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娘娘笑著說道:“皇上一言九鼎,臣妾可是記著呢,替永寧和怡兒謝過陛下了。”
成康皇帝笑了,都是他的親人,能讓大家都滿意,他這個當家人也開心。
袁怡惦記著去接黛玉回家,順便探一探賈母的口風。
卻說黛玉這一日閑來無事,正帶著雪雁進大觀園繞過沁芳閘一路往紫菱州的綴錦樓去尋迎春。
她正打算約著迎春去秋爽齋同探春做伴,主仆二人行至滴翠亭,忽然聽得有人嗚嗚咽咽的哭泣。
黛玉不欲多事,正打算帶著雪雁繞過去,忽然聽到一個似曾熟悉的聲音說道:“依我說便罷了,明公正道的,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譜倒擺的比奶奶都大,自從襲人壞了事,她倒是像得了朝廷誥封似的,都不知道姓什麽了。”
黛玉的腳步慢了下來,這是紫鵑?
隻聽另一人說道:“我也並沒有得罪麝月姐姐,她隻是一味的找我麻煩,不過是看那日寶二爺跟前沒有人,我給倒了一回茶罷了,這也太欺負人了,當日,花大姐姐在的時候,也並不是這樣的。”
紫鵑說道:“凡是在二爺跟前露臉的丫頭,他們哪有個不忌諱的?倒是上回你秋紋姐姐去了太太那裏,可說了什麽嗎?”
亭子裏的聲音漸漸的輕了,兩個人頭碰著頭,不知道在嘀咕些什麽,黛玉心下感慨,看著紫鵑竟然無比的陌生,當真是物是人非。
帶著雪雁悄悄的繞了過去,一路去了綴錦樓,不想探春也在這裏,見了她,便笑著說道:“我正打算約了二姐姐到你那裏去,不想你先進來了。”
“我能掐會算,早已料到你有好東西等著給我看呢。”
探春不由得笑了:“我倒是真有好東西拿給你們瞧,現下已經帶來了。”
侍書聞言忙端了一隻托盤過來,放在桌案上。
探春親自伸手掀去了上麵的繡緞,竟然是一些精巧的小物件兒,還有一個西洋的小鏡子。
探春將那麵小鏡子托在手掌之中,說道:“這東西是你回南邊那年我得的,當年在信裏同你說過的,論起這鏡子倒是尋常,隻是你瞧瞧這上頭還有兩句外國人的詩,寫得頗為有趣。”
黛玉接過鏡子托在掌中細看,口中漫不經心的說:“你哪裏同我說過這個?”
探春笑著說道:“這當真是貴人多忘事了,那年璉二哥哥去平安州,臨行的時候,我才同二姐姐知道了信,匆匆忙忙的寫了書信送到鳳嫂子那裏,二哥哥回來之後我問過的,他說書信已經交到你手上了。”
黛玉越發的詫異,她放下手中的小鏡子,正色地說道:“我當日並沒有接到你們的信,還想著必是二哥哥走的匆忙,未來得及帶信過來。”
探春見她不似玩笑,當下立起身道:“那封信是我執筆寫的,當日,二姐姐和四妹妹都在,這豈能有假?”
迎春也正色的說道:“確有此事,因著時間匆忙,我們合寫了一封信,由三妹妹執筆,親手交給璉二哥哥的。”
幾個人麵麵相覷,探春跌足道:“必然是璉二哥哥吃醉了酒,不知道將信丟到了哪裏,倘若被別有用心的人撿了,我們還活不活?”
她說著眼圈就紅了,黛玉勸道:“你先別急,不如這會子我們就去梨香院問一問,不比在這裏幹著急強些?”
姐妹幾人約著往梨香院來,剛進了院子,便見到小紅引著巧姐,平兒抱著茂哥兒正在院子裏頑。
見幾位姑娘過來,平兒忙抱著茂哥兒迎上來,笑道:“幾位姑娘今兒怎麽來得這麽齊整?可是誰下帖子請的不成?”
探春無心頑笑,皺著眉說道:“你們奶奶可在家呢麽?”
