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看過書信不動聲色的說道:“都散了罷,此事以後再說。”
黛玉姐妹退了出來,相約著往黛玉的小院子裏去。
這裏賈母屏退了眾人,緩緩的對王夫人說道:“三丫頭也是你的女兒,她倘若日後有了前程造化,也是娘娘和寶玉的左右臂膀,畢竟是血濃於水,再者說,這丫頭平日裏我瞧著對寶玉也還好,頗有些兄妹情分,你不要糊塗。”
王夫人垂頭說道:“是兒媳一時想差了,三丫頭聰明乖巧,我心裏一向也是疼愛的,下次再不會了。”
她話鋒一轉,問道:“可是郡主在信裏說了什麽?”
賈母緩緩搖頭:“並沒有說什麽,隻是說明日她親自過府來接林丫頭回家去,還有些關於三丫頭的事與我相商。”
王夫人明白了,必定是探春的婚事,她的目光一閃,沒有言語,心下有些暗自後悔,自己急躁了。
卻說探春在黛玉房裏也在說著此事。
“我瞧著林姐姐遞給老太太一封信,可是關於我的?姐姐,千萬不要瞞著我。”
黛玉微笑著拿起信遞給她:“我嫂子也並沒有說別的,等到明日她來了,我們便知道了。”
她說著用扇子掩著半張臉,湊到探春身邊,小聲的說:“我嫂子八成是給你尋了一位貴婿,你要怎麽謝她?”
探春羞紅了臉,伸手在她胳膊上拍了一巴掌:“可見你們是姑嫂了,是一家人,瞧瞧你嘴裏都胡說些什麽?”
黛玉收了笑,歎了一口氣,說道:“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嫂子給你尋的誰來,隻不過說一句掏心窩子的話,她尋的人必定比二舅母尋的還要強一些,我倒盼著你能平平安安的出了這個門子。”
探春雖然羞紅了臉,眼圈卻也紅了,她在這府裏的日子委實難熬,她是庶出,生她的姨娘和一母同胞的兄弟都是夫人的眼中釘,母子三人的情形,卻有不同。
賈環雖然是庶子,可也是男丁,王夫人氣的再狠,也不能隨意打殺,頂多罵兩句,過過嘴癮罷了,再者說,賈環的活動範圍也大,府裏不喜歡待就到街上去頑,總有容身之地。
她的生母趙姨娘雖然身份卑賤,看似沒人拿她當回事兒,可是因為有賈政護著,地位穩得很,無論怎麽作妖,也沒有招賈政的厭棄,便可以窺見一二。
隻有探春日日都在內宅裏,教養在太太膝下,是真正的在王夫人手底下討生活,王夫人所有的怒氣,都著落在她身上,探春終日裏如履薄冰,小心伺候奉承。
近些年,她長大一些,刻意表現的與寶玉親近,王夫人的臉色方才回轉一些。
一想到寶玉,探春不由得心下淒然,她敬重許多年的兄長,一遭兒見她招了難,竟然連一句求情的話都不敢說,讓人心下冰涼。
這裏探春用手帕拭著眼角的淚,拉著黛玉的手說道:“經過這一遭兒我也看明白了,我不怨恨璉二哥哥了,雖然也埋怨他喝酒誤事,但他不是故意的,今日裏他能這樣說,我便原諒他了。林姐姐,多謝您了,這樣為我想著,我長這麽大,再也沒有一個人對我這樣好的……”
探春說著忍不住哭起來,黛玉慢慢的幫她擦著眼淚,輕歎道:“就好了。”
一時明心帶著小丫頭們端著金盆巾帕等物進來,同侍書一起伏侍著探春收拾了,姐妹同坐敘話不提。
隻說袁怡也正在同剛進屋的林琛說著賈家的事。
“那日妹妹匆匆忙忙的遞了信兒過來,說起了那封信,我揣度著必有緣故,因今日沒有往賈府遞帖子,不方便過去,我已經先行寫了一封書信遞了出去,明個一早我就過去接妹妹回家。”
林琛撂下扇子,笑著說道:“是該去一趟,周昌那裏已經催了我好幾回了,再者也很該接妹妹回來了,徒淵那小子一天來好幾趟,誰耐煩成日裏招呼他?”
