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如今我們能退到哪裏去?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作者:冰冰橙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助手想了想,堅決地說:“回巴達維亞,得趕緊把消息送回國。”
“是,長官。”
航海大哥有點為難,“可船上藥品不夠,回去的路上,很多傷員怕是得不到及時治療。”
航海大哥的眼神不自覺地在他那沒了的手和助手受傷的腿之間來回看。
“藥要先給長官用。”
助手堅定地說,“告訴大家,要想活命,就全速衝向巴達維亞。”
“知道了。”
航海大哥答應下來,“長官,為啥不先去熱遮蘭補給一下?咱們船上的東西也不多了。”
“追兵甩掉了嗎?”助手關心地問。
“沒呢。”航海大哥說起那些像尾巴一樣跟著的敵人,臉色變得嚴肅,“他們還在周圍,緊緊盯著我們。”
“這就是我不想先去熱遮蘭的原因。”助手小聲說,“熱遮蘭可能會是個陷阱。”
航海大哥一聽,愣住了。
“別驚訝。他們既然能摧毀我們的遠東艦隊,熱遮蘭很可能也保不住,要是城堡被攻破,我們報仇的路上就沒地方補充物資了。”
航海大哥點點頭,轉身要走,助手突然又開口:
“這裏是船長室?佐恩指揮官呢?”
“他在貨艙。”航海大哥停了停,“為了防止屍體出問題,我們給他撒了鹽。”
助手苦笑了一下,揮手讓他接著忙。
助手帶著旗艦全速往巴達維亞趕,同時,受了重傷的老喬治卻駕駛著喬治號朝熱遮蘭逃去。
雖然助手嚴令所有商船抵抗,但經驗豐富老喬治怎麽會聽這種等於自殺的命令。
他看準時機,趁亂逃跑,直奔熱遮蘭。
至於不服從命令,誰能證明?
誰願意證明?
老喬治的手下隻知道收到了撤退的命令。
真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老喬治自有辦法,那就是從商人變成海盜,畢竟以前做海上生意時,他也玩過海盜這一套。
如果情況逼人,重新走上正軌也不錯,反正誰要想碰喬治號一根毫毛,老喬治都豁出去保護它。
但現在,真正的危險逼近,老喬治卻躲在熱遮蘭城炮台下麵,渾身發抖。
“各位,”湯姆遜總督一臉嚴肅,“熱遮蘭現在非常危險,我們該怎麽應對?”
議員們開始七嘴八舌。總督眉頭緊皺,不再指望這些做生意出身的議員,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先聽老喬治怎麽說!”
議員們的目光一齊投向了老喬治,其中不少混雜著厭惡,仿佛熱遮蘭的戰火都是他一手挑起。
然而,對於這些滿含嫌棄與仇視的眼神,老喬治顯得無動於衷——如果眼神能傷人,那槍炮刀劍豈不是多此一舉了嗎?
他沉聲說道:“各位,我們的敗局已定,敵人緊隨其後,追擊而來。無需多言,現狀大家都看在眼裏,他們封鎖了海域,不論是單純的封鎖,還是在靜靜等待援軍。”
“難道不是已經打敗了尼古拉?我國艦隊的威力,即便是遠在東方的西班牙也難以匹敵。”有位議員不甘心地質問道。
“大明帝國已經出兵,他們的艦隊更加強大。”老喬治苦笑回答,“十九艘巨艦,想要平安回到巴達維亞,希望渺茫啊!”
議員們一片沉默。
總督湯姆遜接著說:“大明帝國龐大而神秘,我們從未真正了解它的全貌,但這已不重要。關鍵是,我們無法確定他們僅僅滿足於追擊‘喬治號’,還是有更大的圖謀,打算占領熱遮蘭。”
議員們的視線轉向湯姆遜,等待他的決定。
“各位,我們應該派使者去查明他們的真正意圖,大家怎麽看?”
“問題在於,派誰去呢?”有議員提出疑問。
眾人的眼光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了老喬治身上。
老喬治猛地怒吼:“不,這是熱遮蘭的問題!”
