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發動戰爭!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作者:冰冰橙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的目的不是戰爭,而是通商。”
總督的語氣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堅決。
“我是巴達維亞的總督,也是公司在遠東的主心骨,保護公司的利益,是我的責任。現在,隻有通過武力,才能改變現狀。”
“也許你說得有道理。”佐恩最終妥協,眉頭微微一皺,流露出些許無奈,“但願尼古拉的覆滅,能讓大明國注意到我們,考慮我們的請求。”
看到艦隊司令終於被說服,總督庫恩轉頭麵向議員們,語氣中充滿期待:“各位,你們怎麽看?是戰,還是和?”
“總督大人,我們有把握勝利嗎?”
一名議員的問話中帶著幾分不安。
“勝敗難以預料,但我相信佐恩,相信我們艦隊指揮官的能力,能帶領我們走向勝利。”
“總督大人,我誓將竭盡全力,為公司,為王國,為陛下,奪取榮耀的勝利。”
“好!既然佐恩先生信心滿滿,那就開戰吧!”決定已下,再無異議。
“準備戰鬥!集結武裝商船,與我們的艦隊一起,向尼古拉,向大明國,發出挑戰。”
“迫使大明國接受條件,隻為我們的利益,打開他們的港口大門。”
庫恩與佐恩交換了一個眼神,一切盡在不言中,這一刻的默契似乎預示著勝利已經在握。
而正在海洋上劫掠商船的鄭芝龍,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巴達維亞軍方箭靶上的紅心,戰爭的陰雲正悄然無聲地向他逼近。
……
皇宮之內,大明的閣老顧大人,名聲在外,好壞參半。
人們對他的評價,或咒罵,或嘲諷,大多因為他的一些行為被認為是權謀手段,至於他的其他功績,在這些負麵消息的掩蓋下,很少有人提及。
從前,孫承宗孫閣老雖然不像其他人那樣輕視顧閣老,但也絕對不可能重視他。
直到孫閣老臨時接替了他的位置,才深切體會到顧閣老肩負的重擔,那種感覺無法用言語完全表達。
光是保證這個龐大的帝國平穩運行,就已經讓人身心俱疲。
自從那次皇家祭典之後,皇帝長期居住在南京,大明實際上分裂成了兩股擁有實權的力量。
孫閣老雖隨皇帝到了南京,但權力有名無實,一旦接手政務,才體會到其中的艱難。
以前,孫閣老認為世間萬物都能和睦相處,外族如果不接受教化,也可以慢慢感化。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大明國內紛爭不斷,流民騷亂、土司反叛,這些還算小問題,按照幾百年的經驗還能應對,隻要官員穩定局麵,不自尋死路即可。
以前,孫閣老對官員是否會自取滅亡還存有疑問。
但現在,他堅信,在那位揮劍平定天下的皇帝的威嚴下,官員們行動前必定會三思而行。
陝西巡撫馮大人那件事,差點造成大禍,而外族的侵擾,再一次警示所有人:
如今的大明,已非往日可比,文官輕率舉動,不僅自身難保,還可能連累家族。
環顧四周,孫閣老發現,周圍的國家要麽在戰爭中,要麽在備戰,與大明接壤的國家無一幸免,戰火的規模不一。
更讓人擔憂的是,海上也硝煙四起,戰事之激烈,甚至有人想趁機擴大,而這個人深受皇帝寵愛,身居宮廷內部。
麵對這樣的情況,孫閣老怎能坐視不理?
怒火驅使下,孫閣老拿著奏折,毅然闖入皇宮,決心要討個說法。
孫閣老終於醒悟過來,想要去見他的那個皇帝學生,直接要求見麵可不是什麽好辦法。
等到皇上抽出空來,恐怕局勢早就風雲突變,那時候再想行動,黃花菜都涼了。
“孫閣老這次來,所為何事?”
朱由校心裏暗暗納悶,最近也沒大開殺戒,不過是燒了幾家書院,但新辦的學府卻像春雨後的竹筍,蓬勃興起,這是為何呢?