兩口子不約而同地笑了,這幾日,徒淵的路線都是一定的,每日上午從宮裏出來,先往寧榮街去轉一圈兒,然後便往他們府裏來,先去拜見林如海,再過來袁怡這裏廝混。
因著袁怡最近身子不適,他便又糾纏起了林琛,隻要林琛從衙門裏回來,他便去林琛的書房裏窩著,怎麽樣都不肯走的,美其名曰要培養感情。
弄得林琛很是無語,大家從小就認識,徒淵那張臉他都看膩了,有什麽感情值得現在培養的?
徒淵反而振振有詞,那不一樣啊,從前林琛是他哥的心腹伴讀,現在是他大舅哥,大家自然要重新培養一下感情。
如今,林琛就盼著妹妹早日回來,趕緊將這位魔王請走。
林琛寬了外袍,坐下飲茶,因問道:“信是誰送去的?可曾見到妹妹了麽?怎麽樣?氣色可還好?”
袁怡斜倚在榻上,慢悠悠的說道:“是紅雲送去的,說是並沒有什麽大事,反而在街上聽到了另一件事,關於安國公府的。”
林琛一挑眉:“哦?”
“聽說安國公府的老太太病了,二姑娘去城外上香,回來的時候,在街上閑逛,不留心將寫給表妹的一封書信弄丟了,據說二姑娘未曾察覺,便登車回去了。
原本是掉在於大人的長公子身前,誰知竟然被張家的那個浪蕩公子搶了先,這張三公子一向是個渾人,撿了人家姑娘的書信,便當街大聲的宣讀起來,偏偏那書信當中還有一首極工整的詩,登時便傳遍了街頭巷尾。
張三公子去煙花之地的時候,為了哄那些姑娘開心,竟然將信拿出來送給人家,二姑娘的字跡十分工整清新,一時,這些煙花之地的才女們爭相效仿,如今,二姑娘頗有美名了。”
林琛冷哼了一聲,他這個二妹妹一向是個伶俐的,就是伶俐的過了頭兒,如今倒把自己給搭進去了,“才女”可不是那麽好當的,這下可有她受的了。
林琛猜的不錯,如今,二姑娘正在老太太那裏,哭的抽抽噎噎。
黛玉姐妹退了出來,相約著往黛玉的小院子裏去。
這裏賈母屏退了眾人,緩緩的對王夫人說道:“三丫頭也是你的女兒,她倘若日後有了前程造化,也是娘娘和寶玉的左右臂膀,畢竟是血濃於水,再者說,這丫頭平日裏我瞧著對寶玉也還好,頗有些兄妹情分,你不要糊塗。”
王夫人垂頭說道:“是兒媳一時想差了,三丫頭聰明乖巧,我心裏一向也是疼愛的,下次再不會了。”
她話鋒一轉,問道:“可是郡主在信裏說了什麽?”
賈母緩緩搖頭:“並沒有說什麽,隻是說明日她親自過府來接林丫頭回家去,還有些關於三丫頭的事與我相商。”
王夫人明白了,必定是探春的婚事,她的目光一閃,沒有言語,心下有些暗自後悔,自己急躁了。
卻說探春在黛玉房裏也在說著此事。
“我瞧著林姐姐遞給老太太一封信,可是關於我的?姐姐,千萬不要瞞著我。”
黛玉微笑著拿起信遞給她:“我嫂子也並沒有說別的,等到明日她來了,我們便知道了。”
她說著用扇子掩著半張臉,湊到探春身邊,小聲的說:“我嫂子八成是給你尋了一位貴婿,你要怎麽謝她?”
探春羞紅了臉,伸手在她胳膊上拍了一巴掌:“可見你們是姑嫂了,是一家人,瞧瞧你嘴裏都胡說些什麽?”