平兒見她神色有異,心知必有緣故,不敢再頑笑,說道:“我們奶奶同二爺去了鋪子裏,還沒回來呢,姑娘有什麽話隻管吩咐,待我們奶奶回家我必定說與我們奶奶聽,不敢誤了姑娘的事。”
姐妹三人對視了一眼,都有些猶豫,此事已經過了好幾年,突然間搗騰出來,興許璉二哥早就忘在腦後了,當麵問他或許還能想起一二,托人帶話是肯定沒有結果的。
迎春道:“你同二嫂子說一聲兒,明兒我們再來。”
探春急道:“我們有事托二哥哥,煩請二哥哥在家中等我們一會子,明日一早必來。”那封信是她的筆墨,探春 焉能不急?
平兒一一答應了,三人又逗了一會子巧姐和茂哥兒,方才告辭回去。
一路上探春都眉頭緊皺,黛玉勸道:“你也不要憂心,保不齊璉二哥糊塗,當日忘了帶去平安州也未可知。”
探春歎道:“若果真如此,我倒要念佛了,隻怕是丟到了外頭,有一日搗騰出來,我就不用活了。”
黛玉深知探春的處境,很為她歎息,迎春也十分不安,對那些小門小戶的女子來說,才名是巴不得的事,一個“才女”的名頭能帶來許多實惠。
可像他們這樣的人家,若是閨閣之中的筆跡書信流落市井,更甚者落到潑皮無賴手裏,真的隻能找根繩子吊死了。
幾人俱都有些不安,又不知該如何是好,隻得相約著明日一起往梨香院去,便各自散了。
黛玉一路走一路思量,雪雁忍不住小聲說道:“這璉二爺也真是的,這樣的東西都能弄丟,倘若落在小人手裏,三姑娘可怎麽是好?”
黛玉歎氣,怕的就是這個,倘若探春是嫡女還好些,自有太太護著,怎麽也不會讓她沒了下場,可偏偏她是庶女,二舅母又是那麽個麵慈心狠的性子,平日裏多少苦楚都隻得咽下去,出了事二舅母必是要丟開手的。
隻恐二舅母怕探丫頭連累了娘娘,做出什麽狠心的決定來也未可知。
主仆二人心事重重的往回走,打算出園子回賈母處去安歇,卻遠遠的見紫鵑徘徊在前頭的蜂腰橋上,正在轉圈兒。
黛玉收拾起心事,若無其事的往前走,紫鵑已經見到她過來了,往前疾行幾步,迎了上來。
成康皇帝笑了,都是他的親人,能讓大家都滿意,他這個當家人也開心。
袁怡惦記著去接黛玉回家,順便探一探賈母的口風。
卻說黛玉這一日閑來無事,正帶著雪雁進大觀園繞過沁芳閘一路往紫菱州的綴錦樓去尋迎春。
她正打算約著迎春去秋爽齋同探春做伴,主仆二人行至滴翠亭,忽然聽得有人嗚嗚咽咽的哭泣。
黛玉不欲多事,正打算帶著雪雁繞過去,忽然聽到一個似曾熟悉的聲音說道:“依我說便罷了,明公正道的,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譜倒擺的比奶奶都大,自從襲人壞了事,她倒是像得了朝廷誥封似的,都不知道姓什麽了。”
黛玉的腳步慢了下來,這是紫鵑?
隻聽另一人說道:“我也並沒有得罪麝月姐姐,她隻是一味的找我麻煩,不過是看那日寶二爺跟前沒有人,我給倒了一回茶罷了,這也太欺負人了,當日,花大姐姐在的時候,也並不是這樣的。”
紫鵑說道:“凡是在二爺跟前露臉的丫頭,他們哪有個不忌諱的?倒是上回你秋紋姐姐去了太太那裏,可說了什麽嗎?”
亭子裏的聲音漸漸的輕了,兩個人頭碰著頭,不知道在嘀咕些什麽,黛玉心下感慨,看著紫鵑竟然無比的陌生,當真是物是人非。
帶著雪雁悄悄的繞了過去,一路去了綴錦樓,不想探春也在這裏,見了她,便笑著說道:“我正打算約了二姐姐到你那裏去,不想你先進來了。”
“我能掐會算,早已料到你有好東西等著給我看呢。”
探春不由得笑了:“我倒是真有好東西拿給你們瞧,現下已經帶來了。”
侍書聞言忙端了一隻托盤過來,放在桌案上。
探春親自伸手掀去了上麵的繡緞,竟然是一些精巧的小物件兒,還有一個西洋的小鏡子。
探春將那麵小鏡子托在手掌之中,說道:“這東西是你回南邊那年我得的,當年在信裏同你說過的,論起這鏡子倒是尋常,隻是你瞧瞧這上頭還有兩句外國人的詩,寫得頗為有趣。”
黛玉接過鏡子托在掌中細看,口中漫不經心的說:“你哪裏同我說過這個?”