“陛下需三思而後行,濫用武力難免讓人忘了憂患。”
孫閣老呈上了奏章,每個字都重如泰山,“希望陛下能約束雨公公,別讓他隨意挑起戰事,胡亂作為。”
朱由校看完,輕輕放在桌麵上,笑著說:“孫閣老不必太過擔心,雨大伴調配物資,不過是事先做準備罷了。”
“閣老您明察秋毫,應該知道官場腐敗,就連常平倉的糧食也有人私心作祟,雨大伴這麽做,無非是為了防患未然,圖個心安。”
孫閣老眼神犀利,似乎要穿透皇帝的心思,不容半點敷衍。
朱由校感覺到他態度與往日大不相同,以前溫順如羊,現在卻成了難纏的野貓,
“說得對,雨大伴籌備軍備,確實是為了戰事做打算。”
“小琉球也是大明的領土。大明雖然廣闊無邊,但每一片土地都珍貴如寶,朕怎能容忍西洋夷人占據?他們要麽自己離開,要麽由朕來驅趕。”
“那些西洋人貪得無厭,無利可圖就不會輕易動手,隻有用武力才能解決。”
孫閣老誠懇進言:“我國在高麗、遼東頻繁用兵,加上安置流民,修建水利,處處都需要錢糧,輕率開戰,實非明智選擇。”
孫閣老暗暗歎息,自從門生開始清理江浙地區的世襲田產,商稅司漸入正軌,國庫也因此暴增,皇帝手中有了錢,做起事來就更加果斷,擴軍備戰,甚至不惜引發戰爭。
“如果不開辟新的財源,國庫裏的銀子還能支撐多久?我想從海上貿易中征收些費用,不使用武力,怎能讓他們乖乖聽話呢?”
孫閣老聽了這話,眼睛猛地一亮,幾乎要跳出眼眶,難道陛下隻是為了這點銀錢,就要發動戰爭?
朱由校心裏盤算著,要是閣老知道,海上貿易一年能賺百萬乃至千萬,恐怕比我還急於開戰。
密折遞上來,“孫閣老請看,這場戰爭是在所難免的,我隻是讓雨大伴提前做好準備。”
孫承宗看過之後,驚訝之情難以掩飾,巴達維亞竟然想跟鄭芝龍,甚至大明,動武?
“閣老精通軍事,應該知道兵馬調動,不是虛張聲勢能掩蓋的。巴達維亞的艦隊蠢蠢欲動,戰雲密布,既然戰爭難以避免,不如借此機會,一舉解決小琉球的問題。”
總督的語氣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堅決。
“我是巴達維亞的總督,也是公司在遠東的主心骨,保護公司的利益,是我的責任。現在,隻有通過武力,才能改變現狀。”
“也許你說得有道理。”佐恩最終妥協,眉頭微微一皺,流露出些許無奈,“但願尼古拉的覆滅,能讓大明國注意到我們,考慮我們的請求。”
看到艦隊司令終於被說服,總督庫恩轉頭麵向議員們,語氣中充滿期待:“各位,你們怎麽看?是戰,還是和?”
“總督大人,我們有把握勝利嗎?”
一名議員的問話中帶著幾分不安。
“勝敗難以預料,但我相信佐恩,相信我們艦隊指揮官的能力,能帶領我們走向勝利。”
“總督大人,我誓將竭盡全力,為公司,為王國,為陛下,奪取榮耀的勝利。”
“好!既然佐恩先生信心滿滿,那就開戰吧!”決定已下,再無異議。
“準備戰鬥!集結武裝商船,與我們的艦隊一起,向尼古拉,向大明國,發出挑戰。”
“迫使大明國接受條件,隻為我們的利益,打開他們的港口大門。”
庫恩與佐恩交換了一個眼神,一切盡在不言中,這一刻的默契似乎預示著勝利已經在握。
而正在海洋上劫掠商船的鄭芝龍,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巴達維亞軍方箭靶上的紅心,戰爭的陰雲正悄然無聲地向他逼近。
……
皇宮之內,大明的閣老顧大人,名聲在外,好壞參半。
人們對他的評價,或咒罵,或嘲諷,大多因為他的一些行為被認為是權謀手段,至於他的其他功績,在這些負麵消息的掩蓋下,很少有人提及。
從前,孫承宗孫閣老雖然不像其他人那樣輕視顧閣老,但也絕對不可能重視他。
直到孫閣老臨時接替了他的位置,才深切體會到顧閣老肩負的重擔,那種感覺無法用言語完全表達。
光是保證這個龐大的帝國平穩運行,就已經讓人身心俱疲。
自從那次皇家祭典之後,皇帝長期居住在南京,大明實際上分裂成了兩股擁有實權的力量。
孫閣老雖隨皇帝到了南京,但權力有名無實,一旦接手政務,才體會到其中的艱難。
以前,孫閣老認為世間萬物都能和睦相處,外族如果不接受教化,也可以慢慢感化。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大明國內紛爭不斷,流民騷亂、土司反叛,這些還算小問題,按照幾百年的經驗還能應對,隻要官員穩定局麵,不自尋死路即可。
以前,孫閣老對官員是否會自取滅亡還存有疑問。
但現在,他堅信,在那位揮劍平定天下的皇帝的威嚴下,官員們行動前必定會三思而行。
陝西巡撫馮大人那件事,差點造成大禍,而外族的侵擾,再一次警示所有人:
如今的大明,已非往日可比,文官輕率舉動,不僅自身難保,還可能連累家族。
環顧四周,孫閣老發現,周圍的國家要麽在戰爭中,要麽在備戰,與大明接壤的國家無一幸免,戰火的規模不一。
更讓人擔憂的是,海上也硝煙四起,戰事之激烈,甚至有人想趁機擴大,而這個人深受皇帝寵愛,身居宮廷內部。
麵對這樣的情況,孫閣老怎能坐視不理?
