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瀾亭雅集圖
廢物二十年,醒來便開始搶皇位 作者:肥尾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璋心中氣憤不已。
不過他也能理解徐元的所為。
畢竟自己挖走了徐元的人。
徐元又不是傻子,自然是要還擊。
隻是徐元是暗中行事,明麵上還不會與徐璋徹底撕破臉皮。
徐璋長歎,稍稍緩和了一下內心的情緒波動。
卻見華啟去而複返。
“華先生怎還沒前往禮部?”
徐璋不解的注視華啟。
秋試考卷泄露,這麽大的事情,豈能如此懈怠?
華啟耷拉著臉上,連忙說道:“殿下,我想應該不用去禮部了。”
“為何?”
“替陛下宣旨的郎官已經先到禮部了。”
徐璋怔住了。
臉上的神情,難看到了極點。
他很清楚宣旨的郎官去了禮部代表著什麽。
秋試的考題泄露,禮部責任重大。
聖旨在這個時候來,隻會有兩種情況。
要麽就是下旨徹查。
可秋試考題年年泄露的事情,都是公開的秘密。
天子視而不見,是因為沒有把這件事情擺在明麵上。
所以徹查不徹查,根本就沒有意思。
因為天子知道這其中都是些什麽事。
那就剩下最後一個可能,這道聖旨是直接降罪的。
程厲剛剛升任禮部尚書位不久,迎接他的將會是滅頂之災。
程厲本是禮部侍郎,是徐璋扶植已久的人脈之一。
嚴暮落馬之後,論資曆,程厲不一定能夠排的上位。
但卻因為徐元當初的舉薦,讓程厲成功坐上了禮部尚書的位置。
之前徐璋還看不明白徐元舉薦程厲的目的是什麽。
現在回想,似乎前後因果皆有關聯。
隻是徐璋不信徐元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布局秋試了,一切應該都隻是一個巧合才對。
徐璋凝神:“陛下的旨意……是什麽?”
華啟回道:“據說是拿了整個禮部的人,全都帶走,關押在了廷尉府的大牢,殿下,我們該怎麽辦?”
徐璋深吸一口涼氣。
如果隻是拿走了禮部尚書程厲,事情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
但整個禮部都被抓走了,這下麻煩大了。
“讓人備好馬車,本王要入宮請罪了!”
徐璋心中已有定奪。
這一次他知道自己脫不了幹係的。
既然如此,他要拉個人下水。
徐璋說完,快步出府。
到了府門口,他又忍不住轉身交待華啟:“華先生,本王不在府上,一切事情由你把控……如果有人登門,一律不見!”
“殿下放心的去!”
言畢。
徐璋往皇宮趕去。
同一時間。
二皇子府的徐諭也是麵露難色。
“妙,妙呀!”
徐諭咬牙切齒的從口中落下這兩個字,在他麵前,北生瑟瑟發抖的跪在地上,不敢隨意言語。
“老四這招玉石俱焚,玩的是真妙,老三和老五沒了,老四這就按捺不住了麽?惹得父皇抓了整個禮部的人,還封了本王的養文齋,好好好!那就讓你看看本王在文壇之中的影響力。”
徐諭自言自語。
在他看來,秋試考卷泄露,就是徐璋所為。
對方目的在於削弱其他人在這次秋試之中人脈擴展的能力。
沒有了考卷,所有人都要靠自己門生的本事。
再就是秋試之後,閱卷和評榜的手段了。
這一點上,徐璋是有一定的優勢。
所以徐諭在斷定這玉石俱焚的手段,是徐璋所為。
“北生呀!”
徐諭目光落在北生的身上,他直接吩咐道:“聽說西北文壇大家墨以生墨老已經到洛京了,你替本王給墨老送一份禮去吧!”
北生輕聲回應。
徐諭則是在自己的書房中翻找了片許,在角落尋到一幅畫卷。
他將其展開。
《瀾亭雅集圖》
北生冒著腦袋望來,見那《瀾亭雅集圖》不由失聲:“殿下,這可是《瀾亭雅集圖》,可是百年前的名家所繪,世上僅存兩幅,您這是要送給墨老麽?”
徐諭將畫卷合上,淡漠道:“請人辦事,自當要舍得割愛,未取先予才顯得有誠意,讓你送去便去,休要聒噪!”
“是!”
北生跪地,高舉雙手,將那幅名畫接過,這才慢慢挪動,退了下去。
於斯時也。
「皇宮書閣」
天子沉著臉色,掃過殿前韓滁。
韓滁俯首,正匯報著情況:“陛下,禮部一眾已盡數收押,泄露考卷的相關人等也全都緝拿歸案,但泄題所帶來的影響很大,城中所有學子都已經亂了,痛斥秋試不公的人,大有人在!”