探春笑著說道:“這當真是貴人多忘事了,那年璉二哥哥去平安州,臨行的時候,我才同二姐姐知道了信,匆匆忙忙的寫了書信送到鳳嫂子那裏,二哥哥回來之後我問過的,他說書信已經交到你手上了。”
黛玉越發的詫異,她放下手中的小鏡子,正色地說道:“我當日並沒有接到你們的信,還想著必是二哥哥走的匆忙,未來得及帶信過來。”
探春見她不似玩笑,當下立起身道:“那封信是我執筆寫的,當日,二姐姐和四妹妹都在,這豈能有假?”
迎春也正色的說道:“確有此事,因著時間匆忙,我們合寫了一封信,由三妹妹執筆,親手交給璉二哥哥的。”
幾個人麵麵相覷,探春跌足道:“必然是璉二哥哥吃醉了酒,不知道將信丟到了哪裏,倘若被別有用心的人撿了,我們還活不活?”
她說著眼圈就紅了,黛玉勸道:“你先別急,不如這會子我們就去梨香院問一問,不比在這裏幹著急強些?”
姐妹幾人約著往梨香院來,剛進了院子,便見到小紅引著巧姐,平兒抱著茂哥兒正在院子裏頑。
見幾位姑娘過來,平兒忙抱著茂哥兒迎上來,笑道:“幾位姑娘今兒怎麽來得這麽齊整?可是誰下帖子請的不成?”
探春無心頑笑,皺著眉說道:“你們奶奶可在家呢麽?”
平兒見她神色有異,心知必有緣故,不敢再頑笑,說道:“我們奶奶同二爺去了鋪子裏,還沒回來呢,姑娘有什麽話隻管吩咐,待我們奶奶回家我必定說與我們奶奶聽,不敢誤了姑娘的事。”
姐妹三人對視了一眼,都有些猶豫,此事已經過了好幾年,突然間搗騰出來,興許璉二哥早就忘在腦後了,當麵問他或許還能想起一二,托人帶話是肯定沒有結果的。
迎春道:“你同二嫂子說一聲兒,明兒我們再來。”
探春急道:“我們有事托二哥哥,煩請二哥哥在家中等我們一會子,明日一早必來。”那封信是她的筆墨,探春 焉能不急?
平兒一一答應了,三人又逗了一會子巧姐和茂哥兒,方才告辭回去。
一路上探春都眉頭緊皺,黛玉勸道:“你也不要憂心,保不齊璉二哥糊塗,當日忘了帶去平安州也未可知。”
探春歎道:“若果真如此,我倒要念佛了,隻怕是丟到了外頭,有一日搗騰出來,我就不用活了。”
黛玉深知探春的處境,很為她歎息,迎春也十分不安,對那些小門小戶的女子來說,才名是巴不得的事,一個“才女”的名頭能帶來許多實惠。
可像他們這樣的人家,若是閨閣之中的筆跡書信流落市井,更甚者落到潑皮無賴手裏,真的隻能找根繩子吊死了。
幾人俱都有些不安,又不知該如何是好,隻得相約著明日一起往梨香院去,便各自散了。
黛玉一路走一路思量,雪雁忍不住小聲說道:“這璉二爺也真是的,這樣的東西都能弄丟,倘若落在小人手裏,三姑娘可怎麽是好?”
黛玉歎氣,怕的就是這個,倘若探春是嫡女還好些,自有太太護著,怎麽也不會讓她沒了下場,可偏偏她是庶女,二舅母又是那麽個麵慈心狠的性子,平日裏多少苦楚都隻得咽下去,出了事二舅母必是要丟開手的。
隻恐二舅母怕探丫頭連累了娘娘,做出什麽狠心的決定來也未可知。
主仆二人心事重重的往回走,打算出園子回賈母處去安歇,卻遠遠的見紫鵑徘徊在前頭的蜂腰橋上,正在轉圈兒。
黛玉收拾起心事,若無其事的往前走,紫鵑已經見到她過來了,往前疾行幾步,迎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