怒火驅使下,孫閣老拿著奏折,毅然闖入皇宮,決心要討個說法。
孫閣老終於醒悟過來,想要去見他的那個皇帝學生,直接要求見麵可不是什麽好辦法。
等到皇上抽出空來,恐怕局勢早就風雲突變,那時候再想行動,黃花菜都涼了。
“孫閣老這次來,所為何事?”
朱由校心裏暗暗納悶,最近也沒大開殺戒,不過是燒了幾家書院,但新辦的學府卻像春雨後的竹筍,蓬勃興起,這是為何呢?
“陛下需三思而後行,濫用武力難免讓人忘了憂患。”
孫閣老呈上了奏章,每個字都重如泰山,“希望陛下能約束雨公公,別讓他隨意挑起戰事,胡亂作為。”
朱由校看完,輕輕放在桌麵上,笑著說:“孫閣老不必太過擔心,雨大伴調配物資,不過是事先做準備罷了。”
“閣老您明察秋毫,應該知道官場腐敗,就連常平倉的糧食也有人私心作祟,雨大伴這麽做,無非是為了防患未然,圖個心安。”
孫閣老眼神犀利,似乎要穿透皇帝的心思,不容半點敷衍。
朱由校感覺到他態度與往日大不相同,以前溫順如羊,現在卻成了難纏的野貓,
“說得對,雨大伴籌備軍備,確實是為了戰事做打算。”
“小琉球也是大明的領土。大明雖然廣闊無邊,但每一片土地都珍貴如寶,朕怎能容忍西洋夷人占據?他們要麽自己離開,要麽由朕來驅趕。”
“那些西洋人貪得無厭,無利可圖就不會輕易動手,隻有用武力才能解決。”
孫閣老誠懇進言:“我國在高麗、遼東頻繁用兵,加上安置流民,修建水利,處處都需要錢糧,輕率開戰,實非明智選擇。”
孫閣老暗暗歎息,自從門生開始清理江浙地區的世襲田產,商稅司漸入正軌,國庫也因此暴增,皇帝手中有了錢,做起事來就更加果斷,擴軍備戰,甚至不惜引發戰爭。
“如果不開辟新的財源,國庫裏的銀子還能支撐多久?我想從海上貿易中征收些費用,不使用武力,怎能讓他們乖乖聽話呢?”
孫閣老聽了這話,眼睛猛地一亮,幾乎要跳出眼眶,難道陛下隻是為了這點銀錢,就要發動戰爭?
朱由校心裏盤算著,要是閣老知道,海上貿易一年能賺百萬乃至千萬,恐怕比我還急於開戰。
密折遞上來,“孫閣老請看,這場戰爭是在所難免的,我隻是讓雨大伴提前做好準備。”
孫承宗看過之後,驚訝之情難以掩飾,巴達維亞竟然想跟鄭芝龍,甚至大明,動武?
“閣老精通軍事,應該知道兵馬調動,不是虛張聲勢能掩蓋的。巴達維亞的艦隊蠢蠢欲動,戰雲密布,既然戰爭難以避免,不如借此機會,一舉解決小琉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