天子凝神,看向身邊韓常侍:“去召老四入宮見朕!”
韓常侍忙躬身道:“陛下,今晨一早,四殿下便已經在偏殿候著了。”
天子眉間一凝,冷聲自語:“這小子倒是動作快!”
而後,天子重新看向韓滁:“韓滁,今晨衙門報案的人,問清楚了麽?”
韓滁拱手回應:“回陛下,已經問清楚了,卯時天將亮之際,有兩名學子在廷尉府衙門門口擊鼓,向臣遞交了泄露的考卷,稱是有人昨夜悄悄從他們窗戶扔進來的。
根據二人所述,他們還發現了養文齋內有人在明目張膽的售賣秋試的考卷,人已經抓了,養文齋也查封了。”
天子微微頷首。
心中對這兩名大膽上告的人,來了興趣。
“那兩名學子何人也?”
“回陛下,兩人皆來自南河川域,寒門出身,昨日剛到的洛京,一人名叫周滿倉,另一人叫楊懷安,其中檢舉養文齋售賣考卷之人,就是這楊懷安。”
天子口中呢喃自語:“南河川域,寒門周氏和陳氏麽?當年文壇周子和畫聖陳公便是出自這兩氏族吧!果然名門之後,品性也行得端正。”
被天子誇讚,這可是天大的榮耀。
這幾乎就等同於有了入朝的門帖,隻要兩人秋試的結果不差,必入仕途。
韓滁繼續道:“陛下,這兩人現在還在廷尉府,需要留他們讓陛下親自問話麽?”
考題泄露是很嚴重的事情,天子重視,親自問話也是情理之中。
“不用了,等秋試結束之後再說吧!傳朕旨意,命各部大臣前往廷尉府大牢,讓他們重新撰寫秋試的考題,必須要與之前的大有不同,秋試開考之前,必須完成,
而殿試的考卷最後一大道考題,由朕親自來出,考卷重新封訂,由廷尉府全程負責,至於各部大臣,秋試什麽時候結束,就什麽時候放他們回家!”
“喏!”
韓滁領命。
天子又看向韓常侍:“讓老四進來見朕吧……”
韓常侍躬身,快步行至偏殿,請徐璋去了。
不過他也能理解徐元的所為。
畢竟自己挖走了徐元的人。
徐元又不是傻子,自然是要還擊。
隻是徐元是暗中行事,明麵上還不會與徐璋徹底撕破臉皮。
徐璋長歎,稍稍緩和了一下內心的情緒波動。
卻見華啟去而複返。
“華先生怎還沒前往禮部?”
徐璋不解的注視華啟。
秋試考卷泄露,這麽大的事情,豈能如此懈怠?
華啟耷拉著臉上,連忙說道:“殿下,我想應該不用去禮部了。”
“為何?”
“替陛下宣旨的郎官已經先到禮部了。”
徐璋怔住了。
臉上的神情,難看到了極點。
他很清楚宣旨的郎官去了禮部代表著什麽。
秋試的考題泄露,禮部責任重大。
聖旨在這個時候來,隻會有兩種情況。
要麽就是下旨徹查。
可秋試考題年年泄露的事情,都是公開的秘密。
天子視而不見,是因為沒有把這件事情擺在明麵上。
所以徹查不徹查,根本就沒有意思。
因為天子知道這其中都是些什麽事。
那就剩下最後一個可能,這道聖旨是直接降罪的。
程厲剛剛升任禮部尚書位不久,迎接他的將會是滅頂之災。
程厲本是禮部侍郎,是徐璋扶植已久的人脈之一。
嚴暮落馬之後,論資曆,程厲不一定能夠排的上位。
但卻因為徐元當初的舉薦,讓程厲成功坐上了禮部尚書的位置。
之前徐璋還看不明白徐元舉薦程厲的目的是什麽。
現在回想,似乎前後因果皆有關聯。
隻是徐璋不信徐元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布局秋試了,一切應該都隻是一個巧合才對。
徐璋凝神:“陛下的旨意……是什麽?”
華啟回道:“據說是拿了整個禮部的人,全都帶走,關押在了廷尉府的大牢,殿下,我們該怎麽辦?”
徐璋深吸一口涼氣。
如果隻是拿走了禮部尚書程厲,事情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
但整個禮部都被抓走了,這下麻煩大了。
“讓人備好馬車,本王要入宮請罪了!”