“不,是你惹的麻煩,就應該由你來解決,哪怕解決不了,至少也要盡力試試!”反對的聲音堅定有力。
老喬治踏上小船,奮力劃向對岸,心裏暗暗詛咒著湯姆遜總督和那些議員,都該受到地獄火海的煎熬,怎麽忍心把這樣殘忍的任務交給年邁的自己。
毛遊擊望著獨自劃船的老喬治,嘴角露出一抹冷酷的笑,“開炮。”
隨著炮聲轟鳴,小船瞬間翻沉,湯姆遜總督看著殘骸,沉重地說:“看來,不用再問他們的意圖了。”
“各位,準備戰鬥吧,我需要議會的授權,動用一切力量保衛熱遮蘭。”
“同意。”
“同意。”
“同意。”
一聲聲讚同在被圍困的城堡中回蕩,守城成為了唯一的出路,其他都是後話了。
“總督,我們可以用重金雇傭本地土人,既能消耗明軍的力量,又能削弱土人,便於未來統治。”助手建議道。
“好計策,交給你去和土人首領談判,雇傭兩千……不,先雇傭一千名土人士兵吧。”
“總督,一千人可能不夠。”助手有些猶豫,北方帝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一千兵力難以持久消耗。
“不能再多了。”湯姆遜堅持,“土人的心思難以揣摩,如果人數太多,一旦他們在城裏鬧事,我們就毫無辦法。”
“也許您是對的。”助手讓步,“先雇一千,不夠再議。”
總督暗想:年輕人,事情哪有這麽簡單,明軍一旦登陸,我們哪裏還有餘力增雇?那些土人首領又怎會愚蠢到讓自己人白白送死?
湯姆遜沒有多言,年輕人的熱情必須保護,隻有這樣,他們才會義無反顧地衝在前線。
吳老實扛著鋼槍,一步步艱難地在海水中前進,同伴們互相依靠,身後是各式各樣的船隻,前方是密集登陸的部隊。
東江鎮的先鋒隊已經順利上岸,海灘上的土人潰不成軍,四處逃散。
海麵上,炮聲連綿,艦隊正逐一摧毀敵人的炮台。
吳老實踏上陸地的那一刻,心裏才稍稍安定。
盡管經過了幾個月的訓練,麵對浩瀚的大海,他仍然感到心慌。
還沒等吳老實站穩,一麵麵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士兵們雖然看起來雜亂。
但實際上有序地聚攏在各自的旗幟下,在將領的指揮下,隊伍整裝完畢,將熱遮蘭團團圍住。
“是,長官。”
航海大哥有點為難,“可船上藥品不夠,回去的路上,很多傷員怕是得不到及時治療。”
航海大哥的眼神不自覺地在他那沒了的手和助手受傷的腿之間來回看。
“藥要先給長官用。”
助手堅定地說,“告訴大家,要想活命,就全速衝向巴達維亞。”
“知道了。”
航海大哥答應下來,“長官,為啥不先去熱遮蘭補給一下?咱們船上的東西也不多了。”
“追兵甩掉了嗎?”助手關心地問。
“沒呢。”航海大哥說起那些像尾巴一樣跟著的敵人,臉色變得嚴肅,“他們還在周圍,緊緊盯著我們。”
“這就是我不想先去熱遮蘭的原因。”助手小聲說,“熱遮蘭可能會是個陷阱。”
航海大哥一聽,愣住了。
“別驚訝。他們既然能摧毀我們的遠東艦隊,熱遮蘭很可能也保不住,要是城堡被攻破,我們報仇的路上就沒地方補充物資了。”
航海大哥點點頭,轉身要走,助手突然又開口:
“這裏是船長室?佐恩指揮官呢?”
“他在貨艙。”航海大哥停了停,“為了防止屍體出問題,我們給他撒了鹽。”
助手苦笑了一下,揮手讓他接著忙。
助手帶著旗艦全速往巴達維亞趕,同時,受了重傷的老喬治卻駕駛著喬治號朝熱遮蘭逃去。
雖然助手嚴令所有商船抵抗,但經驗豐富老喬治怎麽會聽這種等於自殺的命令。
他看準時機,趁亂逃跑,直奔熱遮蘭。
至於不服從命令,誰能證明?
誰願意證明?
老喬治的手下隻知道收到了撤退的命令。
真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老喬治自有辦法,那就是從商人變成海盜,畢竟以前做海上生意時,他也玩過海盜這一套。
如果情況逼人,重新走上正軌也不錯,反正誰要想碰喬治號一根毫毛,老喬治都豁出去保護它。
但現在,真正的危險逼近,老喬治卻躲在熱遮蘭城炮台下麵,渾身發抖。
“各位,”湯姆遜總督一臉嚴肅,“熱遮蘭現在非常危險,我們該怎麽應對?”
