報出了自己的數字,這個八千兩,那個幾千兩。
朱由校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收獲,客氣了兩句就毫不客氣地收下了,“既然各位皇族都清楚大明現在的困難,有沒有什麽解決的辦法?”
大家心裏嘀咕,這是嫌不夠多,不滿意嗎?
如果嫌少,那就太過分了。
我們大老遠跑來,不要封賞也就算了,一頓飯吃掉上萬兩銀子,再要更多,回去沒法交代。
真要意見,不好意思,不清楚,要麽是真的不懂,要麽是懂了也不敢說。
你一個藩王的兒子,不享受榮華富貴,操心這些幹什麽,到底打的什麽主意?
唐藩皇子想說又不敢說,大家的眼神齊刷刷地看向他,好像在說,你一開口,就讓大家破費不少,再敢說話,可別怪我們不留情麵了。
唐藩皇子感覺氣氛不對,趕緊閉上了嘴巴。
見沒人回答,朱由校接著說,
“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問題的關鍵在於土地不夠,隻要有足夠的土地,很多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大家心裏暗想,這還用你說。
朱由校又說,“就拿福藩來說,光是灌溉的田地就已經連成一片。”
朱由鬆心想,你的胃口也太大了,原來是看中了我們的土地,這絕對不行,答應捐地出去,回去非得被父王狠狠教訓不可,不死也得掉層皮。
於是,朱由鬆開始假裝沒聽見。
其他皇子心裏也在暗罵,真是貪心不足,要了錢還不夠,還想拿走田地。
錢還好說,多少能自己做主送出去一些,父王應該也能理解,畢竟來了總不能一毛不拔。
但土地,對不起,沒有父王的同意,誰也給不了。
大家生怕唐藩皇子又說出什麽驚天動地的話,連忙緊緊盯著他。
唐藩皇子緊緊閉著嘴,你們這樣看著我,真讓人害怕。
朱由校也看向他,“你一向有見識,怎麽看?”
唐藩皇子差點哭出來,我真是太傻了,我為什麽要多嘴呢?
“臣才疏學淺…”
對不起,我不該亂說話,害得大家不得不考慮捐地,這下慘了。
朱由校並沒有強迫。
大家無語,你可真直接,想要土地還說得這麽理所當然!
本來還以為你多少會顧及臉麵,就算是要錢也是讓我們自己提出來。
現在看來,是我們把你估計得太高了,真是貪心不足,直接就開口要了。
沒等眾人回應,朱由校又說,“當然,各家的莊園都是祖祖輩輩積累,辛苦經營來的,不管手段是不是正當。”
眾人互相看看,坐在這裏的有幾個手段是完全正當的呢?
朱由校不理這些,繼續說,“朕現在需要莊園的收入來充實國庫,自然不會無緣無故搶走你們的莊園。”
“朕會用相應的東西和你們交換,朕隻問一句!”
朱由校的聲音堅定:“你們有沒有想過,分割土地,去海外當王?”
隨著朱由校話一落,各地藩王的接班人們驚得下巴都要掉了,他們還在消化朱由校話裏藏著的深層意思。
這時候,朱由鬆帶點哭聲地說:“皇上,小臣知道錯了,田莊那事我立馬擺平,求您千萬別把我們爺倆打發到海外啊。”
“那荒無人煙的地兒,哪是給人住的嘛。”
本來挺嚴肅的氣氛,被朱由鬆這麽一哭訴就給攪和了。
朱由校心裏既好氣又好笑,他真猜不透朱由鬆那圓滾滾的腦瓜子裏裝的是啥想法:
“你怎麽就知道海外都是不毛之地?”
“這世上人來人往的,還不都是為了利益。”
“要是真那麽荒涼,咋還有人願意豁出命去闖呢?”
“南方那些鄉紳,為啥寧可違反不讓出海的規矩,也要跑到南洋去做買賣?”
朱由校手指頭輕輕敲了敲朱由鬆的頭:“你咋就這麽沒見識呢?”
“太宗那時候七次下西洋的事兒你都沒聽說過?”
“幾百年過去了,南洋怎麽可能倒退回不毛之地了?”
皇族裏有人微微一笑,好像挺樂意在這種時候顯擺自己比別人聰明一點。
朱由鬆尷尬地擠出個笑:“多虧皇上指點迷津。”
朱由校沒再搭理他,轉頭問其他人:“你們怎麽看?”
大夥兒的眼神齊刷刷地投向了唐藩的接班人。
按說,福藩的朱由鬆應該能說出個所以然,但大夥兒對他已經不抱啥希望了。
唐藩的世子開口說:“皇上分封領地,具體有啥規矩?”
能有自己的地盤當然好,雖然吃穿不愁,但如果天天就隻能在巴掌大的院子裏吃喝玩樂,連大門都不能出,那跟圈起來養的豬有啥區別?
“朕打算學周朝那一套,搞實實在在的分封。”朱由校說。
這話一出,忠世子他們先是一愣,然後整整齊齊地站起來跪下:
“皇上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們的喊聲震天響,差點把琉璃瓦都給震下來幾片。
分封領地是好事兒,但實封和虛封可是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