徐璋心中已有定奪。
這一次他知道自己脫不了幹係的。
既然如此,他要拉個人下水。
徐璋說完,快步出府。
到了府門口,他又忍不住轉身交待華啟:“華先生,本王不在府上,一切事情由你把控……如果有人登門,一律不見!”
“殿下放心的去!”
言畢。
徐璋往皇宮趕去。
同一時間。
二皇子府的徐諭也是麵露難色。
“妙,妙呀!”
徐諭咬牙切齒的從口中落下這兩個字,在他麵前,北生瑟瑟發抖的跪在地上,不敢隨意言語。
“老四這招玉石俱焚,玩的是真妙,老三和老五沒了,老四這就按捺不住了麽?惹得父皇抓了整個禮部的人,還封了本王的養文齋,好好好!那就讓你看看本王在文壇之中的影響力。”
徐諭自言自語。
在他看來,秋試考卷泄露,就是徐璋所為。
對方目的在於削弱其他人在這次秋試之中人脈擴展的能力。
沒有了考卷,所有人都要靠自己門生的本事。
再就是秋試之後,閱卷和評榜的手段了。
這一點上,徐璋是有一定的優勢。
所以徐諭在斷定這玉石俱焚的手段,是徐璋所為。
“北生呀!”
徐諭目光落在北生的身上,他直接吩咐道:“聽說西北文壇大家墨以生墨老已經到洛京了,你替本王給墨老送一份禮去吧!”
北生輕聲回應。
徐諭則是在自己的書房中翻找了片許,在角落尋到一幅畫卷。
他將其展開。
《瀾亭雅集圖》
北生冒著腦袋望來,見那《瀾亭雅集圖》不由失聲:“殿下,這可是《瀾亭雅集圖》,可是百年前的名家所繪,世上僅存兩幅,您這是要送給墨老麽?”
徐諭將畫卷合上,淡漠道:“請人辦事,自當要舍得割愛,未取先予才顯得有誠意,讓你送去便去,休要聒噪!”
“是!”
北生跪地,高舉雙手,將那幅名畫接過,這才慢慢挪動,退了下去。
於斯時也。
「皇宮書閣」
天子沉著臉色,掃過殿前韓滁。
韓滁俯首,正匯報著情況:“陛下,禮部一眾已盡數收押,泄露考卷的相關人等也全都緝拿歸案,但泄題所帶來的影響很大,城中所有學子都已經亂了,痛斥秋試不公的人,大有人在!”
天子凝神,看向身邊韓常侍:“去召老四入宮見朕!”
韓常侍忙躬身道:“陛下,今晨一早,四殿下便已經在偏殿候著了。”
天子眉間一凝,冷聲自語:“這小子倒是動作快!”
而後,天子重新看向韓滁:“韓滁,今晨衙門報案的人,問清楚了麽?”
韓滁拱手回應:“回陛下,已經問清楚了,卯時天將亮之際,有兩名學子在廷尉府衙門門口擊鼓,向臣遞交了泄露的考卷,稱是有人昨夜悄悄從他們窗戶扔進來的。
根據二人所述,他們還發現了養文齋內有人在明目張膽的售賣秋試的考卷,人已經抓了,養文齋也查封了。”
天子微微頷首。
心中對這兩名大膽上告的人,來了興趣。
“那兩名學子何人也?”
“回陛下,兩人皆來自南河川域,寒門出身,昨日剛到的洛京,一人名叫周滿倉,另一人叫楊懷安,其中檢舉養文齋售賣考卷之人,就是這楊懷安。”
天子口中呢喃自語:“南河川域,寒門周氏和陳氏麽?當年文壇周子和畫聖陳公便是出自這兩氏族吧!果然名門之後,品性也行得端正。”
被天子誇讚,這可是天大的榮耀。
這幾乎就等同於有了入朝的門帖,隻要兩人秋試的結果不差,必入仕途。
韓滁繼續道:“陛下,這兩人現在還在廷尉府,需要留他們讓陛下親自問話麽?”
考題泄露是很嚴重的事情,天子重視,親自問話也是情理之中。
“不用了,等秋試結束之後再說吧!傳朕旨意,命各部大臣前往廷尉府大牢,讓他們重新撰寫秋試的考題,必須要與之前的大有不同,秋試開考之前,必須完成,
而殿試的考卷最後一大道考題,由朕親自來出,考卷重新封訂,由廷尉府全程負責,至於各部大臣,秋試什麽時候結束,就什麽時候放他們回家!”
“喏!”
韓滁領命。
天子又看向韓常侍:“讓老四進來見朕吧……”
韓常侍躬身,快步行至偏殿,請徐璋去了。