議員們開始七嘴八舌。總督眉頭緊皺,不再指望這些做生意出身的議員,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先聽老喬治怎麽說!”
議員們的目光一齊投向了老喬治,其中不少混雜著厭惡,仿佛熱遮蘭的戰火都是他一手挑起。
然而,對於這些滿含嫌棄與仇視的眼神,老喬治顯得無動於衷——如果眼神能傷人,那槍炮刀劍豈不是多此一舉了嗎?
他沉聲說道:“各位,我們的敗局已定,敵人緊隨其後,追擊而來。無需多言,現狀大家都看在眼裏,他們封鎖了海域,不論是單純的封鎖,還是在靜靜等待援軍。”
“難道不是已經打敗了尼古拉?我國艦隊的威力,即便是遠在東方的西班牙也難以匹敵。”有位議員不甘心地質問道。
“大明帝國已經出兵,他們的艦隊更加強大。”老喬治苦笑回答,“十九艘巨艦,想要平安回到巴達維亞,希望渺茫啊!”
議員們一片沉默。
總督湯姆遜接著說:“大明帝國龐大而神秘,我們從未真正了解它的全貌,但這已不重要。關鍵是,我們無法確定他們僅僅滿足於追擊‘喬治號’,還是有更大的圖謀,打算占領熱遮蘭。”
議員們的視線轉向湯姆遜,等待他的決定。
“各位,我們應該派使者去查明他們的真正意圖,大家怎麽看?”
“問題在於,派誰去呢?”有議員提出疑問。
眾人的眼光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了老喬治身上。
老喬治猛地怒吼:“不,這是熱遮蘭的問題!”
“不,是你惹的麻煩,就應該由你來解決,哪怕解決不了,至少也要盡力試試!”反對的聲音堅定有力。
老喬治踏上小船,奮力劃向對岸,心裏暗暗詛咒著湯姆遜總督和那些議員,都該受到地獄火海的煎熬,怎麽忍心把這樣殘忍的任務交給年邁的自己。
毛遊擊望著獨自劃船的老喬治,嘴角露出一抹冷酷的笑,“開炮。”
隨著炮聲轟鳴,小船瞬間翻沉,湯姆遜總督看著殘骸,沉重地說:“看來,不用再問他們的意圖了。”
“各位,準備戰鬥吧,我需要議會的授權,動用一切力量保衛熱遮蘭。”
“同意。”
“同意。”
“同意。”
一聲聲讚同在被圍困的城堡中回蕩,守城成為了唯一的出路,其他都是後話了。
“總督,我們可以用重金雇傭本地土人,既能消耗明軍的力量,又能削弱土人,便於未來統治。”助手建議道。
“好計策,交給你去和土人首領談判,雇傭兩千……不,先雇傭一千名土人士兵吧。”
“總督,一千人可能不夠。”助手有些猶豫,北方帝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一千兵力難以持久消耗。
“不能再多了。”湯姆遜堅持,“土人的心思難以揣摩,如果人數太多,一旦他們在城裏鬧事,我們就毫無辦法。”
“也許您是對的。”助手讓步,“先雇一千,不夠再議。”
總督暗想:年輕人,事情哪有這麽簡單,明軍一旦登陸,我們哪裏還有餘力增雇?那些土人首領又怎會愚蠢到讓自己人白白送死?
湯姆遜沒有多言,年輕人的熱情必須保護,隻有這樣,他們才會義無反顧地衝在前線。
吳老實扛著鋼槍,一步步艱難地在海水中前進,同伴們互相依靠,身後是各式各樣的船隻,前方是密集登陸的部隊。
東江鎮的先鋒隊已經順利上岸,海灘上的土人潰不成軍,四處逃散。
海麵上,炮聲連綿,艦隊正逐一摧毀敵人的炮台。
吳老實踏上陸地的那一刻,心裏才稍稍安定。
盡管經過了幾個月的訓練,麵對浩瀚的大海,他仍然感到心慌。
還沒等吳老實站穩,一麵麵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士兵們雖然看起來雜亂。
但實際上有序地聚攏在各自的旗幟下,在將領的指揮下,隊伍整裝完畢,將熱遮蘭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