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


    李延儒笑了,笑眯眯地看著林蕭:


    “下官既然跟靖海侯問及這樣的事情,那自然是相信靖海侯的!”


    “下官打聽過了,靖海侯自從平江縣勤王以來,您所率領的軍隊對百姓秋毫無犯,跟大夏其它軍隊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您上任靖海軍主將期間,您也是傾力打擊倭寇,所出台的各種政策都是一心為民!”


    “而這次北伐之時,您率領右武衛北上,一路從未叨擾各地百姓,甚至北地之民給你們送吃食時,你們也隻是喝了清水,並未拿取北地之民的其它東西!”


    “所以,下官料想靖海侯應該也是一位心懷百姓的朝廷之臣,這樣的您,是不會做出損害百姓之事的!”


    “而下官之所以敢跟您說這樣的事情,也是因為您跟其他的朝廷之臣不一樣!”


    “當然,若是下官看走了眼,那下官也認了!”


    說罷,李延儒很是灑脫的笑著。


    見此,林蕭嘖嘖稱奇,不由得又上下打量著李延儒:


    “嘖嘖,看來李府尊前來找本侯之前,沒少做功課啊!”


    “嗬嗬!靖海侯以後是要駐守在雄州的,下官又是雄州知府,以後少不了來往,互相了解一下是情理之中!”


    李延儒嗬嗬笑著,顯得很是坦蕩。


    不過眼看事情已經有著落,李延儒也沒在這多耽擱。


    又跟林蕭寒暄了幾句後,他便出聲告辭,然後急忙去準備拿帳篷,忙活賑災......


    城牆上再次恢複安靜。


    林蕭幾人皆是靜看著李延儒離去。


    看到李延儒走遠,一旁的君傾時忍不住驚疑:


    “真是沒想到,這些熟讀聖賢書的文官中竟然還有這樣懂變通的人,官鹽吃不起就偷摸弄私鹽,還真是敢想敢幹!”


    “這李延儒確實沒讀書人的那種迂腐!”


    林蕭笑著點頭,眼中也是驚奇。


    而後,林蕭轉過頭,看向了張學禮:


    “這李延儒什麽來頭?”


    聞言,張學禮稍稍回憶了一下情報司收集的情報,然後快速開口:


    “李延儒,河東人,先帝時期的科舉狀元,曆任朝廷將作丞、揚州通判、禦史台監察禦史、中書舍人等職務,一度官至樞密副使!”


    “他不僅才學過人,而且精通地方和朝廷各項政務,頗具才幹,具有斐然的政績,而且風評很好,據說深受先帝喜歡,在當時的朝廷很有影響力,甚至傳言他極有可能入相,成為朝廷次相!”


    “隻是後來遭遇變故,李延儒直接被一貶到底,成為了現在的雄州知府,這一幹就是十數年!”


    聲音落下。


    此間霎時安靜,林蕭和君傾時幾人皆是錯愕。


    就剛才那個像老農一樣的雄州知府,還有這樣的履曆?


    猶自不可相信,林蕭回過神,審視著張學禮:


    “你確定你說的是剛才這個李延儒?”


    “確定!就是他!”


    張學禮嚴肅地點了點頭。


    見此,林蕭越發好奇了:


    “他遭遇了什麽變故?從樞密副使淪落到邊關偏僻的知府,還從未被複職,這多少有些不合常理!”


    “具體的不太清楚,好像是政鬥,據說李延儒跟藺黨不合,情報司分析,應該是跟藺鬆有關,藺鬆當時就是朝廷宰相,而李延儒深受先帝喜歡,若是成為次相後,藺鬆的地位很可能會受到威脅!”


    張學禮搖了搖頭,目光閃爍。


    聞言,林蕭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料想情報司分析的應該八九不離十了。


    一位這樣的高官竟然被貶到這裏,還一幹就是十幾年不動,多半是政鬥的失敗者,而且是有人故意壓他,不想讓他晉升。


    畢竟以李延儒這樣的資曆,就算是重頭熬,現在也不止是知府了!


    可現在他依舊在這蹉跎,那多半是因為朝廷的宰相也一直還是那個人!


    也隻有這樣,才說得通!


    而在大夏如今派係傾軋的朝堂上,這種事情更是已經屢見不鮮。


    心中撇了撇嘴,林蕭隨即把這些爛事拋到腦後,重新看向了北麵,看向了拒戎河那邊眾多挖掘屍體的身影。


    而君傾時、典武和張學禮幾人,此時也都沒再說話,安靜地站在林蕭身後,同樣望著那邊。


    此時霎時陷入了安靜。


    不過沒多一會兒,林蕭突然轉身,朝城牆下走去:


    “走!我們也去北地的緩衝區看看受災情況,順便巡視一下那邊的武備!”


    “是!”


    君傾時和典武幾人立馬跟上。


    而申虎,則是快走幾步,先一步離開了。


    待林蕭幾人下到城下,出了北城門後,就見申虎率領一千親衛騎軍已經在這等候了。


    而後,林蕭幾人上了戰馬,在一千騎兵的護衛下,朝拒戎河的北岸而去......


    ......


    拒戎河以北。


    軍堡緩衝之地!


    與林蕭等人之前押送物資途徑時不同,如今的北地緩衝區已是大變了樣,一個個軍堡變成了殘垣斷壁,裏麵的房屋也多是被燒毀倒塌,十室八九空,到處一片破敗狼藉之相。


    哪怕此時的大地被積雪覆蓋,都掩蓋不住那一片觸目驚心。


    而唯一跟林蕭等人第一次途經這裏時一樣的是,外麵隨處可以看到這北地的戍邊之民。


    隻是......


    那些邊民如今少了許多,也不再是拿著各種吃食喜迎軍隊的到來!


    率領著親衛騎兵在大道上緩步而行。


    最終,林蕭在某處大道上停了下來,而其身後的君傾時和典武等人,以及親衛騎軍,也都停了下來。


    這處大道,就是林蕭當初率領右武衛初來軍堡緩衝區時,遇到北地邊民喜迎他們到來的地方。


    林蕭猶記得,這處大道兩邊的曠野上,到處都是墳塋。


    如今,那些墳塋依舊,甚至在那些舊墳之中,現在又添了許多新墳,並且那些新墳又向遠處蔓延了好遠好遠,一排排的,看不到盡頭。


    而在那些新墳之間,那些北地邊民此時就在那挖掘著凍土,挖出一個個新坑。


    在那些新坑旁邊,還能看到一具具用草席包裹著的屍體,其數量驚人。


    此時,整個大地寂靜無聲,隻有北風慘嚎呼嘯。


    在這鬼哭狼嚎的寒風聲中,那些北地邊民個個沉默無聲,一個個仿佛行屍走肉般,隻是木訥地挖掘著凍土,哪怕他們的手掌早已凍紅裂開、鮮血崩流,亦恍若未見。


    那模樣,仿佛早已心死!


    那神情,猶如行屍走肉!


    那冰冷的情緒,勝過這寒風凜冽的冰雪冬日!


    大地蒼茫,卻不及那北地邊民的悲涼!


    北地邊民的淒涼,仿佛要凍住這酷寒的大地!


    被那些北地邊民的無聲情緒感染,坐在赤焰馬背上的林蕭,此時也沉默了下來,靜靜地望著他們。


    下一刻,林蕭翻身下馬:


    “都下馬,去幫他們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夏守國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玉竹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玉竹軒並收藏大夏守國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