黛玉收了笑,歎了一口氣,說道:“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嫂子給你尋的誰來,隻不過說一句掏心窩子的話,她尋的人必定比二舅母尋的還要強一些,我倒盼著你能平平安安的出了這個門子。”
探春雖然羞紅了臉,眼圈卻也紅了,她在這府裏的日子委實難熬,她是庶出,生她的姨娘和一母同胞的兄弟都是夫人的眼中釘,母子三人的情形,卻有不同。
賈環雖然是庶子,可也是男丁,王夫人氣的再狠,也不能隨意打殺,頂多罵兩句,過過嘴癮罷了,再者說,賈環的活動範圍也大,府裏不喜歡待就到街上去頑,總有容身之地。
她的生母趙姨娘雖然身份卑賤,看似沒人拿她當回事兒,可是因為有賈政護著,地位穩得很,無論怎麽作妖,也沒有招賈政的厭棄,便可以窺見一二。
隻有探春日日都在內宅裏,教養在太太膝下,是真正的在王夫人手底下討生活,王夫人所有的怒氣,都著落在她身上,探春終日裏如履薄冰,小心伺候奉承。
近些年,她長大一些,刻意表現的與寶玉親近,王夫人的臉色方才回轉一些。
一想到寶玉,探春不由得心下淒然,她敬重許多年的兄長,一遭兒見她招了難,竟然連一句求情的話都不敢說,讓人心下冰涼。
這裏探春用手帕拭著眼角的淚,拉著黛玉的手說道:“經過這一遭兒我也看明白了,我不怨恨璉二哥哥了,雖然也埋怨他喝酒誤事,但他不是故意的,今日裏他能這樣說,我便原諒他了。林姐姐,多謝您了,這樣為我想著,我長這麽大,再也沒有一個人對我這樣好的……”
探春說著忍不住哭起來,黛玉慢慢的幫她擦著眼淚,輕歎道:“就好了。”
一時明心帶著小丫頭們端著金盆巾帕等物進來,同侍書一起伏侍著探春收拾了,姐妹同坐敘話不提。
隻說袁怡也正在同剛進屋的林琛說著賈家的事。
“那日妹妹匆匆忙忙的遞了信兒過來,說起了那封信,我揣度著必有緣故,因今日沒有往賈府遞帖子,不方便過去,我已經先行寫了一封書信遞了出去,明個一早我就過去接妹妹回家。”
林琛撂下扇子,笑著說道:“是該去一趟,周昌那裏已經催了我好幾回了,再者也很該接妹妹回來了,徒淵那小子一天來好幾趟,誰耐煩成日裏招呼他?”
兩口子不約而同地笑了,這幾日,徒淵的路線都是一定的,每日上午從宮裏出來,先往寧榮街去轉一圈兒,然後便往他們府裏來,先去拜見林如海,再過來袁怡這裏廝混。
因著袁怡最近身子不適,他便又糾纏起了林琛,隻要林琛從衙門裏回來,他便去林琛的書房裏窩著,怎麽樣都不肯走的,美其名曰要培養感情。
弄得林琛很是無語,大家從小就認識,徒淵那張臉他都看膩了,有什麽感情值得現在培養的?
徒淵反而振振有詞,那不一樣啊,從前林琛是他哥的心腹伴讀,現在是他大舅哥,大家自然要重新培養一下感情。
如今,林琛就盼著妹妹早日回來,趕緊將這位魔王請走。
林琛寬了外袍,坐下飲茶,因問道:“信是誰送去的?可曾見到妹妹了麽?怎麽樣?氣色可還好?”
袁怡斜倚在榻上,慢悠悠的說道:“是紅雲送去的,說是並沒有什麽大事,反而在街上聽到了另一件事,關於安國公府的。”
林琛一挑眉:“哦?”
“聽說安國公府的老太太病了,二姑娘去城外上香,回來的時候,在街上閑逛,不留心將寫給表妹的一封書信弄丟了,據說二姑娘未曾察覺,便登車回去了。
原本是掉在於大人的長公子身前,誰知竟然被張家的那個浪蕩公子搶了先,這張三公子一向是個渾人,撿了人家姑娘的書信,便當街大聲的宣讀起來,偏偏那書信當中還有一首極工整的詩,登時便傳遍了街頭巷尾。
張三公子去煙花之地的時候,為了哄那些姑娘開心,竟然將信拿出來送給人家,二姑娘的字跡十分工整清新,一時,這些煙花之地的才女們爭相效仿,如今,二姑娘頗有美名了。”
林琛冷哼了一聲,他這個二妹妹一向是個伶俐的,就是伶俐的過了頭兒,如今倒把自己給搭進去了,“才女”可不是那麽好當的,這下可有她受的了。
林琛猜的不錯,如今,二姑娘正在老太太那裏,哭的抽抽噎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